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筆者隨巖畫專題考察團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寶石鎮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內發現了早期人類活動記事的巖畫。巖畫達百幅之多,表現出狩獵、動物、舞蹈、獻祭、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眾多場景。這是興安盟目前所發現的最為豐富的一組巖畫,填補了近年來探索大興安嶺地區及黑龍江流域巖畫分佈的新空白,也是探索歐亞大陸東段及東北亞地區人類的遷徙與巖畫的發生、發展、消亡的歷史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發現。
發現彩繪巖畫
5月31日,陰雲低垂,微風吹拂著一片綠色的田野。考察團一行12人乘車出突泉縣城後,轉西北方向飛奔在大興安嶺的丘陵山地上。沿途蛟流河支流的清澈溪水不時從車旁流過,遠處時而可見牛群、羊群在河兩岸綠色的山坡上悠閒漫步。
我們首先考察了蛟流河畔的新立屯古城址,隨後到達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畫前的金長城腳下。為使我登山方便,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張紅星副院長與邱宏宇特意為我找了一根樹棍作柺杖。山雖不高但是很陡峭,只有當地村民上山祭拜山神所踩踏出來的碎石散落的小路,坡陡路滑,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山底。邱宏宇走在前面為我引路,不時牽著我的手,後面的同志們助推著我,前拉後推地把我帶上了蛤蟆岬大砬山山腰處的石棚洞穴,開始了彩繪巖畫的考察工作。
■巖畫主體中區部分 邱宏宇/供
巖畫散佈在整個大石棚內側遮風避雨的石壁上,需要反覆仔細辨認才能看清楚巖畫的一些特徵。我與張紅星副院長負責辨認識別彩繪巖畫圖案的內容,王建民、邱宏宇負責噴水、照相,董清雨測量石棚的長度與高度。經過噴水、辨識、確認、拍攝、測量、記錄、觀察、揣摩,我們在不斷髮現彩繪巖畫的興奮中,終於完成了首次對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彩繪巖畫的考察任務。時針指向下午1點,已經飢腸轆轆的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彩繪巖畫地。
地理位置與地貌特徵
蛤蟆岬大砬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寶石鎮蛤蟆岬村西北1.5公里處,地標經緯度為:東經121°10′37″,北緯45°56′29″。其山地為大興安嶺山麓向東南延伸的餘脈,主峰海拔高度為670米。從蛤蟆岬大砬山的東北方向觀其山形,酷似伏臥在興安嶺東南部蛟流河河川穀地旁的巨大蟾蜍。因民間稱呼蟾蜍為“癩蛤蟆”或簡稱為“蛤蟆”,“岬”則為山崖陡峭臨川河谷之地的崖壁,故有“蛤蟆岬”之稱,村莊也因此得名蛤蟆岬村。
在蛤蟆岬大砬山中部朝陽處有一個碩大的石棚形成洞穴,地處山腰,海拔為571米,呈凹進山體的楔形。石棚的洞口面向東南,距地面高度約50米,石棚洞口的上方崖壁呈屋簷狀,當地人稱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洞寬度向東西兩側懸崖峭壁延伸約50米,高度約2—7米之間,巖洞的進深(最深點)約8米。從巖洞的洞壁與石棚裸露的石塊特點與痕跡觀察,巖洞依託自然天成的洞穴,有明顯的人為加工與開鑿痕跡,頂部與巖洞中的巖畫平面處有清晰的打磨和敲打痕跡。
山體岩石屬於沉積岩,堅硬抗風化。山上覆蓋植被較多,大多為榆樹、山杏樹等,野生動物有野兔、野雞、山鷹等小型動物。據村民講述,20世紀50年代以前植被更為茂密,整座山峰都被樹木遮蓋,從遠處根本看不到石棚和巖洞。由蛤蟆岬大砬山向北是一條縱貫南北的溝谷,俗稱蛤蟆岬溝。
蛤蟆岬大砬山其實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川的一個臨界點,也是山地與蛟流河丘陵谷地的分界線,金長城則成為山區與丘陵谷地氣溫的分界線。由蛤蟆岬向北靠近大興安嶺山地氣溫開始遞減,向南則進入蛟流河丘陵谷地氣溫逐漸增高。突泉縣的南部低地的氣溫約比北部大興安嶺山地氣溫相差十幾天的節氣。蛤蟆岬大砬山南部瀕臨金長城。金長城經過科右前旗西地扎拉格進入突泉縣的蛤蟆岬溝,並在蛤蟆岬大砬山東側山腳下由北向南,出蛤蟆岬溝後繼續向西南伸展,進入科右中旗境內。
分佈區間與初步斷代
