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是以南京的故宮為藍本,在永樂十八年建成,耗時十四年。故宮在明清兩代居住過二十四位帝王。
故宮曾創造過很多個世界第一,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也是木質結構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佔地面積多達72萬平方米。
很多到故宮參觀的遊客,經常有人去探尋故宮十大怪,這其中就有隆宗門的箭頭。
這個箭頭非常奇詭,這裡可是紫禁城,天子住的地方,這支射在門前匾額上的箭頭,居然沒有被人拔掉,而是直挺挺地插在上面,這無疑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
要說這支箭,咱們就得從清朝嘉慶年間說起。乾隆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自耕農破產,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農民吃不上飯了,自然是起來反抗清廷。於是各地以宗教形式組織起來的秘密團體層出不窮,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白蓮教起義。故宮隆宗門上的這支箭就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時留下的。
據《清史稿·宣宗本紀》記載,嘉慶十八年(即1813年)在這個隆宗門附近發生了一場戰鬥。事情的起因是當時民間興起了一個叫"天理教"的組織,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替底層百姓行公道,這個組織在北京有一個頭目名叫林清,打到皇宮的人就是他們。那麼林清為什麼要打皇宮呢?原來是因為在河南的分舵頭目李文成率眾起義,不幸被捕,這激發了山東、河南等地信眾的不滿,在李文成徒弟的帶領下攻打扣押李文成的滑縣縣城,短短几日便攻城略地,義軍規模達到了七八萬人之多。
1813年9月15日天理教頭目林清集合了一支近二百人的起義隊伍裝成商人來到紫禁城下打算兵分兩路同時進攻,但意外的是在東華門外起義隊伍與往宮裡送煤的挑夫因為搶路發生爭執,爭執中打落了教眾們的擔子,兵刃立顯,把守東華門的禁軍見狀立刻下令關閉城門,然而太監劉得財、劉金引領陳爽等十餘人還是衝進東華門,在協和門與禁軍交戰,並向東宮挺進,其餘教眾被擋在東華門外。相比之下,西華門的情況好得多,太監楊進忠接應了五十餘眾衝進西華門,並且關閉西華門以拒清軍。衝進來的教眾由太監引路,一路透過尚衣監、殺到隆宗門下,然而隆宗門緊閉,教眾攻打隆宗門並翻牆企圖殺進養心殿——嘉慶的起居室。但是萬萬沒想到嘉慶皇帝竟然出去狩獵還沒有回來。
當他們行至隆宗門外時,就遭遇了鎮守內殿的禁軍,並與之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這隆宗門匾額上的那支箭頭,便是在這場戰鬥中留下的。
不過,隨著御林軍的趕到,白蓮教信徒終究寡不敵眾,全軍覆滅。
在天理教覆滅之後嘉慶皇帝也回到了紫禁城,很是大怒,而這支箭頭嘉慶皇帝並沒有命人拔下來。其實這支箭頭沒有拔下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就是嘉慶皇帝將此箭頭當作了恥辱,認為紫禁城還有整個大清沒有一個得力的助手。
讓此箭頭反應當時大清的迂腐,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清理混亂的戰場中並沒有人發現這支箭頭,沒有被發現才一直流傳了下來。
雖然沒成功,但這一箭下去,清朝的氣數都被打掉了。
而這個門還有一個故事。在咸豐三年,紫禁城的巡防人員在隆宗門外抓到一個賣饅頭的人。一個賣饅頭的怎麼跑到故宮裡了呢,這比把賓士車開到故宮難度還大啊。
一問,原來這個賣饅頭的撿到了一個宮裡的腰牌,等於是宮裡的門禁卡,有這個卡可以方便 出入,如果官員犯了事,就會削去門籍,沒收這個腰牌,就此沒有資格進宮了。
這個賣饅頭的撿到腰牌以後,大喜過望,大搖大擺進宮了。幹什麼呢,還是賣饅頭,賣了挺長一段時間才被發現。堪稱史上第一小販。
這說明什麼問題,一個是清朝確實不行了,連小販都能冒充進去,管理不善。
第二個,誰會去買這個小販的饅頭呢,宮裡什麼沒有,要買饅頭吃呢?
第三個,這個小販撿到腰牌,能夠進宮,想到的竟然還是賣饅頭,說明一個人就是給他機會,他也會受自己的限制,就是大家常說的,一個人永遠賺不到超出自己認知的錢。
建國後,有關部門也曾對故宮進行了翻修。據工人回憶,當時的隆宗門,門匾、門柱、還有門額上也留有被弓箭射過的痕跡,大多數痕跡已經被修繕了,現在根本看不出來。只不過匾額上的這支箭頭太過牢固,當時便沒有處理,所以一直儲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