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究竟有多少座橋?誰也說不清楚。
元代時,義大利人旅行家和商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的杭州,看到很多很多的橋,便說:“行在(杭州),環城諸水,有石橋一萬二千座,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華貴之城。”
隨著城市的發展,杭州還在建橋,而且建得越來越大;單是橫跨錢塘江的大橋就有九座,九座橋各領風騷,都很宏偉壯觀。
然而,人們最念念不忘的,還是位於拱墅區的拱宸橋。
之所以叫拱宸橋,據說是為了對皇帝表示敬意。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皇帝,即是天子;天上星辰之帝,即為北辰(北極星)。“辰”字上加“宀”,表示帝王的居所,對著帝王的居所,難道不應該打躬作揖、以示恭敬嗎?何況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是六下江南,都是打這橋下進入杭州的,老百姓能不來迎接嗎?面朝皇帝的御船,百姓能不拱手相迎嗎?
然而,修建過拱宸橋的丁丙曾在自注中解釋說:“拱宸橋一稱啞巴橋,相傳過橋不宜啟口”,這就不知道有何道理了!
人們喜歡拱宸橋的理由不止一種:它是西湖和苕溪等水道彙集的水陸衝要之地,它是杭城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它是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標誌、是杭州水路的“北大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我也不例外,也是拱宸橋的常客。
我喜歡站在橋下,看大橋那柔和的弧形線,以及橋上鐫刻的荷花和雙龍戲珠浮雕;或者站在橋面上,扶著橋兩側的石質霸王靠,給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過往船隻留影。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船隻,而是蹲在橋墩外的四隻怪獸雕塑,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奇怪了: 頭部有點像龍又像獅,上面還長著一對犄角;尾巴尖尖的,像鱷魚的尾巴;除了頭,其他地方都長滿了龍鱗。
據說這動物的名字叫趴蝮(讀作bā xià),是傳說中龍的九子之一,難怪它會長龍鱗!
據傳在很久以前,趴蝮的祖先因為觸犯天條被貶下凡間,壓在龜殼下,守護了運河上千年才得以恢復自由。據說趴蝮肚子裡面能裝很多水,可以吞江吐雨。
因為拱宸橋有時會被貨船撞擊,有關部門就在橋墩外端設計安裝了這四個石獸防撞墩,視它們為拱宸橋的守護神。
儘管兩岸聳立著許多高樓大廈,橋上依然十分涼快。
古時候,運河兩岸很少有沒有現在這樣高的大廈,橫臥在運河上的拱宸橋邊越發顯得突兀。夏日夜晚,站或坐在拱宸橋上,一邊納涼,一邊看風景,那是何等的愜意啊!所以,杭州有句老話說——“城隍山上看火燒,拱宸橋頭乘風涼。”
走到在橋東堍北側,可以看見一個八角重簷的橋亭,裡面矗立著一座八角形的石碑,碑面鐫刻著的《拱宸橋修建記》,詳實地記錄了拱宸橋的修建緣由和過程。
最先開始倡導建造這座橋的,是明末商人夏木江,為一座三孔薄墩聯拱駝峰橋。
到了清代,橋屢毀屢建。順治八年(1651年),橋身坍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議捐款修築,雲林寺的慧輅和尚竭力捐募款項相助。雍正四年(1726年)右副都御史李衛率屬捐俸重修,並作《重建拱宸橋記》。
同治二年(1863年)秋,左宗棠率湘軍及“常捷軍”向杭城的太平軍猛攻,
太平軍橋中心部位設了堡壘。經歷了戰火的洗劫,大橋再度瀕臨倒塌。
光緒十一年(1885年),杭人丁丙主持重建拱宸橋。
大橋建成後,丁丙感慨萬分,作詩曰:“卅丈環橋首拱宸,追懷摸石動酸呻。 叮嚀去楫來橈客,慎守金緘效吉人。”
“卅丈”,說的是拱宸橋的尺度——橋長三十四丈五尺、高四丈八尺;“首拱宸”,是丁丙對拱宸橋的讚美,視其規模為京杭大運河上諸多橋樑之翹楚。
說到“追懷摸石動酸呻”這句,還暗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順治八年(1651),建成才20年的拱宸橋倒塌了。石頭沉入水中,成了犬牙交錯的暗石,來往船隻一不留神就會撞上,輕則船破漏水,重則船翻人溺。家住大運河德勝橋邊長板巷的王湛素來急公好義,見此情形,就自費僱了工人,花了10多天時間撈光了河底的石頭。王湛過世後,他的兒子王晫十分悲痛。在徐士俊的陪同下,王晫乘舟沿大運河北上拜訪江南名士,為其父求徵詩文。出發的這一天,王晫乘船路過拱宸橋時,父親僱人撈石的往事湧上心頭。他凝視著這座大橋,愴然良久。
