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證券,餘俊)
一、政策基調、市場環境迎來近十年最好階段
“提速降費”政策逐步走向尾聲,市場競爭環境趨於理性,在傳統通訊運營業務方面,運營商輕裝上陣。近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國企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提速,運營商作為數字化基礎設施的賦能者,將積極並深度參與本輪數字化浪潮,以雲計算、大資料為代表的 5G 創新應用業務發展具備良好的政策環境基礎。
1、主要矛盾已發生轉移,“提速降費”是階段產物
4G 初期(2015 年),國內行動電話及固網寬頻普及率在全球排名靠後,流量單價過高成為制約需求釋放的核心原因。1981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亦是通訊行業供需關係的階段性總結。我國 2015年前後,我國在國際電信聯盟資訊通訊技術使用和普及水平綜合指數上的排名,基本處於全球第 80 名左右,其中網民人均國際出入口頻寬、行動電話人口普及率、無線寬頻人口普及率等指標靠後。
總體上,我國寬頻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比仍然不高,網路速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和使用者期望差距較大、網費佔人均收入比重仍然較高、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服務質量有待改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工信部在 2015 年 5 月 15 日釋出了《關於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相關政策簡要情況》,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高網路速率,有效降低手機流量和固定寬頻平均資費、持續提升服務水平等要求。
5G 初期(2020 年),我國流量單價已遠低於歐美日韓等國家及地區,人民基礎通訊需求已得到滿足,下一階段的主要矛盾完成轉移,宏觀層面已逐步放鬆對“提速降費”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我國資訊通訊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亦悄然發生變化。目前我國 4G 使用者滲透率已達到 80.8%,百兆寬頻接入使用者佔比接近九成,以 ARPU/人均 GDP 來計算,我國相對 ARPU 值較美、日等國家已處於較低水平。
民眾感慨“流量太貴”的聲音日益弱化,而對通訊服務質量的要求卻在逐步提升。2020 年,我國標準化移動/固網流量套餐資費佔國民總收入比重均為 0.5%,位於全球前列,我國流量資費相較國民收入而言已位於較低水平,目前多元化的通訊套餐定價已能夠覆蓋大部分的基礎通訊需求。
根據 2021 年政府工作報告,政策層面目前已不再要求對行動通訊及家庭寬頻進行提速降費,企業寬頻和專線降費幅度要求亦收窄至 10%,運營商的行動通訊和家庭頻寬業務有望企穩。
2、市場競爭環境最佳化,“價格戰”告一段落
剖析流量“地板價”:政策重壓僅為直觀因素,運營商主動發起價格戰搶奪市場份額才是核心原因。回顧 2015 年“提速降費”政策落地之後我國流量資費的下降幅度,實際流量資費下降幅度遠大於政策要求。產生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2015-2018 年我國移動使用者及固網使用者紅利尚未見頂,運營商在完成 4G 資本開支投入之後,亟需透過發展使用者回收投資。
從資料來看,當時三大運營商固網寬頻使用者總數為 2.76 億戶,移動使用者總數為 13.28 億戶。粗略假設家庭以三人為單位且每家庭均辦理一套家寬產品,則家寬使用者數理論應超過 4 億戶(尚未計算企業寬頻使用者),使用者增長尚存在較大空間,因此當時國資委對於運營商的考核要求主要包含使用者規模與市場份額,三大運營商紛紛透過超低價套餐以及免費贈送附加產品(如機頂盒等)吸引使用者,中國移動的固網市場份額亦因此得到迅速提升,中國移動固網使用者份額從 2016 年 28%提升至 2020 年的 46%。
