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康丹
統 籌:羅提
重要產業關鍵環節上,中國苦“卡脖子”久矣。
最近一次是缺芯。美國一紙封令,使我國高階電子產業發展受到制約。雖然晶片被卡體現在7nm工藝上,主要在手機領域,但影響仍較為深遠。
大國博弈中,技術被卡脖子尚可爭氣自研,處在產業鏈頂端的資源被卡脖子後果則更加嚴重。比如石油、鐵礦石等重要原料,一旦被截斷,就相當於扼住整個下游產業的命脈。
眾所周知,中國進口石油超過70%,是石油的最大進口國。但作為最大客戶,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不僅沒有多大的定價權,還在國家安全和經濟上受到諸多掣肘。鐵礦石的處境也相差無二。
鋰被稱為新能源時代下的“白色石油”,尤其是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如離弦之箭,鋰資源爭奪已上升為各國在能源產業上的戰略佈局。
但偏偏在此環節,中國再次處境危險。世界60%的鋰資源分佈在南美地區,中國鋰資源儲量僅佔總量的6%,屬於資源短缺型國家,50%的鋰原料需要進口。
相比晶片技術,新能源時代下鋰資源被卡脖子造成的影響更廣。原本有望趁能源結構轉型翻身的中國,難道剛出狼窩又要跳虎坑,仍逃不開被卡脖子的宿命?
每到國家關鍵時刻,四川作為國家的大後方,總是最堅強的後盾,抗日戰爭如此、三線建設如此,這次新能源變革也不例外。
鋰是非常活潑的金屬,通常以化合物狀態存在,由於鋰含量不同,最後體現在經濟資料上,一般要摺合成LCE,也就是碳酸鋰當量。不同於以往的被動應對,這次我國未雨綢繆,透過資本運作方式控制了全球44%的碳酸鋰當量。
在鋰資源自有儲量與資本掌控的鋰資源結合方面,四川的表現最為突出。四川礦石鋰資源位居全國之首,且透過上游的資源優勢,積極佈局鋰電產業,從上游材料延伸到中游鋰電池製造,並進一步拉動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鋰資源儲存重地
自然界中鋰資源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以鋰輝石和鋰雲母為主的岩石形式,另一種是以鹽湖滷水為主的含鋰天然水形式。對應到鋰資源獲取方式,則是鋰輝石提鋰、鋰雲母提鋰和滷水(鹽湖提鋰)三種工藝。三種技術路線相比較,鋰輝石提鋰技術產出質量最高,工藝最為成熟。
全球鋰資源儲量主要分佈在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地,其中智利和阿根廷以鹽湖鋰資源為主,澳大利亞以鋰輝石資源為主,中國則以鹽湖、鋰輝石、鋰雲母為主。
中國的鹽湖鋰資源主要分佈在青海和西藏,鋰雲母主要分佈在江西,而產出質量最高的鋰輝石資源主要分佈在四川。據自然資源部,四川礦石鋰資源(岩石形式)佔世界礦石鋰的6.1%、全國的57%,居全國之首。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統計,全球約有9000萬噸碳酸鋰當量。雖然放眼望去,四川的鋰資源在全球佔比不大,但四川有天齊鋰業坐鎮,透過這家企業,四川間接控制了全球約1607萬噸碳酸鋰當量,佔全球總量的18%。
天齊鋰業是全球極少數同時佈局優質鋰礦山和鹽湖滷水礦兩種原材料資源的企業之一,目前擁有澳大利亞的泰利森及智利的SQM這兩塊最好的鋰資源。
除了天齊鋰業,國內還有另一家公司贛鋒鋰業也透過資本運作方式,擁有全球2056萬噸碳酸鋰當量。兩家公司透過海內外佈局,佔據了全球44%的碳酸鋰當量。
從目前鋰資源端的戰略佈局來看,在鋰資源總量優勢上,贛鋒鋰業大於天齊鋰業,但鋰資源品位、提鋰成本等優勢上,天齊鋰業強於贛鋒鋰業。據Roskill資料顯示,在全球各主要鋰化工產品生產企業的碳酸鋰提鋰成本中,天齊鋰業成本為國內最低。
更重要的是,天齊鋰業更加專注在上游鋰資源端的深耕,有利於吸引更多材料廠商入川佈局,並與中下游鋰電企業存在互補關係,容易形成良性的供應鏈合作。
而贛鋒鋰業則花精力往下擴展布局,與中游電池廠商產生競爭關係。最近其與寧德時代就千禧鋰業的收購博弈便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最終贛鋒鋰業持股公司美洲鋰業成功競得千禧鋰業,但與寧德時代等電池廠商外現的激烈競爭,加劇了江西內部的產業鏈競爭。
此外,在上游原材料加工環節,還有一大批材料企業在四川加碼擴產。比如江西昇華在四川射洪擴建5萬噸磷酸鐵鋰專案、湖南裕能年產11萬噸鋰電正極材料專案落戶遂寧、德方奈米與寧德時代在宜賓合作投建年產8萬噸磷酸鐵鋰專案、洛陽月星年產5萬噸鋰電池矽碳負極材料科專案落戶遂寧、任投集團擬在德陽投建年產10萬噸電解液專案等等。
鋰電企業扎堆聚集
