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文,首屆國醫大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60餘年,善治中醫腦病、溫病、疑難雜症。胃痛就是張老善治的疑難病之一,現將張老治療胃痛經驗總結如下,以饗同仁。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症的病證。“胃脘痛”之名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並首先提出胃痛的發生與肝、脾有關,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木鬱之發,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胃痛常伴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嘈雜泛酸、噯氣吞腐等消化道症狀。現代醫學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脫垂等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者,均屬於中醫學胃痛範疇,均可按中醫胃痛進行辨證論治。
胃痛病因病機
胃痛多由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和脾胃虛弱等病因引發,從而導致胃氣瘀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起病之初病因一般較單一,日久常因多種病因相互作用,而使病情變得錯綜複雜,最終成為久痛之疑難病證。張學文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將其病因病機分為以下幾種。
➤ 鬱怒傷肝,肝胃不和
由於憂思鬱怒等情志刺激不能正確排解,致情志抑鬱而不暢,犯脾克胃,或肝氣鬱結,疏洩失職,鬱久橫逆犯胃,引起肝胃不和,輕者胃脹胃部不適,嘔吐噁心,重者胃痛不止。或肝鬱日久化火,肝火犯胃,傷及胃陰,不僅胃痛,並伴泛酸、嘈雜、煩躁易怒等症狀。如《沈氏尊生書》所說:“胃痛,邪幹胃脘病也……惟肝氣相乘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脾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及運化水谷,若素體脾胃虛弱,加之後天失養,飢飽勞逸過度,或治療用藥失誤,或他髒有病累及脾胃而發生疼痛。若素體陽虛,或用藥過於苦寒,或寒邪客胃等,寒則收引凝滯而致胃部冷痛。若素體陰虧,加之氣鬱化火、寒邪化熱、溫藥助燥、胃陰不足等因素,更傷其陰,則脈絡失養而胃部灼痛。也可既有陽虛,又有陰虧,致成陰陽兩虛之證。
➤ 久痛入絡,血瘀痰滯
胃痛日久,延治或誤治,初病在經,久病入絡,脈絡為之枯澀,氣機為之阻塞,升降為之失常,加之煙、酒、辛辣之物不斷刺激,胃液失常而傷正,胃膜糜爛而變形,遂成血瘀氣滯痰凝之難治之證。正如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說“胃痛久而屢發,必有凝痰聚瘀”。
➤ 寒熱錯雜,升降失常
胃痛之病因病機,前人從虛、寒、氣、血、食等分別論述者多,若於病機單純者,固然不錯,但屬於疑難病範疇的胃痛,大多虛實交錯,寒熱混雜,氣滯血瘀,升降失常。驗之臨床,寒熱並存、上熱下寒、升降失常等確為常見之證候型別。由於胃病日久,胃為多氣多血之腑,接納食物之寒熱辛膩不同,故易釀成寒熱並存之證。加之胃病既久,醫者屢投苦寒或辛燥之藥,也成為寒熱錯雜、升降失常原因之一。
近年來在胃痛的理論研究及臨床觀察中發現,不少胃痛患者具有毒瘀交結的病理特點。由於胃痛日久,正氣虧虛,邪毒內生,毒瘀交結,腐肉蝕絡,釀成“胃癰”。或脾胃素有溼熱,加之酒酪煙辣過度,溼熱燻蒸煎熬,日久形成溼熱瘀毒之證。
辨證思路
對於單純的胃痛,張學文認為只要辨清四虛(氣虛、陽虛、陰虛、陰陽兩虛)和六鬱(氣鬱、血鬱、痰鬱、溼鬱、食鬱、火鬱),胃痛之證就可迎刃而解。對於寒熱錯雜、虛實交作、氣血同病及毒瘀互結等比較難辨的胃痛,他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辨證。
➤ 辨部位
