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5月26日,湯恩伯被發現12指腸有腫瘤,經過申請,得到了到日本就醫的機會。但是,因為治療費用不足,湯恩伯輾轉很多個醫院,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6月29日,湯恩伯在手術室失血過多而死,據說死狀極慘。而蔣介石聽到這一訊息後,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死了也好。”
湯恩伯到底做了什麼,為何會如此讓蔣介石討厭?以至於死了還得到“死得好”這樣的評價?今天曆史知事就和您好好聊一聊。
大多數的優秀國軍將領,都是在圍剿紅軍過程中得到高官厚祿,然後再抗日戰場上大放異彩,最後解放戰爭中卻屢吃敗仗,最後要麼在功德林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民,要麼在蔣介石監視下度過晚年。
湯恩伯也不例外。
湯恩伯是浙江金華市的武義縣人,1900年出生,19歲從浙江體育專科學校畢業,然後進入浙江講武堂成為軍官。湯恩伯在陳儀幫助下得以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有被安排到浙軍第一師當參謀。湯恩伯還娶了湯恩伯的乾女兒王競白為妻,成為浙江軍閥中最為優秀的軍官之一。
北伐戰爭後,浙江軍閥整體編入蔣介石部隊,湯恩伯又因為像模像樣的練兵和操典手冊《步兵中隊(連)教練之研究》,得到了蔣介石的認可。從此,湯恩伯走上了平步青雲的道路。在蔣介石的扶持下,湯恩伯短短几年時間,就從名不見經傳的少校參謀,變成了中將師長。1931年湯恩伯擔任第二師師長,後來又先後擔任第89師師師長,第四師師長。這些師,後來編入了陸軍第十三軍,成為湯恩伯的嫡系部隊。
抗日戰爭中,湯恩伯的部隊是第20軍團,先後參加了南口戰役、子洪口戰役、臺兒莊戰役、徐州會戰等。在臺兒莊戰役中,湯恩伯雖然不是主要作戰部隊,但依然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這裡有中央軍故意給自己貼金的成分,同時也是對湯恩伯沒有一潰千里的一種安慰。
畢竟,湯恩伯與劉峙等一潰千里的狀態來對比,簡直太優秀了。
基於這種考慮,蔣介石對湯恩伯更加重用。湯恩伯後來又參加了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等。湯恩伯作為集團軍司令,與李宗仁、蔣鼎文兩位戰區司令長官交惡,蔣介石專門任命他為魯蘇皖豫四省邊區委員會主任,實際上,讓湯恩伯獨立於第一戰區和第六戰區,成了事實上的戰區司令。
作為對蔣介石的回報,湯恩伯在豫南等地大肆招兵買馬,把黃泛區當成自己的地盤來經營。湯恩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付八路軍和新四軍上,他擁兵自重,除正規軍外還收編遊雜部隊,總計達四十萬人。湯及其所部在所在地區橫行霸道,苛徵暴斂,肆意殺人,禍害至深,民眾苦不堪言,比之與蝗蟲一樣,當地有“水旱蝗湯”之說,連其好友戴笠都深感不安。
豫湘桂戰役中,坐擁40萬軍隊的湯恩伯,瞬間被打穿。失去了地盤和部隊,湯恩伯作為“中原王”,才算結束了中原抗戰這段可笑的歷史。蔣介石調湯恩伯擔任黔桂邊區總司令,期間指揮29軍孫元良部反攻貴州,收付獨山縣,孫元良也因此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基於湯恩伯嫡系部隊的較強戰鬥力,抗戰後期,陸軍總司令成立,湯恩伯成為了第三方面軍司令官。另外三個方面軍司令官分別是盧漢、張發奎和王耀武。陸軍司令部的方面軍,每個包含四到六個軍,大都是美械裝備,湯恩伯的十三軍,當時與第五軍、第71軍、第74軍一樣,都是國民黨軍隊的精華。
不過,陸軍司令部的成立,不是為了發動對日寇的最後反攻,而是在日軍投降後快速佈置到受降區域,從而快速接管華北華東的大城市和交通線,與共產黨的敵後根據地爭天下。
不得不說,湯恩伯這個級別的將領,到解放戰爭期間難免會遇到新的發展瓶頸。那就是,如何在離開自己老部隊之後,還有穩固的地盤?
