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中南海舉行了兩場授銜活動,周恩來身穿灰色中山裝,左手習慣性地彎在胸前,笑著擺了擺手說:“我是政府工作人員,是為諸位元帥服務的,當好你們的後勤嘛。”
1955年,周恩來在中央的委託下,全權負責十大開國大將的授銜,周恩來很少在一線指揮戰鬥,也不在軍中任職,為何由他來負責十大開國元帥的授銜?
周恩來在軍隊建設上有何貢獻?
提到周恩來,我們想到的是他總理的身份,想到的是他在外交場合上舌戰群儒的場面,然而周總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中國軍隊的創始人之一。
1922年在歐洲留學的他,就對德國領袖盧森堡說的“我們要無軍隊便不能革命”這句話印象深刻
同年他在《西歐的“赤”況》中指出:西歐革命在遭遇反動派鎮壓之後,將會在幾年內面對“較為困難”的境地,而革命發展的出路就是在於軍隊的力量—“法國工人同軍隊一旦能聯合起來,這事便有希望。”
12月15日,他在《少年》第6號上發表《論工會運動》《俄國革命是失敗了麼》和《評胡適的“努力”》,面對胡適所宣傳的“好人政府”的主張。
周恩來針鋒相對,表示:在帝國主義和軍閥相爭的中國,建立“好人政府”是不切實際的,是在做夢,只有堅強的革命軍隊才能實現中國革命的成功,要成功,便不能不革命,要革命,便不能無軍隊。如此鮮明的觀點,在當時的共產黨人的言論中都是少有的。
歐洲留學歸來之後,周恩來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黃埔軍校在當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孕育出了大量的軍事人才,比如林彪、陳賡等等,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得多的人才。
周恩來在黃埔軍校擔任的政治部主任,絕對不是什麼閒職。他擔任政治部主任之後,開始對一系列的工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先是完善政治處機構,指導建立“中共黃埔特別支部”
在思想上加強共產黨對軍校的影響,重新制定軍校的政治工作計劃,把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及時地戰地動員、發展群眾,保證軍事作戰取得勝利,實現了軍事訓練和政治學習相結合,在周恩路的努力下,北伐軍的面貌煥然一新。
1927年以後,紅軍乃至八路軍都是在這一制度上加以發展的,所以說周恩來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工作的先期開拓者,還是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開拓者。
1927年2月,時任中共上海區委軍事委員會書記的周恩來,在月底和中共中央召開了聯席會議,會議中商討開始著手準備第三次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的核心是建立一支由自己直接領導的有戰鬥力的隊伍,並把這支隊伍作為起義的主力軍,在關鍵時刻能夠殺敵制勝。
經過討論之後決定由周恩來負責總指揮,趙世炎任副總指揮,3月21日,上海總工會頒佈了同盟罷工令,80萬工人實行罷工,中共中央確定起義方針之後,指揮部派出了3000名左右的武裝糾察隊為核心,並依靠群眾力量不斷壯大。
把上海劃分為南京、虹口、浦東、吳淞、滬東、滬西、閘北七個區域。分別安排得力骨幹擔任負責人,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按分工,趙世炎,顧順章負責閘北區,周恩來、徐梅坤負責南市區,並強調可根據變化進行調整。
下午時,南市工人糾察隊和起義工人進攻警察署和淞滬警察廳,僅僅一個小時,就獲得了勝利,緊接著佔領了高昌廟兵廠、南火車站。
閘北是北洋軍閥部隊集中的地區,畢庶澄的司令部就設在了這裡。工人糾察隊佔領五區警察局後,周恩來將指揮處設在這裡,經過一天猛烈攻擊,敵軍軍力不支,畢庶澄的軍隊全軍覆沒。
在周恩來的領導之下,武裝起義獲得了成功,極大地振奮了中國工人的鬥志。雖然在20天之後,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讓上海民不聊生,但是這一次武裝起義的成功,給中國革命提供了大量的經驗。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對中共發動了慘無人道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毫無人性地屠殺共產黨員,這場政變的發起,標誌著國共合作的失敗,同時在這次政變之中,中國共產黨意識到了軍隊的重要性。開始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第二天,上海20萬人罷工,為了支援工人並且瞭解到最新狀況,周恩來和趙世炎一起赴閘北參加了青雲路10萬人左右的群眾罷工。
那一天,周恩來看到了國民黨軍隊慘無人道的鎮壓,看到了人民群眾自發向上的力量,同時周恩來也意識到了軍隊的重要性。
在白色籠罩之下,周恩來難以在上海立足,安排完上海地下黨的秘密工作之後,五月來到了武漢,這時候武漢和長沙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在幾經反轉之後,周恩來決定“以湘鄂贛為中心”,“動用也聽,賀龍部隊進行武裝暴動”,
在7月中旬,周恩來帶領葉挺、賀龍在九江、南昌一帶伺機而動。7月26日,在陳賡的陪同下,周恩來二人秘密到達南昌,開始準備起義工作,聽取了有關南昌敵情的報道,成立了一箇中央前敵委員會,
28日,周恩來找到賀龍面談,告訴了賀龍關於起義的具體計劃,賀龍表示,一切聽從組織的安排。30日,以中央代表身份出現的張國燾在前敵委員會,提出了30日、31日起義如有成功把握,可以舉行,否則不可動。
張國燾說道:“共產國際派來了接替鮑羅廷的代表,羅米那茲同志已經到達武漢,我們談論暴動事宜之後,由他向共產國際請示,國際已經回電,大意是要我們停止冒險,主張我們與張發奎一起幹,打回廣州,再由南向北發展革命。”
聽到張國燾這樣的想法,眾人紛紛感到不解,李立三站起來說道:
“我們什麼都準備好了,討論什麼,有什麼可討論的!”
