身體與靈魂,生活與文字,總有一個一直在路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身體與靈魂,生活與文字,總有一個一直在路上!
文字是寫給自己還是寫給他人?讀書是讀自己喜歡讀的書還是讀對自己有用的書?這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1
今天終於讀完了莫言的《豐乳肥臀》,感觸頗深。不僅是對書本身內容的感觸深,還有有些人對這本書以及莫言的極度牴觸,讓我深感大千世界真是豐富多彩,尤其是人與人的認知差異性,督促我一定要讀更多的書,要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最初選擇讀這本書,源於想要培養自己持續閱讀的習慣,因為它足夠長,可以讓我持續閱讀下去,每天閱讀20頁,讀完這621頁,應該就可以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了吧!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確實想知道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和他的作品,有著怎樣的精髓,能夠獲得世界性的認可。
為了讓自己能夠有興趣持續閱讀下去,我儘可能在閱讀的時候多做一些思考,將書中描繪的一些事,結合我自己對農村生活的認知,以讀後感的形式寫出來,放在頭條上。
結果,頭條上的留言,讓我十分堵心。各種詆譭與攻擊,對作者的,甚至捎帶著我這個他們認為的“莫粉”。
好在,留言裡支援鼓勵也很多,讓我多少獲得一點安慰。
比如,著有《白天黑夜》、《聞香識女人》的作者傅先生留言:最純淨的寫作就是寫給自己,讓自己思考、發洩、高興、滿意。
深以為然。寫作如此,讀書也是如此。
你喜歡讀什麼型別的書,就去多讀多思考,對自己總會有意想不到的觸動。
你不喜歡什麼型別的書,就少讀,或者乾脆不去讀,也不會影響你的生活。
當然,對讀後感的互動與態度,並非不應該有分歧,而是應該合理對待分歧。你不欣賞的,未必就沒有欣賞價值。你欣賞的,未必別人也欣賞。
對於那些你認為不應該歌功頌德的文章,你大可不必去進行攻擊,難不成,你真是當代的魯迅,能夠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的癥結社會的弊端?
我其實也不應該試圖扭轉這種頭條上到處抨擊的現象,畢竟是言論自由的時代嘛。儘管,我自己頭條上的觀點,你可以不認同,但不應該來指責來攻擊,畢竟,我沒有要求你也有同樣的觀點,是吧?你可以不屑多看一眼,不就可以了?
剛開始看到對這部作品不滿意的評論,我還試圖去解釋,回應,畢竟,我的思路是這部作品能夠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有它的過人之處。
何況,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是帶著這種思路儘可能地向著字面意思背後引人深思的人性去理解。
但後來我無法再一一回應了,那些言辭太過偏激了。如果作品數量超過莫言,作品質量超過莫言的人來否定他,可能說服力會更大一些吧。
我不是“莫粉”,因為我對他和他的作品真的瞭解太少。但我對於他寫出來的那麼多作品,與獲得諾貝爾獎這一點,就足夠讓我去膜拜。我也喜歡文字,我卻寫不出一個像樣的作品,我有什麼資格去抨擊他寫出來的太庸俗太不符合人性?
也只有他才有如此的膽量去觸碰如此複雜的人性吧!
2
“作家”這個稱呼不是誰都能夠獲得的。對於各種書本,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要認可必須要讀懂的。
就像《肖申克的救贖》,暢銷全球,但我最初也沒有讀懂,二次讀後也似懂非懂。如果僅僅從書中描述的事件本身出發,再被冤枉的囚徒,花費幾十年的功夫,做了一場近乎完美的越獄,這種行為從政府當局出發,也是不值得頌揚的。
可為什麼人們會從安迪的冷靜與執著的生活態度中,完成自我救贖?到底是安迪救贖了大家,還是安迪救贖了他自己?還是他只是一個抵抗政府成功後的反面人物?
所以說,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怎樣去讀書,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
在電視劇《不惑之旅》中,馬列文嘲笑簡單讀書少,解決問題的方式就單一,簡單反問他,“讀書多生活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了嗎?”馬列文自嘲地說,“是的,讀再多的書,生活中還是會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
馬列文讀過很多書,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歌德,雨果,卡夫卡,等等世界性的作家作品,他張嘴就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他還經營著很多家實體書店,家裡的書房堆書成山,一有空閒就會娶去閱讀。眼睛出現問題的那段時間,他自己無法閱讀,就讓簡單讀給他聽。
可以說他對讀書到了很痴迷的地步,但他自己面對一地雞毛的家庭瑣事,卻一籌莫展。
可是,他還是堅持著熱愛讀書,畢竟,人只有有了足夠的精神動力,才可以去抵抗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壓力。
3
身處苦難中的人,他的作品一定會反射出他對苦難的理解。莫言是這樣,寫出《一句頂一萬句》的劉震雲也是這樣,寫出《活著》的餘華何嘗不是這樣。
如果你身處苦難之中,你還有什麼力量保持自己正直善良勇敢無私的那一面?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超越自己的生活感悟,寫出一往無前符合所有讀者的文章。
當然,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例外。
就像蔣勳老師講“美的沉思”中對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的講解,他就是一個例外。“他的作品以人物為主,美麗的少婦,穿著鮮豔的衣裙,牽一隻小狗,在街頭散步。他的畫很少用黑色調,基本都是暖色調,有種奶油蛋糕的味道,給人以很強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有的人會覺得他的畫太甜了,但反觀他的實際生活,雷諾瓦五十多歲中風後,一直依靠輪椅活到78歲,晚年手指不能抓畫筆,是把畫筆綁在手上才能去作畫。他想透過他的畫,傳達生活中的美好,讓生活始終有盼頭。
大概人們大多還是願意看到生活其樂融融的景象吧!
4
對於《豐乳肥臀》這本書的讀後感,我不敢再寫什麼了,因為以自己的見識,還做不到很好回擊那些言辭激烈的抨擊,而且,我也未必真的讀懂了它。
可它確實給我帶來了心靈上的震撼。尤其是上官魯氏,經歷了那麼多苦難之後,活了95歲,最後坐在椅子上在教堂的鐘聲裡安然辭世。如果沒有一定意念的支撐,她怎麼能夠如此頑強又韌性地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發展?
至於書中事件的字面意思或字面背後的寓意,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感謝不同的聲音,讓我突破故步自封的思維,不再去單一盲目崇拜他人。我能夠做的,只有去讀更多的書,去看更多的風景,提升自己的境界,安頓好自己的心靈。
作者簡介:胡楊,喜歡以小資的情調、溫婉的文字,將瑣碎的生活描繪成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