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創業酵母,更多幹貨敬請期待!
快到年底了,很多公司都開始做明年的戰略。
什麼是戰略?如何制定戰略,並且落地執行?
你是否還在戰略、策略分不清?讀懂了《三國演義》,就知道了答案。
一、戰略的意義:導向著願景的方向
在《三國演義》中,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的起點很低。
雖然是“中山靖王之後”,空有"劉皇叔”的虛名,當時只是一個“販履織蓆”的普通人。
但劉備素有“匡扶漢室”的夙願,也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大家耳熟能詳的鎮壓黃巾軍、討伐董卓,依附公孫瓚、陶潛等諸侯。
但直到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做出“隆中對”的戰略方針,這才有了正確方向,可以迅速積攢實力,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得以建立蜀漢的基業。
在做戰略前,企業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使命、願景是什麼。
因為戰略是由使命、願景驅動的,戰略導向著使命和願景的方向。
所以,你做戰略不能跑偏了,公司的願景在這邊,而戰略在那邊,那永遠也成不了一家偉大的公司。
我們常說,願景管10年,戰略管3年。
10年願景遠不遠?很遠。那怎麼實現呢?
你需要定戰略。通俗地講,戰略就是布臺階,三年一個臺階,三年一個臺階,三年又一個臺階,布臺階就是定戰略。
戰略就是你實現願景的臺階。
二、戰略的本質:是取捨,是舍九取一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可以概括為八個字:“聯孫抗曹,跨有荊益”。
這也是諸葛亮基於天下大勢做出的最符合實際的戰略謀劃。
一方面,曹操在北方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誠不可與爭鋒”。曹操正勢不可擋,短期內要避其鋒芒,積蓄自身力量。
另一方面,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根深蒂固,“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孫權家族在江東歷經三代經營,不是可以輕易撼動的,但是合作的最佳物件。
而荊州劉表、益州劉璋,見識淺薄、是諸侯中薄弱環節,可給劉備提供可乘之機。
而在兼併荊州、益州後,就能待機而起,以宛洛為主攻方向,以秦川為側翼呼應,進取天下。
可以說,這個戰略構思,是最符合時勢的,是能幫助劉備切實累積實力的,所以才能打動劉備。
戰略是什麼?戰略是取捨,是舍九取一,就是說你要拋棄掉9個做1個。
戰略回答的是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問題,是去做正確的事情。
那麼,怎麼判斷哪些事情是正確的呢?
你可以從想做、可做和能做這三點去判斷。
想做的事情:你的公司的使命、願景是什麼?能為客戶創造什麼價值?你想做成什麼樣的公司,想做多大,做到多強,是成為全國頭部,還是成為世界500強?
可做的事情:不是你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可做的,有些事情從人性上來說是沒法做的,有些事情從商業發展趨勢上來說,也是不可做的。
能做的事情:你的核心優勢是什麼?你是財力雄厚,還是技術實力過硬?你能不能形成差異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這三件事情交集的部分,就是正確的事情,也是你戰略生根的地方。
三、戰略的落地:需要大家達成共識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在佔據荊州和益州後,待天下有變,荊州一上將領荊州兵至達宛、洛,直插中原,劉備率益州之眾,出兵秦川,互為掎角之勢,然後進擊中原,就能實現劉備“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的理想。
原本按照這個戰略構思,劉備是有很大的機率成功的。為什麼最後失敗了?
