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出去遊玩的時候,在許多景區都可以看到名人的墨寶,有的題字有的題詩,以不同的形式鐫刻在懸崖峭壁之上,以提升景區的文化品位和氛圍。
然而這些字除了書法精湛以外,規模並不大,從規模上很難給我們以震撼的感覺。
但有一個地方不同,那就是石家莊平山縣的天桂山景區。在這裡的懸崖峭壁上寫著一個大大的“歸”字。 這個“歸”字不僅寫得遒勁有力,而且極富氣勢。據景區的人員介紹,這個“歸”字字高97米,象徵香港於97年迴歸,字寬49米,寓意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剛剛進入景區,還在山下的停車場之中,抬頭仰望整個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個偌大的紅色的“歸”。
由於這個“歸”字是繁體字,對繁體字沒有什麼研究,對書法造詣不深的我一開始誤認為了是一個“佛”字。 但這個錯誤的觀念很快就被我糾正了。因為在這個“歸”字的另一側的山崖之上,還寫了三個大字“北武當”,來這裡之前,我就已經聽說,天桂山是道家修行的地方,所以這個字肯定不是“佛”字。
帶著好奇心,我進入到了景區,第一件事不是詢問門票還有索道的價格,而是詢問這個字的來歷。 當我知道這個字是因為迎接香港迴歸而寫的,字裡行間彰顯著濃濃的愛國情懷,讓我頗受鼓舞。
乘索道來到山上之後,順著林蔭小道走了一段的路程,我們便來到了書寫這個“歸”字的山崖下面。 從這裡向上仰望,巨大的“歸”字完完全全地佔滿了整個眼眶。 然而你站在山崖下面,卻感受不到半點的壓抑。我想正是因為愛國的情懷,讓我和這個字和這片山崖和這片風景融為了一體,和諧共生。
沿著景區內蜿蜒的林蔭路繼續向前走,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這個“歸”字。天桂山的植被非常不錯,我們來的這天陽光還是挺強的,上山之前做了一些防護,防曬服,遮陽傘,防曬霜等等一應俱全。來到山上之後,發現這些防曬的神器都沒有什麼作用。景區開發的時間比較長,景區內的綠化非常好,依山而建彎曲的小路被綠樹所覆蓋,走在其中猶如置身綠色的海洋,一片清涼。
來到了一個較為開闊的地方,這裡是建在懸崖邊上的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豎著一塊漢白玉質地的“歸”字紀念碑。 這塊紀念碑是為紀念香港迴歸一週年而建的,紀念碑的頂部是一隻白海豚,他的身下是翻騰的海浪,還有紫荊花。碑的背面是“歸”字的紀念文,碑的正面是香港首任臨時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女士的題詞:共慶香港迴歸,齊襄中華振興。
從紀念文我們得知,這個“歸”字是由我國著名書法家賈松陽先生題寫。 在景區之內我們還聽到了許多關於這個“歸”字的介紹。 原來這個“歸”字是在石家莊完成的整幅作品,由5000平方米白布綴成,書寫光用墨就用了近500公斤,而後用了8個月將其鐫刻在天桂山上,成為了一道標誌性的風景。
這個“歸”字目前已經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請點關注,感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