胃痛固然為胃腑病變所致,但驗之臨床,由肝氣犯胃者較多見。若見胃脘脹痛,胸脅引痛,精神抑鬱,善太息,有明顯情志刺激史,噯氣頻作,吞酸嘈雜,性急易怒,怒則胃痛加劇,脈象沉弦者,多為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所致。病雖在胃,但要從肝胃兩處著眼進行辨證。
➤ 辨氣血
對胃痛應分辨在氣在血。二者病位不同,淺深有異。一般初病在氣,久病入血。在氣以脹為主,或脹痛並作,或痛無固定之處,時痛時止,聚散無形。若久痛入血傷絡,則痛有定處,多呈刺痛,舌質紫黯,脈沉弦。臨床不但要辨其在氣分、血分,還要辨其主次。因疑難病中久病為主,所以更多見的是血瘀絡阻為主,兼有氣滯症狀。分清主次輕重,便於決定用藥主次和用量。
➤ 辨寒痛、熱痛及寒熱錯雜痛
寒邪直中胃腑,胃痛多暴作,疼痛拒按,喜暖畏寒,口不渴,喜熱飲,脈象沉弦,苔白。熱痛多胃痛兼見口乾口苦,舌紅苔黃,嘈雜反酸。屬疑難病範疇者多數為寒熱錯雜證候。
臨床常有:
1、上熱下寒:既有胃脘痞滿口乾口苦,舌質紅苔黃,又見大便稀溏,小便清長,四肢不溫;
2、上寒下熱:既有不思涼飲,泛吐清水,痰涎較多,苔薄白或薄白溼潤,又有大便黏膩不爽,或時干時稀,小便短赤等。症狀中寒熱並見,脈舌不相符合者,多屬寒熱錯雜證。當然還應仔細分辨寒熱的孰輕孰重,以及兼溼、兼食、兼虛、兼氣滯等情況。
➤ 辨虛實及兼夾
胃實痛者多脹滿而痛,大便乾燥,腹滿痛拒按,或按之疼痛加劇,進食後疼痛加重,脈象多沉實有力。胃虛痛多胃痛綿綿,痛而不脹,大便不閉結,喜溫喜按,飢則易痛,脈象虛軟,舌少苔垢,伴氣短、乏力、懶言等。疑難病中多虛實夾雜。
辨別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症狀與脈舌相左:症狀方面綿綿而痛,喜按喜揉,食少乏力,而脈卻沉實有力或有滑象,舌苔多濁膩或黃濁。
2、症狀與素體不一:飢餓時進食稍緩解,痛而不甚喜揉按,脈虛弱等,屬虛,而患者一般狀況較壯實,精神無疲憊之感;或精神萎靡,脈象無力,氣短舌淡,卻便秘,泛酸嘈雜,胃痛拒按。
分型論治
胃痛論治,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 肝胃不和
臨床上此證型最常見,可見胃脘脹痛,痛連兩脅,遇情志刺激則痛作或痛甚,噯氣、矢氣則痛舒,喜長嘆息,大便不暢,苔薄白,脈沉弦。
治法:疏肝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為主方加減。柴胡10g,白芍15g,枳殼10g,川芎10g,香附10g,陳皮6g,鬱金10g,三稜10g,焦山楂15g,延胡索10g,丹參15g,麥芽12g,甘草3g。
此方為張學文臨床常用方,只要辨證準確加減得當,療效確切。如氣滯較重者可加鬱金、降香、佛手;疼痛較重者,可加川楝子,加大延胡索、三稜用量;嘔惡者可加沉香、旋覆花等。其他如偏寒、偏熱、夾食、夾痰等隨證,加一二味藥即可。
➤ 脾胃虛弱,陰陽兩虧
胃痛日久,納運失司,脾胃未有不虛者,臨床所見,虛實夾雜,陰陽兩虛尤多,只不過偏虛、偏實、偏陰虛、偏陽虛不同而已。脾胃氣虛為主者,常有胃痛綿綿伴納差、疲乏無力、脈弱舌淡等;偏陰虛者胃痛以下午及夜間較重,其痛隱隱,伴口乾咽燥、便乾結、舌紅少津、脈象細數;偏陽虛者有胃痛喜溫喜揉按、泛吐清水、空腹痛甚、得食稍減、手足不溫,大便稀溏、舌質淡苔白而潤、脈遲緩等;陰陽兩虛者,則兼見陰虛陽虛症狀。
治法:健脾益氣,助陽養陰。
方藥:偏脾胃氣虛者,一般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黨參12g,炒白朮12g,茯苓10g,甘草3g,半夏6g,陳皮6g,香附10g,砂仁8g。
偏陰虛者一般用一貫煎加減:生地黃12g,麥冬12g,川楝子8g,沙參10g,枸杞子10g,當歸10g,香附10g,丹參12g,佛手10g,甘草3g。
偏陽虛者,可用黃芪建中湯化裁:炙黃芪20g,桂枝10g,白芍15g,高良薑6g,甘草3g,大棗10g,吳茱萸4g,黃連5g。陰陽兩虛者,用強胃湯加減:香附10g,砂仁6g,陳皮10g,黨參12g,白朮12g,半夏8g,白芍12g,山楂15g,石斛10g,丹參15g,三稜10g,甘草5g。
➤ 瘀阻胃絡
胃痛日久,久痛入絡,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痛時持久,食後加劇,入夜尤甚,或見吐血及黑便,舌質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舌下靜脈曲張或怒張而色紫,脈澀。
治法: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丹參飲合失笑散加減。丹參15g,檀香(後下)4g,砂仁8g,蒲黃(包煎)10g,五靈脂(包煎)10g,三稜10g,三七(衝)3g,甘草3g。
