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嚴女士從十多歲開始就發現,
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
好像一個“猿麵人”
因為長相奇特
她一直無法正常社交
最近她的顏值,越發變醜
導致嘴巴都無法閉上
無奈下她去了醫院
醫生表示:不是醜是病
驚現“猿麵人不是醜是病
嚴女士從十多歲開始就發現,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身體發育比別人早得多,身高卻早早停在了一米四,左側的手腳骨骼並不平整……
最關鍵的是,嚴女士的下頜越來越凸,宛若一個“猿麵人”。因為經濟原因,她一直沒有系統地就診。30多年來,嚴女士無法正常社交,也沒有工作。
前不久,嚴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症狀愈發嚴重,下頜腫大快速加劇,嘴巴無法閉上,牙齒鬆動,連正常進食都無法做到。
在看過幾家醫院後,醫生都表示腫瘤太大、無能為力,並推薦她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試試看。於是抱著最後的希望,嚴女士來到附一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
接診的是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醫師施斌團隊。經過一系列的詳細檢查,嚴女士被確診為一種罕見的疾病:“McCune Albright綜合徵”。
施斌介紹——
“McCune-Albright Syndrome(MAS)又稱為多發性骨纖維發育不良伴性早熟綜合徵,以面板咖啡斑、性早熟、多發性骨纖維發育不良為特點。
臨床上較為少見,該病呈散發性,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
治療需要大範圍的截除嚴女士病變的下頜骨及顳頜關節並予重建。
但除了下頜骨外,病變也波及嚴女士全身的骨骼和內分泌系統,缺損範圍很大,但單一供骨區可用移植骨量卻遠遠不足,手術難度極大。
數字化醫療助力組織器官重建
施斌團隊採用最先進的數字化醫療技術,在計算機上設計好手術方案、模擬手術。
手術計劃在切除病變組織後,採用右小腿的腓骨及右側骨盆的髂骨兩塊血管化遊離骨瓣拼接修復下頜骨,並使用人工關節重建顳下頜關節,這樣既能夠實現頜骨面型重建,又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虛擬手術方案透過3D列印手術導板來實現手術引導,以達到術中的精準切除和重建,從而實現術後最大程度恢復患者外形及功能的目的。
手術耗時短、精準、微創,
取得了圓滿成功。
術後嚴女士迅速康復,
面部外形和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復,
順利出院。
數字化醫療是一種新型醫療技術,醫生可以在計算機上重建、分析患者的醫療影像資料、設計手術方案並模擬手術、將虛擬手術方案輸出打印出手術導板或匯入手術導航系統實現術中實時手術導航,這一先進的醫療技術使手術更加精準微創,減少了術後併發症。
近年來,團隊將數字化醫療技術廣泛應用於口腔頜面部腫瘤切除及組織器官重建、正頜外科及頜骨畸形整復、骨折與創傷整復、複雜口腔種植手術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來源: 揚子名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