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至1945年間,日本侵略者一共在中國製造了三起震驚中外的事變。
第一次是1931年,日本拉開侵華戰爭序幕的——“九一八事變”;第二次是1937年,日本大舉侵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盧溝橋事變”;第三次是1944年,日本侵略者敗亡轉折點的——“黔南事變”。
關於前兩次事變,我們都很熟悉了,但對於“黔南事變”的始末,卻鮮有人知。
但其實,作為侵華日軍制造的三起事變之一,“黔南事變”在我國的抗戰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篇文章,我們一起來詳細說一下“黔南事變”的始末,以及黔南事變中那場著名的“深河橋阻擊戰”,看看它為什麼會被稱作是日軍敗亡的轉折點!
如果你也喜歡歷史,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哦!
1944年初,日本在中國、太平洋等戰場接連失利後,軍中及國內厭戰情緒日益高漲,情況不容樂觀。
為了擺脫當前的不利局面,日軍高層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失敗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勢。
當時,日軍集結50萬軍隊,從1944年4月開始,先後在華髮動了豫中會戰、長衡會戰和桂柳會戰。
在攻佔鄭州、洛陽、長沙、衡陽等地後,日軍又派遣第六方面軍橫山勇的第11軍、田中久一的第23軍共計8個師團、2兩旅團18萬人的兵力,於當年9月上旬從湖南、廣東兵分三路,對廣西桂林、柳州、南寧等地的國軍發起進攻。
日軍來勢洶洶,一路勢如破竹,僅在8個月的時間裡,就相繼佔領了豫、湘、桂、粵、閩大小城市總計146座。
但窮兇極惡的日軍並未就此而善罷甘休,在11月中旬佔領廣西宜山後,日軍又集結2個精銳師團6個聯隊近萬人,從廣西宜山兵分三路沿著黔桂邊境北上入侵貴州黔南獨山、荔波、三都等地。
從11月26日到12月10日止,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裡,日軍在我貴州黔南等地,犯了諸多不可饒恕之罪行。
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殘暴罪行不僅給黔南地區造成了空前的災難,還有數十萬從外省逃難過來的同胞,被凍死、餓死、病死者不計其數。
在這一次事件中,損失最為慘重的當屬獨山縣。當時,僅縣城境內被日軍殘忍殺害及凍餓死者,就達20000多人。
不僅如此,日軍在佔領獨山縣城後,還引爆了洞口彈藥庫,造成該事變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爆炸,即“洞口大爆炸”。
霎那間,整個獨山縣城爆炸聲此起彼伏,全城變成了一片火海。
這場大火持續燃燒竟長達7個晝夜,城內近20000棟房屋全部被烈火吞噬乾淨,直接的財產損失高達361.4億元(1945年價),使這座有著“小上海”之稱的獨山縣城,頃刻間毀於一旦!
在日軍的侵略鐵蹄下,獨山鐵路的財產損失也極為嚴重!據記載:當時麻尾、獨山車房停放的462型蒸汽機車近20臺被燒燬,損失達2000多萬。
此外,獨山北站有3輛客車,其中一輛還是交通部侯家源的高階專用16節車廂的公務車,也全部被燒得一乾二淨。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6節車廂中,其中有一節還是慈禧太后的御用花車。
這是當年慈禧太后為了到奉天去謁陵,花高價從英國訂購的,車內裝飾奢華,金銀珠寶隨處可見,但全都被日軍洗劫一空。
而這,便是震驚中外的“黔南事變”了!
1945年元旦,中國政府在《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指出:
“要以去年為危險最重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敵人侵犯到貴州獨山,這一年實在是第二期抗戰中最堪悲痛的一頁。”
可以說,在整個“黔南事變”中,貴州軍民同胞皆付出了不小的犧牲。然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日本侵略者入侵黔南,勢必也將遭到我黔中軍民的頑強抵抗!