若痛兼脹,要辨虛脹實脹,虛脹加白朮、白蔻、陳皮、蘇梗;實脹加青皮、木香、枳實;瘀阻重者,加延胡索、赤芍,重用三稜、三七等;痰瘀交阻加半夏、陳皮、鬱金等;兼便結者加少量川大黃,化瘀止痛而導滯。此證血瘀為主,但兼證甚雜,不可一味化瘀而留耗血傷血之弊。
➤ 寒熱錯雜,升降失常
胃痛之證,寒熱錯雜者尤其多見。常見症狀為既有口苦、舌紅、苔黃、喜冷飲,或泛酸等熱證表現;又有便溏、完谷不化、小便清長、肢冷、脈數而虛等寒證表現。以上症狀不一定全俱,有一二症狀寒熱矛盾即可考慮為寒熱錯雜證。升降失常者既有嘔惡、納差、脘脹等表現,又有便溏、下墜等症狀。
治法:辛開苦降,升清洩濁。
方藥:半夏瀉心湯合左金丸加減。半夏10g,黃連6g,黃芩8g,乾薑6g,人參8g,甘草3g,吳茱萸5g。
半夏瀉心湯本治寒熱錯雜之痞證,現用治胃痛屬寒熱錯雜,大法可依,但熱不重者可去黃芩,人參改作太子參較好,大棗可不用。方中關鍵是黃連配乾薑,要處理好二者的比例,一般可等量同用,熱重者黃連劑量大於乾薑,寒重者乾薑劑量大於黃連。
嘔惡者加吳茱萸;泛酸者加煅瓦楞子;有鬱熱者加竹茹;苔膩者加草果仁、白蔻仁、砂仁、焦三仙等;陰虧者加玉竹、沙參;氣滯者加枳殼、佛手;欲升清者可加葛根、蘇葉、藿香;胃痛者加丹參、延胡索、川楝子等。並隨著寒熱的變化適時變更寒熱性質的藥物。
➤ 毒瘀互結,絡腐成癰
近代研究已證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臨床也發現部分頑固的胃痛治療甚為棘手。其症狀雖常表現為寒熱錯雜,如胃痛日久,舌紅苔黃,食少納差,或無食慾,身體消瘦,疲乏無力,精神不佳,但迭進各種辨證處方,常療效不佳。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竇炎中一部分病例屬於此證。
治法:健脾和胃,解毒化瘀。
方藥:六君子湯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乳香、沒藥、丹參、三七、延胡索等。
患者某,女,時年46歲。2017年4月7日以間斷性胃脘部疼痛不適20年加重1周為主訴前來就診。患者胃痛已20餘年,查胃鏡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先後於多家醫院治療,服用中西藥調理,症狀時輕時重。現胃脘疼痛,伴反酸,噁心,納呆,夜休可,時口苦。大便時干時稀,2~3日1行,小便調。舌淡苔白,脈沉弱。
診斷:(脾胃虛弱型)胃脘痛(西醫稱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治則:健脾益氣,調中和胃。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藥物組成:廣木香6g,砂仁6g,姜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2g,白朮10g,黨參12g,甘草6g,焦三仙各15g,延胡索12g,香附12g,靈芝12g,煅瓦楞15g,浙貝母10g,梔子10g,柴胡6g,鬱金12g。10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胃痛、反酸等症減輕,上方去柴胡,加黃連6g,再服15劑,諸證基本消失,大便也基本正常。
按語:該患者胃脘疼痛,時輕時重,持續20餘年,診斷為胃脘痛。久病、納呆、大便時干時稀,舌淡苔白,脈沉弱,均為脾胃虛弱之象。張學文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該方平和、理氣、健脾、和胃,切合病機。木香與香附相須為用增強行氣作用。另外,該患者有口苦等少陽症狀,加入香附、柴胡、鬱金舒肝理氣。久病必虛、久病多瘀,《醫林改錯》說:“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故加入靈芝益氣血、安心神、健脾胃,一藥多效。張學文強調脾胃虛弱患者一般病程較長,體質較弱,日常應注意飲食調理,不可勞累,戒除菸酒,少食辛辣肥膩及生冷之食物,必要時可結合藥膳進行調養,不僅可使脾胃功能強健,亦可促進病情恢復。■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2021年10月15日第五版,作者:陝西中醫藥大學 白海俠、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