市場逐步接近飽和,三大運營商的移動使用者、寬頻使用者增長均出現零和博弈的動態平衡狀態,總體來說三大運營商的競爭趨於理性,國資委對運營商的考核要求轉變為提質增效(考核收入與利潤指標)。2019 年以來,三大運營商無論在移動業務還是固網業務使用者拓展方面均遇到了增長瓶頸,各自的使用者份額也已基本達到穩態。以中國移動為例,2017-2020 年,公司每年固網寬頻使用者市場份額分別同比提升 7pct、6pct、3pct 和 2pct。同時,根據產業資訊,國資委對運營商的考核要求亦發生了一定變化,從考核市場份額轉變為考核收入與利潤指標。
與此同時,為了改善運營商行業的過度競爭情況,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六項重點管控行為:①禁止終端補貼;②禁止排他性行為;③禁止為“攜號轉網”業務支付渠道酬金;④禁止任何贈送、變相贈送行為和低於成本價銷售電信產品;⑤禁止考核市場份額;⑥恢復大額贊助、捐贈備案管理制度。具體來看,2019 年開始三大運營商開始逐步下架不限流量低價套餐,2020 年運營商移動及固網使用者 ARPU 開始陸續出現拐點。
3、政策積極推動國企數字化轉型,運營商創新業務優勢突出
中央及地方政府今年以來陸續發文,推動國有企業上雲步伐加速。2021 年 3 月 25 日,國資委正式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做出全面部署,系統明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方向、重點和舉措,吹響國企數字化轉型號角。國有企業是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加快數字化轉型將加速推進新技術創新、新產品培育、新模式擴散和新業態發展,逐步推動中小企業企業更廣更深融入,逐步實現全社會數字化轉型。(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021 年 8 月 27 日,天津市國資委釋出《關於加快推進國企上雲工作完善國資雲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推進國有企業上雲,助力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今年 4 月份四川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釋出“國資雲”,浙江省國資委也於 3 月份啟動“國資國企數字化監管應用”專案建設。目前從國資雲的落地形式來看,一類是獨立搭建國資雲技術設施平臺,包括 IaaS、PaaS 和 SaaS,實行自主運營和維護;另一類是國資國企線上監管平臺,透過與雲計算廠商合作為國有企業上雲提供相應的服務。考慮到各地的國資雲籌建與運營方缺乏相關技術積累,我們預計未來各地國企上雲或更多采用第二種落地方式,隨著未來國有企業上雲速度加快,具有央企背書的運營商雲計算業務有望得到快速發展。
國內雲計算企業目前阿里、騰訊佔據較高份額,運營商有望成為下一階段最大競爭對手。今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雲計算業務收入均呈現出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同比增速。其中,中國電信天翼雲實現營業收入 140 億元,同比增幅109.3%,超過 2020 年全年總收入;移動雲實現收入 97.21 億元,同比增長 118.1%,同樣超過 2020 年全年營收,且公有云收入份額進入業界前十行列,再次跑出加速度;聯通雲收入同比提升 54.1%,達到人民幣 76.9 億元。
運營商在雲計算業務領域具有①網路覆蓋優勢、②安全可信優勢、③本地化服務優勢、④雲網融合一體化優勢。與其他雲服務商相比,運營商雲具有網路和基礎設施優勢,此外安全性和可靠性亦表現突出。從客戶資源考慮,有超過 8 成的政企客戶選擇電信傳輸服務,是政府、國企上雲首選。隨著未來國有企業上雲速度加快,運營商雲計算業務有望保持高增長。2020 年,我國雲計算市場中,阿里雲(35.6%)、天翼雲(13.3%)、騰訊雲(10.5%)、華為雲(9.7%)、移動雲(7.2%)佔據我國公有云 IaaS 市場份額前五,未來運營商在雲計算市場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4、參考韓國運營商市場:5G 商用對運營商 ARPU 拉動顯著
韓國作為全球最先啟動 5G 網路的國家,其發展環境對於中國運營商市場具備較高的參考意義。韓國運營商市場與中國運營商市場在政策環境、市場競爭格局、發展階段等多個層面均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借鑑其 5G 發展經驗,有利於對我國運營商在 5G 時期的轉型方向作出前瞻判斷。
