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期間,美、蘇對武器的研發都極端狂熱,太空計劃、隱身轟炸機皆是這一時代的產物。
當蘇聯對固定翼飛機進行反覆著陸實驗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每次降落時好像有一張無形的巨手想要托起飛機阻止其降落,之後這種脫力被蘇聯譽為上帝之手。
最終蘇聯根據這一現象研製出了裡海怪獸,成功做到了人無我有。那麼裡海怪獸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美國都要承認它的強大呢?
首先我們先科普一下上帝之手,蘇聯在發現之後便進行了大量的風洞測試,實驗證明。
隨著飛機著陸時機翼離地面越來越近,機翼和地面就可以嚴重壓縮中間的空氣,從而產生向上的升力。
當機翼和地面的高度僅為機翼長度百分之十五時,這種升力達到了最高值。
蘇聯科學家將其定義為地面效應,暱稱為上帝之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款武器正是依託地面效應而研發出的。
地殼飛行器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在更小空間、以最快的速度運輸更多的物資,而且在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地殼飛行器的速度可以是艦船的二至三倍。這對冷戰時隨時需要調兵遣將、後勤補給的蘇聯來說簡直就是量身設計。
彼時世界格局兩強並列,只要能將上帝之手付諸實踐,完全可以碾。
拿對手一投,美國也知道,但最終能做到且堅持到最後的只有蘇聯。Km地下飛行器就是蘇聯研發的、幾乎已經接觸到該領域的瓶頸。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彼時美國對蘇聯的偵察時刻不敢鬆懈,就在間諜衛星掃描蘇聯厲害時,突然發現了一個緊貼水面、高速穿梭的大傢伙,同時具備飛機和船的外形。
對於這個發現,當時美國的情報人員也不知道如何上報,索性便稱為裡海怪獸。
自從裡海怪獸這個名字被廣泛流傳,巧合的是裡海怪獸的英文縮寫也是Km。
大受打擊的美國自此也開始投入研究,一批又一批的同型機問世,但和蘇聯還是有較大差距。
那裡海怪獸到底強在哪兒?
首先,裡海怪獸佔有兩個世界之最,最大和最重,長一百零六米、寬五十米,十臺發動機呈八二式位列前後,起飛重量達到驚人的五百噸,載重也超過了兩百噸。
相較於傳統軍艦三十節航速的天花板,裡海怪獸輕鬆提升了十倍,可同時將近千名士兵投送到全球任何一個角落。更重要的是依靠當時雷達水平,美國根本發現不了。
除了速度上的亮眼,續航時間也超乎想象,對於反潛、防空等專項任務全都完美勝任。
後期蘇聯還為裡海怪獸配備了白磷超音速反艦導彈,即使射程僅為一百二十公里,但兩馬赫的速度依舊可以讓其在美國防空網中自由穿梭,蘇聯一度將其視為核潛艇之後的又一航母殺手。
但似乎命運的天平並沒有傾向蘇聯,裡海怪獸也沒有依靠自身優勢被保留到現在,技術問題和資金問題無不是阻礙其發展的絆腳石。
依靠當時的技術,裡海怪獸的整體架構中無效佔比非常大,加之巨大的體量,致使降落時產生超強衝擊力,而且壽命得不到保障,因此優勢也沒有設想之初那麼明顯。
在一九六九年,甚至因為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看清水平線位置,最終導致飛機被巨浪拍打後造成失事。
蘇聯對此也不是沒有嘗試改進,但裡海怪獸對水面狀況有極為苛刻的要求,只能在水面飛行時才具備獨有優勢,一旦超過十米,經濟性就沒那麼突出,而且如果想要延長壽命、維護費。
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顯然當時蘇聯的財政狀況根本不允許,或許說地下飛行器專案本就是用金錢砸出來的,專案之初就已經知道這是一個無底洞。
因此隨著蘇聯的解體,裡海怪獸成為了歷史的符號。但時至今日,地殼飛行器依舊是各國研發的重,只是有了科技的加持,如今正在朝著實用性、隱身性等方面著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