這是一處天然形成的石棚,後經人為加工過,東西延長線約50餘米,高度約5—7米,巖畫在距離地面幾十釐米至6米的高度間分佈著。洞口面向東南,山下就是由東向西流淌的山泉河溪,屬於蛟流河左岸的支流。山腳下就是金長城,長城的內側由河水沖刷出廣袤的河灘地,形成大片谷地。更遠處則是連綿起伏的興安嶺山巒,金長城就在蛤蟆岬的山崖下面由東而西橫穿而過。此段金長城充分利用了蛤蟆岬大砬山上的碎石,用碎石混合黏土夯實了長城,修築了堅固的馬面城牆外表。
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畫呈東北—西南走向,沿著石棚最凹陷的中間部分向左右兩側延伸,巖畫就繪製在石棚內壁較為平整的岩石上。巖畫所呈現出的顏色為深紅色或暗紅色,繪畫風格有著明顯的特徵,即線條勾勒與塗抹相結合。整個巖畫分佈的長度有50餘米左右,如果按照巖畫的分佈密集程度或繪製的內容進行區分,可初步劃分為三個區間,即中區、左區與右區(面向巖畫)。
從整體佈局上看,顯然是以中區為最密集區域,並面向東南太陽昇起的方向。中區部分的巖畫可以辨識出有三人舞動著雙手,一手低垂,一手上揚,站立作舞蹈狀,人的上方有一橫線,如劃分出天際一般,天際下方排列有整齊的展翅飛翔的雁雀陣,可能代表著天空之像。三人立身舞蹈的腳下則是一頭超大的大角馴鹿,碩大的身軀與頭上的大角十分明晰,小頭肥臀、寬大的身軀具有原始樸實的畫風,這是典型的馴鹿形態。鹿角的下方有多處紅色十字和塗抹的人形,因為臨近洞穴地面,巖畫剝落嚴重而無法辨識。
面向巖畫看,在舞蹈人的右側,有一個上下貫通頂天立地的“神杆”,或許代表了早期人類幻想的天梯,又如同上古傳說中的神樹崇拜,“神杆”上有明顯的橫樹枝伸展出來。遠古人類能夠慰藉心靈的莫過於對神靈的崇拜,因此人和神之間要透過某種方式進行溝通。在中國遠古的神話世界中,神樹就是聯絡天地的“天梯”之一。《淮南子·地形篇》:“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在神樹的東側有大片的塗抹圖案,其中心位置有一碩大的人頭像,頭上插滿了羽毛,或是豎起的髮絲,抑或是太陽神的象徵。但整體觀察,頭部下方是龐大的身軀,展開的裝飾物複雜難辨,酷似跳躍旋轉之態,疑似為可通曉天地的大薩滿或巫覡的形象。因巖畫塗抹較重的線條漫蝕嚴重,已經很不清晰,尚待進一步的識別。圍繞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畫關於人神之間關係的探討,以及所表現出來的神秘文化尚有許多問題,留待今後繼續討論。
巖畫的右區(面向巖畫)則是在許多石窩子上繪製的人形、動物與鳥形圖案,比較分散不集中。右區的上方有一人,似雙手捧物酷似行走狀,或許是向中區的巫覡貢獻犧牲品,可暫定為獻祭者。因繪製巖畫一般會選擇平整的岩石,受右區缺少整片平整的大塊岩石影響,所以巖畫繪製受到一定限制,相隔的岩石凹凸不平無法作畫,故右區巖畫顯得零散。其中,有一男性呈蹲坐或馬步姿態,左手向下,右手上揚,做舞蹈狀;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一女性,雙手平開成一字型,雙腿叉開。二者性別特徵突出。這是典型的生殖崇拜的表現,在陰山岩畫和大興安嶺的巖刻畫與彩繪巖畫中多有發現。右區巖畫以突出男女性別的生殖崇拜為主題。這種生殖崇拜的文化現象,在世界上許多民族的先民中都存在。
巖畫的左區,也就是以雙人舞和神樹及巫覡為中心的西南方向區域,則是更多表現為狩獵和搏鬥的姿態。巖畫中出現了弓箭和揮舞搏鬥、狩獵的場面。其中,一人手持弓箭,人形高大,大弓極長,人形是巖畫中其他人形的2—3倍。我們推斷,這幅巖畫可能是表現原始社會的部落英雄,力大無窮,是狩獵和搏鬥的英雄人物。巖畫的附近也有很多巖畫塗抹痕跡,再向西約行二十步又有一組巖畫,為大型動物和狩獵圖案。
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畫的主體主要在中區,其中的雙人舞蹈、天空的飛禽(可能是雁雀)、碩大的馴鹿、神樹(天梯)、巫覡構成了中區的巖畫主題,這是一組最為複雜的巖畫組圖,更是大、小興安嶺地區與黑龍江流域發現的巖畫中十分少見的組圖。巖畫表現內容複雜,充滿了描述遠古人類生存環境及其生活狀態的神秘色彩。由於目前對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畫尚缺少更深入一步的科學考察,其研究價值和學術價值有待於繼續破解和認識。根據大興安嶺地區及黑龍江流域已發現巖畫的年代資料,對比巖畫的顏料、畫工、技法、內容、特點等,初步推斷蛤蟆岬大砬山石棚巖畫的年代應在距今八千年前後。當然,其年代的最終確定尚需對該巖畫進行大面積考古發掘和綜合研究。
(作者單位:黑河學院遠東研究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禹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