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歲的王阿姨(化姓)頸肩疼痛了6年,她一直以為是頸部肌肉勞損,平時只要一感覺肩頸不適就到中醫館熱敷和理療。起初每次理療後,肩頸的疼痛感都有所好轉,她便沒有太關注。
直到半年前,王阿姨的右手開始發麻、無力、抓不住東西,無奈之下,她只好到當地醫院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外院醫生懷疑王阿姨是椎間盤突出並對脊髓有壓迫,建議手術治療。王阿姨考慮到頸椎手術風險高,就拖著一直沒有接受治療。
隨著時間推移,王阿姨的右腿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發麻無力,且越發嚴重。到10月前後,她的右側肢體已經偏癱。經熟人介紹,王阿姨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我院脊柱脊髓外科專家會診後,發現患者以右前臂前側麻木和右側肢體無力為主要症狀。複查頸椎MRI提示:患者C4-5、C5-6、C6-7椎間盤突出。最終確定患者的症狀由C4-5、C5-6責任椎間盤壓迫脊髓和神經根所致,需及時手術治療。
▲術前
術中運用電生理監測,確保患者脊髓和神經無繼發性損傷,取頸前路,順著頸橫紋開一個4cm的小切口,接著沿頸部肌肉間隙切除C4-5、C5-6椎間盤,解除椎間盤對脊髓的壓迫。
術後,王阿姨肢體無力和右側前臂的麻木感完全緩解,3天后便康復出院。
▲術後
患者出院時合影留念
專家點評:
頸椎病是指頸椎的所有相關元件(包括椎間盤、小關節、Luschka關節、後縱韌帶、黃韌帶和椎板等)中的一個或多個漸進性退行性病理改變,導致椎管和(或)椎間孔狹窄這一類疾病的統稱。患者可能會出現頸肩部疼痛,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沉重感,後逐漸出現行走困難、雙腳踩棉花的感覺,還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頭痛、排尿困難、尿急、尿瀦留等障礙。
大部分頸椎病患者經過物理治療、頸椎牽引、藥物等保守治療後會有好轉,但如果經過保守治療未見好轉或症狀有加重者可以手術治療。
在頸椎病手術治療過程中,全程在電生理監測下為脊髓和神經保駕護航。術中沿頸橫紋切口,順著頸部肌肉的自然間隙,在高畫質顯微鏡下精準切除壓迫神經和脊髓的椎間盤,並做椎間融合,以此幫助患者恢復頸椎前屈的生理曲度。由於傷口和頸部的自然紋理融合,且採用美容縫合,術後基本無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