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的各種版本】
①1995年的動畫片(以下簡稱TV版)一共26集,其中第1~ 24集為主線劇情,25集和26集因資金不足(其實從16集開始就能看出來缺錢了),通篇都是意識流手法闡述劇情,雖然沒有偏離主旨,但大部分觀眾和粉絲表示看不懂和憤怒。
②1997年的兩部劇場版《死於新生》和《Air/真心為你》,也叫舊劇場版。
《死於新生》的劇情和TV版1~24劇情幾乎一致,也可以說是重要劇情回顧吧,裡面多了一些重要線索的解讀,如果看過TV版1~24集,不願繼續糾結,不看也罷。
《Air/真心為你》是《EVA》公認的大結局( 《The End Of Evangelion》 以下簡稱EOE),劇情接TV版24集(可以認為Air對應TV25,真心為你對應TV26),是我迄今為止看過最震撼的電影了,並沒有之一。
③1999年出版的《EVA漫畫版》。
其實1995年2月《EVA漫畫版》已經出版,可是出版到第4期停載,1999年覆載,由動畫版人物設計貞本義行繪畫,漫畫的創作,實際上是在EVA動畫企劃後開始的。漫畫版的連載時間是早於動畫上映的,但是構想與企劃則是動畫在後。漫畫的創作也是基於動畫的企劃而作的,但並非單純把動畫漫畫化,而是貞本義行先生根據自己理解所作的改編作品。(來自百度百科)
漫畫劇情和TV版略有不同,但主旨沒變,而且多了很多TV版的解答,劇情脈絡更為清晰。漫畫版的最終結局和《Air/真心為你》的略有不同,看完《EVA》TV版和舊劇場版強烈推薦來看漫畫。
④新劇場版:製作精良,場面酷炫,一大波周邊正在接近,有人說其是商業圈錢之作,也有人說是良心大作。但因世界觀和一些風格已經偏離原著,本人並不是很推崇(真相就是看完EVA已經非常累了實在沒精力分析新劇場版),故文此文不予討論,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畫面確實很好,動作場面很燃,並有新的角色出現。
2007年出版的《EVA新劇場版:序》,也叫EVA1.0。
2009年出版的《EVA新劇場版:破》,也叫EVA2.0。
2012年出版的《EVA新劇場版:Q》,也叫EVA3.0。
暫定2018年出版的《EVA新劇場版:|▎》,也叫EVA4.0。
⑤其他版本:比如2003或者2005重製版,換湯不換藥,如果不願繼續糾結直接無視即可,其實2003版本加了很多細節的改動,畫面也增強了,還是很推薦的。(如果你喜歡《EVA》,那肯定不會只看一遍。)
⑥根據版本的不同有些細節可能會略有不同,請不必過分計較。
【2.觀看《EVA》的正確順序和姿勢】
找一段自己頭腦能保持清醒的時間,先看TV版1-26集(25、26確實比較蛋疼),再跪著看完《Air/真心為你》,再看《EVA漫畫版》,再看此文,再看各大論壇的解析評論,最後高舉雙手對著天花板做擁抱狀並正式宣佈自己成為EVA的終身粉絲。
【3.製作背景】
80-90年代的日本大家都懂的,經濟急速發展,但所謂物極必反,急速發展的代價不只是急速衰落,伴隨而來的還有文化的年代錯位,社會巨大的精神壓力,普通日本人不得不短時間經歷多次文化變革。對比當時的日本電影,比如黑澤明,表現的就是這種文化矛盾。經濟衰落是一方面,當時社會大環境的壓力是前提,可這跟我們ACG(動畫、漫畫、遊戲相關行業)有何關係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當時轟動一時的“宮崎事件”了:宮崎家的少爺宮崎勤採用慘無人道的方式殺害了4名小女孩,而警察發現此人是個標準宅男,家裡全是漫畫和AV,典型OTAKU(御宅族,熱衷於動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在當時多用於貶義)。
放在現在大家可能會感覺沒什麼,但在當時宮崎勤的狀況已經完全偏離了日本人對於正常人類的定義。
而御宅族形象,則被宮崎事件典型化:人際關係及與人溝通出現問題,沒法接近女性,是典型的失敗者。事件引起社會譁然,之後更有反對御宅及動漫畫的一連串示威、聲討行動,對動漫畫及同人界的禁制及自我監察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伴隨著案件的審理期間,整個業介面對長達幾年的低潮期:題材倒退、數量減少,倍受各方歧視批判,其中更有多個反對組織行動冒起,包括最激烈的“有害圖書運動”。(此段來自百度百科)
