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132萬紅磚房」火出圈。
不僅設計師捱了全網一遍罵。
還讓開播8年的《夢想改造家》慘遭翻車。
在此之前,這檔家裝節目一直都保持著不錯的口碑,出過不少精彩的案例。
不僅為我們開啟家裝的眼界和想象力,還能帶來許多溫馨的人文關懷。
而它所借鑑最多的,正是這類節目的鼻祖——
一檔在日本開播快20年的超強綜藝。
今天,魚叔就來安利一把。
《全能住宅改造王》
大改造!!劇的ビフォーアフター
《全能住宅改造王》是一檔在日本長盛不衰的國民綜藝。
自2002年以來,一共播出了將近300期。
豆瓣9.6分,國內觀眾也很喜歡看。
它不僅是家居改造類綜藝中最早的,也是口碑最高的。
這一切都歸功於節目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全能住宅改造王》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特別實在。
看看它每一期那率性而為的小標題你就知道——
「讓家人分散開的家」
「光線逐漸消失的家」
「吃烤肉就會跳電的家」
「浴室只有四分之一坪的家」
「睡在棉被櫃裡的家」
「一走樓梯抽風機就會停的家」
……
就像是隨口取出來的,樸實無華卻又簡明扼要。
由名字知內容,直接點出了每個家庭在房屋問題上的困難:
佈局、空間、採光、油煙、用電、上廁所難等……
都是些實際生活中會困擾到我們的方面。
透過這檔節目,我們能見識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案例。
比如有一期叫做「與兩萬本漫畫共同生活的家」。
一對老年夫婦居住在一個矮小、破舊的老房子。
因為從事租書生意,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
老書捨不得扔,新書每個月還要進,幾十年來家中藏書量已達兩萬本。
再加上老人的身體日益變差。
整個房屋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
還有一期名為「時空交錯的家」。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傳統日式建築的「危險」。
在狹小、擁擠的二層小獨棟,設定了異常狹窄而陡峭的螺旋樓梯。
僅僅是隔著螢幕,都會讓人看得一身冷汗。
而家中的老奶奶卻每天需要爬上爬下數次。
每一次,都伴隨著不小的風險。
要解決這些奇葩的問題。
就輪到設計師們登場了。
能來參加節目的設計師,都非泛泛之輩——
大部分都是一級建築士。
這裡稍微介紹一下日本的建築教育體制。
和大多數國家不同,在日本建築類教育中,建築與結構兩種專業是不分的。
一級建築師,少之又少,個個都是樣樣精通的全才。
既能處理內外部結構改良,又能負責具體的家居設計。
所以,才敢以「全能王」的名號自居。
比如說名氣最大的一位——
本間貴史。
他被譽為「神之手」。
也參與過《夢想改造家》的錄製,在整個亞洲設計領域享有盛譽。
當年,他就是靠著《全能住宅改造王》的傑出表現揚名立萬。
參與改造的多期節目,期期必看。
其中最值得推薦的是第110期「穿著單薄的家」。
這是一棟簡陋的小平房,供一個五口之家居住。
擁擠是第一大問題。
由於地處日本東北地區,另一大問題是嚴寒。
每到冬季,即便暖氣開到最大,室內最大溫度也不過五度。
當本間進行實地調查的時候,發現事情比想象中還要複雜。
房屋的寒冷不僅是因為裝潢的簡陋,更是由於地基的裸露。
房子的北面居然是一個半開放結構,使得大量冷風直接湧入屋內。
於是本間開啟了整個房子的大型手術。
他率領工程隊對整個房子的底部進行了徹底的翻新。
鋪上了土壤蓄熱式地暖氣。
這種結合了土壤的地暖能更有效地傳遞熱量。
並上至天花板,下至院牆的全部安上了隔熱層。
進一步杜絕了熱量的流失。
地基的裸露部分,則用碎貝殼堆滿。
這玩意兒不僅便宜,能擋風。
人踩在上面還會發出很大的聲響,順帶提供了防盜功能。
對於室內家居,本間則掏出了自己的拿手絕活——
收納的藝術。
只見他神神秘秘地設計了六個大小完全一樣的五角形木箱。
三個裝在了收納櫃的背後。
另外三個則裝到了收納櫃後面的牆上。
六個木箱便能彼此交差疊在一起。
這樣設計是為了什麼?