這一點,王耀武做得最好,湯恩伯次之,最差的是關麟徵。這三位可以說是蔣軍嫡系中抗戰比較有成績有戰鬥力的。王耀武的74軍成了陸軍直屬,王耀武自己拿到了第二綏靖區司令職位,掌握山東軍政大權。關麟徵的52軍和湯恩伯的13軍都被送到東北打仗。關麟徵是陝西人,要給另一個浙江人胡宗南讓路,只能雪藏。湯恩伯是浙江人,還達不到掌握浙江省的地步,因此就繼續在陸軍司令部帶兵。
陸軍司令部給湯恩伯安排的工作是第一兵團司令(與陸軍司令同級),直接指揮整編74師等王牌軍進攻山東解放區。孟良崮戰役中,74師全軍覆沒,湯恩伯因此離開了 一線部隊,雖然短暫代理陸軍總司令,但前途十分渺茫。
這時候,湯恩伯的“恩伯”、浙江省新任省長陳儀又找上了他,推薦他擔任京滬警備司令。
於是,可是,萬萬沒想到,湯恩伯轉臉就出賣了陳儀,直接害死了陳儀的性命。
1948年春,擔任臺灣省省主席的陳儀,無力處理二二八事變,受到了免職的處分。當然,蔣介石也趁機讓乾女婿陳誠擔任臺灣省主席,為自己將來敗退臺灣轉移黃金等資產做準備。此時的陳儀,在蔣介石、宋美齡和蔣經國等人的一再邀請下,擔任了浙江省主席。
陳儀早在國民革命前就擔任過浙江省主席,如今回到浙江,早就態度大變。陳儀6月21日上任浙江省主席後,責成政府部門起早《浙江十年建設計劃》,同時斥責保安司令部警保處長毛森濫殺無辜。
在陳儀的主持下,浙江省才算是比較穩定。不過,1948年下半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蔣軍嫡系在三大戰役中幾乎全部被消滅。陳儀作為封疆大吏,思想開始活泛起來。陳儀與民革主席李濟深的秘密代表鄭文蔚談判,又與陳銘樞飲酒賞月,逐漸堅定了反對蔣介石的決心。
最終,陳儀透過胡邦憲,聯絡到上海黨組織,準備發動起義,把浙江和平轉交給新中國。
不過,陳儀並不滿足於這些。陳儀認為,他與湯恩伯的交往中,感覺到湯恩伯也有反蔣情緒,是可以爭取的物件。於是,陳儀讓外省丁名楠拜訪湯恩伯,希望能夠側翻這位京滬警備司令。可萬萬沒想到,湯恩伯馬上找到時任上海市警察局長的毛森,把陳儀密謀起義的事情合盤托出。蔣介石在溪口親自接見了湯恩伯,並且任命他全權處置陳儀案。
當上海地下黨警示陳儀已經暴露,要求他快速撤離時,陳儀卻固執地相信湯恩伯的人格,認為湯恩伯無論如何不可能背叛他。
很快,陳儀的浙江省主席被取代,他本人也被逮捕並且軟禁在衢州。
衢州軟禁期間,陳儀聽說張治中赴北京和談,甚至暢想新中國的願景,並且提出了自己的國旗設計方案。
渡江戰役後,陳儀又被關到了基隆。長期的囚禁,讓陳儀更加嚮往新中國,1950年6月9日,湯恩伯在法庭上吞吞吐吐地說“我忠黨愛國情深,不得不忍痛檢舉,不能再順及陳儀對我的深恩大德。”而陳儀,一句軟話也不願意說,而是不斷抨擊蔣軍軍紀敗壞、禍國殃民,而他攜浙江起義,是為人民辦事,何罪之有?
最終,陳儀被執行死刑。而親手害死自己恩公的湯恩伯,也精神上陷入崩潰境地。
陳儀是扶持湯恩伯幾十年成長的恩人,也是他的岳父。湯恩伯背叛陳儀後,他的妻子王競白也與他日漸疏遠,後來乾脆帶著五個孩子移居海外,只留下湯恩伯一個人在臺灣苟延殘喘。
昔日耀武揚威的“中原王”湯恩伯,長期獨居過程中變得神神叨叨,總是感覺陳儀的冤魂纏著他,到後來,湯恩伯在家中設定陳儀靈位,希望陳儀在天之靈能夠放他一馬。可是,當蔣介石聽到這件事後,卻直接命令他撤銷靈堂,不許祭拜!
同時,蔣介石為了加強在臺灣的統治,開始在將領中開展“檢討運動”。表面上是檢討解放戰爭中的失誤,實際上是找由頭清洗非嫡系成員,安插更多忠誠的親信上位。湯恩伯在解放戰爭中屢屢失敗,自然逃不過一次又一次的批評和申斥。
湯恩伯長期心理抑鬱,逐漸患上了十二指腸癌。原本風光無限的中原王,就這樣一下子就垮了。湯恩伯拖著病體求蔣介石撥款讓他到美國治病,但蔣介石不許。多次申請後,蔣介石終於不耐煩讓他到日本治病。
於是就有了湯恩伯赴日本治病,僅僅一個月就死在了手術臺上。
不得不說,湯恩伯有此下場,實在是罪有應得。
湯恩伯之死,說白了就是蔣介石捨不得錢,不想給他治病,一步步從普通腫瘤演變成癌症的結果。
在蔣介石看來,真正優秀的軍人,是張靈甫那樣的。打仗的時候,衝在最前面,是不是還越級申請只聽蔣介石一個人命令,一旦遭遇失敗,絕不活著回來或者被俘虜。
像湯恩伯這樣,每次打仗成不成先不說,反正自己不能死。自然得不到蔣介石的青睞。更重要的是,打了敗仗不死,還想找蔣介石要養老金醫療金,從大陸運回來的黃金就那麼多,都是賄賂美國反攻大陸的經費,給了湯恩伯這樣的人,豈不是太浪費了?