喜歡動漫和變態殺人魔被社會輿論和大眾精神壓力強行畫上了等號。
說成有史以來ACG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應該也不過分,可以說是ACG的世界末日。
【4.日本動漫的變革】
在此之前日本的動漫除了《高達》這種大眾經典之作,大部分都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而1995年對日本的ACG來說可謂是具有重要意義跨時代的一年,有兩部動漫神作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界,一部是鬼才導演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讓大家認識到原來動漫也可以這麼嚴肅,和電影的區別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另一部就是痞子導演庵野秀明的《EVA》。
《EVA》的出現可謂給日本民眾打了當頭一棒:
原來ACG也可以這麼高大上?心理學?哲學?神學?意識流?存在主義?後現代?臥槽?首先在檔次上立馬和小孩子過家家的動畫片區分出來,有一種你看“小黃書”,我看“紅樓夢”的感覺。
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心目中ACG的形象,可謂醍醐灌頂,其次更為重要的是《EVA》承載的資訊量實在是太大了,數以億噸的資訊量把所有人都嚇到了。
另一方面《EVA》中描繪的末世情節在當時的日本大眾心中引起了強烈共鳴,此處引用村上春樹的一段話:“一九九五年一月和三月發生的阪神大震災與地鐵沙林事件,是日本戰後歷史的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兩大悲劇,是即使說『日本人的意識狀態因此而前後截然不同』也不為過的重大事件。有可能作為一對災難(catastrophe)、作為在講述我們的精神史方面無可忽視的大型里程碑存續下去。”
至此ACG開始走向成人化。(這裡的成人並不是色情的意思=。=)
【5.庵野秀明如是說】
此段來自漫畫第一話庵野秀明的《我們到底想做什麼——寫在EVA開播之前》:
故事中有個14歲的少年,害怕與別人接觸。
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無所謂的,放棄讓別人瞭解自己。
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
自認自己遭到父親遺棄,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
卻沒有自殺的勇氣,是個膽小的少年。
故事中還有一個29歲的女性,與別人接觸時儘可能的保持距離,從表面的接觸中逃開,以保護自己。
兩個人都受到傷害感到極度恐懼。
兩個人都欠缺一般主角所具備的積極性,讓人覺得不合適。
但是我還是讓他們當主角。
有人說”生活就是需要變化”。
我希望在這個故事結束時,不管世界也好,他們也罷,都能有所改變。
所以我創作了這部作品。
這就是我真正的心情。
《EVA》是我在頹廢了4年,什麼事都不幹之後,全心投入的作品。
逃避了4年,就是死不了的我,秉持著唯一信念”不能逃避”!的情況下再度創作的作品。
想要讓自己的心情表現在影片中而產生的作品。
我知道這是一個衝動,傲慢而且困難重重的舉動。
但卻是我的目標。
結果還不曉得。
因為在我心中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真嗣,美里,零等人會變成如何,往哪裡去,還不清楚。
因為工作人員的想法究竟如何也還不清楚。
感覺上很沒有責任感吧。
但這卻是我們為了達到和作品[同步]的目標所產生的結果。
“即使如此,也是仿造的。”
雖然揹負著這種風險,但現在我們也只能依著這種方法制作。
因為我們的[原創],只出現在那個地方……
1995.7.17 一個陰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