一時間真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直到本間在外面拉動收納櫃的時候,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六個木箱分隔開來,形成了一段段階梯。
原來他早就考慮到了對於每一寸空間的充分利用。
這些木箱不僅可以用來裝些小物件,同時也是通往閣樓的樓梯。
一點兒也不佔地方。
整個屋子都充滿了類似於這般的巧思。
這已經不是改造,而幾乎就是在重建了。
在節目最後,房子改造前後的對比讓人驚奇。
但即便如此,最後的所有花費也完全沒有超過預算。
不愧是「神之手」。
其實,本間也代表了《全能住宅改造王》中設計師的統一特點。
一方面,他們堪稱廢物利用大王。
用些小破爛進行發明創造的本領那叫一絕。
本間所使用的隔熱材料就是由廢舊報紙製成的。
這就在很多地方大大節約了成本,使得符合預算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他們都是實用派的代表。
從頭到尾,講究親力親為。
不僅主導前期的設計工作,後期的施工階段也全程參與。
泥匠、瓦匠、木匠的活他們可以一個人全包了,無論多髒多累都毫不在意。
舉手投足之間,這份絕不自視甚高的匠人精神真的讓人不得不讚嘆。
而這也正是《全能住宅改造王》這麼多年來一直貫穿的精神理念——
以人為本。
一切都是環繞著「人與家」而進行。
節目並沒有因為要突出設計師的神奇,就忽視了對被拍攝家庭的關注。
每期都將諸多筆墨放到了遇到困難的普通人身上,展現每一個家庭的生活難處。
像在「與兩萬本漫畫共同生活的家」中,就先拍了店主老奶奶工作時的場景。
每次進新書,老奶奶都會細心給每一本進行包裝,保證它們的經久耐用。
在「吃烤肉就會跳電的家」中,則詳細描述了一大家子人遠離城市的郊區生活。
父親平日裡在公司當上班族,週末則會打理一個大菜園,這為全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蔬菜。
先展示平凡而幸福的瞬間,之後再揭露存在的問題。
這便有了層層遞進,娓娓道來之感。
在建築師的設計理念裡,「以人為本」更是一切的核心。
在他們眼裡,家的功能是為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
舒適感、幸福感,因人而異,隨需而行。
一切都必須以屋主的意志為轉移。
正如節目中的一位設計師所說的:
「所謂的家,是個左右人一生的地方。」
有一期「每次外出便得躺平的家」。
設計師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在於房屋的廁所改造上。
這麼做的原因,就在於女主人左半身幾乎全部癱瘓。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生活越來越不方便,夫婦倆才動了改造房屋的心思。
其中,廁所的改造是重中之重。
為了實現女主人可以獨自上廁所的心願,設計師進行了全方面的考量。
他將女主人帶到了製作衛浴的工廠,進行了精準的模擬。
從而進行一系列恰到好處的改造。
他發現,廁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還發現,扶手、紙巾、按鈕、水池等每一樣東西都應儘量在右手邊,方便使用……
又注意到,女主人是靠右腿發力,以右腿為軸心,順時針轉動。
他馬上就進行了調整。
將開門改到了馬桶右側,讓女主人的行動更加便利。
而最讓人暖心的一處設計,是廁所的牆壁。
之前曾發生了這麼一幕:
女主人如廁完起身時會重心不穩,得頭頂著牆壁保持平衡,才能整理衣褲。
設計師默默記在了心中。
他特意在馬桶正前方的牆上安排了一處額頭墊。
材質精挑細選,軟硬適中。
頭頂在上面,既能支撐得住,又完全不會覺得不適。
舉手之勞,大大提高了女主人在如廁時的體驗。
細細一想,這樣的設計其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專業,也不算什麼複雜的構思。
這樣的設計很簡單,但卻是最具有人情味的。
它揭示了這個節目的內在主旨:
家,需要溫度。
設計,亦需要溫度。
因此。
我們在節目中,總能看見設計師和接受改造的家庭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畫面。
這或許便是《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秘密——
讓心中有愛的人,做出充滿愛的住宅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