當然,蔣介石的性格和用人,是湯恩伯人生悲劇的重要原因,但絕不是決定因素。
真正的決定因素,其實是湯恩伯自己。
首先,湯恩伯是一個野心家。
平心而論,湯恩伯作為中原四省邊區總司令,權勢並不能算大。不過,湯恩伯仗著蔣介石的寵信,在中原四省大肆招兵買馬,搜刮民脂民膏,甚至走私鴉片,大肆斂財。這一切,其實是想在當地建立屬於他自己個人的勢力,一旦將來發生軍閥混戰,湯恩伯必然能夠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湯恩伯還是看錯了形勢,抗戰勝利後,中原四省成了桂系和中央軍的地盤,尤其是中野和華野逐鹿中原後,黃淮平原,其實根本不堪有軍閥割據的情況。更何況,湯恩伯在日軍衝擊下一觸即潰,說明湯恩伯的軍隊建設地區建設,依然是舊式軍閥那一套,不堪一擊。 再看湯恩伯晚年無錢看病,說明他可能確實把所有的錢都用於擴充地盤和軍隊了。相比蔣鼎文、劉峙、衛立煌這些帶著錢跑的,他的晚年,完全被蔣介石控制了。
其次,湯恩伯是一個家奴。
湯恩伯作為軍閥、野心家,封建的身份必然導致了他只能是某個人的家奴,而不可能成為“人民公僕”。沒錯,蔣介石也曾口頭上要求國民黨人做公僕,只不過,具體操作中,誰不是蔣介石的家奴,誰就會死無葬身之地。自然湯恩伯這樣的家奴就能脫穎而出。湯恩伯每當打敗仗,就去蔣介石家裡下跪認罪,蔣介石總是用那根文明棍把他打得滿臉是血。即便如此,湯恩伯對蔣介石的忠心依然矢志不移。
再者,湯恩伯戰略眼光極其短淺,不願放棄眼前榮華富貴。
湯恩伯忠於蔣介石,其實是出於追求權勢和金錢的目的。當你能夠理解這一邏輯,就能理解為何湯恩伯會毫不猶豫出賣自己一生的恩人陳儀。1949年,局勢已經明朗,北方的傅作義、董其武、馬洪斌透過起義加入新中國,南方的程潛陳明仁、龍雲盧漢也陣前起義不再為蔣介石賣命。陳儀的選擇,是封疆大吏的正確選擇,同時也是符合歷史大勢的選擇。湯恩伯卻不願意放棄蔣介石給他的權勢和富貴,選擇把陳儀作為籌碼,從蔣介石那裡換取一份微薄的養老金,最終結果必然是,養老金被剋扣一空,自己晚景淒涼。
凡事留一線,事後好見面。民國的軍閥,透過人身依附、義結金蘭、忠孝節義、血緣親緣地緣等紐帶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相比湖南起義中的程潛和陳明仁,雲南起義中的龍玉盧漢,陳儀和湯恩伯的往日情分,算是最深刻的。當湯恩伯接到陳儀的策反信時,大約有三種態度,湯恩伯卻選擇了最不符合軍閥們共同價值觀的一個。
軍閥之間,不管是兄弟義、師生情亦或者朋友之誼,當一方重新選擇前程時,另一方無非三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一起起義,同生共死榮譽與共。
第二個選擇,各奔前程,恩斷義絕兩不相欠。
第三個選擇,無恥告密,獲得進身之階。
而湯恩伯,選擇了最無恥的第三種方式。這意味著,湯恩伯失去的,是所有將領們之間默契,得到的是國軍將領們共同的鄙視。
在功德林,康澤尚且大聲辯白,我不是特務,我是帶兵的將軍!而曾經負責監視將軍們的特務們,也在功德林得到了一致的鄙視。
湯恩伯,作為實打實的帶兵主將,蛻變成監視同僚無恥告密的特務。
本以為可以踏踏實實做蔣家的包衣奴才,卻不料,蔣介石並不需要沒有利用價值的奴才。
湯恩伯死了,真是死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