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七元史論
編輯 | 七元史論
北斗系統竟然遭到質疑,難道它不起作用了嗎?
四名地質隊員深入雲南哀牢山勘測,最後卻沒有一人回來。
經過八天搜尋還是沒有人發現四名地質人員。
直到第九天使用熱成像無人機才將失聯的地質人員找回來,最終確認四人已經遇害。
哀牢山的險峻地勢
01 四人離奇遇害
這四名地質隊員幾乎是同一時間遇害,並且倒在同一位置。
這也是讓很多的感到極為費解,到底是什麼能夠讓四名經驗豐富的地質隊員同一時間在同一位置失去生命。
結合了熱成像無人機的影象之後,專家推測,這四人很有可能就是遭到了雷擊。
而救援的那九天一直都在下雨,並且還有很多的雷雨天,這也是更加堅定了這一說法。
哀牢山前幾天正在經歷雷雨天
但是很多的人依舊是不理解,那就是為何如此經驗豐富的地質隊員,會死於雷擊呢?
有人甚至是開始質疑起了北斗系統,認為北斗系統不夠精確,這才讓這四名地質隊員死亡。
那麼事情到底是如何呢?
02 哀牢山實為險地
其實這就要說一說哀牢山的地形地勢等等原因了。
哀牢山的地形是橫斷山脈向南延伸。
這裡的森林覆蓋面積很廣,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山脈都是牢牢地被森林覆蓋。
我們都知道,植物有著蒸騰作用,同時植物還能將自己的根扎入地下,吸取地下水。
因此被植物覆蓋也代表著一件事,那就是這裡的水汽豐富,極為潮溼。
哀牢山的原始森林水汽瀰漫
再加上因為是山區的原因,海拔比較高,潮溼的空氣也更加容易上升到大氣層。
這也是讓這裡的天空也是經常會被雨雲包裹,這裡也是成為了雨雲的重災區,經常會出現頻繁的降雨。
同時因為暖空氣團由於山脈走向的原因,被不斷地抬升,導致氣壓因此下降,溫度也是不斷降低。
雲層都是由水組成,在空氣變冷之後,這些雲中間,就出現了一些冷凝而成的冰水,還有一部分甚至是直接凝結成為了小冰晶。
小冰晶與冰水在雲層中交織,不斷地進行著上下的運動。
雨雲重的森林成為雷電的高發區域
很多的朋友們應該都是感受過,在冬天不斷地用尺子摩擦自己的頭髮,然後這尺子就有了靜電能夠吸起來很多的碎紙片。
而這裡的小冰晶與冰水的運動也是如此,他們的運動使得雲層的上方因為正電荷的上升帶上了正電,下方則是帶上了負電。
最終隨著電荷的積累越來越多,導致雲層上下電勢差越來越大。
而云層下方的負電荷,會對地面形成感應電荷。
大量的負電荷在雲層下方,吸引了地面的無數的正電荷聚集,使得地面帶上了龐大的正電。
電荷相聚形成雷電
但是這龐大的正電分散在地面的各個角落,讓這些正電的大小在小面積中也是不會有多大,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是能接受這正電的。
但是這些地面的正電吸引雲層的負電,讓雲層中的負電荷直劈而下,就形成了閃電。
這也就是哀牢山的雷擊與閃電的形成的原因。
因為是在山區,普遍海拔比較高,根本就沒有什麼地勢低平的地方。
所以任何的一個地方都有可能被雷電擊中,不過高大的樹木依舊是更加容易被雷擊中。
路邊被雷電劈倒的樹木
相信很多的人小時候都被教導過,打雷天不要在樹下躲雨。
雖然說是從小被教育到大,但是依舊是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原理到底是為什麼。
甚至是有人一輩子只知道不能在樹下躲雨,而一旦是讓他解釋為什麼,他就會變得支支吾吾。
其實雷雨天不要樹下躲雨是正確的。
高大的樹木因為電荷的相互吸引,在樹冠的位置,都是被雲層負電荷所吸引的正電荷。
而樹冠中的正電荷也是會對雲層中的負電荷進行吸引,讓負電荷更容易向著樹冠轟擊。
這也是讓一旦是打雷天,樹木更加容易遭受到雷擊。
樹木太高容易吸引雷電
而人如果是站在樹的旁邊,也不會倖免。
人體中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同時人體中各種體液,都是鹽溶液。
鹽溶液遠遠比樹木的電阻更小。
這也讓劈向樹木的閃電在樹木中進行傳導的時候,更加容易傳匯出來,轉移到人體這種電阻更小的上面進行繼續傳導。
所以在雷雨天切忌不要躲在樹下進行躲雨。
雷雨天樹下的人更容易被雷電擊中
03 雷雨天如何避雷
有人可能會說,樹冠有那麼大,我只是找一個避雨的地方,離樹遠幾步路。
不是緊靠著樹木不就又能避雨又不用擔心雷擊了嗎?其實這一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我們首先要知道一點就是,雷擊的範圍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就是只有緊貼著樹木才能被雷擊。
在雷電擊中樹木之後,會順著樹木向地面走去,之後就是在地面進行傳導。
你可不要認為這雷電下到地面之後就是筆直地向地底傳導,恰恰相反,雷電反而是沿著地表四處擴散,就像是樹枝一樣四處分叉地進行傳導。
雷電會沿著樹木向地面四周傳導
之所以如此傳導,就是因為這裡的土地也是溼潤的,溼潤的土地成為了很好的良導體,讓這雷電也是能夠順著地表進行傳導,並且還能傳導很遠的一段距離。
而如果此時有人恰好從這裡經過,那麼這人很有可能一命嗚呼。
在雷電的傳導的時候,人一旦是經過,就容易產生跨步電流。
跨步電流就是走在帶有電荷的路上的時候,電流從我們的一隻腳流入我們身體,之後又從另一隻腳流回地面,形成一個完美的電流通路。
讓我們間接遭受到恐怖的雷擊。
跨步電流的形成
