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它給中國人民心中所留下的創傷,從未因為時間的流逝和磨滅。不過,在我們的敘事體系中,同為受害方的韓國(朝鮮王朝),多多少少有被忽視之嫌。
實際上,甲午戰爭爆發的緣由,是朝鮮請求清政府派兵鎮壓的東學農民起義(即甲午農民戰爭);甲午戰爭爆發後,在相當一段時間是在韓國領土上進行的。日本取勝後,不僅強佔了朝鮮王宮景福宮,並逼迫他們訂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戰爭結束後,朝鮮王朝雖獲得“獨立”,其實主權遭到嚴重損害,最終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因此,不僅韓國學界對甲午戰爭有很多研究,初高中的歷史課中也會重點講授甲午戰爭的相關內容。那麼問題來了,在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是如何講解甲午戰爭的?我查了一些資料,接下來跟大家簡單聊聊。
1)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甲午戰爭
在實行歷史教科書審定製之後,透過韓國教育部審定的歷史教科書共有8種,分別是天才教育、天才教科書、東亞出版、非常教育、知學社、教學社、好書新思考、未來恩等出版社出版的《中學歷史》教科書。
韓國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共分為《中學歷史1》和《中學歷史2》兩冊。前者主要講述19世紀60年代以前的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後者則重點講述19世紀60年代以後一直到冷戰體制解體後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歷史。
顯而易見,關於甲午戰爭的授課內容,主要出現在《中學歷史2》中。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韓國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有8個不同的版本,但在章節安排上基本相同。因此,關於甲午戰爭的敘述所出現的章節,也基本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中學歷史2》在講述中國近代史時,僅在介紹“變法自強(即戊戌變法)”時提及“清日戰爭”,即便在韓國近代史模組也只是作了簡單的介紹。關於甲午戰爭的大部分內容,主要放在了日本近代史的模組上面。
由於甲午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東學農民運動,而東學農民運動是韓國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反帝反封建鬥爭。因此,在韓國教科書中,東學農民起義一直是重點講解的重點之一,故而也會涉及到甲午戰爭的內容。東亞社《中學歷史2》寫道:
“東學農民軍打敗官軍佔領全州之後,政府便請求清派軍支援。清軍一進入朝鮮,日本便以天津條約為藉口派軍隊(到朝鮮)。……全州和約簽訂後,政府便要求清和日本從朝鮮撤軍。但是日本拒絕了朝鮮的要求,佔領了景福宮後干涉內政。不久後襲擊清軍,挑起了清日戰爭。”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甲午戰爭的程序和結果,該書沒有做進一步介紹。實際上,其它出版社的《中學歷史2》,也基本上是這樣介紹甲午戰爭的。
教材的第五章為“亞非世界的變化和民族運動”,該章第二節重點講述的是日本近代史。儘管不同版本教材描述重點有所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教材編者們都認為,甲午戰爭是日本走向帝國主義侵略的重要一環。東亞社版本教材這樣寫道:
“(江華島條約簽訂後)日本在朝鮮與清對立。朝鮮一爆發東學農民運動,日本就趁機挑起了清日戰爭。在戰爭中勝利的日本從清那裡獲得鉅額賠償,將臺灣據為殖民地。清日戰爭的結果使日本為發展近代工業、培育軍事實力奠定了經濟基礎。”
在天才教科書社和教學社版本的教材中,編者均特別強調了甲午戰爭對日本產生的影響,即“清政府支付的賠款,為日本走向帝國主義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
- “在戰爭中勝利的日本與清簽訂了馬關條約,割佔了臺灣和遼東半島。還從清獲得相當於日本3年國家預算的鉅額賠款。日本利用這一資金進行貨幣改革,投資重工業,快速成長為產業國家。
- “在清日戰爭中勝利的日本消除了清對朝鮮的影響力,獲得了遼東半島和臺灣。日本還從清獲得鉅額賠款,大幅擴張軍備。由於在清日戰爭中的勝利,日本成長為亞洲的強國。在中國的地位也與西歐列強平起平坐,這樣日本擠入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行列。”
在非常教育社和好書新思考社版本的教材中,重點描述了甲午戰爭結束後,東亞國際秩序的變化:
- “中國敗給日本後,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崩潰,日本增強了其影響力。日本的干涉嚴重後,朝鮮實施了甲午改革等近代化政策,出現了利用俄羅斯牽制日本的動向。俄羅斯則乘機試圖在中國和朝鮮擴張勢力。
- “由此,清不再是掌握亞洲霸權的國家,而像是一隻紙老虎,體面受到很大的損害,日本對朝鮮的影響力得到很大加強,東亞的秩序得以重組。”
成歡驛之戰,兩千清軍只堅持了兩個半小時,就把全部六個堡壘丟給了日本人,逃之夭夭了
天才教育社的《中學歷史2》中,將甲午戰爭與明治維新後日本對韓國的覬覦,聯絡到了一起。編者認為,甲午戰爭“是日本處心積慮準備的一場戰爭”。
