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人,他13歲投身革命,21歲成為黨史上最年輕的中央委員——他叫賀昌。
後來,29歲的他高喊著“紅軍萬歲”,將最後一顆子彈打入自己的胸膛,鮮血染紅了華夏大地。
有這樣一個人,他學識淵博,性格內向,翻譯撰寫了很多革命相關文章——他叫瞿秋白。
後來,36歲的他唱著《國際歌》奔赴刑場,慷慨就義。
有這樣一個人,愛穿一身長衫,見人先帶三分笑——他叫何叔衡,毛主席親切地稱他“何鬍子”。
後來,五十多歲的他縱身一躍跳下懸崖,英勇殉難。
……
當中央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走出震驚世界的兩萬五千里長徵路時,很少有人記得,留守蘇區的紅軍戰士們同樣在進行艱難的生死血戰。
10多位我黨重要領導人堅守蘇區指導革命,卻只有一位活到建國,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這些領導人都是誰?他們因何犧牲?最終活著見證了新中國誕生的這位領導人又是誰?
漫漫長征路,默默留守軍
1933年,日寇大舉進攻中國東北,殺我國民,佔我山河,中華民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然而,蔣介石全然不顧民族危亡,悍然發動50萬大軍圍剿正在艱苦抗日的共產黨紅軍。
蔣介石似乎下定了決心要將紅軍一舉消滅,圍剿開始的一個月內,老蔣就投入了100萬兵力,瘋狂圍殺蘇區中央紅軍。一年苦戰之後,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以失敗告終。
生死存亡的緊急時刻,中共中央做出決策: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進行戰略轉移,開啟漫漫長征路。另留一部分紅軍留守蘇區,掩護主力部隊的轉移,在將來主力紅軍進行反攻時進行配合。
而後,中共中央任命項英和陳毅共同指揮領導蘇區革命。除此之外,中央還有十多位領導人一同留在蘇區指導工作。
之後,中央紅軍主力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走出了震驚世界的兩萬五千里長徵路,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英雄壯歌。
然而,留守蘇區的1.6萬紅軍戰士、3萬餘紅軍傷病員、十多位中央領導人卻被很多人遺忘了。
很少有人知道,是他們在蘇區拼死作戰為中央紅軍的轉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是他們在國民黨殘酷的“圍剿”下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是他們在不亞於長征的艱苦環境中流血犧牲守護了革命的火種!
很少有人知道,槍支不全、人員不足的留守紅軍戰士與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進行了拼死血戰,傷亡慘重。
很少有人知道,留守蘇區的多位重要領導人大多犧牲或被俘後遇害,最終竟然只有一個人活到建國親眼見證新中國的誕生。
賀昌——黨史上最年輕的中央委員
小學時,小小的賀昌在作文中寫道:“國家災難臨頭,應挺身而出,即使犧牲也不退縮。”
從13歲投身反帝愛國運動,賀昌便從沒有停止過自己的革命步伐。他積極創辦書刊撰寫文章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大批學生和有志青年受此影響走上革命道路。
賀昌又組織和領導了多次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他曾經和鄧小平等領導人一起領導白色起義、參加南昌起義、領導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
賀昌是一個年輕有為的革命工作者,他曾經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27年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21歲的賀昌成為了黨史上最年輕的中央委員。
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後,賀昌留守蘇區。艱苦卓絕的鬥爭中,賀昌從沒有過一絲的懈怠。他廢寢忘食地組織、領導蘇區群眾和戰士開展游擊戰爭,趕寫檔案穩定軍心民心。
