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受限於“體積”和“便攜性”,規格上往往會有取捨,但也有那麼些例外,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一款效能強悍的筆記本。
它就是微星 強襲GE76的頂配版,搭載i9-11980HK處理器 + RTX 3080 Laptop顯示卡的遊戲本,從配置和定位上講,是妥妥的旗艦級。甚至有服務於生產力的功能,擴充套件了其使用環境。
它的實測表現如何?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處理器:intel i9-11980HK
獨立顯示卡:RTX 3080 16GB GDDR6(165W滿血版,獨顯直連)
記憶體:64GB DDR4 3200MHz(雙通道)
硬碟:2TB 三星PM9A1 固態硬碟
螢幕:17.3英寸 4K解析度 100%DCI-P3廣色域 120Hz重新整理率 IPS屏
電池:99.9Whr容量
厚度:25.9mm
重量:機身約3kg
介面卡:約 850g,最大功率280W
優點:
① 旗艦配置,效能強大,同尺寸下散熱不錯
② 4K 120Hz高分高刷螢幕,廣色域素質很強
③ 介面豐富,有SD Experience卡槽
④ 電池容量較大,遊戲本中續航較好
缺點:
① 機身不夠輕薄,整備重量較重
② 無全貼合玻璃外屏
③ 不支援PD充電功能
▌外觀細節
機身為金屬外殼,槍灰色帶點冷色調,中央是深灰亮面龍盾LOGO。表面陽極氧化處理,噴砂較細膩,
螢幕開合轉軸處銜接至機尾散熱口,增添了一分肌肉感。透過不同角度的折射,展現更豐富的明暗層次感。
底部散熱口使用大面積的蜂窩狀設計,內部鏤空條紋格柵。腳墊並非採用傳統圓弧型,而是三角截面的,增加壓強和“抓地力”。
放大了看,每一個轉折處都做了弧面的R角,親和不割手,細節做的挺不錯的。
鍵盤佈局並非常見緊湊的60%或75%,而是更實用的類980配列,右側帶實用的小數字鍵盤區,做了分割槽間隔,方向鍵平齊、並非下沉式設計。
左側是專為遊戲設計的大Ctrl,小拇指更好按到。表面是粗粒曬紋的類膚質塗層,提供更好的觸感、摩擦力和耐用性。
觸控板尺寸105x65mm,取樣率應該比較高,用下來感受不到延遲,很絲滑,支援多點觸控、手勢操作。微動按壓觸發力度較高,和大多數觸控板一致。
大小寫和開關上有額外的狀態指示燈。賽睿設計單鍵RGB鍵盤,全鍵背光可調。整個鍵區最底下(靠近使用者那側)是一長條透黑RGB燈帶,晶瑩剔透的質感很別緻。
內部多層柔光處理,燈光十分均勻,無任何可視燈珠感,支援微星Mystic Light、賽睿單鍵RGB燈效。自帶多種預設,1680萬色可調。
在夜間暗光下,可以打亮桌面,用漫反射光營造氛圍。強襲GE76也支援很多主流遊戲的狀態燈效、音樂律動。
▌介面功能
介面拓展方面,左側有1個Type-C USB 3.2 Gen2、1個Type-A USB 3.2Gen2、1個3.5mm介面,
右側有2個Type-A USB3.2Gen1,以及1個罕見的SD-Express卡槽,基於PCIe3.0規範、NVMe 1.3協議。支援最大985MB/s速率,比SD USH-II、SATA SSD還快的多。
這使得他可以應對一些大規格攝影、影視拍攝的儲存需求,不再需要龜速的讀卡器了。
還有一些介面安排在了背部,更方便走線理線。其中包含1個miniDP 1.4介面,1個全功能雷電4介面(DP /USB 4.0),1個RJ45網線介面(Killer E3100G 2.5G),1個標準尺寸HDMI 2.1介面(8K@60Hz /4K@120Hz)。
在諸多輸出口下,混合顯示模式支援最多3個外接顯示器。最右側是專用的充電口,支援正反盲插。需要注意,雷電介面的影象輸出功能,只能在混合模式下開啟,開啟獨顯直連後將禁用。
電源介面卡為群光A18-280P1A,最大輸出功率280W(20V / 14A)。機身最厚處約為25.9mm,剛好和iPhone的包裝盒厚度差不多。
強襲GE76採用Dynaudio丹拿雙響揚聲器(Duo Wave Speaker),支援Nahimic 3音效。除了位於鍵盤兩側的常規正面揚聲器外,左右兩側還有額外的單元,共4個發聲位置。
在體積類似、同級別的筆記本中,外放效果確實較好,最大音量也夠大。低頻下潛和量感優於常見遊戲本,高頻明亮且無可感失真。
