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環時深度觀察 ,作者環時深度觀察
10月25日,有俄媒援引歐洲政界人士的話披露,美歐計劃分工對付中俄,其中美國和英國將專注於遏制中國,而歐盟將致力於對抗俄羅斯。
這一報道的內容不斷得到印證。
當地時間11月30日,也就是俄媒報道5周後,英國軍情六處負責人摩爾表示,中國是英國及其盟友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北京是軍情六處的“單一最大優先要務”。在他表態前一天,美國國防部公佈有關美軍部署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非保密內容。根據該報告,美方計劃改進在關島和澳大利亞的軍事基地以對抗中國。
在渲染中國“威脅”的同時,英美也沒忘了俄羅斯。摩爾稱,英國及盟友必須反抗並遏制俄羅斯“違反以國際規則為基礎的體系的行動”。美國“全球態勢評估”報告則建議華盛頓威懾俄羅斯。與此同時,北約各國外長齊聚拉脫維亞首都加里,商量如何應對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的問題。多名北約國家政要對莫斯科進行威脅。
作者|林日 青木 劉煊尊 辛斌 劉洋 柳直
美英渲染中國“威脅”
摩爾週二在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講話時說,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國際恐怖主義是英國情報機構在不穩定世界中面臨的“四大”安全議題,而中國是英國及盟友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美國之音”關於摩爾講話報道截圖。
這是他2020年10月擔任英國秘密情報局局長後的首次公開講話。
摩爾稱,中國是和英國有著不同價值觀的“專制國家”,北京為了推動自己利益而愈發支援“大膽和果斷的行動”。
他宣稱,北京對英國及其盟友從事“大規模間諜行動”,試圖“扭曲公共討論和政治決策”,並輸出科技,在世界各地形成一個“專制控制的網路”。
他還表示,中國日增的軍事力量和在必要時武力解決臺灣議題的願望也對全球穩定與和平“構成了嚴重挑戰”,中國“過於自信”導致誤判的風險是真實的。
他表示,中國是軍情六處的“單一最大優先要務”。
在提到英國面對的科技挑戰問題時,這名英國情報官員說,中國是透過大規模蒐集資料來獲取資訊和權力的典型。
“我們的對手正向掌握人工智慧、量子計算與合成生物學注入資金和野心,因為他們知道掌握了這些技術會讓他們獲得影響力。” 他說。
為了應對這個威脅,摩爾說英國的情報部門“正在尋求與科技產業的夥伴合作,幫助發展世界級科技,解決我們最大的使命問題。”
摩爾的表態可謂緊跟美國節奏。
就在他發表上述講話前一天,美國公佈有關美軍部署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非保密內容,而中俄,特別是中國,不出意外地成為美軍方關注的焦點。
《華爾街日報》關於美軍“全球態勢評估”報告報道截圖。
該報告是經過幾個月分析及美政府內部密切協調、與諸多盟友夥伴磋商後出爐的,是拜登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公佈的幾份國家安全政策藍圖之一。
評估報告提出美國減少在其他地區的部署,將更多軍事資源部署在印太,以應對所謂中國“步步緊逼的挑戰”。
報告建議美國在印太地區與盟國和合作夥伴開展更多合作,以遏制中國潛在的“軍事侵略”和來自朝鮮的威脅。
舉措包括:為軍事夥伴關係活動尋求更大區域准入能力;
加強在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澳大利亞輪換部署軍機;
在韓國永久駐紮一個攻擊直升機中隊和一支炮兵部隊。
“在澳大利亞,你們將看見新的戰鬥機、轟炸機輪換部署,會看見地面部隊訓練及增加後勤合作等。你們會看見,在更廣泛的印太地區,在關島、北马里亞納群島和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美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卡琳說。
據法新社等媒體報道,當被問及該評估是否預示著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將進一步增加時,卡琳說:“我們正在一點點地轉移。”
被問到評估報告是否提到加強與臺灣的軍事合作時,卡琳表示無可奉告,只稱美國正繼續與印太地區的盟友和夥伴就加強協調和擴大使用當地的軍事設施展開磋商。
《艦載武器》執行主編石宏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要在關島、澳大利亞等地加強軍事設施建設,顯示美國是真正把中國作為很強大的對手看待。
它在“第二島鏈”強化軍事能力,威脅還是比較大的,因為美國的遠端打擊能力很強。
但如果美國想幹預臺灣問題,其能力還不夠。
石宏認為,美國從特朗普時期就把中國列為重點,現在只能說拜登在這方面和特朗普相比沒有明顯改變,甚至更進一步。
這也說明中國近幾年發展得更快,美國心裡有些焦急。
俄羅斯也沒被“落下”
雖然中國是英美此輪“攻勢”的重點,但俄羅斯也沒有被“落下”。
摩爾稱,英國繼續“面臨來自俄羅斯的嚴重威脅”,英國及盟友必須反抗並遏制俄羅斯“違反以國際規則為基礎的體系的行動” 。
美國的“全球態勢評估”報告也將俄羅斯列為美軍關注重點之一。
有報道稱,這項評估“鞏固了美國對俄羅斯侵略的有效威懾力,並使北約部隊能夠更有效地運作”。
據CNN報道,美國防部拒絕詳細說明將如何為應對來自莫斯科的威脅做準備。
有官員透露,概括來說,報告的目標之一是“重建戰備標準”,美軍正努力在東歐重建戰備狀態,加強形成可靠的對俄作戰威懾。
五角大樓早前取消了特朗普政府去年宣佈的可派往德國的2.5萬名美軍上限,還通知比利時和德國,美國將保留7個軍事基地的存在,不再歸還東道國。
除英美外,其他北約國家也沒閒著。
11月30日,北約國家外長來到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議。
他們此次破天荒來到布魯塞爾之外的地方開會,就是為了告訴俄羅斯,如果莫斯科“入侵”烏克蘭,那將付出沉重代價。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週一還訪問一處位於拉脫維亞駐紮著北約多國戰鬥部隊的營地,以此炫耀“聯盟的力量”。
斯托爾滕貝格在北約外長會上發表講話。
這些西方國家外交高官計劃就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支援以及加強北約在烏東地區軍事力量展開討論。
“美軍在亞歐準備兩場戰爭?”