關鍵在於,戰略在落地的時候,劉備集團很多人沒有形成戰略共識。
最典型的就是關羽。關羽在劉備攻下漢中,進位漢中王后,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方針行事,而是孤軍北伐,結果遭到孫權、曹操夾擊,最終敗走麥城被殺。
荊州失去後,諸葛亮的北伐戰略基本上就已經破產了。
戰略是飄在天上的,戰略要落地,必須自上而下傳達到位,上下達成共識。
因為只有大家都理解了公司戰略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對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影響,大家的參與度才會變高,對公司決策和目標分解的認同度才會變高。
如何達成共識呢?你的戰略必須自上而下傳達,讓公司上下都認同。
向決策層傳達是很簡單的,因為決策層是參與過戰略共創會的,戰略本就是大家充分討論形成的共識。
向高管傳達,最好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除了對戰略的拆解和宣講,老闆也知道這些人裡面,誰可以跟著你一起打勝仗,誰對公司認同度高、能扛起責任、有潛力也有體力。
向管理層傳達,首先你要勾勒全景圖,對管理層說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幹,不能讓資訊在中間斷層,確保大家能理解;其次,你要激勵團隊,讓大家願意幹;最後告訴他們戰略佈局,要讓他們知道落地怎麼幹,有具體的方法。
向基層員工傳達,召開一個全體的會議就可以了,先激勵人心,然後說一下戰略的目標,和怎麼幫助大家拿到結果。
有這兩步就可以了,不需要向普通員工解釋的太深入,因為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在那兒,理解不了,很容易被嚇到。
切記,沒有共識的戰略,就是一句空話。
四、戰略的執行:打硬仗,邊打邊總結
俗話說:“三分戰略,七分執行”。戰略制定後,就要堅決執行。
劉備在採納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後,也基本上是按照此構思穩紮穩打,才開創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他先是聯孫抗曹,赤壁敗曹操;又虛與委蛇,佔據荊州;而後入西川,取益州;攻曹操,佔漢中。
可以說,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前,諸葛亮的戰略基本上得到了全面的執行。
而在關羽失荊州,劉備兵敗夷陵後,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基本破產了。
沒了荊州這個軍事重鎮,諸葛亮也根據當時的形勢,對戰略做了調整。
當時,蜀漢經過荊州之失,夷陵之敗,國力損耗,已經是三國中最弱的一方。
鑑於形勢,諸葛亮在戰略上只能走“和孫吳,伐曹魏”的路子,多次出兵北伐,名為北伐,實為自保。
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什麼制定一個戰略卻最終拿不到結果?
關鍵就在於得不到執行。執行不到位,戰略永遠實現不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馬雲說他寧要三流戰略一流執行,也不要一流戰略三流執行的原因。
真正好的戰略,不是定出來的,而是一場硬仗接一場硬仗打出來的。
戰略只是框定一個方向,戰略的迭代,靠的是邊打邊總結。
為什麼要“邊打邊總結”?因為世界的變化太快了,隨時都會有顛覆行業的技術和思想出現,這會摧毀舊秩序的商業模式。
世界在變,以前的戰略、技術、營銷、組織都失效了,那你的戰略也要有靈動性,要隨著變化不斷調整。
五、戰略的實現:離不開組織的保障
劉備能夠從一介“販履織蓆”之徒,成為三分天下的蜀漢國主,當然得益於諸葛亮提出的戰略思想,而這一戰略能夠得到貫徹,離不開一干文臣武將的支援。
關羽、張飛、趙雲等“五虎上將”開疆拓土,攻佔了一個又一個的城池;諸葛亮、法正、費禕、蔣琬等文臣治理內政,從而奠定了蜀漢的基業。
而到了後來,隨著大批人才的凋零,蜀中幾乎淪為無人可用的境地,“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由於人才梯隊跟不上,也直接導致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戰略,一直沒有大的進展。諸葛亮本人也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五丈原,留下前後《出師表》令人唏噓不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戰略需要具有相匹配的組織能力才能落地。因為所有業務策略一層層落下去,最終都是落到人的身上。
戰略制定後,要做目標的拆分,每個部門的業務流是什麼,業務策略是什麼。業務變,組織架構也要隨著變。
組織架構變了,你就應該做人才盤點。在這個組織架構裡,有人能力欠缺了,那你要培養;有些崗位是沒人的,那你要招聘。
比如說,過去你的業務是線下的,現在轉型線上了,那你得培養做抖音、快手的人,你得做私域流量,做社群運營,做線上賣貨,還要發展線上的經銷商渠道,這些人你原本沒有,那就得去培養,或者去招聘。
補齊了人,下一步,你就得考核大家,做績效考評,做激勵……所以,戰略的實現,背後的支撐力量就是一套完整的組織機制。沒有高效、敏捷的組織作為保障,戰略就很難落地、執行。
最後,總結一下:什麼是戰略?戰略是由使命和願景驅動的;戰略的本質是取捨,是舍九取一,是做正確的事;戰略的落地,需要公司上下達成共識;戰略的實現,是打出來的,離不開組織機制作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