操勞過度和營養不良讓賀昌的身體日漸虛弱,而當時他的腿上還有著未愈的重傷。
1935年3月9日,賀昌在率領部隊突圍轉移時被國民黨軍重兵合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腿部重傷的賀昌爆發出了非凡的力量,他身先士卒英勇地帶著戰士們順利衝出了包圍。
然而,敵軍緊追不捨,賀昌不幸再次負傷,並再次陷入重重包圍。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賀昌帶著戰士們殺紅了眼。激烈的血戰中,賀昌身邊的戰友一個接一個英勇犧牲,敵軍的包圍圈也一點點縮小。
面對衝到眼前的敵軍,重傷的賀昌揚天長嘯一聲,高呼“紅軍萬歲”!在敵人撲上前想要活捉他時賀昌舉起槍對準自己的胸膛,英勇殉難。
這一年,他29歲。
瞿秋白——唱著《國際歌》就義的翩翩書生
瞿秋白是個戴著眼鏡性格有些內向的翩翩書生,他喜好讀書成績優秀。
1917年瞿秋白考入北京俄文專修館學習俄文,之後翻譯了諸多馬克思主義思想論著,撰寫了多篇相關文章,是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1922年,瞿秋白正式加入共產黨,是共產黨早期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
當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時,瞿秋白留守蘇區。然而在之前瞿秋白就患上了嚴重的肺病,蘇區艱苦的鬥爭讓他的肺病癒發嚴重。
無奈之下,中央派人送他轉道香港去上海就醫。然而,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轉移時被當地反動武裝保安團發現,不幸被捕。
作為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敵人抓到他後如獲至寶,威逼利誘想盡了種種辦法想要將他勸降,然而都被他嚴詞拒絕。
6月18日,瞿秋白被敵人押赴刑場。一路上,他坦然自若高唱《國際歌》。在刑場,瞿秋白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飲彈灑血,英勇就義。
這一年,他36歲。
何叔衡——“叔翁辦事,可當大局。”
1902年,26歲的何叔衡遵從父命參加科舉考試,中了秀才。然而,“窮秀才”卻痛恨衙門裡的黑暗腐朽,寧願回家種田教書也不願意出仕當官。
何叔衡總穿一身長衫,留著兩撇鬍子,見人先帶三分笑,看起來像個老學究。但是他思想開明,為人熱忱,辦事周到,被毛澤東引為摯友。毛主席曾說:“叔翁辦事,可當大局。”
何叔衡與毛主席一起發起創辦了湖南早期的共產黨組織,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中央紅軍戰略轉移開始長征時,何叔衡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指揮領導遊擊戰爭。
1935年,我軍遭遇國民黨的包圍,喊殺聲四面逼近。
危急時刻,中央局書記項英當機立斷派遣便衣隊護送何叔衡突圍至閩西。一行人晝伏夜出秘密潛行,最終在2月14日凌晨到達上杭縣水口鎮附近。
由於不熟悉地形和一時疏忽,便衣隊在做飯時冒出炊煙暴露行跡被保安團發現。而後,國民黨反動派保安團二營迅速包圍上來,幾十名便衣保護著何叔衡且戰且走。
當時,何叔衡已經年近六旬,緊張的逃亡中何叔衡很快就體力不支行動困難。而後,何叔衡當機立斷讓同志們不要管自己儘快突圍,但是同志們怎麼可能會拋下他不管呢?
同志們堅持扶著何叔衡一起走,眾人被敵軍越追越近。氣喘吁吁的何叔衡衝著帶隊的鄧子恢大喊:“開槍打死我!”,鄧子恢不聽,和警衛員一起繼續架著何叔衡跑。
何叔衡知道再這樣下去所有人都無法逃脫,他不願意拖累同志們。最終在一個懸崖邊,何叔衡奮力掙脫警衛,縱身一躍跳下懸崖,壯烈犧牲。
這一年,他59歲。
毛澤覃——“毛氏三兄弟走向武裝鬥爭的第一人”
毛澤覃是毛澤東的三弟,受到兄長的影響,毛澤覃也很早就投身於革命運動。毛澤覃組織領導了多次成功的工人運動,於1923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毛澤覃跟著葉挺將軍的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之後又跟著朱老總轉戰湘贛邊界,是井岡山革命會師的重要聯絡人。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毛澤覃沒有跟著主力部隊突圍,而是和妻子賀怡一起留在蘇區為主力部隊做掩護,在國民黨的重兵圍剿下堅持打游擊戰。
