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由於空軍作戰飛機的發展,將戰爭推向了空中,從空中對地面的打擊,成為造成敵方武器裝備和人員戰損的重要手段。在近三十年世界範圍內的戰爭表明,空軍的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無人機,以及所投擲的對地導彈和航空炸彈,一度主宰了戰場。
例如1991年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一個多月內對伊拉克空襲的總投彈量達到10.92萬噸。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飛機共出動32000架次,投彈13000噸,大約25000枚炸彈,再加上各種空射導彈,就打垮了南聯盟軍隊,僅以空中力量的打擊就贏得了戰爭。很多人認為現代戰爭的形式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說起航空炸彈,經常出現“口徑”這個詞,例如“大口徑航空炸彈”,“口徑為250公斤的炸彈”等等。 有網友不理解,“口徑”不是衡量火炮級別大小的單位名稱嗎?應該使用毫米或英寸的長度單位才對呀,為什麼是以公斤為口徑單位?
原來,口徑是航空炸彈的重量單位名稱,是航空炸彈的重量大小級別的標準稱呼,單位是公斤,西方用磅。例如口徑為500磅的傑達姆衛星制導炸彈。
由於航空炸彈的儲存是分部進行的,在漫長的服役期裡,航空炸彈可能會做很多改裝。這樣炸彈的準確重量就有很大差異,因此航空炸彈必須要有個分級別的重標準。
航空炸彈裝填的炸藥,大約佔彈體重量的35~45%,炸藥的型別主要採用比較穩定和廉價的配方,例如TNT含鋁炸藥。這些炸藥的裝填,大多數採用澆築工藝,將炸藥加熱成糊狀,然後人工灌進彈體,如果有氣泡,還需要攪拌均勻。
由於航空炸彈使用量巨大,美國甚至要在全世界建設17個生產彈體和澆築炸彈的分裝廠,這些工廠多設在盟友國家。例如圖片就是波蘭的炸彈工廠,正在澆築美式的Mk-82炸彈,而炸彈的彈體是義大利生產的。
航空炸彈很少有澆築了炸藥然後長期儲存的,通常是現產現用,只長期儲存引信和空彈體,而炸藥在分裝廠澆築,然後短暫儲存或提供給空軍投擲。因此全狀態的航空炸彈幾乎都是新鮮熱乎、剛出廠不久的。
這是轟-6K轟炸機攜帶的老式250-2高阻炸彈,把圖片立起來,會發現炸彈外表面上噴塗著“太安藥柱已裝入”的字樣,這是咋回事?
原來,航空炸彈的儲存比較特殊,在儲存的時候,炸彈內部是沒有裝填炸藥,引信也是單獨儲存的。只有炸彈出庫的時候,才裝填炸藥,配發引信。而且炸藥的壽命到期以後可以更換,而炸彈的鐵殼則沒有壽命期限,存幾百年都沒事。
炸彈的鐵殼也是分為兩截儲存的,下半截外表面就噴塗裝入炸藥的種類,這樣裝配以後,能夠提示勤務這是一枚裝有炸藥的實彈。
而這個“太安藥柱已裝入”的太安,則是指“太安炸藥”,太安是由俄文ΤЭН音譯而得。最早是沙皇俄國在1894年製出了太安,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目前還應用於導爆索或各種彈藥上。
太安是一種單質炸藥。跟硝酸甘油的經歷類似,其實也是一種血管擴張藥,是作為長效的冠狀動脈擴張藥,用於治療心絞痛的。俄羅斯在彈藥學研製方面還是別具一格的。太安炸藥在世界軍火工業中最常用的5種猛炸藥中,綜合指標最高,因此以俄語命名。太安的威力大於黑索金,鈍化以後具有良好的化學安定性。
航空炸彈的口徑級別一般取整數,例如50、100、250、500、1000、3000公斤的口徑。英美則有100磅、250磅、500磅、1000磅,甚至5000至10000磅等級別的口徑。
但炸彈的實際重量與標準口徑都有一點點差距。例如美國的GBU-39小直徑炸彈,口徑為250磅,但實際重量只有241磅,大約110公斤。
本文一開頭那張照片是殲轟-7A飛豹戰機在投擲250-3型減速炸彈,減速炸彈是“高速低阻低空航空炸彈”的簡稱,這種炸彈具有很好的流線形,空氣阻力較小,常外掛於高速攻擊機。
高速攻擊機在進行低空和超低空投彈時,由於高度較低,炸彈很快落地爆炸,彈片可能會波及載機,所以要在尾部加裝一套減速裝置,降低炸彈落地速度,增大著地的角度,避免引起跳彈。減速裝置分為翅片、氣囊和減速傘三種。我軍喜歡使用減速傘作為減速裝置。
中國的250-3型低空低阻航彈的口徑為250公斤,但實重只有216公斤,因此在飛豹戰機掛載計重時,不能簡單地按照250公斤乘以炸彈數量,而是應該按照實際重量216公斤計算。
此外,我國的 其他口徑的炸彈的實際重量都有些短少,例如500-2型航爆彈的實重為473公斤。3000-2型航爆彈的實際重量是2.84噸。網友看到這裡,可能會提問,缺斤少兩沒人管嗎?軍用炸彈也玩虛標?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