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多月前,來自湖北荊州10個月大的小語持續低燒。原以為是幼兒普通的發燒感冒,然而幾周治療後,小語的症狀絲毫沒有緩解。行上腹部CT提示:右腎有巨大佔位性病變。一個直徑10釐米的、外形疑似“第三個腎臟”異物,與右腎緊緊地擠在一起。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III科主任程帆教授綜合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第三個腎”高度懷疑為腎母細胞瘤腫物。
餘偉民教授介紹,腎母細胞瘤由沒有分化成熟的腎臟細胞異常增殖而來,是兒童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多發病於3歲以下兒童,佔兒童腎臟腫瘤90%以上。該腫瘤多為一側發病,主要表現為腹部膨隆或兩側不對稱,少數患兒伴有血尿、發熱、高血壓、厭食等症狀。
程帆教授指出,腎母細胞瘤一旦確診後,需儘早手術切除。若擱置處理任其長大,將很大程度影響腎功能,嚴重時甚至導致腎臟破裂,同時還有腫瘤轉移的風險。切除手術需要暴露患側腎臟和腫瘤,同時降低腫瘤破裂風險,採取開放途徑術式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僅10個月大的小語對麻醉和術中時間要求頗高。術中不僅要將腫瘤完整切除,還要評估腫瘤播散範圍,方便後期綜合治療。
一個月前,小語被送上手術檯接受精心準備的右腎腫瘤切除術。歷經2個小時,醫生經過系列操作順利將腫瘤取出。萬幸的是,經反覆查詢,這一腎母細胞瘤暫未發現體內轉移。術後第2天拔除腎窩引流管後,小語的體溫、血象等指標也逐漸恢復正常。術後第10天,小語發熱症狀完全消失,家人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
專家提醒,中國每年約有3萬-4萬名兒童確診腫瘤,這意味著,平均每天就有近百例新增病例出現,惡性腫瘤已成為兒童第二大致死原因。由於兒童腫瘤的特殊性,以及近年來早期診斷和規範診療水平的大幅提升,如今兒童腫瘤的整體生存率已經能達到80%以上。因此,家長不必過度恐慌,兒童腫瘤並不等於絕症,在科學、規範的積極治療下,許多患兒有機會實現康復,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記者:衛未,通訊員:寧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