鋰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四川也由此成為中國鋰電企業的聚集地。其中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是最早來川、也是進入規模最大的鋰電池企業。
2018年,寧德時代首次入川,與宜賓開啟合作成立天宜鋰業,投資建設動力電池前端材料專案。2019年,宜賓又與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四川時代新能源簽署合作協議,建設產能30GWh的四川時代動力電池宜賓製造基地專案。2019年以來,寧德時代與宜賓市陸續簽訂了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至六期專案,總投資超過300億元。2020年,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時代吉利再次在宜賓投資建設年產能達12GWh的動力電池專案。
多次加碼擴產後,寧德時代在四川總投資達400億元,全部建成後將新增108GWh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之一。
其他電池廠商也跟隨寧德時代前來。3月29日,聚創新能源與眉山合作投資建設鋰電池生產基地,專案總投資360億元,規劃年產能56GWh。5月29日,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專案正式落戶成都經開區,專案總投資280億元,預計年產值400億元。9月16日,蜂巢能源宣佈擬斥資220億元在成都建設總產能約60GWh的動力電池製造基地及西南研發基地,此前1月份,公司曾與遂寧政府簽署戰略合作,計劃斥資70億元在遂寧經開區建設20GWh動力電池工廠。10月28日,億緯鋰能50GWh動力儲能電池專案落戶成都。
各大動力電池廠商在此紮寨駐營,同時也吸引著配套企業入川,比如負極材料供應商璞泰來,為了方便配套寧德時代等電池廠商,直接把廠建在了四川邛崍。
從2018年開始,璞泰來的塗覆膜就佔寧德時代裝機量的50%,是寧德時代的御用供應商。今年3月,璞泰來投資140.8億元在邛崍市建設新能源電池材料全產業鏈專案,主要包括負極材料和石墨一體化、基膜和塗覆膜一體化、陶瓷粉體專案。根據璞泰來的規劃,此次落川的三大專案至2025年將完成20萬噸負極材料與20億㎡溼法隔膜年產能規模,共滿足330GWh動力電池產能。
除了吸引外來配套企業,這些企業也與本地鋰電供應商形成良性合作。比如天齊鋰業曾公開透露,寧德時代是公司的客戶;宜賓鋰寶是宜賓一家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商,與寧德時代簽訂了長達10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年底向寧德時代供應一萬噸正極材料;位於成都金堂的鋰電和三元材料製造商巴莫科技,也是寧德時代的重要供貨商之一。
這些企業覆蓋鋰電池行業的各個環節,圍繞頭部企業而形成的新一輪動力電池產業鏈區域叢集效應正在四川加速成型。
低碳廉價的能源優勢
鋰電產業鏈企業扎堆四川,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即看重四川低碳廉價的能源優勢。
首先,四川優惠的電價政策對鋰電企業具有較大吸引力。四川部分重點城市大工業用電最優惠電價達到0.35元/度,相比於東部沿海城市0.6-0.7元/度的工業用電價格幾乎便宜了50%。工業水價與工業氣價也均有不同程度價格優勢。大多數製造企業電費成本佔製造成本的10%以上,鋰電恰好是高耗能產業,低廉的電價能為企業省去一大筆支出。
最重要的是,四川電力清潔,電網碳強度低,能源消耗更符合國家對地方發展的降碳要求。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構成重大威脅,中國將“碳達峰、碳中和”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始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嚴格控制碳排放指標。
眾所周知,四川的水電資源豐富,火力發電佔比不到20%,電網碳強度較低。這個比例在全國佔據相當大的優勢,稍高的廣東、福建達50%-60%;江西、安徽、河南發電量中,火力發電佔比均接近90%。
電池是碳中和的重要基礎設施,電網碳排放強度約為370g CO2/KWh,按照這樣的排放水平,後期動力電池生產規模擴大,碳排放水平不斷放大,全行業勢必遭遇外界的嚴重質疑。因此,政府部門對電池碳排放提出了嚴格要求,不少新能源新增產能在能評、環評方面面臨較大壓力。
鋰礦開發潛力大,水電資源豐富,電力清潔,加上產業鏈完善,在全國鋰電制高點爭奪上,有著獨特優勢的四川,有望成為中國鋰電產業戰略佈局重地。
研發跟隨製造前來