韓國“行動通訊費用減免方案”政策與我國“提速降費”政策具有相似之處,政策開展初期對運營商 ARPU 形成衝擊,後續隨著政策壓力放緩以及 5G 商用,ARPU 逐步實現企穩回升。韓國一直致力於推動通訊服務普及,2017 年推出“行動通訊費用減免方案”,自當年 9 月起針對普通手機使用者的基本費用優惠幅度(與移動運營商約定一定期限內享受的話費折扣)從 20%擴大到 25%;下半年又繼續修訂相關法規,對老年人和低收入群體的手機話費每月減免1.1 萬韓元。
同時,韓國在 4G 時代堅持推動實行普遍話費制,即將每月 200 分鐘話費、1GB 流量和基本簡訊服務作為包月制的基本內容,月租由 3 萬多韓元降至 2 萬韓元,希望藉此達到每年最多減免 4.6 萬億韓元通訊費用的效果。在此政策下,從 2017 年下半年到 2018 年底,韓國三大運營商的 ARPU 均出現明顯下滑,幅度最大達到 13%。2019年初政策壓力有所緩解,疊加 5G 商用開啟,高 ARPU 值使用者增加,整體 ARPU 值觸底回升。
韓國運營商積極推動 5G 商用,5G 使用者滲透率、DOU 顯著提升,對移動 ARPU 形成拉動。在推出 5G 服務以後,韓國運營商移動 ARPU 拐點顯現,帶動移動服務收入增長。其中,2020 年 LG Uplus 以 5.1%的移動服務收入同比增速領先市場,SK 電訊和韓國電信同期移動服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 2.8%和 1.6%。整體來看,截至 2021 年 6 月,韓國5G 使用者數達到 1647 萬,佔行動網路使用者總數的 23.8%。
5G 時期韓國運營商積極推廣超高畫質影片、AR/VR 等高流量需求業務,在上述 5G 應用的拉動下,運營商 DOU 實現了快速增長。根據 MSIT披露,2021年8 月,韓國 5G使用者DOU達到25.71GB,是 4G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DOU)的 2.8 倍,實現了顯著提升。
韓國運營商積極探索 5G 新應用,VR/AR 成為關鍵佈局領域。在 5G 商用以來,LG U+市場份額顯著提升,與其提供的 5G+增值服務密切相關。VR/AR 對網路速率具有較高要求,韓國三大運營商均聚焦超高畫質影片、AR/VR 應用的發展,涵蓋電競、體育賽事、文娛、社交、流媒體、教育、旅遊等多個領域。以 LG U+為例,LG U+推出 VR/AR 5 大服務,結合超高畫質影片和直播功能,主打體育賽事和娛樂明星。目前 LG U+在 5G 消費者業務中推出 U+職業棒球、U+高爾夫、U+偶像直播、U+AR、U+VR、U+教育、U+T 兒童圖書館等服務,透過把豐富的 AR/VR 獨家內容用於5G B2C 服務,驅動 5G 使用者購買額外的 5G 服務來拓寬收入來源,提升盈利能力。
參考韓國市場,低價競爭已不再是提升份額的主要手段,差異化的增值服務成為下一階段的關鍵競爭要素。除了 5G應用服務之外,LG U+根據不同使用者對於網路速率、訂閱內容的差異化需求細化 5G 套餐設定。以 5G Super PlanPremium Choice 和 5G Super Plan Special Choice 為例,上述套餐語音通話時長、資料流量均一致,但套餐月費分別為 130000 韓元和 110000 韓元。兩個套餐的 ARPU 的差別主要來源於增值服務的差別。前者支援 3Mbps 無限資料漫遊,後者支援 100Kbps 無限資料漫遊,滿足了使用者對網路速率的差異化需求。
二、成本側:5G 第一輪資本開支高峰或落於 2022 年,網路運維成本可控
折舊及攤銷和網路執行及支撐成本佔運營商主要成本費用超 60%,是運營商成本端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營商主要承擔費用包括網間結算支出、人工成本、折舊及攤銷、網路執行及支撐成本等專案。根據三大運營商 2021 年半年報資料,主要成本費用中網路執行及支撐成本佔比約 33.51%,折舊及攤銷佔比約 29.65%,人工成本佔比約 20.19%,網間結算支出佔比約 13.28%,其他佔比 3.37%。總體來看,運營商成本受折舊及攤銷專案以及網路執行及支撐成本影響較大。
縱觀 2012 年至 2021 年上半年,網路運營及支撐成本增長放緩,折舊攤銷費用逐步下降,人工成本有所提升。2019年執行 IFRS 16 新租賃準則,導致折舊及攤銷同比顯著提升,若剔除 IFRS 16 的影響,運營商折舊攤銷成本同比增速自 2017 年後穩步放緩,主要由於 4G 投資高峰結束,2015 年後運營商資本開支進入下行通道。