1935年,毛澤覃率領獨立師作戰時被敵軍打散,在瑞金縣一個名叫“紅林”的大山中,眾人在“黃田坑”村留宿休整。
第二天拂曉,槍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敵軍悄無聲息地摸上來包圍了他們。戰鬥打響後,毛澤覃命令其他戰友迅速撤往後山,而自己卻身先士卒端槍掃射敵軍,掩護戰友們安全撤退。敵軍的進攻非常猛烈,密密麻麻的子彈射向毛澤覃,很快他的兩條腿都被子彈射傷,無力地跪倒在地。
重傷的毛澤覃依靠頑強的意志死死支撐,他跪倒在地雙手卻不停地扣動扳機將子彈射向潮水般的敵人。敵軍的子彈密密麻麻地向他射來,在一排子彈的掃射下,毛澤覃胸膛中彈,重重地跌倒在地,壯烈犧牲。當他倒下時,鮮血染紅了大地……
這一年,他30歲。
陳毅——見證了新中國誕生的開國元帥
1923年,陳毅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他長期從事中央政治工作,多次領導組織革命起義,率領部隊征戰四方,是我黨最優秀的文武雙全的領導人之一。
中共中央決定戰略轉移開啟長征後,考慮到中央分局總書記項英缺乏軍事經驗,陳毅留守蘇區與項英一起組織領導蘇區革命。
當時陳毅在前線受了重傷,胯骨中彈粉碎性骨折。當接到中共中央的任務時,他不顧病痛每天拄著柺杖奔走作戰,為蘇區游擊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中,陳毅經歷了無數次的生死危險,有五次一腳都已經踏進閻王殿,還有一次甚至差點被自己的同志殺害。
1936年,敵人將陳毅圍困於梅山。當時外面是密密麻麻兇殘的敵人,陳毅身負重傷又生著病,在樹林潛伏的20多天裡他一度以為自己即將犧牲。但是中國軍人總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這樣的意志支撐著他們戰勝了無數強大的敵人,也支撐著陳毅挺過了這次生死危機。
後來,陳毅率領軍隊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打敗了封建剝削階級為中國人民贏得了光明的未來。作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帥,陳毅挺過了革命的嚴寒和殘酷的戰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
在黎明前夜沉睡的英雄們
革命的道路是用鮮血鋪就的,新中國的誕生是無數英雄用生命換來的。留守蘇區的領導人中,只有陳毅親眼見證了紅日升起、光明到來。除了瞿秋白、賀昌、何叔衡、毛澤覃外,還有很多領導人不幸犧牲在了黎明的前夜。
留守蘇區的最高領導人中央分局總書記項英,三年游擊戰中和隊員們吃野菜、摘野果、土裡刨食、火燒馬蜂窩,過著野人一樣的生活。美國記者曾感慨說他是從墳墓裡爬出來的鐵人。
後來,他在1941年被叛徒殺害,那年他43歲。
留守中央根據地的陳譚秋,與敵軍血戰20多天,右耳受傷後堅持繼續組織游擊戰爭。在突圍時又滾下懸崖,頭部重傷。
後來,他在1942年被新疆軍閥盛世才逮捕,一年後被秘密殺害於獄中,那年他47歲。
留守于都河護送主力紅軍渡河長征的劉伯堅,1935年血戰後左腿中彈,不幸被俘。面對敵團長的威逼利誘,他絲毫不為所動。
後來,他被殺害於江西省大餘縣金蓮山,那年他40歲。
留守蘇區與游擊隊匯合作戰的閩越贛紅軍游擊隊司令員古柏,率領部隊輾轉作戰開展革命,一邊作戰一邊在山區發展隊伍。
後來,他在1935年因地下交通員王應湖叛變被敵軍包圍,為掩護同志們成功突圍英勇犧牲,那年他29歲。
領導建立了贛東北、閩浙贛蘇區根據地的方誌敏,被蔣介石派5個正規師、2個獨立旅等10幾萬大軍包圍圍剿,一直堅持不屈,與敵軍血戰。在率領先頭部隊成功突出重圍後,他毅然返回指揮領導後續部隊作戰,不幸被俘。
後來,他在1935年被殺害於南昌市下沙窩,那年他36歲。
……
中華民族革命史是一首悲壯的史詩,無數的革命英雄血灑大地才為我們建立了民主、自由、和平、希望的新中國。
中華兒女是幸運的,無數的革命英雄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結束百年黑暗,迎來了自由與民主。
銘記歷史,緬懷英烈,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他們是光明與希望的象徵!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巨大力量!繼承革命精神,珍惜當下,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