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正值稻花飄香季節,我們到美麗的西雙版納考察傣族文化的傳承現狀。同事禁不住感嘆:“來到西雙版納的傣族新寨子,讓我相信共產主義社會是真的可以實現!”我也不禁感嘆:“難怪會有那麼多人來西雙版納旅遊幾天或者出差就順道在這裡買房了。”
西雙版納真是一個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再來的地方。同事發出這樣的感嘆,大概是因為他來自東北,極具異域風情的南國景象給他極大的視覺衝擊力。藍天白雲下是滿目翠綠的熱帶雨林植被,一簇簇雞樅狀的傣族民居緊緊相依坐落在田間或山腳下,金碧輝煌的佛寺掩映在榕樹旁,竹筍一樣的佛塔與菩提樹相伴,稻香環繞的傣鄉美極了。美不勝收的傣族寨子,在西雙版納隨處可見,這是西雙版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傣族的發展,既要抓住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也要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就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探索新的辦法。勐遮鎮的曼拉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典範,而橄欖壩傣族園則是保護傳統文化的樣本。
在曼拉,路不拾遺
曼拉是個自然寨,隸屬勐海縣勐遮鎮曼恩村委會。
它坐落在一個小山包腳下,和其他傣寨一樣,曼拉建設得猶如花園一樣,道路兩旁和民居門口都種著賞心悅目的花草。有的家庭開了農家樂,順帶出售自家生產的農產品,有的則沿著巷道經營起小賣部。每家每戶門口都有一個戶牌,上面標著號碼,寫著住房登記為A級。整個村寨猶如開放式的空間,遊客可以穿堂過道甚至入戶欣賞這些民居內部,傳統的幹欄式結構下是現代的家居擺設,顯得窗明几淨。我們一行人隨機進入一戶人家,客廳中陳列著普洱茶餅,只是不見主人,後來才有咩套(奶奶)聞聲出來,她帶著慈祥的笑用傣語讓我們隨意參觀。廊簷下掛著吊蘭和藤蔓,庭院中有梔子花開,稍遠處種著芒果和芭蕉。可以發現,整個村寨都是高度均質化的小康之家。
除了美好的家園令人讚歎外,曼拉還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沒有了圍牆”,去除了鄰里隔閡。據說過去家家戶戶都被紅土泥牆或鐵皮包圍,為了防盜總是戶門緊閉,鄰居間“粗茶一包拉家常,火塘一亮老少樂”的現象早已不見。村寨的改革是從2007年啟動的,直到2016年黨支部在聽取廣大民眾的意見後開始大力整改,決定將90戶共計2980米長的圍牆全部拆除,代之以各色花圃。同時在周邊建立配套的公共設施,有了廁所和文化活動中心,整個寨子頓時改頭換面。第二個是“沒有了髒亂”,村民養成了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過去生活垃圾亂堆,烈日下塵土飛揚,蚊蟲肆虐,村民居住環境堪憂。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村支書帶著村民訂立村規,統一建立起“以乾淨整潔為榮”的理念,逐漸告別髒亂差的現象。一時的衛生整改只能治標,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才是治本。第三個是“沒有了矛盾”,消除鄰里糾紛,簡化人情關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但是有些舊習陋習已經成為生產生活的枷鎖。針對這種情況,曼拉村支部有新的辦法,從2016年至2020年間三次修訂了《村規民約》並刻在石板書上,立於佛寺門口——這裡是村寨人流的集散地。十條村規從贍養老人、教育子女、遵紀守法、誠信做人等方面都做出了獎勵或懲罰的細則,並於2020年7月份由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透過。
驅車離開曼拉的時候,可以看到村外圍是一片試驗田,有若干科研機構在這裡做水稻試驗,其中“雲南大學試驗站”的牌子就赫然立在田邊。其實,整個曼恩村民小組都是雲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這個純少數民族村寨,既有先天的自然條件,也靠自身與時俱進的思想轉變。他們保持著傳統的水稻種植和家庭手工業,也積極進軍茶葉加工業和橡膠業。在多元化的經濟模式下,本地傣族村民都實現了勤勞致富。如今,黨組織已經是村民的主心骨,他們勇於擔當敢於探索,帶著百姓共同邁入幸福的小康生活。
橄欖壩傣族文化園生機勃勃
要了解西雙版納的傣族文化,可以去橄欖壩傣族園。這個地方傣語稱“勐罕”,意思是卷布(席)的平地。如今的橄欖壩,是傣族文化的博物館,五個自然村寨(曼春滿、曼將、曼咋、曼聽、曼嘎)完整地保留和傳承著傣家幹欄式建築。這裡還是各種傣族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展示場所,有貝葉經製作、棉麻紡織、首飾打製、甘蔗榨糖、手工製陶、章哈演唱、情歌對唱、潑水節活動等。1982年,傣族園被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凡是來到這裡的人,無不折服於她的靜謐之美。