內建Killer AX1675x Wi-Fi 6E無線網絡卡。MSI Center控制檯軟體,電源模式、驅動更新,以及GPU核心、視訊記憶體的超頻功能。(最大幅度200MHz)
▌螢幕表現
強襲GE76的顯示屏著實亮眼,採用友達b173zan06.1 IPS面板,4K解析度(3840x2160)、120Hz重新整理率,提供了高分高刷的細緻絲滑體驗。(也可選配1080P360Hz / 2K 240Hz超高刷屏)
自帶True Color色彩模式管理,出廠校色,提供多種色彩空間預設(sRGB/AdobeRGB/P3)。透過datacolor蜘蛛X色度計 +DisplayCAL,關閉所有出廠預設後,測試面板本身素質:
①色域容積:156.9% sRGB、108.1% AdobeRGB、111.1% DCI-P3。
色域覆蓋:99.9% sRGB、88.4% AdobeRGB、99.1% DCI-P3,屬於第一梯隊表現。
②面板預設白點色溫6618K,對比度1030:1,最大亮度550 nit,整體規格高於常見顯示器。
③以DisplayP3 color profile為基準:面板原生色準(△E*00)平均△E 1.53 ,最大△E7.12,如果有專業需求請校色後使用。
④驅動自帶校色表現更好,但會和DisplayCAL等第三方軟體衝突,使畫面偏紅偏暖(約6900K),重灌後無法恢復原始校色。
遇到此類情況,可透過[遊戲玩家]全手動模式,調整RGB增益(R-2,G-1,B-2)實現最接近D65標準的顯示效果。
調整後測得,平均△E 1.33,最大△E6.81,關鍵是白平衡精準的多,表現還算出色。
同螢幕GE76使用者如此調教即可獲得最佳配置。也可以解除安裝True Color後,安裝DisplayCAL,下載ICC後載入,實現更準確的色彩表現:
share.weiyun.com/VpvuSs2q
pan.baidu.com/s/1dDv-y5w5L-NmJ8E5c1diQg提取碼2233
此外還可以在MSI Center控制檯開啟OD快速響應模式,進一步減少拖影,提高電競遊戲時的體驗。
螢幕為三面窄邊設計,算上外框和外殼包邊,左右兩側7mm左右,頂部約11mm。頂部還有一枚前置1080p/30攝像頭,除了日常視訊通話外,影片直播也夠用了。還支援控制檯一鍵開關、保護隱私,防止被惡意軟體偷偷呼叫。
不過可能是出於“抗反光、提升白天戶外使用體驗”考慮,強襲GE76沒有類似MacBook Pro那種全貼合玻璃外屏,而是常規磨砂屏,B面外框材質較軟。螢幕觀感很好,日光逆光環境下使用,也基本沒有反光,色彩自然。
▌拆解 & 升級建議
接下來讓我們拆開背板,一探究竟。強襲GE76拆起來比較方便,卸下背部13個相同的螺絲,用手掰開四周卡扣即可。
硬體都在主機板正面,自己更換起來很方便。它採用Cooler Boost 5散熱模組,雙風扇+6熱管設計,下/後/側面,共3組6個風口,下進風、四周出風。
頂配的雙通道64GB DDR4 3200MHz三星記憶體一步到位了屬於是,能滿足絕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如有需要、且有動手能力,可自行更換高頻記憶體,或嘗試超頻、縮時序。
固態硬碟型號為三星 PM9A1,也就是OEM版的980PRO,容量2TB。支援PCIe 4.0 x4和NVMe,效能足夠強大,近幾年內其實不太需要自行更換SSD,有一定動手能力可以嘗試升級韌體。由於內建兩條M.2插槽,有需求可以自行再加裝一條。
透過Crystal Disk Mark測試跑32G,順序讀寫效能7094、5362MB/s。AS SSD Benchmark跑10G,順序讀寫,4K-64Thrd隨機讀寫效能691K、853K IOPS。
續航方面也不用擔心,內建99.9Whr大電池,是能帶上飛機的最大容量了。
噪音方面,使用Apple Watch S4自帶分貝儀人位測試。室內安靜環境下待機37dB,日常使用39dB,極致模式下雙烤滿載50dB,強冷模式下約53dB。
規格方面,微星GE76採用了英特爾旗艦級移動CPU——i9 11980HK。8核心16執行緒,基礎頻率3.3GHz,最高5GHz雙核睿頻,滿載全核4.5GHz。PL1 85W、PL2200W。
溫度測試環節,室溫24℃(空調實在打不上去了),絨布桌面,BIOS版本E17K3IMS.1AE。
