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郭化若非常悲痛,寫下了一首長詞:
“地動山崩天柱折,萬方衣慟悲聲咽。擬賦輓歌心欲裂,揮淚血。……”
的確,郭化若對毛主席的感情極深,“毛主席”的稱謂就是他第一個喊出來的,而後這個溫暖而充滿敬意的稱謂伴隨毛主席的大半生。
拒絕蔣介石好意,歷盡千辛來到毛主席身邊
1925年秋,廣州黃埔軍校揭榜的這一天,一大早紅榜前就圍滿了人,面對榜單,自然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唉聲嘆氣。
這時,有一位穿著破爛的痩高個青年也擠進了人群,他神色緊張地將目光投向了榜單。但與眾不同的是別人看榜單是由前往後看,而他卻是由後往前看。
當看到倒數第二名時,他還是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他失望地又擠出了人群。為何他看榜要從後往前看呢,因為他太窮了,沒錢上學,更沒錢買書,自知技不如人,他只希望榜上有名,衣食有著落即可。
但他心有不甘,等心情平靜一點又返回了,他一眼就朝著榜首瞅去,心裡不由得一顫,原來第一名正是自己。
這位貧窮,而又刻苦的青年便是郭化若。
的確,郭化若成績優異,入學後很快,他就在眾學生中脫穎而出,教官都認為他是人才。當時,蔣介石正在黃埔軍校籠絡人才,自然郭化若很快引起蔣介石的注意。
有一次,郭化若被蔣介石叫到辦公室,他板著臉問:“入學考試你考了第一名,是吧?”
郭化若答:“不敢,是學生。”
蔣介石:“原來幹什麼的?”
郭化若:“家裡比較窮,沒有固定職業。”
蔣介石:“那你怎麼上的學?”
郭化若:“靠自學。”
蔣介石很吃驚,也很滿意,他說:“不簡單嘛。”
此後郭化若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按黃埔軍校的規矩,優秀的人才必須留校任教。自然郭化若留下了,但校長蔣介石看中了他,先後兩次下令讓郭化若當他的秘書。
但出人意料的是,郭化若兩次均拒絕了蔣介石的好意。說實話,能當上蔣介石的秘書,必定前途無量,是很多黃埔生夢寐以求的事。
因此,對於郭化若的大膽行為,很多人議論紛紛:“郭化若膽子真大,蔣校長的命令都敢不服從,簡直是不要命了。”
實際上,郭化若膽子大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畢業前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那時起,他心中的偶像就是毛主席,他渴望見到毛主席。
其實,那時毛主席離他很近,也身在廣州,並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
但此後,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國共第一次合作走向失敗。
1927年,郭化若趕往南昌,準備參加南昌暴動,但中途耽擱未能趕上,而後他在朱德領導下參加了掩護南昌起義部隊撤退的戰鬥。
戰鬥失敗後,他按黨組織的指示護送一批人到上海。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郭化若讀到了毛主席的一篇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這篇文章對郭化若觸動很大,他認為毛主席就是蓋世英才,更加迫切地想見到毛主席。
有一天,郭化若正在想著怎麼找毛主席,突然門外塞進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一行字:“黃埔灘有船等你”。
郭化若雖不明白情況,但知道這是交通員冒險傳遞的資訊,他就悄悄來到黃埔灘的船上。
船開動後,劉伯承走了進來,他說:“我們一共20人,是黨中央安排去莫斯科學習的,暫由我負責,大家有什麼事可以找我。”
聽後,郭化若有點懵。原來他透過交通站得到訊息,毛主席發動了秋收起義,他向組織申請了去追趕秋收起義部隊,正在等著訊息。沒想到,此刻“糊里糊塗”要去莫斯科。
不過這次到了蘇聯,郭化若心中還是放不下毛主席,歷盡艱辛,於1929年,他又回到了上海。
隨即,他向中央申請,要去井岡山找毛主席,在得到中央批准後,他來到了福建龍巖。一見到伍中豪就說明來意,但伍中豪嘆著氣告訴他:“毛澤東你暫時見不到他,到蛟洋養病去了。”
見郭化若一臉疑惑,伍中豪解釋道:“6月開了紅四軍七次黨代大會,主要討論建軍原則問題,產生了一些分歧。會後,毛澤東養病去了,陳毅去上海向黨中央彙報去了。”
其實,這時正是毛主席第一次失意之時,他已經被迫暫時離開了紅軍的領導崗位。
瞭解到這些,郭化若非常吃驚,他忙問:“現在部隊情況怎麼樣?”
