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美術屬於視覺藝術,在專業院校授課中,講解中外美術史、鑑賞名家名作等,大多需要輔之以圖片。離開影象講美術,幾乎不敢想象。但在今天,很多音訊平臺推出美術課,用聲音塑造美術史波瀾壯闊的景觀,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美術類音訊節目能否“聲入人心”,在大眾美育的廣闊天地中探索出一條新路?
美術類音訊節目的興盛,與近年興起的“耳朵經濟”密切相關。有資料顯示,我國線上音訊使用者規模保持連續增長態勢,2020年線上音訊使用者規模達5.7億人。日常生活中,美術類音訊節目憑藉其可隨時聽、反覆聽等優勢,滿足人們對知識的需求、對美的嚮往,以及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
一些音訊平臺和網路社群平臺,多方合作推出原創美術普及類課程。一些知名出版社和雜誌社,也依託自身資源,推出美術類音訊節目,其產品更富有開放性和包容性。這些音訊節目圍繞中外美術史、美術家、美術作品以及美術展覽展開,多由專業院校的知名教授和專家撰寫文案並錄製。為使節目更受聽眾歡迎,有的音訊節目跳出傳統美術史線性敘事的方式,從人們熟知的美術作品或感興趣的美術話題入手,創新講授的角度和方法。《清明上河圖》中的開封城是北宋時期真實構造嗎?《富春山居圖》好在哪裡?透過學者深入淺出的解讀,名作與大眾間的距離被拉近,一些優質美術類音訊節目的播放量甚至破億。曾有參與過線上音訊節目錄制的美術院校老師感慨:“這兩年,我的音訊課的受眾遠遠超過了我在美院30多年課堂教學的學生總數。”還有的音訊節目充分展現聲音藝術的魅力,透過邀請專業播音人士朗讀課程文字,根據不同課程挑選或定製背景音樂,賦予聽眾廣闊的想象空間,使聽眾能夠放鬆地沉浸於聲音織就的美術“圖景”中。
受此啟發,一些博物館、美術館推出線上音訊節目,讓官微化身電臺,講述展覽和藏品背後的故事,以促進公共教育。比如,湖北美術館在微信公眾號推出“聞聲而來繪憶江城”系列音訊節目,透過回顧百年湖北美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物、事件,展現湖北美術館建構地域美術史,彰顯地域文化的責任擔當。還有一些美術館將重點館藏作品的講解上傳至音訊平臺,吸引了更多潛在的美術館觀眾。這些嘗試都顯示出,音訊媒介在大眾美育中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隨著聽眾文化需求的多元化、細分化,專業機構和平臺不斷創新節目內容和表達方式,同時普通大眾的創作活力也得到進一步釋放。在美術類音訊節目中,由普通美術愛好者製作的一系列節目也廣受歡迎。這類節目往往風格、立場鮮明,作者主要分享個性化的體驗和經驗。比如,有的作者會將自己多年的觀展體驗整理總結,為大眾走進美術館欣賞作品提供參考;有的作者會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講述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受到許多聽眾喜愛。個性化的分享更加生動有趣,成為對學者主講的音訊課程的有益補充。
不少美術類音訊節目展現出較強的互動性,注重與聽眾的及時交流,使其能夠廣泛參與節目的內容生產和傳播。在收聽節目時,聽眾可以透過在評論區留言、發彈幕等形式與平臺、作者和聽友溝通;有的節目會收集聽眾問題,由作者在後續節目中給予解答;還有的節目會根據聽眾意見修改選題內容、講述方式、播出節奏……與以往僅限於專業學術圈內的研討會或僅能容納一定人數參加的藝術講座相比,網路平臺與音訊媒介的融合,賦予美術研究、美術傳播更廣闊的空間。
美術類音訊節目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學術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內容過於專業,有的又偏娛樂化、碎片化。尤其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當一些聽眾缺乏對美術史名作的視覺記憶,僅僅依賴於“聽”美術,遠遠不足以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如何系統提升內容質量,使聽眾能更準確地抓住主要框架、重點內容?如何將美術史置於更廣闊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空間,讓聽眾獲得更高維度的認知?相關各方共同設計、規劃節目的同時,對聽眾反饋進行更為細緻的整理歸納,不斷完善、創新內容,有助於促生更多精品節目。
數字時代,“聽”美術幫助人們開啟通往美的大門,幫助人們形成參觀美術館的習慣,使其今後在遊覽古今中外的文化遺蹟時,能更主動、直接地感受美,得到美的啟迪。未來,美術類音訊節目所潛藏的能量將進一步釋放,助力大眾美育,帶領人們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2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