在美國政府的宣傳下,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
根據羅納德•里根研究所公佈的一項新民調,71%的美國人說他們擔心中美之間可能發生戰爭。
美國福克斯新聞關於上述民調的報道截圖。
與此同時, 德國電視一臺直言,北約和俄羅斯已到達“戰爭的邊緣”。
“美軍在亞歐準備兩場戰爭?”德國新聞電視臺稱,儘管美國的軍事重點是印太,但現在歐洲戰爭風險更大。
然而,連歐洲盟友也不清楚美軍在歐洲的長遠規劃。
相較而言,美軍在印太地區的佈局似乎更為長遠。
但如意算盤沒那麼好打。
美聯社的一篇評論文章稱,美國“全球態勢評估”報告報告反映了拜登政府面臨的複雜安全域性勢。
美軍於8月全面撤出阿富汗,但越來越擔心在亞太地區與中國對抗、在歐洲與俄羅斯對抗。
伊朗是另外的挑戰,包括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地區,這使得向世界其他地區分派更多美軍變得困難。
《華爾街日報》稱,此次評估旨在加強美國軍事能力與拜登政府戰略重點之間的聯絡——最主要的戰略重點是對抗中國的軍事實力積累和更果斷地動用相關力量。
但專家說,評估報告缺乏對亞洲軍事力量的大規模調整,顯示出美國在對抗中國之際又要維持其他承諾而在平衡資源方面面臨的挑戰。
中俄合作應對外部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30日表示,美軍方的有關報告充分暴露了美方將印太軍事化,不遺餘力圍堵、遏制中國的真實意圖。
他敦促美方摒棄製造假想敵的冷戰思維,停止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言行。
俄總統普京週二參加“俄羅斯在召喚”國際投資論壇時也表示,俄羅斯和中國有大致相同的立場和原則,西方對中國的遏制是沒有道理的,違反國際法。
在回答有關中國“威脅”的問題時,這位俄羅斯領導人表示,西方國家從2000年起就開始用中國嚇唬他,嚇唬他的人現在也害怕了,開始改變對華政策。
普京對“中國威脅論”發表看法。
美國企圖遏制中俄,中俄則進一步加強合作予以應對。
11月30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與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六次定期會晤。
會晤以影片方式舉行。
李克強表示,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俄羅斯的關係。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覆,世界經濟曲折復甦,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中俄同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雙方在堅持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方面擁有戰略共識。
米舒斯京表示,俄方願同中方一道,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深化雙方抗疫以及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加強歐亞經濟聯盟同“一帶一路”對接,鞏固兩國傳統友誼,為俄中全方位合作不斷注入新動力。
據俄新社報道,俄總理還提到,幾個“外國夥伴”持續對俄中採取不友好行動,俄中都遭遇了非法單邊制裁、政治和經濟施壓等挑戰。
米舒斯京認為,回應這些壓力和挑戰的最好方式是中俄在平等、互信和尊重等原則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共同發展。
此外,俄中防長日前一致同意加強兩國武裝力量在戰略性軍事演習和聯合巡邏方面的互動。
俄羅斯軍事專家卡申表示,俄中軍事互動已經成為影響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軍事政治形勢發展的重要因素,美國及其盟友在規劃歐亞地區的行動時會考慮這一因素。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1月3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俄之間的協調合作是一種“背靠背”式合作,具有高度的戰略互信。
中俄之間多領域、多維度的密切合作,不僅有利於推進兩國關係的深化,幫助兩國消除各自周邊區域出現的威脅性因素,還將對區域乃至於全球的一體化程序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李海東強調,在當前國際格局和秩序發生變化的關鍵時刻,中俄兩國的協調合作為當前不確定的國際秩序注入“正能量”。
這種“正能量”能確保國際格局沿著一種穩定的、良性互動的、普惠的方向發展,而非沿著美國等個別國家劃分陣營的、撕裂全球化的方向發展。
此外,他表示,中俄之間的合作對是否能夠牢固確立聯合國在當今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至關重要,個別西方國家試圖透過聯盟體系主導國際事務的舉動應被絕大多數國家拋棄和拒絕。
來源:環球時報|林日 青木 劉煊尊 辛斌 劉洋 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