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北京工人體育館先後承辦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世界大賽,見證了鄧亞萍、鄒市明等中國運動員的奪金時刻。 海外網 李帛堯製圖
燈光亮起,北京工人體育館內,一張斑駁的墨綠色乒乓球檯靜立在場地中央,卻讓記者感覺到強烈的氣場。坐在看臺上,似乎能聽見乒乒乓乓的來回擊球聲,穿越時空,叩擊心靈。
這張球檯堪稱“鎮館之寶”。館長陳爽說:“它已經60歲了,跟工人體育館同齡。”
1961年4月4日,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就在這裡打響,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舉辦世界體育大賽,來自全球的200多名乒乓球高手齊聚北京工人體育館。“今天,這個圓柱形大廈內,洋溢著莊嚴、友好、團結的氣氛。主席臺上方天藍色帷幕上,懸掛著象徵五大洲乒乓球運動員的五色會徽……”次日的人民日報以《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揭幕》為題,在頭版頭條報道了當時的盛況。
那屆世乒賽上,中國隊一舉奪得男子團體、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3項世界冠軍。徐寅生在與日本選手星野展彌的比賽中連扣“十二大板”,創造了世界乒壇的經典時刻;容國團在賽場上喊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時代強音,振奮了無數國人;中國運動員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英姿,也給正在艱苦奮鬥的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精神鼓舞。
“2012年,徐寅生老先生聽說工人體育館還保留著當年的案子(球檯),特地趕過來看。他非常激動,講了很多當時比賽的故事和細節,我們大家都特別感奮。”工人體育館場地部主管孟田生說。
1961年世乒賽後,工人體育館承擔起國際體育館的職責,乒乓球、籃球、排球等重大體育賽事都在工體舉行。伴隨改革開放,這裡也成為北京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國內外知名歌手演唱會、國際時裝表演等一場接一場,記錄著中國的自信開放和人們的多彩生活。
1990年,剛成年的陳爽和孟田生來到工人體育館。他們跟這座體育館一起,親歷了新中國成立後體育事業的一個新突破——舉辦第11屆亞運會。這屆亞運會上,17歲的乒乓小將鄧亞萍在工人體育館一戰成名,連奪3枚金牌。
也是在1990年,鄧小平同志在考察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亞運村時,提出“申奧”的目標:“中國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為什麼不敢幹這件事呢?”
2008年那個夏天,中國圓了百年奧運夢。改造後的工人體育館再次見證歷史,承接了北京奧運會拳擊賽事。“當時,好幾位到了退休年齡的老師傅來找領導,都想延長工作時間,為奧運服務。”陳爽說。北京奧運會上,鄒市明在工人體育館贏得中國拳擊史上首枚奧運金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又一次在館內奏響。
北京奧運會後,隨著全民健身蓬勃開展,工人體育館成為首都群眾性體育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記者採訪時,正逢北京市朝陽區產業工會在此舉行職工乒乓球比賽。“羽毛球、乒乓球、籃球,我在這兒都打過!”走下球檯,北京易事達投資有限公司員工邵傑意猶未盡,還拉著記者來上幾個回合。“工人體育館的年紀和我父母差不多,在辦過世乒賽和奧運會的場地上打球,過癮!”邵傑說。
北京市朝陽區總工會的楊翠從小在工人體育館附近長大,她說:“這兒是北京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如今,比鄰體育館的工人體育場正進行改造復建,未來這裡將建成國際一流的專業足球場,承辦2023年亞洲盃足球賽。十幾公里外,比工人體育館年輕幾歲的首都體育館已舉行完測試賽,不久後,首體將是2022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專案的賽場。
歷史悠久的工人體育館也在期待蝶變。“工人體育館有輝煌的昨天,一定也會有更好的明天。辦大賽,中國自信得很!”陳爽說,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館裡許多同事近幾年積極加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工作中,為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盡責盡力。
從1961年世乒賽到1990年亞運會,再到2008年奧運會,北京工人體育館承辦的國際大賽專案不斷增多、級別不斷提高,映現了中國體育事業由弱變強的騰飛。從2008年夏季奧運會到2022年冬季奧運會,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等一座座體育地標陸續建成,展示著中國舉辦體育大賽的能力和信心,也成為中國國力日益強盛、民族精神振奮的亮麗縮影。
國運興則體育興。跨越一甲子,悅耳的乒乓聲仍在迴響,這是中國節奏,更是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