譚平山也跟著附和道:“說不幹就不幹,那我們之前的工作不就白費了!”
周恩來也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就是幹!”
張國壽一看自己沒有支持者,一時間沒了底氣,轉為商量的口吻說道:
“我剛到,自然是不瞭解這裡的情況,主要聽你們的,不過國際電報可說了,要有成功的希望,他們才贊成,要是幹不好的話,共產國際的意思是推遲一下……”
張國燾話音剛落,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沒想到,一向溫文爾雅的周總理竟然拍了一聲桌子,站起來衝著張國燾吼道:
“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到底是你的意思,還是共產國際的意思?
中央派我來,是來組織暴動的,這時候,你說共產國際不支援暴動,究竟是你的意思,還是共產國際的意思?
這讓我怎麼執行,我辭職不幹了!
今天的特別委員會我也不出席了!”
看到周恩來大發雷霆,以辭職相抗爭,張國燾選擇了默默閉嘴。8月1日凌晨的南昌起義最終確定了下來。
8月1日凌晨,在周恩來的領導下,打響了中國武裝反抗革命黨統治的第一槍,敵人有的被殲滅,有的繳械投降,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鬥爭,殲滅了南昌國民黨軍隊3000餘人,共繳獲槍支5000多支,子彈70餘萬發,大炮數門。佛曉起義部隊全部佔領南昌城。
從此,中國有了第一支武裝起義的軍隊,當天中國共產黨人召開會議,由周恩來改定的《中央委員會宣言》出發,以7項具體主張號召一切革命力量去開闢新的根據地,解決土地問題,加入反帝反軍閥反封建的隊伍之中。
當晚,周恩來主持參加了參謀團會議,商議南下行軍路線問題,8月2日,中央前委對起義部隊進行了修改,任命周恩來為參謀團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軍長等職,中國有了一支獨立的裝部隊,人數多達3萬人左右。基於南昌起義,說周恩來是人民軍隊的創始人,絕無誇張之意。
國共合作破裂之後,紅軍和根據地的發展成了蔣介石心中的一塊心病,而李立三的冒險主義在不斷推進黨中央進行攻打大城市,這樣的冒險行動讓蔣介石集團感到極大的震驚。
1930年10月到1932年,國共兩黨之間硝煙不斷,蔣介石更是調動重兵“圍剿”紅軍,好在毛澤東戰略技術運用正確,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但在寧都會議上,毛主席的戰術受到了強烈的批評和指責,會議結束之後,中央無端撤離了毛主席第一方面軍中政委的職務,由周恩來接任。
1932年年底,國民黨調集了30多個師大約50多萬的兵力,對紅軍進行第四次大規模圍剿,而紅一方面軍只有大約7萬人的兵力,周恩來、朱德根據實際狀況,運用和發展以往反“圍剿”作戰的成功經驗,打破了國民黨對中央根據地的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使紅軍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勝利。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授銜儀式開始策劃,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評銜,是一件政治性極強的工作,為了慎重起見,將軍銜的評定工作拖到了1954年年底之前完成。而這次的評議工作就交給了周恩來和彭德懷的手中。
經過周恩來的慎重決定,確定了人民軍隊最高統帥的軍銜,對建立全國人民武裝力量和領導全國人民武裝力量革命戰爭、立有卓越功勳的最高統帥,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軍銜。
對建立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和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階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經過會議的商討之後,決定了十大開國元帥的名單。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的授銜儀式上,毛主席站起身來,親手將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帥軍銜的命令狀授予到場的元帥,將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分別授予十大元帥。軍銜命令是以國務院總理的名義由周恩來簽發。
不管是第一次武裝起義,還是城市工人起義,甚至到後來的紅軍長征。周恩來在隊伍中都處於核心位置,足以說明,他在軍隊中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了周恩來在革命前期的探索,後期的革命軍隊才會發展得如此順利,由周恩來確了人民軍隊的最高統帥的軍銜,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