此外,得益於維護費用以及電費的良好控制及精細化管理,2021 年上半年運營商網路運營及支撐成本佔收比同比下降 0.3 個百分點,同比增速自 2016 年起逐年放緩,2020 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加快主要由於 2019 年受新租賃準則影響基數較低,剔除該因素影響整體呈逐步趨穩狀態,但隨著 5G 基站建設加快,預計未來將小幅提升,維持低速增長。同時,近年來各運營商均加大薪酬向績效業績傾斜及創新技術人才的引入,人工薪酬成本穩健上升。2021 年上半年,各運營商主要成本費用均有所提升,主要是由於 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數較小,2021 年疫情有所好轉後,運營商加大業務推廣所致。
1、資本投入首個高峰即將度過,折舊攤銷壓力緩解
5G 時期運營商堅持按需建網、精準投資,5G 資本開支首個高峰或即將度過。2019 年 6 月,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發放 5G 牌照,5G 投資週期開啟。2019-2020 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分別為 2999 億元和 3330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0%和 11.05%。根據運營商年度規劃,2021 年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有望達到 3406 億元,同比增長 2.28%,增速有所放緩。根
定性來看,2021 年上半年運營商資本開支佔收比均低於折舊攤銷佔收比,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規模縮小,未來年度折舊攤銷費用有望下降。定性來看,若資本開支大於折舊攤銷,固定資產規模將會擴大,反之則縮小。2016 年起,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資本開支佔收比出現不同程度下降,2019 年平均低於折舊攤銷佔收比近 5 個百分點,2020 年,儘管運營商加大資本開支投入,但資本開支佔收比仍略低於折舊攤銷佔收比。根據上文判斷,預計 2020-2023年是我國 5G 建設高峰時期,資本開支將保持穩定增長,後續投資可能出現回落,折舊攤銷壓力相對較低。考慮 4G裝置折舊週期,2014 年左右的 4G 網路投資折舊攤銷已基本完成,5G 投資亦相對平穩,未來年度運營商折舊攤銷費用佔收比有望保持平穩或略有下降。
共建共享有望為運營商帶來規模效應,折舊攤銷費用及網路執行支撐成本佔收比均有望保持穩定。5G 時期,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基站,在降低裝置投資的同時為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網路服務;中國移動和廣電波段共建共享700MHz 通訊頻段,提高 5G 頻射範圍,減少基站數量需求。因此,運營商將分攤基站建設及維護費用,同時擁有全部基站使用權實現創收,未來折舊攤銷費用有望保持平穩,網路執行及支撐成本雖預計上升,但佔收比有望保持平穩或略增。
2、“價格戰”告一段落,運營商加強市場渠道費用管控
成本費用管控得當,運營商銷售費用及費用率自 2018 年起均穩定下降,2021 年上半年銷售費用有所提高,但費用率依然保持穩定。歷年來,市場份額作為 KPI 考核之一,三大運營商為了搶佔市場採取低價競爭策略,盈利能力下滑,2019 年中國移動十年來首次出現營收利潤雙下滑。同年,國資委向三大運營商下發新的考核要求,將停止考核市場份額,據工信部 2020 年通訊業統計公報,我國 4G 使用者數達 12.89 億戶,規模全球第一,新政將促使三大運營商恢復理性競爭,降低銷售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自此,三大運營商調整移動業務發展策略,嚴控使用者發展成本,2021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平均 431 億元,相較 2020 年上半年降低 6.24 億元,同比下降 2.69%,佔營業收入平均比重從 2018年 10.66%下降至 2021 年上半年 8.67%,下降 1.99 個百分點。2021 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平均銷售費用實現 205.72 億元,銷售費用率 10.78%,歷年來中國移動銷售費用率最低,預計 2021 年整體運營商整體銷售費用率將持續下降。未來三年,行業將進入新的一輪 5G 使用者拓展期並聚焦高質量使用者,從當前 5G 套餐資費情況來看,三家運營商 5G 套餐資費基本持平,市場競爭迴歸理性,銷售費用有望保持穩中有降。
