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中,國家決定將黨的工作和政府職務明確分開,各級黨委一把手不再兼任政府職務。因此,華老主動辭去了國務院總理一職,不再兼任政府職務,在他之後又接連有7位也辭去了副總理的職務,那麼這七位分別都是誰?他們又為國家做出過哪些卓越的貢獻?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在這之前希望您能動動手指頭,點贊加關注給我一個支援。
第一位就是眾所周知的鄧公。早在1952年國務院還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4年改為國務院)時,他就是副總理了,直到1980年,前後加起來也有19年之久了。尤其是1977年之後,鄧公在為國家的發展建設上做出的貢獻,可謂是開天闢地獨一份的。作為早期的共產黨員,鄧公同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一樣,年紀輕輕就投身到革命事業之中,可以說一輩子都在為國為民而戰鬥。
土地革命時期,他同大將張雲逸、上將韋拔群等人,先後領導發起了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建立了中國西南邊疆最早的革命根據地,左右江根據地,並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那時期,一切都剛剛開始,但卻為後來的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時期,他還參加了許多先輩革命家們都參加了的重大行動,就是艱難漫長的長征,這時候的鄧公已經是黨組織內的秘書長。
抗日戰爭時期,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先後與時任師長劉伯承開闢了晉冀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參與指揮我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規模最大的進攻戰役百團大戰。
解放時期,他再次與劉伯承元帥進行密切配合,領導參與邯鄲戰役、隴海戰役、襄樊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等,為新中國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新中國之前幾個重要的時期鄧公都有參與其中,既是新中國成立的見證人又是建立者之一。
但比起這些,後人對鄧公更加熟知的,還是1977年他回到崗位之後的工作成就。此時的中國發展需要新的改變,鄧公不辱使命,提出對外開放、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等措施,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80年開始實施普及全國小學教育等等,這些都讓新中國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時期,也給中國打開了一條發展的康莊大道。
儘管在1980年,鄧公應國家要求辭去了副總理一職,並不再兼任總參謀長,但是在為國家發展的道路上,他還在繼續戰鬥。
第二位是李先念。相比許多黨內重要人物,李先念是我黨內為數不多,在數次風浪中一直保持著高位的人之一。
而且還是難得的軍政全才,從19歲加入紅軍之後,輾轉各地率部參戰,當時他擔任紅四方面第十一師三十三團的政治委員,該團總是能非常出色的完成戰鬥任務,還被授予了共產國際團的稱號。
1933年,在宣達戰役中,李先念率領部隊奇襲達縣,一舉殲滅敵軍,並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後又與徐向前配合進行大縱深迂迴的策略,殲滅了國軍1.4萬餘人,此時的兩人並不知道,在多年後,他們還會在國家副總理這個位置上,繼續為新中國的發展而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他又被任命為中原軍區的第二副司令員,繼續指揮戰鬥。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他被調任到湖北擔任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時主持湖北省黨政軍的全方面工作。
任職期間,他堅持從當地實際出發,團結各方面官兵,很好地實施國家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讓湖北的經濟狀況得到了很大好轉。並輔助王任重為武漢的分洪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4年夏天,李先念被調任北京工作,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同時兼任財務部長,這一干就是20多年。期間也兼任許多其他職務,但始終沒有脫離負責國家經濟和財政方面的事務,確保了國家重點建設的156項重點建設專案的資金需要。除此之外,李先念還十分重視城鄉的經濟發展。
1977年,李先念成為國家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已經在黨內擔任要職,所以在1980年也辭去了國務院副總理的任職,自此結束了長達26年的副總理任職。
第三位是陳雲,他在黨內的資歷可以說非常老,在上世紀30年代,他就擔任黨組織的領導工作,按照現在的標準來講,是屬於正國級。並且參加了著名的遵義會議,還擔任過中組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職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
陳雲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工作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就為東北的經濟恢復做出了突出貢獻。1954年成為國務院副總理,同時兼任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主持全國的財政經濟工作。
期間統一了全國財政經濟,結束瞭解放之前長達十多年的惡性通貨膨脹,併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做了充分的保障工作。
後來,更是成為國家紀律監察委員會第一書記,成為人們口中人人稱讚的鐵紀委。而他也同樣在1980年的那次會議之後,辭去了副總理的兼職。
第四位是被稱為布衣元帥,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徐向前。他是黃埔軍校的第一期生,也是七位副總理中唯一一位黃埔軍校生,從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開始了戎馬生涯。四年時間,他就已經是紅四方面的總指揮。
