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位人物,作為開國元帥之一,曾在多個戰爭當中挺身而出,還為我國培育出不少軍事人才。憑藉聰慧的頭腦和出色的指揮能力,他被毛澤東譽為近代史上的“諸葛亮”。
沒錯,他就是葉劍英。除了為戰爭做出過傑出貢獻之外,葉劍英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也絲毫沒有鬆懈過。記得有一次,女兒葉向真想讓父親派車送她上學,卻遭到父親訓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葉劍英的家訓
1941年,葉劍英回到延安工作之後,和妻子生下一名女兒,並取名命名為葉向真。
在女兒葉向真眼裡,父親從小就和其他當過兵的軍人不同,對待家人總是少了戰場上指揮軍事那樣嚴厲,並且只要有時間就會注重子女的教育,所以葉向真童年的一半時間,都是和父親葉劍英一起度過的。而得益於父親的教誨,葉向真也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身為開國元帥的子女,是父親葉劍英的平易近人讓女兒葉向真並沒有感覺到自己和他人有什麼不同。父親時常讓女兒銘記,拋開這層身份,你我都是普通人。
父親葉劍英還立下家訓,“夾著尾巴做人”,提醒女兒葉向真做人謙虛低調。有一次,葉向真去上學,因為讀書時候離家比較遠,加上交通不方便,來回特別折騰。
於是,葉向真和父親開口,要求父親派車接送自己。女兒稱這大夏天的,自己回家整整花了三個小時時間。聽到這裡,父親葉劍英非常嚴肅的問到:“別人都在擠公交,你怎麼不能?你以為你是誰?”女兒聽後啞口無言。父親接著又再次說到:“車是國家分配的,是給人民辦事,而不是圖自己方便”。
從這時候開始,女兒葉向真很少向父親提出要求,父親給她上了一課。
葉劍英的生平事蹟
1897年出生在廣東的葉劍英,由於家庭並不那麼富裕,中學畢業後就被迫出來謀生。對於葉劍英來說,他離自己從小就精忠報國的理想就又近了一步。
1924年,葉劍英同其他人一起創辦了黃埔軍校,由他擔任教授部副主任一職,同周恩來共同商議今後的教學計劃。1927年,葉劍英加入中國共產黨,正式開始投身於革命事業。
對於葉劍英來說,這時候自己的理想就已經實現了一半。從南昌起義到廣州起義,僅用了幾年的時間,葉劍英就被組織重視,正式坐上了紅軍的總指揮職位。
也正是因為有他指揮幾次下來敵人吃了不少啞巴虧。紅軍長征期間,有勇有謀的葉劍英,在對方的眼皮子下能將各種戰況傳到毛主席手裡,怪不得在毛主席心裡,他能擔當得起諸葛亮的名號。
後來西安事變中,是葉劍英同周恩來一起解決了西安事變,同蔣介石一起達成了合作。對於中華人民來說,葉劍英不管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之前為學校所做出的貢獻,都擔當得起他每個時代的責任和職位。
對於新中國的成立,葉劍英無非是做出過極大貢獻的,他的一生都在為革命書寫歷史。
有自己獨特眼光的葉向真
從小跟著父親一起長大的葉向真,雖然每每提起父親的革命事業都覺得光榮而偉大,但她卻的事業卻與父親不同。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葉劍英自家人在北京定居。本以為女兒葉向真會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成為一名優秀的農學領域的學生,可葉向真卻偏偏愛上了電影事業。
身為革命者,自然是希望女兒能繼承和發揮自己的精神,保家衛國。所以知道女兒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之後,父親葉劍英一段時間很少和女兒聯絡。
葉劍英作為父親的冷處理態度並沒有影響父女二人之間深厚的感情。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的葉向真,身為導演之後,也不忘牢記父親的家規家訓,時刻低調做人。
至於葉向真為什麼要選擇導演這個行業,要從她的中學經歷說起。性格活潑的葉向真,時常受到老師關心和照顧,因此學校裡有什麼文藝活動都會要求她參加。一來二往,葉向真也就愛上了藝術。
作為葉劍英老先生的後代,葉向真真的很出色。雖然沒有像父親期望一樣,為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她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裡熠熠生輝,實屬難得。而她的父親,如今也被載入史冊,他身為一位名將,不僅戰場上驍勇善戰,戰場外更通琴棋書畫,不愧是毛主席給予高度評價和讚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