運營商市場的競爭從價格轉向增值服務,終端補貼逐步取消。在 3G 時代,三家運營商分別推廣 3 種 3G 制式,由於手機終端互不通用,三大運營商加大 3G 終端補貼推廣產品,從而刺激移動使用者數大幅正向增長,但如今 4G 移動使用者滲透率已接近見頂,在國際運營商終端補貼變化、國資委明確要求、中國運營商自身發展需求的背景下,流量經營或將走到盡頭,近年來銷售通訊產品成本佔收比不斷下降,2019 年中國移動明確禁止終端補貼,中國聯通終端補貼佔銷售通訊產品成本比跌入近十年最低值 2.99%,終端補貼有望陸續減少,“價格戰”即將告一段落,運營商將全面推動“去管道化”轉型。
三、收入側:傳統電信業務穩步增長,創新業務駛於快車道
電信業務收入平穩增長。根據工信部資料,2021 年 1-10 月份,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 12252 億元,同比增長 8.2%,兩年平均增速 5.7%,增速較 1-9 月份小幅回落 0.2 個百分點。按照上年不變價計算的電信業務總量為 13894 億元,同比增長 28%,持續呈快速增長態勢。
新興業務收入增勢突出,對電信業務拉動作用持續顯現。根據工信部資料,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 IPTV、網際網路資料中心、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業務,1-10 月份共完成業務收入 1854 億元,同比增長 28.8%,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比為 15.1%,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 3.7 個百分點。其中雲計算和大資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達91.3%和 33.1%,資料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8.7%。
具體來看,三大運營商主營業務收入均保持穩健增長。2015 年起,三大運營商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根據三大運營商最新港股財報,2021 前三季度,中國移動實現營運收入 6486 億元,同比增長 12.9%;中國聯通實現收入 2445 億元,同比增長 8.5%;中國電信實現收入 3292 億元,同比增長 12.5%。今年以來,5G 使用者數持續提升,家寬融合產品推廣順利,產業數字化業務發展迅猛,運營商整體收入增長穩健。
利潤方面,收入規模效應體現,網路裝置資產折舊壓力減輕,盈利逐步釋放。根據三大運營商最新港股財報,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 EBITDA 為 2375 億元,同比增長 9.5%,EBITDA 率為 36.6%;中國電信 EBITDA 963.48億元,同比增長 4.5%,EBITDA 率為 31.7%;中國聯通 EBITDA 為 753.37 億元,同比增長 2.2%,EBITDA 佔服務收入比為 33.9%。
1、移動業務:5G 使用者滲透拉動 ARPU 回升,運營商移動業務收入恢復增長
三大運營商移動業務收入均恢復正增長。2020 年以來,我國提速降費政策告一段落,5G 使用者數快速提升,三大運營商移動業務逐漸開始恢復。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電信實現移動業務收入 1405.28 億元,同比提升 6.30%;中國聯通實現移動業務收入 1233.24 億元,同比提升 5.80%。
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快速增長,10 月份 DOU 值創新高。1-10 月份,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累計流量達 1810 億 GB,同比增長 35.3%。10 月份當月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DOU)達到 14.32GB/戶·月,同比增長 25%,比上年底高 2.4GB/戶·月。具體來看,2021 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手機上網 DOU 提升 38.7%至 11.9GB,中國聯通移動手機使用者 DOU同比提升 29.8%至 12.2GB。