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率部指揮晉中戰役,以6萬兵力殲滅國民黨10多萬人,解放了14座縣城。1949年4月,時任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的他,又率領部隊回到家鄉,為解放太原而戰,此次戰役一舉消滅了敵人13.8萬多人,將盤踞在山西長達38年之久的閻錫山政權徹底消滅。
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他已經是解放軍總參謀長、國家軍委副主席,為新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和國防建設繼續奮鬥。相比前幾位,徐向前更多的是在部隊中工作,直到他被調任國務院副總理後一年,還參與指揮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任職副總理兩年之後,因已在黨內有任職,同時也是為了響應鄧公提出的,給年輕的一輩更多機會,主動辭去了副總理一職,後又辭去了國家軍委副主席等職務。
第五位是王震,相比較之下,他的名字可能並沒有那麼出名。但是比起為新中國的貢獻,王震可是一點也不少。不管是在抗戰時期還是在解放時期,或是長征途中,他都做出了卓絕的貢獻,打起仗來更是一名令敵人心驚膽寒的革命猛將。
1944年,根據黨組織指示,執行南下作戰、建立新根據地的任務。王震接到命令之後,帶領部隊跋山涉水、途經8個省份、跨越半個中國、兩萬多里,突破敵人上百條封鎖線,與敵人作戰三百多次,終於在1946年勝利返回延安。這一壯舉,被毛主席稱讚是第二次長征。
而之所以王震的名號沒有如此響亮,大概是解放戰爭勝利在望時,他主動請纓率部前往新疆,並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留在新疆建設有關。在前往新疆的途中,他率部還解放了青海、酒泉,並最終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解放。為大西北的解放,促進國家的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新疆,他進行土地改革、屯墾戍邊、興修水利工程、開荒田地,並在北疆首次成功種植了棉花,結束了自古北疆不種棉的歷史。除此之外,他還提倡節省軍費開支、興辦工業、到1953年時,當地的工業生產總值已經是1949年的36倍之多。
後來,他又被任命為鐵道兵司令,率領10萬鐵道兵櫛風沐雨、披星戴月、移山填海、築路架橋,先後完成了黎湛鐵路、鷹廈鐵路等等。
1956年,他又被調任為農墾部部長,長期奔波在新疆、黑龍江、廣東、海南、雲南等地,發展農墾事業,無論嚴寒或酷暑,王震的腳步始終沒有停下來,北大荒、海南島、塔里木等他都去過,為新中國建立了一大批軍墾農場和農場,使之成為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我們大多數人不會涉足的地方,在我們安享和平生活的時候,王震上將在默默為祖國構築更厚實的堡壘。
直到1975年1月,他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主要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工作。5年之後,他已經是政治局委員,所以也主動辭去了副主席的職務。
第六位是王任重,與諸多戰功赫赫、十分出名的開國將帥不同的是,王任重在我黨許多重要歷史階段,他並非是站在第一線隊伍的人,也並沒有許多開國元帥那樣卓著的戰功。
可就是這樣一位鮮為人知的人物,卻備受毛主席等人的器重。1978年底,更是同時任職13個重要職務,其中就包括國務院副總理,後又擔任中宣部部長等職務。
其實早在1933年,王任重就加入了我黨,只是在黨內一直都在大後方工作。新中國之後,他任武漢市委常委,武漢市副市長。
而他主要的功績也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1953年毛主席來到湖北,王任重給主席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最是難能可貴的是,兩人交談時,王任重可以在主席面前暢所欲言,並且兩人還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至此之後,每次主席來到湖北,與王任重交談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當然,周總理等人對他也是一致的肯定,因為他的確做到了思想堅定,辦事精明幹練。這在他擔任武漢市委第一書記時就充分體現了出來。
1954年,長江流域爆發了特大洪災,災情蔓延到了枝江以下1800公里的河段,尤其是當時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值梅雨季節,這一情況已經持續了快兩個月,長江水位更是突破了歷年最高水位記錄。而位於長江流域地理要衝的湖北更是成為了重災區。
很快上級下達了開閘分洪的指示,然而開閘之後,長江災情最嚴重時,洪水幾乎與堤壩持平,而且洩洪總量也幾乎將分洪區和蓄洪區填滿了。為了以防萬一,王任重緊急組織這兩個地區的民眾撤離,最終保障了荊江所有分洪區的人無一人遇難。
這之後,他又為分洪區內建造安全區而工作,以保證民眾回去之後能安全耕種,同時也為洪水完全消退之後,更好地做重建工作。
武漢得以保全,毛主席更是題詞祝賀,慶祝武漢人民戰勝了洪水。而這其中,少不了王任重做出的卓越貢獻,武漢抗洪也成為了他一生中光輝的一筆。
直到1978年,他被調任北京,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等多項職務,工作更加繁忙,但是他仍然心繫這片曾經戰鬥過的土地。由於同時還擔任著中宣部部長,所以他也辭去了副總理一職。
而這最後一位陳永貴,與其他六位都不同,他被稱為農民副總理。陳永貴是山西昔陽人,與他僅僅聯絡著就是大寨村,上世紀60年代大寨村這個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
大寨村地處太行山麓,是土石山區,地理環境惡劣,老百姓生活十分貧苦。新中國成立之後,黨支部書記陳永貴帶領全村幾百戶村民艱苦奮鬥,讓貧窮落後的大寨村得以煥然一新,一眼望去滿目梯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時間,興起了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浪潮。而農民出生的陳永貴也被請進了中南海,並在1975年成為了新中國以來,首位農民出生的國務院副總理。直到1980年,陳永貴主動請求辭去副總理一職,並獲得了批准。不過由於他在黨內沒有擔任要職,所以辭去副總理之後,基本也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