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以往寫的釣魚方面的文章中,說起檔口問題時,只是提出這個問題有爭議,並沒有過深的論述,有釣友在評論區問及這個問題,垂釣中是否存在檔口現象?怎麼個檔口法?使我感覺很有必要說說明白,避免釣友們走彎路。
有釣友說冬天釣鯽魚最能提高釣技,說得很有道理。在氣溫低時幾乎只剩下鯽魚開口就餌,而鯽魚個體小、嘴巴小,相對也機警,加之天冷水涼,開口又小,所以這個時候垂釣鯽魚更要講究精細,也最能檢驗和提高釣友們的釣技水平。當然,檔口問題在此時也表現得最為突出。
說起檔口問題,通常是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釣鉤檔口,另一方面是指子線檔口,所以我們分析檔口問題時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
一、垂釣中是否存在檔口問題
部分釣友在春天氣溫升高時開始垂釣,到秋末冬初由於天氣變涼,魚口受到影響,尤其是進入冬天,去野外釣魚受不了寒冷,於是便封竿停釣,等待來年春暖花開時再大顯身手。這部分釣友垂釣的多是鯉魚、草魚、鰱鯒等大個體的魚,這類魚嘴大、開口大、吃口的力量也大,幾乎不存在檔口問題,以至於對是否檔口存在模糊認識,甚至否認有檔口問題。
其實,我們按照正常的思維就能想明白,如果所用的釣鉤大到一定的程度,不足以讓魚順利吸食到口中,那麼檔口現象就發生了。對於子線檔口也是這個道理,當子線粗到一定程度,越粗的子線越硬,越難彎曲,能讓子線彎曲的力量超過魚吃餌吸食的力量時,檔口現象同樣就發生了。
所以說:檔口現象在垂釣中還是客觀存在的。
二、產生檔口的前提條件
上面提到當釣鉤足夠大、子線足夠粗時就出現檔口現象,這也僅僅是人為因素導致的檔口,在實際垂釣中還有另一個因素決定是否出現檔口,這個因素是外界客觀存在的,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那就是魚的開口大小和魚吸食餌料力度的大小。
影響魚開口大小的因素很多,像水溫、水質、風向、風力、魚的個體大小和體質、水域食物豐富是否匱乏,還有外部環境安靜與否等都會直接影響魚的進食,也就是魚的開口大小。當各項條件因素都適宜時魚吃口猛、開口大,否則就愛吃不吃,懶洋洋的,就是把餌料放在它嘴邊都愛理不理。
影響魚吸食餌料力度的因素和影響魚開口大小的因素是一樣的,往往是魚開口小時吸食的力度也小。相反,開口大時,吸食的力度也大。
三、怎麼避免出現檔口現象
垂釣活動很大程度受外界環境的制約,所以很多釣友說我們釣魚是靠天吃飯,像魚的開口和吸食力度的大小就是這樣,是擺在面前的客觀事實,如果想透過改變餌料的味型或狀態,抑或用小藥刺激魚來改變這種現狀,收效不會太大,就是有作用,作用也會非常有限,因為畢竟是大環境明擺在那。要想徹底解決檔口問題,那就需要我們在人為因素上下功夫。
1、關於釣鉤 釣多大的魚用多大的鉤是避免檔口的基準原則,但在實際垂釣中還要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和所垂釣魚種的大小靈活選擇魚鉤,同一品牌的釣鉤依據大小分為不同的型號,這就給我們選擇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所選釣鉤是否合適,我們完全可以透過浮漂動作來判斷,拿我前幾天野河釣鯽魚為例,開始時使用的是秀2鉤,連連出現浮漂有動作不中魚的現象,於是就換成了秀3鉤,中魚率大大提升,當我換成秀4鉤時,浮漂出現墨跡漂相,很難看到乾淨利索的吃口,中魚率也隨之降低,僅是所釣起的魚稍微大些。但當我換為秀5鉤時,幾乎看不到有漂相了,也就是發生了檔口。由此可見,在當時的情況選擇秀3是最合適的。
2、關於子線 有經驗的釣手在選擇子線都會遵循一個原則:在保證不切子線的情況下使用的子線越細越好,這裡的好主要指不產生檔口現象,可以使魚輕鬆吸食餌團,浮漂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吃口訊號,當然這和線組的調釣也有關,但產不產生檔口卻是垂釣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實際垂釣中,尤其是在自然水域,我們目標魚的個體有大有小,當釣中大個體的魚,拉力值超過子線的峰值會出現切線,這個在所難免。當我們確定要垂釣目標魚中某一體型大小的魚時,就要毅然決然去選擇合適的子線,想大小通吃,魚和熊掌兼得是不現實的,最後往往會落得個得不償失的結果。
四、最後總結
使用的釣鉤大小和子線粗細不當會出現檔口現象,一旦出現檔口會嚴重影響我們垂釣效果,影響漁獲多少,所以我們對檔口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
釣鉤和子線的合理選用要依據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情況是,在保證釣鉤能鉤牢魚嘴的情況下,釣鉤越小越不易產生檔口;在保證拉力在子線峰值範圍內,少有切線跑魚的情況下,子線用得越細越不易產生檔口。
我是悠漁樂好,酷愛釣魚也喜歡分享,分享的內容希望能給釣友們的垂釣生活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釣友們有不同看法在留言區留言,創造一個共同提高的機會。再次感謝您的閱讀,同時也希望得到您的關注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