5G DOU 較遷轉前提升明顯。根據中國移動半年報資料,公司手機上網 DOU 為 11.9GB,5G DOU 達到 20.7GB,較遷轉前提升 29.4%。中國電信 2020 年 5G DOU 為 13.4GB,公司目前統計口徑為 5G 套餐使用者,預計隨著 5G 網路使用者佔比提升,未來 DOU 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中國聯通:匯聚“平臺+網+X”生態資源,豐富 5G 創新應用。上半年產業網際網路業務收入 280.3 億元,同比增長 23.6%,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升 2.5 個百分點至 18.9%。聯通雲收入同比提升 54.1%,達到人民幣 76.9 億元,受創新業務良好增長拉動,固網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 653 億元,同比增長 7.9%。
預計未來一年我國 5G 使用者數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對移動 ARPU 形成主要拉動。截至 9 月末,我國 5G 手機終端連線數達 4.45 億戶,比上年末淨增 2.47 億戶;三大運營商 5G 套餐使用者數達 6.24 億戶,比上年末淨增 3.01 億戶,5G 手機終端連線數與 5G 套餐使用者數同步增長,5G 使用者“質量”提升。根據三大運營商 9 月運營資料,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 5G 套餐使用者數分別達到 3.31 億戶、1.56 億戶和 1.37 億戶,滲透率分別達到 34.7%、42.1%和 43.4%。從 5G 使用者數角度來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 5G 使用者份額分別為 53.11%、24.94%和21.96%。
2、固網業務:固網業務量收雙增,增值服務推廣拉動寬頻 ARPU 持續改善
固網業務收入止跌回升,量收雙增。2021 年上半年,中國聯通固網寬頻接入收入同比增長 0.69%,達到人民幣 220億元,固網寬頻使用者淨增 403 萬戶; 中國電信寬頻接入收入 381 億元,同比增長 7.91%,使用者淨增 568 萬戶;中國移動寬頻接入 472 億元,同比增長 29.78%,使用者淨增 1528 萬戶。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電信實現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 854.98 億元,同比提升 4.7%,寬頻接入收入達到 568.96 億元,同比提升 6.8%,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長 30.3%;中國聯通實現固網服務收入 333.41 億元,同比提升 3.90%。
家庭寬頻服務升級,寬頻 ARPU 持續改善,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中國移動始終堅持質量驅動寬頻領先、內容驅動電視領先、應用驅動智家領先的策略,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有線寬頻 ARPU 為 34.8 元,同比增長 7.3%,家庭寬頻綜合 ARPU 為 39.8 元,同比增長 10.7%;中國電信寬頻接入 ARPU 達到 38.8 元,較去年同期保持回升,寬頻綜合 ARPU 達到 46.1 元,同比增長 4.5%,公司寬頻 ARPU 持續提升,主要得益於智慧家庭收入增長拉動,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市場競爭格局已步入“新常態”,融合下游應用創造盈利空間。在固網業務方面,中國聯通堅持“網業營服信”全面協同,以“三千兆”為引領,結合業務需要與 5G 熱點,建立網業服協同聯動機制;同時制定《千兆寬頻發展規劃》,聚焦高價值區域,以寬頻無條件受理為依託,構建家庭使用者“兩網一中臺”數字化運營體系,深度融合固網與應用產品,2020 年融合業務在固網寬頻使用者中的滲透率達到 64%。中國移動大力踐行 2C2H 戰略,在傳統千兆寬頻基礎上提供 FTTR 全家 WIFI、精品 IPTV、智慧家居、線上教育&雲遊戲等服務,充分挖掘家庭使用者價值。2018 年以來,公司大力發展有線寬頻業務,迅速實現後來居上。