伍中豪說:“前委只有朱德一個人在家,擔子很重。”
不久,郭化若就來拜訪了朱德,他向朱德表明了想請回毛主席的想法。
朱德嘆氣說:“我寫過信,他不肯回來。”
此後,關於要不要請毛主席回來,在紅四軍前委發生了激烈爭論。郭化若力排眾議,他提議由他聯合幾名同志寫聯名信,請毛主席回來,最後得到了與會人員認可。
但最重要的是陳毅從上海帶回來了中央的指示信,周恩來認可了毛主席的正確意見,而後朱德和陳毅致信毛主席,請回紅四軍領導崗位。
終於,在11月28日這天,毛主席重回前委工作。郭化若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毛主席。聽朱德介紹完後,毛主席握著郭化若的手說:“好啊,又來了一位秀才。”
郭化若說:“我才來了三個月,可以說很多事情都還不摸門呢。”
毛主席問:“部隊怎麼樣?”
郭化若說:“總的情況不錯,但問題也不少。”
毛主席說:“你能不能把部隊存在的問題寫個小材料,分析一下原因,最好提出點解決辦法來。”
郭化若:“我盡力去辦。”
這時,毛主席停頓了一下說:“你們寫的信我收到了。”
這是郭化若第一次見到毛主席,雖然談話不多,但卻都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後,郭化若再未離開過毛主席。
成為毛主席秘書,第一個喊出“毛主席”稱謂
古田會議後,毛主席重回紅四軍,而郭化若也調到紅四軍軍部任參謀處長。對於這次工作調動,郭化若非常滿意。
參謀處長是司令部作戰指揮的具體負責人,作戰命令文書全部出自他之手,掌握的都是核心機密。更重要的是,郭化若可以跟隨毛主席左右。
但此時,對郭化若而言,雖然離毛主席很近,而實際上他對毛主席也不全瞭解。
1930年1月7日早晨,部隊在操場集合,整裝待發,但毛主席還沒有出現。而且郭化若發現毛主席房間的燈亮了一個晚上,到現在還沒有熄滅,郭化若不忍心打擾。
而且前不久,郭化若從一份報告中獲悉,毛主席的身體特別虛弱,還不能行走。而此時竟然通宵達旦工作,他從內心感到佩服。
實際上,毛主席已經近兩個晚上沒有休息了。1月5日,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埋頭寫作,炊事員送去早飯沒吃,午飯還是沒吃,晚飯算是吃了一點。
想來想去,郭化若還是敲響了毛主席的門,推門進去,他見毛主席雖然忙了兩個通宵,但依然神采奕奕。
毛主席放下筆,對郭化若說:“來,幫我看看這封信,有什麼錯字、漏字和毛病沒有?”
郭化若接過信說:“毛委員,您要注意身體呀。”
毛主席說:“好,我準備休息幾分鐘。”
說完毛主席就鼾聲大作。
這封信是寫給林彪的回信,內容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後收入《毛澤東選集》。
毛主席寫這篇文章的背景是,當時蔣介石重兵圍剿,部隊出現了悲觀情緒,林彪寫信問毛主席:“紅旗究竟能夠打多久?”
毛主席在這封回信中寫道:“全國都佈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
無疑這篇文章在當時猶如黑夜裡的一盞明燈,一下子就讓郭化若心裡敞亮了。而且毛體書法,龍飛鳳舞,郭化若看的心潮澎湃,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就在他沉醉之際,毛主席醒了,點燃一支菸問:“看完了?”
郭化若看了一下時間,不到半個小時,他說:“看完了。”
毛主席問:“怎麼樣?”
郭化若說:“很好,太好了。”
毛主席微笑著說:“你投贊成票。”
這時部隊出發的時間已經到了,郭化若提醒,毛主席說:“走。”
郭化若說:“您還沒吃早飯呢?”