日常待機狀態下,風扇不怎麼轉,無可感噪音,除非耳朵貼近了聽。
CPU待機頻率800MHz、平均功耗7W。GPU待機頻率210MHz、平均功耗17W。
【雙烤測試】
極致模式,Aida64 FPU + Furmark(Xtreme B-I 4K 8xAA)雙烤15分鐘。
CPU Package溫度最高96℃,穩定95℃左右,功耗約50W,頻率3.192GHz。
顯示卡核心溫度穩定79℃,頻率在1600~1650MHz徘徊,功耗約150W。
極致模式+將機身墊起,繼續Aida64 + Furmark雙烤。CPU溫度很快降低到穩定90℃,功耗52.3W,此時頻率3.292GHz。顯示卡穩定77℃,功耗、頻率無變化。
開啟強冷不墊起機身,繼續Aida64 + Furmark雙烤。CPU溫度穩定在89℃,功耗52.1W,頻率不變。顯示卡穩定73.6℃,功耗無明顯變化,頻率基本保持在1650MHz以上,且會有更長的Boost保持時間。
開啟強冷+將機身墊起,CPU溫度下降至86℃,功耗穩定51.872W,頻率不變。顯示卡溫度下降至72.3℃,變化特性同上。
【單烤測試】
開啟強冷,CPU單烤AIDA64 FPU,溫度撞牆96℃,持續穩定在95℃,功耗約65.6W,頻率3.591GHz。
極致模式,顯示卡單烤Furmark,溫度74.5℃,功耗162W左右,頻率1725MHz左右。
開啟強冷後,溫度下降至68.5℃不再上升,功耗164W左右,頻率穩定1740MHz不降頻。
強襲GE76搭載了NVIDIA移動端旗艦獨顯——165W滿血版的RTX 3080 Laptop獨立顯示卡,並採用了PCIe 4.0 x16 獨顯直連方案。支援DLSS、RT實時光追、ResizableBAR直連幀快取等技術
6144個CUDA單元,96組ROPs,192組TMUs。16GB GDDR6大視訊記憶體,256bit位寬。GA104核心,基礎頻率1350MHz,Boost頻率1710MHz。
我們也簡單測試了一下,驅動使用NVIDIA官網最新496.76版本,成績如下:
《CineBench R23》成績,多核13164分,單核1471分。
《CineBench R15》中,多核成績2103分,單核222分。
《3DMark》中,TS(TimeSpy)圖形12449分、CPU11738分。FSE(Fire Strike Extreme)總分14789分,其中測試圖形15514分、物理分26827分。
GPU核心透過微星MSI Afterburner拉了160MHz後,基本維持在1750MHz,TS圖形分提升到了13039分,如果有時間大家也可以微調、跑個OC scanner,或者降壓鎖頻用,效果更佳。
那麼實際遊戲表現如何呢?讓我們來跑一跑:
《PUBG絕地求生》作為主流TPS吃雞遊戲,比較有參考價值,地圖為小圖薩諾的中心打架區。4K解析度+全超高畫質+DX11下,飛機上平均97幀,多人密集跳傘平均80幀,落地打架平均83幀。2K下平均135幀,1080P平均195fps。
CS:GO壓力太小了,咱們直接測《彩虹6號》基準效能評估,使用Vulkan API,全超高畫質+最大視角+SSBC+TAA,1080P下平均363幀,4K解析度下平均123幀,4K開啟DLSS質量檔平均150幀、超高效能檔平均199幀。
在“顯示卡殺手”《賽博朋克2077》開場實時渲染部分,在4K解析度+畫質全開+最大視角+DLSS超高效能檔下平均67幀。
最新高畫質生存類遊戲《切爾諾貝利人》基準測試中,4K解析度+最大視角+畫質全開+DLSS高質量,平均88幀,DLSS超高效能下,更是飆升到了平均130幀,如果搭配NIS功能則會更高。
① 對效能釋放有一定要求
② 需要高分高刷、廣色域屏
③ 不在乎機身重量
微星強襲GE76最大的特點...可以說全都是特點了。整體配置可以說是筆記本中的天花板之一,實在讓人流口水。外觀設計風格酷炫,有力量感又不失精緻。選配空間也很大,可定製化程度高。
不僅是遊戲,本身4K面板素質,配合SD Express等諸多高速插槽,也很適合影視行業工作者。
售後方面,有2年全國上門 + 2年全國聯保 + 1年全球聯保。如果你不在意筆記本的重量,並需要一臺大螢幕的旗艦本,那他確實可以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