日軍大規模入侵黔南,致使身處陪都重慶的蔣介石大為震動。為了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蔣介石緊急下令,調第29軍由四川入黔。
1944年11月,這支在盧溝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英雄部隊——國軍第二十九軍,由川入黔,徒步600多公里抵達貴州遵義,之後又馬不停蹄進入貴州黔南地區。
其先頭部隊第91師,在師長王鐵麟將軍的率領下,於28日抵達獨山縣,隨即在縣城附近的黑石關一帶進行佈防,以阻擊沿黔桂公路北犯的日軍。
王鐵麟將軍的第91師,由於抗戰多年兵員損失較大,在入黔作戰時全師官兵只有2400多人,而投入黑石關佈防的兵力只有1000人左右。
11月30日晚,第91師的先頭部隊在獨山下司與沿著黔桂公路北犯的日軍騎兵300餘人展開了激戰。
戰鬥中,由於敵人的後續部隊不斷增援,而第91師的先頭部隊卻無援兵補充,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第91師先頭部隊只好先暫時退回黑石關陣地固守。
之後,日軍又以數倍兵力,向我黑石關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
戰至12月2日拂曉,由於我軍的殊死抵抗,日軍連攻數次,仍未能撬動我軍陣地。
但由於我91師參戰人員不多,且防禦戰線又相對狹窄,因此很快便被日軍採取迂迴戰術,由黑石關兩側突入獨山縣城,企圖回頭圍殲黑石關我91師守軍。
當天,日軍在侵佔獨山縣城後,狂妄地在火車站賓館的牆壁上寫下了“無血佔領”四個大字,以彰顯他們的“光輝戰績”。
接著,日軍便開始在獨山縣城內實行了殘酷的“三光政策”,燒殺姦淫,搶掠破壞,還一手製造了“洞口大爆炸”,導致上萬棟(間)房屋被燒燬,上萬民眾無辜慘死。
日軍的殘酷暴行,激起了貴州當地各族人民的同仇敵愾,共御外辱的決心,他們紛紛聯合起來,拿起鐵鍬、大刀、鋤頭等一切可以利用起來的武器,抗擊日本侵略者。
在日軍進攻石板寨時,石板寨的水族同胞們奮起頑強抵抗,激戰一整夜,打死日寇8人。
在黎明時分,窮兇極惡的日軍又用平射炮和燃燒彈,連續轟擊石板寨,試圖逼迫石板寨村民屈服投降。
然而,日寇永遠不會知道,勤勞勇敢的貴州人民,是不會懼怕敵人炮火的打擊的,這不僅不能讓他們屈服,反而還會讓他們越戰越勇,越戰越強。
在日軍進入九阡鎮後,九阡的水族同胞和布依族同胞們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
他們村自為戰、人自為戰、分段阻擊,以各個擊破的游擊戰形式與日寇周旋。
儘管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也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可以使用,但他們士氣高漲、頑強不屈,硬是將日軍的正規部隊打得首尾難顧,終無寧日。
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黔南事變期間,我貴州人民總共發動抗日鬥爭20多起,繳獲頗豐。
然而,儘管我軍民全力阻擊,但日軍的進犯腳步還是太快了,在當時已經逼近貴陽,嚴重威脅到了陪都重慶的安危。
在此危急情況下,負責駐守深河橋北岸的第91師和預備第11師,在獨山抗日自衛隊的幫助下,立即將連通南北的深河橋炸燬,將日軍阻擋在了深河南岸。
隨後,一場震驚中外的“深河橋阻擊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古老的深河橋,只有一個拱形的橋孔,分別由青色和白色的石頭堆砌而成,跟一般的古橋並無太大區別。
民國十五年,國民政府修建黔桂公路時,將該橋改為公路橋。該橋全長37米,跨度12米,橋寬5.7米,是廣西進入大西南貴黔公路的必經之路。
日軍想要繼續北犯,必須途經此橋。因此在該橋被炸之後,日軍惱羞成怒,立即組織兵力實施強攻。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第91師、預11師官兵在我黨領導的游擊隊和貴州各族愛國軍民,以及美國盟軍的配合下,在深河橋浴血抗擊瘋狂進攻的日軍。
在我軍的猛烈地抗擊下,戰鬥僅持續一天多的時間就宣告結束了,最終迫使日軍兵敗出黔。
12月4日夜晚,日軍主力撤離獨山縣城。次日,獨山抗日自衛隊趁日軍從黑石關敗退之際,在麻尾追擊日軍,期間擊斃日軍百餘人,繳獲頗豐。
12月8日,獨山正式宣佈光復!12月10日,日軍基本全部撤出貴州。
獨山之戰後,日軍入侵我國西南腹地的迷夢就此宣告破滅,而獨山深河橋也成為了日軍敗亡的重要轉折點,以至於該戰役還被評價為:“八年抗戰北起盧溝橋,南止深河橋”。
所以你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1937年的盧溝橋,第29路軍奮起反抗,拉開了八年抗戰的序幕;1944年的深河橋,又是第29路軍,入黔阻擊日寇,使其成為日軍敗亡的轉折點。
當然了,“深河橋戰役”之所以這麼快就宣告結束,除了我抗日軍民的勇猛頑強之外,還有一關鍵原因,那就是得到了“獨山前進飛機場”的輔助。
熟悉抗戰歷史的讀者,應該對這個機場不會感到陌生!
“獨山前進飛機場”,位於縣城北東環北路東側,始建於1934年。
該機場是在從前演武廳基礎上進行擴建的,原長約有700餘米,寬約200餘米,總面積達10多萬平方米。
1944年,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侵略的魔爪由河南、湖南伸入了廣西,並有進犯貴州、威脅陪都重慶之態勢。
為了保衛大西南和陪都重慶的安全,在英、美、蘇盟軍的協助下,國民政府決定擴建貴州的黃平機場和獨山機場,以抗擊日本侵略者。
同年11月初,在貴州省政府的責令下,駐守獨山的第二行政專員公署緊急命令所屬都勻、獨山、荔波等十個縣徵調3萬民工開始動工搶修,並限期3個月完成。
然而,由於12月初獨山淪陷,該工程被迫停止。直到將日寇逐出黔境後,該工程才得以恢復。
為了早日擊敗日軍,各縣民工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終於在兩個月後徹底完成了全部工程,並於1945年4月起正式啟用。
竣工後的機場被定名為“獨山前進機場”,全長1800多米,寬約600多米,總面積達108萬平方米,是當時我國西南地區重大的軍事設施之一。
該機場曾駐紮美國空軍一個大隊,有偵察機、戰鬥機和殲擊機等總計四十餘架 。
抗日戰爭時期,該機場曾配合由黃平機場起飛的轟炸機,出擊轟炸廣西、湖南、廣東等地的日軍,直到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停駐該機場的美軍飛機才全部撤走。
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了,但貴州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場景,卻仍歷歷在目。
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為了全民族的解放,他們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為抗戰的勝利立下了不朽之功勳!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文章的最後,讓我們一起為抗戰中的貴州人民,以及全國所有的愛國軍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