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釣友聊了很久的餌料,從蚯蚓聊到紅蟲、從紅蟲聊到商品餌、隨後又深入到配方、味型、狀態等等細節。
和這位釣友聊天,說句實話我真的是感覺他對餌料這方面完全沒有主見,要麼是跟著大師開餌、要麼是照搬漁具店老闆或身邊朋友的配方,實在沒有口的情況下甚至還會根據一些魚諺、順口溜來用餌。
比如冬季釣魚,他就認為應該首選濃腥餌料,次選是濃香餌料,原因是大師們都這樣配,魚諺也說“冬釣濃”,溫度低就該用大腥大香。這倒沒什麼大問題,但是透過和他的交流,我得知他們那邊的魚資源還不錯、但小魚鬧窩也很常見,於是我建議他可以嘗試清淡的、本味的餌料。可我話還沒說完,就被他一口拒絕,非要說冬季是不適合用本味餌的,這著實讓我有點無語。
冬季的用餌之道
我記得早幾年看化老師的影片,他老人家對於用餌、配餌總結過四個字那就是“南香北腥”,意思就是總體來說南方開餌偏香一些會更好,而北方則更適合腥餌,如果我記得沒錯,化老師應該解釋過這和水質、氣候有關。
但化老師也說這是他個人的感受,而且是從整體來總結的。事實上江浙這邊,我感覺普遍更喜歡用腥香餌,我個人只有在夏季最熱的時候會用香餌、本味餌,其餘時候首選都是腥香,冬季就更不用說了。甚至夏季夜釣,我也會用腥香。
冬天常規作釣,腥為主香為輔,可以一份腥一份香這樣搭配;當溫度很低、水質清瘦或者魚口比較輕時,可以增加腥味餌的比例,或者透過一些蝦粉、赤尾青、蚯蚓粉、蠶蛹粉來增腥。
但這只是常規操作,只是我的習慣(或者也是很多人的習慣),但不代表這樣做一定是對的,不是所有魚情都適合這樣配餌,有些地方有些時候就是香餌、濃香餌更好用。同理,也沒人規定冬季就一定不能用清淡型、本味型的餌料。冬天還有人玩搖三搖呢,而且釣的魚還大,你要是沒有親眼見過是不是也不可思議?
什麼時候用本味餌效果最好?
像大板鯽、野戰918、野釣七號、超誘等穀物香型或者味道相對比較偏淡的餌料都習慣被釣友們稱為本味餌,不過這只是一個習慣性的叫法,實際上並不恰當。
本味什麼意思?顧名思義是本來的味道,商品餌的主要成分大部分都是穀物糧食,那本味應該是糧食本來的味道對吧,但實際上90%的商品餌都是含有香精小藥的,哪還有什麼本來的味道。
當然,這個咱們就不用糾結了,反正大部分人的習慣就是將上面說的幾種餌稱為本味餌,大家知道我意思、能聽明白就行。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本味餌味道清淡更符合大魚的食性、同時它不怎麼招小魚喜歡,所以比較適合天熱雜魚多、釣大魚的情況下使用。如果按照這個思路,那麼冬天用本味餌有何不可,只要你作釣的地方還有小魚鬧或者你想釣大個體的鯉魚、鯽魚,那就可以本味餌單開。
去年十二月,我去杭州找我朋友玩,他和我說最近認識一個釣友,人家剛學釣魚一個多月,但是特別瘋狂,白天開大車送貨,晚上就去野河釣鯽魚。因為初學釣魚不會配餌,也沒時間鑽研,所以他的餌料全是單開的,而且喜歡用本味大片狀的,要麼野戰918、要麼瘋釣鯽。
餌料簡單,魚獲可不簡單,經常連桿大板鯽,數量肯定是不多的,但質量高啊,人家用紅蟲用濃腥餌的,就算一晚上能釣四五十條,也還是羨慕這小哥的魚獲。
可能有人會想:既然羨慕人家,為什麼不學人家單開本味餌呢?那小哥不僅是單開本味餌,而且是用搓餌,以犧牲數量來換取質量,有時候半個多小時都不見一口,或者經常黑漂提竿卻不中魚(搓餌入口差)。請問有多少人能夠耐住性子呢?那可是十二月,晚上得有多冷,很多人釣倆小時沒口就跑了,堅守的幾個大多也喜歡用拉餌,因為方便。
配方越簡單,越能快速試探魚口
一個配方七八種餌料,如果中魚了你能知道是哪款餌起效果嗎?如果魚一直不吃,你知道問題出在哪、又該如何調整?餌料的配方越簡單、味型越單一,才能快速試探出魚口。
現在廠家把餌料做的越來越簡單,一包就能搞定,這種餌大多都以腥香為主,那咱們平常出去就先用這一種餌單開試試。
如果感覺魚口弱、開口小,可以透過加蝦粉、赤尾青甚至像紅色風暴、六號鯽這種濃腥餌來進一步增腥,要是魚口有改善、浮漂動作變大了,那說明調整對路,這裡的魚就偏愛腥味。如果腥味沒用,那就加香、濃香,甚至用鯽魚套餐、奶香鯽、千里香這種濃香型餌料單開試試。
有小魚鬧窩或者你那邊資源不錯,你不求數量只求質量,那麼就採用大片狀、大比重的本味(穀物)餌料單開,或者以本味為主略加一點腥或香,看看情況是否能有改變。
結語: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叫大家馬上去買一款本味餌去試,而是想告訴各位,釣魚不能太過於教條,不能完全按照別人的方法去做,畢竟每個地方氣候、資源、環境都不一樣,所以採用的裝備、釣法肯定也不同。
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在魚獲不如意的時候什麼方法都可以嘗試,哪怕是反常規的,如果你用的餌料很奇葩、很反常,但就是能釣到魚、釣得比別人都多,那就是王道,我認為拿魚獲說話才是硬道理。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