2019 年 7 月底,中國移動有線寬頻的客戶總數達到 1.78 億戶,首次超過中國電信,行業排名第一。中國電信聚焦智慧家庭等創新業務,2021 年上半年實現收入 71.74 億元,同比增長32.9%,助力寬頻綜合 ARPU 增長 5.9%,寬頻接入 ARPU 也止跌回增 2.9%。工信部日前公佈,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和 4G 網路,千兆光纖覆蓋家庭超過 1 億戶,隨著千兆寬頻規模化,10GPON 滲透率提高,家庭寬頻使用者綜合價值將進一步提高。截至 2021 年 10 約,100Mbps 及以上固網寬頻接入使用者佔比高達 92.2%,透過下游產品賦能,高速寬頻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強,使用者結構最佳化有望提升未來盈利空間。
3、創新業務:創新業務發展迅猛,收入佔比持續提升,重新定義運營商未來十年的成長性
創新業務發展迅猛,收入佔比持續提升,重新定義運營商未來十年的成長性。5G 時代,運營商的雲網端價值凸顯,聚焦雲+DICT,發揮“雲網融合”獨特優勢。運營商在雲計算、IDC、邊緣計算等領域資源稟賦超群,近年來創新業務收入佔比快速提升,成為支撐運營商行業發展的核心動能。長期來看,5G toB 應用將在各行各業陸續落地,運營商將發揮其在網路的獨有優勢,賦能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2021 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開拓 5G 新應用場景,5G+產業鏈發展實現快速增長。共完成新興業務收入 1145 億元,同比增長 27%,在電信業務收入中佔比 15.2%,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 3.5 個百分點。IPTV、IDC、大資料、雲計算領域收入取得佳績,其中雲計算和大資料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 96.7%和 31.3%。
中國聯通:匯聚“平臺+網+X”生態資源,豐富 5G 創新應用。上半年產業網際網路業務收入 280.3 億元,同比增長 23.6%,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升 2.5 個百分點至 18.9%。聯通雲收入同比提升 54.1%,達到人民幣 76.9 億元,受創新業務良好增長拉動,固網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 653 億元,同比增長 7.9%。
中國電信:聚焦雲+DICT,強化天翼雲技術優勢,形成覆蓋 IaaS、PaaS、SaaS 的全棧雲服務功能。上半年實現產業數字化服務收入 501 億元,同比增長 16.8%。天翼雲收入達到 140 億元,同比增幅 109.3%,其中 PaaS和 SaaS 收入佔比約為 25%。
中國移動:持續推進 5G+AICDE 能力產品,全面推進“網+雲+DICT”智慧化服務,上半年實現 DICT 收入 334億元,同比增長 59.8%。其中移動雲收入 97 億元,同比增長 118.1%,公有云收入份額進入業界前十列,IDC收入 118 億元,同比增長 27.0%。
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 DICT 業務收入達到 489 億元,保持高速增長;中國電信實現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 740.9億元,同比增長 16.80%;中國聯通實現產業網際網路業務收入 409.25 億元,同比增長 25.30%。從收入佔比來看,2021年首三季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創新業務收入佔比分別達到 7.54%、22.50%和 16.74%,收入佔比呈現快速提升態勢。
四、投資分析
我國運營商傳統電信運營業務發展質態逐步改善,“四升五”對移動業務形成支撐,增值服務融合推廣拉動家寬業務恢復增長,ARPU 拐點趨勢正在逐季加強。2022 年 5G 應用或將陸續落地,運營商 5G 網路投資逐步進入收成期,折舊攤銷、網路運維、市場推廣等成本費用好於預期。在創新業務方面,運營商在雲計算、IDC 等領域具備“雲網融合”優勢,在 5G 時期將充分發揮其網路優勢賦能工業網際網路等行業應用,新興業務轉型已陸續實現突破,收入佔比亦在逐步提升,但目前新興業務真實價值尚未被市場充分認識,未來具備提升空間。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