其實經過老人的教訓,很多的人都會在雷雨天選擇一個好的避雨點,並不是在樹下就直接避雨。
但是就算是如此,依舊是有無數的人,依舊是死於雷擊,而他們的死因就是因為這樣的間接雷擊,被跨步電流電死。
04 地質隊員死亡真相
而哀牢山腹地是一個無人區,當時的四名地質隊員被賦予了森林資源的調查任務。任務沒有做完,他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所以在哀牢山腹地中,他們經常需要翻山越嶺的去進行探查,並且使用RTK裝置讀取衛星定位資料。
地質工作人員利用RTK裝置連線衛星進行測量
我們早就說過,這裡的地形經常會導致降雨的發生,在這裡長時間進行探查的地質隊員也是深有體會。
所以他們在面對雷雨天的時候,都是不會選擇進行避雨的,並且在這種地方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避雨。
四處都是高大的樹木,如果是在樹下進行避雨的話,無異於是自尋死路。
所以他們都是直接繼續任務根本就沒有管這裡下雨的事情。
因此他們也是很容易就遭受到雷電的轟擊,畢竟他們是在室外,而且旁邊都是一些高大的樹木,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防雷的措施,這也是讓他們變得更加容易遭受意外。
05 還原真相
2021年11月13日這四名地質隊員深入到了雲南哀牢山腹地進行原始森林資源探測。
但是緊接著第二天,他們就徹底失聯了。
沒有了任何訊息,經過八天的數千人的拉網式搜尋之後,依舊是沒有人找到他們。
直到22日晚熱成像無人機才發現四名失聯者,並且最終確定,四人已經遇害。
根據熱成像的影象分析,最先發現的三名隊員臥倒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彼此之間相距1.5到2米,並且三人倒地的時候都是保持著前進的姿勢。
熱成像儀器發現失聯隊員
而最後的一名隊員也是在不遠處的山坎下找到,四名隊員的身上都沒有任何的外傷,斷定不是因為野獸襲擊的原因致死。
再結合熱成像的分析,大家斷定,這四名隊員就是因為被雷擊致死。
許多人在哀牢山尋找失聯隊員
14日的時候,當時的四名隊員在雷雨天中在森林裡面穿梭,尋找著這一片森林的資源,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時,一道閃電瞬間擊中他們旁邊的一顆樹木。
之後恐怖的雷電順著樹木傳導到了地表,然後在地表進行傳導,直接是傳導到了四名隊員的身上。
第四名隊員因為身體素質強大的原因,在雷擊之後並沒有像前三名隊員一樣直接倒地,而是繼續拖著被雷電重傷的身體,尋找救援。
但是被雷擊之後的他,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在前面不遠處又是再一次倒下,並且直接是滾落到了山坎中之後就再也起不來了。
失聯隊員遺落的物資
06 北斗系統的質疑
有人對這一次的事件也是有著自己的聲音,他們開始質疑起來了北斗系統的可靠性。
認為是北斗系統不可靠的原因導致這一次的事件發生。
其實這還真冤枉了北斗系統,地質隊員們其實在深山裡面,一般都不會開啟定位終端。
主要是為了省電,畢竟要在森林裡面待上好幾天甚至是一兩個月,怎麼能夠隨便就將自己的定位系統的電給用完呢?
所以一般隊員們都是就會選擇不開啟北斗系統定位,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進行使用。
一線地質考察人員往往一待就是一兩個月
並且當時的他們是處於深山中,不論是北斗還是GPS在深山老林裡面的定位能力,其實都會存在搜不到衛星的情況,因為這些地方的訊號的確不太穩定。
這也是如今的衛星技術的普遍問題,根本就無法改變現狀。
並且就算是打開了北斗系統,依舊是不能改變他們被雷擊的情況。
北斗系統的確是能夠起到定位與天氣預測的作用,但是天氣預測卻無法分析雷擊的地點與方向。
至於定位系統也只能是在我們尋找他們的遺體的時候,更加方便一些。
搜救過程中發現了隊員留下的油漆標記
對於四名隊員的遇害,我們只能是報以哀悼。
他們為了探查屬於中國的森林資源,深入無人區哀牢山進行探查,他們其實也是一種烈士。
雖然沒有為我們國家戰死沙場,但是卻在為國家地質探查的山林中,失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並不是每一個烈士都要拿槍打仗,也不是每一個烈士都要戰死沙場。
遺體離哀牢山出口僅有200米距離
只要是為我國做出貢獻,並且為我國的繁榮進步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獻出了自己的青春。
那麼他就是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人,就像是這四名地質工作者一樣,他們用生命在為我國的地質探測做努力,他們用生命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準則。
我們也應該永遠將他們牢記在心,他們也是我們永遠的烈士。
年輕的生命逝去固然惋惜,但是我們依舊是要繼續我們的生活。
在這裡也是提醒大家,如果是在外界遇到雷雨天的時候,一定是要記得保護好自己,離那些高大的樹木遠遠的。
千萬不要在樹下躲雨,就算是靠近也不要,這是不僅僅是為自己的生命進行負責,也是為家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