村寨是民族傳統文化得以持久發展和傳承的語境,在各民族中就設定了很多文化保護村寨,如西江的千戶苗寨,車江的三寶侗寨等,而橄欖壩傣族園則是儲存傣族原生態文化的地方。對這裡的傣族人來說,製作銀飾是一種謀生手段,演唱史詩是章哈的職業,製作貝葉經是佛寺僧人的工作。更多的人還是過著稻作農耕生活,大體延續著傳統的生活模式。無論是物質文化還是非物質文化,都是本地村民生活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村寨或社群的保護就是對文化傳承語境的保護。
曼春滿,意思是“花園寨”,是傣族園中最大的一個寨子,這裡坐落著赫赫有名的古佛寺——曼春滿佛寺。據民間傳說,這是佛教傳入西雙版納後修建的第一座佛寺;在整個東南亞一直享有盛名,每年都有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等各地僧人前來朝拜和誦經。
曼春滿佛寺是個美麗的婆娑世界。在藍天白雲下,只見佛寺屋頂的梵鈴搖曳,佛堂柱子和牆壁上的金水印壁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魚鱗式的瓦片顏色有些斑駁,有一種典雅的歲月痕跡。佛寺內種著各種花草,小葉榕就在門前撒下陰涼,檳榔樹和貝多羅樹與佛塔比肩,樹枝上生長著寄生蘭和石斛,垂下一串串嬌滴滴的花。樹底下有石槽,槽中盛開著淡紫色小睡蓮。
佛寺也是一個藝術館和圖書館。牆壁上略有褪色的壁畫講述的是佛祖巡遊記或某部史詩中的故事;有的牆壁上繪有浮雕,有菩提樹、菩薩、天女、蓮花等形象;庭院中有金雞、白象、那迦(蛇)、麒麟等雕塑;還有立起來隨風飄揚的各色佛幡、紙幡、紙旗等;更有內容豐富的貝葉經、棉紙經放在佛堂內可供閱讀。傣族民眾在這裡可以受到藝術的薰陶並獲得文化知識。
佛寺還是傣族民眾的精神家園。入夏安居期從9月持續到12月,這期間人們定期聚集在佛寺中,為已故的祖先神靈滴水祝福,也為健在的親友誦經祈福。年輕人在這裡可以聆聽老人們的教誨,中年朋友在這裡互相傾訴生活的酸甜苦辣,耄耋老者可以在佛堂中緩解對死亡的恐懼,人們在此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精神依託。
新農村中的傣族文化傳承新模式
傣族文化植根於中華燦爛的文化沃土,又在印度次大陸文化的影響下極具創新性並實現了華麗的蛻變,創造了獨特的貝葉文化。在眾多的南方少數民族中,傣族人口約120萬,並不算人口規模較大的民族,然而傣族的貝葉文化在南方多元文化中卻佔有著重要地位。
在南傳佛教逐漸傳播的過程中,傣族先民創制了自己的文字並從此進入了“文字時代”。那些在“前文字時代”裡創造和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傳說和歷史大部分被記載下來,寫在貝葉經、棉紙經中。傣族文化的傳承,形成了書面與口頭二元並進的模式。以傣族史詩為例,一方面,章哈歌手依然在民間各種活動中口頭傳唱史詩;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在佛堂裡誦讀史詩文字。口頭傳承與書寫傳承之間也並非涇渭分明,很多章哈本身是還俗的僧侶,熟悉典故和詩歌韻律,因此善於創作詩歌併成為歌手。
傣族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世俗民眾與佛寺僧人的合作。越來越多的人讀不懂老傣文書寫的典籍,傣族民間不乏精英分子擔憂著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過去國家義務教育沒有普及的時候,佛寺就是男子接受教育和學習文字的地方。如今科學教育普及,極少有人從小入寺為僧學習了,佛寺不可逆轉地喪失了教育機構的角色。然而佛教的其他功能還在,它是貝葉經典傳承中心,是老傣文教育基地,也是連線生者與亡靈的廟堂,是解鎖傣族文化的鑰匙。在這裡,可以找到善講歷史故事的老者,可以找到實踐民俗節日的婦女,還可以看到披著袈裟放學歸來的孩童。
傣族傳統文化傳承所面臨的困局,需要內部的主動改革和外部的刺激與幫助。有的學校如勐遮中學已設有文化活動中心,對民族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在空餘時間裡學習傣文書法、象腳鼓、民歌演唱等技藝。也有的佛寺比較靈活,舉行寒暑假短期傣文培訓,還有的學生白天在學校學習,晚間到佛寺學習。傣族青少年到佛寺學習並非宗教意義上的皈依,實際上是瞭解貝葉文化的傳統方式。西雙版納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一直以來都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每年都有大批人來採風或考察。濃郁的亞熱帶自然風光和旖旎的傣寨風情,為畫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多元的少數民族村寨,也是社會科研工作者調研的理想基地。西雙版納不僅有各種研究中心和國家公園,還有許多新近的社科專案。例如雲南大學人類學、社會學的“鄉村之眼”專案,鼓勵學生用新傳媒技術記錄傣族社會變遷。這些來自外部的各種力量都對傣族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傳承雖然面臨許多困境和挑戰,改革的道路上有許多坎坷,但傣族民眾一直努力傳承著自己的優秀文化。傣寨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屈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