為此,丁丙感慨道:往來乘船經過拱宸橋的人們啊,我要反覆提醒你們,一定要牢記三緘其口的美德,多向那些善良的、急公好義的人們學習。
除了在詩中提到了王湛,丁丙還在自注中說到明末商人夏木江、舉人祝華封這些對拱宸橋有過義舉的重要人物。
其實,拱宸橋邊的慈善之舉由來已久。
在橋北麓的橋西直街上,我們看到了“運河第一仙”張大仙的寺廟。
張大仙本是拱宸橋畔一個懂醫藥的道士,常常往來附近村莊為兒童治病,一來二去,鄉里鄉親的都很敬重他。有一年冬天,張大仙在過拱宸橋時不慎墮河而死,人們悲痛萬分,就將他葬在了橋邊。後來,又在他的墓子上建屋立廟,稱為張大仙廟。這座張大仙廟,據說有求必應,一時轟動杭城內外,香火日盛。遇到張大仙的生辰七月十八,還會有巡行:高蹺、抬閣、鼓吹等列於隊中,很是隆重。
在拱宸橋畔,我們看到了一個鋪頭寫有“初心驛站”的小攤鋪,裡面幾個穿紅背心的大伯大媽們,正在接待著過路人,解答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忙得不亦樂乎。
這些大伯大媽們屬於運河邊的兩支義警隊伍。兩支隊伍有100多名大伯大媽,他們活躍在運河廣場和橋西曆史街區,早上8點半到9點半,下午2點到3點和拱宸橋派出所的民警以及巡邏騎警一起開展巡邏與宣傳工作,還設了攤店,醉心於和平事業:做防詐騙宣傳、為遊客服務、搞定那些令民警都感到頭痛的事情……高考期間, “運河大媽”們甚至連廣場舞都停掉了,還發動了老姐妹老兄弟們,為考生們創造一個良好安寧的複習迎考環境而服務。人們親切地稱這些“紅背心”為“運河大媽”和“拱宸大伯”。
明朝時的拱宸橋一帶,曾經是杭州最熱鬧的地方:河上舟楫往來、櫓聲欸乃、漁歌唱晚,河邊是杭州茶樓和戲院最集中的地方,三教九流無不雲集於此,入夜也不得歇,人稱“北關夜市”。
清時更加繁盛,號稱是聚集著“六行”和“六館”:“六行”是指米行、魚行、紙行、酒行、柴行和洋行,“六館”是指煙館、茶館、戲館、菜館和賭館,真算得上是“河上舳艫千里,橋畔人口密集”了。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日方要求在杭州等城市開闢通商口岸,拱宸橋一帶被劃做日租界。
光緒二十四年( 1898) ,杭州海關在拱宸橋正式開埠,號為"洋關"。從此,拱宸橋也默默見證了這中國歷史上恥辱的一段。
大量的日本商人、僑民定居於此,日本人不僅在這裡設定郵政所,汽輪會社,還開辦了煙館、戲館、妓館、賭館、菜館……
日本人還在橋面中間鋪築了2.7米寬的混凝土斜面,以通汽車和人力車。
抗日戰爭勝利後,洋關被廢除,中國政府收回日租界。
建國後,這個地區成為了杭州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萌生出杭州乃至浙江最早的民族工商業:麻紡印染業、倉儲運輸業、造船業……
此後,拱宸橋一帶出現了很多杭州第一:第一家戲院、第一家電影院、第一條鐵路、第一個火車站、第一個郵局、第一家報社……
光緒十五年( 1889) ,杭州富紳丁丙、王震元和南海富商龐元濟等在杭州拱宸橋籌建通益公紗廠,是杭州最早使用電動布機的廠家。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湖州龐元濟和杭州丁丙集資30萬元在拱宸橋如意裡合資興建世經繅絲廠,成為杭城第一家近代繅絲廠。次年,世經繅絲廠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直流發電裝置,於是浙江第一盞電燈就在拱宸橋西亮起來了。
在老杭州人的記憶裡, 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的拱宸橋,是一個熙來攘往、人聲鼎沸的地方,橋西有杭州一棉,橋東北當時全國最大的黃麻紡織企業浙江麻紡廠,橋東南是當時亞洲最大的絲綢紡織印染聯合企業,此外,還有新華造紙廠、張小泉剪刀廠等。每到上下班時間,橋上橋下人潮洶湧,十分壯觀!
現在,這些工廠都被高聳入雲的大樓所取代,橋西變成了歷史文化街區,之前的工廠,改造成了剪、刀、傘、扇等各種博物館;橋東建設了運河文化廣場,廣場上矗立著大運河博物館。
一座拱宸橋,半部杭州史!拱宸橋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韓世忠和梁紅玉當年剿滅了方臘的最後一支部隊的地點是它、康熙和乾隆南巡時進入杭州的地方是它,魯迅第一次離開浙江外出求學啟程的地方是它、教育家陳鶴琴生活以及接受新學教育的始發地是它……郁達夫來過、豐子愷來過、孫中山來過、克強總理來過……
滄海桑田、白雲蒼狗,往事隨風飄散,一去不復返。但我相信,拱宸橋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