不過,要想做到全國鋰電產業的制高點,四川不能僅限於接收動力電池生產專案,做價值較低的製造基地,還要加強電池技術的引進,往附加值更高的高階製造業上走。
計算機、電子產品行業工藝成熟度高,模組化生產程度高,製造與研發的分離度就高。上一輪電子資訊產業往西部轉移時,四川就主要承接製造環節,產業附加值低,比如富士康、英特爾的代工廠。
但鋰電行業屬於新興產業,其工廠製造與研發高度結合。鋰電池的基礎研發屬於材料學,依賴實驗對化學元素的不斷組合試錯,很難一夜突破,因此創新週期非常漫長。在材料體系創新的大週期內,鋰電池品質與能量密度的提升有賴工藝及經驗改進。在寧德時代,工藝崗是要下產線的,工藝發生任何細微變化都會不可預測地改變產品特性,研發與製造的緊密程度越高,越有望實現創新突破,所以,初始工廠製造與研發高度結合。
這樣的邏輯在事實層面也有跡可循。比如5月份入駐到成都經開區的中航鋰電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專案,除了建設生產和銷售基地,更是把研發中心、華西總部、電池工程和先進技術研究院都建到了這裡。蜂巢能源把動力電池製造基地建在成都的同時,也把西南研發基地帶到了這裡。
從長遠來看,伴隨著製造與研發設計環節的日趨強化,電池廠商後期也有望將總部逐步轉移到四川。
這也有先例可循。寧德時代前身ATL被寧德引進時,一開始ATL只選擇了在寧德建幾個廠房,總部和主體仍留在東莞。後來管理和研發也陸續跟過來,一方面在於曾毓群的號召力和高薪吸引(寧德工資比東莞高30%),一方面在於鋰電池研發與製造環節連線緊密的製造業特性。
城市協作,做大產業
四川高階產業聚集度高,主要集中在成都一個地方。比如四川首個萬億產業電子資訊產業,主體基本紮根在成都。
與其他產業不同,鋰電產業在四川多個城市均有佈局,且城市間各有特色,規模難分伯仲,最有可能形成多個城市協同合作、相互聯動的產業發展局面。
比如宜賓有寧德時代、吉利時代、長盈精密、蘇州天華超淨、廣州國光電器、江蘇國泰等國內知名上市公司落子鋰電材料製造。國內頂級鋰電技術研發團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也將自己唯一一個院士工作站落地宜賓。
遂寧有蜂巢能源20Gwh動力電池、龍蟠科技15萬噸磷酸鐵鋰、湖南裕能年產11萬噸鋰電正極材料專案、江西昇華新材料5萬噸磷酸鐵鋰和6萬噸正極材料等鋰電全產業鏈專案。
眉山作為後起之秀,今年引入聚創新能源年產能56GWh的鋰電池生產基地、杉杉股份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專案、以及雅保新時代鋰電池材料工廠專案和天賜材料年產30萬噸電解液和10萬噸鐵鋰電池回收專案。
成都則落有中航鋰電產能5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專案,蜂巢能源動力電池製造基地及西南研發基地、億緯鋰能50GWh動力儲能電池專案,以及璞泰來新能源電池材料全產業鏈等專案。
四川各城市主要鋰電池廠商和材料廠商佈局
各個城市同頻共振、相互協作,將四川鋰電產業做大做強,並拉動下游需求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為四川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孕育後來居上的機會。
這種可能性非常大。首先,四川有一定的汽車產業及配套基礎,單成都目前就已聚集300餘家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10家整車企業,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沃爾沃等,四川可透過產業鏈招商,招引一批新能源車企進來。
其次,四川新能源消費潛力巨大,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截至2020年成都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545萬輛,在全國城市中僅次於北京,排名第二,但是成都新能源私家車僅有9萬輛。
若將視野進一步放大,四川毗鄰重慶,後者擁有著全國最多的汽車廠商,包括長安、長安福特、重慶小康、力帆等20餘家整車生產企業,總產能超過400萬輛。在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浪潮下,這些整車企業將是鋰電池廠商在西南地區最大的下游需求方。
在新能源產業紅利下,各個城市都在鉚足勁爭奪鋰電高地。放在整個四川省來看,各個城市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加上自身特有的資源稟賦,四川有望將鋰電產業做成中國鋰電的西南一極,並在全球鋰電產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