毛主席邊走邊說:“活動一下再吃嘛。”
毛主席率部隊上路了,事實上敵人已經從四面八方向古田撲來。
無疑,這些事情,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改變著郭化若。
但革命形勢,正如毛主席所料,不久中原大戰爆發後,蔣介石忙於軍閥會戰,無暇顧及紅軍。就是在這時紅軍和根據地贏得了難得的機遇,全國到處插上了紅旗,革命的高潮到來。
此後,在毛主席的英明決策之下,紅軍接連三次反圍剿都取得了勝利,中央蘇區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
1931年11月7日,瑞金人潮湧動,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
這天來自全國的6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並且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
會議選出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瞿秋白、任弼時、方誌敏等為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毛主席為執委會主席,張國燾、項英為副主席。
會議的當晚,郭化若來到毛主席住處,向毛主席道喜,一進門他就喊:“毛主席!”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書,說:“化若,你改口真快,是第一個。”
的確,在這之前,毛主席一直被稱呼為“毛委員”、“毛總政委”。但此後所有人都習慣稱呼“毛主席”,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但當時毛主席卻憂心忡忡,自王明掌握了中央領導權以後,毛主席再次受到排擠,這是他第二次失意。
郭化若對此也心知肚明,雖然是來道喜,但誰也高興不起來。郭化若觸景生情,他說:“主席,是不是有點像紅軍七大時的情景呢。”
毛主席說:“現在我不管軍隊了,有時間我要多讀點書。”
郭化若沉默了一會說:“我的工作調動了。”
毛主席問:“調到哪裡?”
郭化若答:“軍委二局。”
毛主席說:“不管調到哪裡,都要好好工作,共產黨人,要以黨的事業為重。”
1932年6月,贛南天氣悶熱,郭化若一大早起來,趁著涼快,向一個叫做天心圩的地方奔去。
因為根據組織的安排,將調他擔任毛主席的秘書,郭化若高興的徹夜未眠,一想到能到毛主席身邊工作,他心裡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郭化若一推開毛主席住處的大門,就遠遠地大喊:“毛主席!”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書,說:“呵,化若同志來了。”
郭化若急匆匆地站在毛主席面前,行了一個軍禮,說:“我非常高興,當您的秘書。”
毛主席讓郭化若坐下,問道:“二局工作怎麼樣?”
郭化若答:“事不少,蠻緊張的。”
毛主席說:“到我這裡,事可能就不太多了。”
郭化若說:“主席,我來您身邊能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
毛主席說:“有時間要讀點書。”
的確,自從當了毛主席秘書以後,郭化若成長很快。
此後,郭化若歷任紅大訓練處長、抗大步兵學校教育長、軍委一局局長(軍委作戰局)。
郭化若後來回憶說:
當軍委一局局長,是在中央首長眼皮底下工作,是為中央首長決策服務。要切實瞭解和準備掌握全國各戰略區的作戰情況,要摸清敵、偽、友、我軍的情況,不間斷地為中央及軍委首長提供作戰決策依據,要迅速地措辭嚴密地起草各種電文、戰鬥或戰役號令、通報與報告,準確無誤地向部隊傳達黨中央和軍委首長的指示,收集部隊的執行情況並提出各種建議和意見。這裡是指揮中樞,24小時都得醒著,一刻也不能鬆懈、一刻也不能馬虎。
後來又任抗大三分校校長、炮兵學校校長。
1946年,郭化若離開延安,奔赴前線,任魯南軍區副司令員。後任華野6縱副司令員,在豫東戰役中,郭化若生擒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員區壽年。
此後郭化若調任4縱任政委,與陶勇成為搭檔。淮海戰役中,郭化若率領4縱又生擒了杜聿明。
於是,戰士們就議論說:“郭化若是毛主席身邊來的,帶來了福氣,他到那裡,那裡就會打勝仗。”
淮海戰役結束後,郭化若就任第九兵團政委兼淞滬警備司令員兼政委。
1955年,郭化若被授予中將軍銜。
1995年,郭化若去世,享年91歲。
可以說,郭化若的大半生都是跟著毛主席的腳步。而一切源於他當初的選擇,如果他選擇做了蔣介石的秘書,跟著國民黨,恐怕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