“日本以江華島條約的簽訂為契機,開始積極侵略朝鮮,於是便與清發生摩擦。隨著與清矛盾的加深,日本週密地擴張軍備,進行戰爭準備。”
一言概之,在韓國的中學歷史書中,並未將甲午戰爭放在中國近代史模組進行講授,而是將其視作“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重要一環”來講授的。坦誠說,這樣的章節設定,可以讓韓國中學生進一步理解甲午戰爭的侵略本質。
“平壤夜戰”中的清軍表現尚可,並未讓日本人佔到便宜,但依然無法掩蓋清軍整體的頹勢
2)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甲午戰爭
進入高一後,韓國高中生就必須修讀《韓國史》,並要求在一學年內修完。與幾年前的中國一樣,進入高二後韓國會分文科班和理科班——理科班學生不需再修讀歷史課程,文科班學生則需要在《東亞史》和《世界史》中選擇一門來修讀。
因此,在韓國高中階段就有《韓國史》《東亞史》和《世界史》三種教科書,而每種教科書又有不同的版本。截至目前:
- 《韓國史》教科書有8種版本,分別為教學社、金星社、非常教育社、未來恩社、知學社、東亞社、利貝特社和天才教育社版本;
- 《東亞史》有3種版本,分別為教學社、非常教育社和天才教育社版本;
- 《世界史》有3種版本,分別是教學社、金星社和天才教育社版本。
在8種版本的《韓國史》教科書中,未來恩社的《韓國史》對甲午戰爭介紹得最為詳細。其中,與之相關的章節就有四個,分別是“清日圍繞著朝鮮的角逐”、“在朝鮮爆發清日戰爭”、“日本以馬關條約獲得巨大利益”和“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解體”。
“清日圍繞著朝鮮的角逐”一節,主要講述了近代以後,中日兩國為擴大在朝鮮的影響力而展開的角力,凸顯了近代日本對外擴張的野心:
“清試圖控制與北京很近的朝鮮,將其作為防禦帝國主義侵略其本國領土的“東方屏障”。於是以壬午軍亂、甲申政變為契機,積極干涉朝鮮的內政,同時擴大了經濟侵略。日本把朝鮮看作是本國的“利益線”,試圖將其作為將來侵略滿洲(東北)的跳板。在牽制清在朝鮮影響力擴大的同時,日本還伺機擴大本國在朝鮮的影響力。這時處於反對派彈劾危機中的伊藤博文內閣,試圖以朝鮮發生的東學農民運動為藉口尋找突破口。”
“在朝鮮爆發清日戰爭”一節,主要介紹了甲午戰爭爆發的全過程。在介紹戰爭帶來的後續影響時,主要圍繞著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展開的。
“(馬關條約簽訂後)清退出朝鮮,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等給日本,支付2億兩(白銀)的賠款。清為了籌措要支付給日本的賠款,以領土和利權為擔保獲得列強的借款。結果列強的侵略擴大,淪落為半殖民地狀態。以清日戰爭為契機,長期持續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秩序解體。……日本在中國獲得與西方列強同等的地位,……隨著清露出衰弱的態勢,列強瓜分清的競爭加速。”
在非常教育社和教學社版《韓國史》教材中,儘管也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甲午戰爭爆發的背景和結果,但對戰爭結束的後續影響則比較簡略。
在金星社版《韓國史》教材中,對於甲午戰爭的時間節點介紹得非常詳細(如1894年5月清軍在牙山灣登陸,次日7000餘名日軍在仁川登陸,6月21日凌晨日軍佔領景福宮等),不過卻沒有介紹戰爭的結果和影響。
在知學社版《韓國史》中,除了簡單介紹了甲午戰爭爆發的起因、經過、結果和影響之外,還有這樣一段描述——“在戰爭中,(日本)以無主地的理由將釣魚島編入自己的版圖”。要知道,在各版本《韓國史》中,只有知學社版本提到了釣魚島。
至於東亞社、利貝特社和天才教育社版本的《韓國史》教材中,在講到東學農民運動和甲午改革時,儘管也提到了甲午戰爭,但內容極其簡略,只是簡單提及了戰爭的爆發過程,對戰爭的程序、影響等並未提及。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版本的《韓國史》教材,均將甲午戰爭視為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一場戰爭來講述的,只不過各版本教科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接下來看看《東亞史》的相關描述。
在天才教育社版教材中,重點談到了東亞傳統的朝貢秩序向近代條約體制的轉變:
“日本透過與清簽訂規定平等關係的清日修好條規,建立了近代的條約關係,不久又與朝鮮簽訂了江華島條約,朝鮮也依次與西方國家簽訂了條約。”
“(甲申政變後)日本全力強化軍事實力,準備與清進行決戰。這時朝鮮爆發了東學農民運動,日本便向朝鮮派兵。日本以軍事力量為後盾在介入朝鮮內政的同時攻擊清軍,戰爭開始。”
“(甲午戰爭後清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在這一條約中,清放棄了對於朝鮮的權力,兩國間傳統的朝貢秩序事實上崩潰,1899年韓、清簽訂修好通商條約,建立了新的關係。”
一言概之,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徹底摧毀了傳統的東亞國際秩序。
在教學社版教材中,首先從東亞秩序重組的角度,講述甲午戰爭爆發的起因。
“1871年,日本透過與清簽訂中日修好條約,取得了與清平等的地位,而1876年簽訂的江華島條約,由於明示朝鮮為自主之國,弱化了朝鮮與清之間的外交關係”,此後,日本沒有直接干預朝鮮的政治問題,而是傾力擴大親日勢力,為與清的決戰擴充軍備”。
“到了1894年,日本擁有了挑戰清的軍事力量。日本國內在俄羅斯開始進入韓半島之前將韓半島納入(日本)勢力範圍的強硬擴散(拓展閱讀:從“脫亞入歐”到“普通國家”,小議日本“國家形象”的演變)。”
“朝鮮爆發東學農民戰爭後,日本以清出兵為藉口派出大規模兵力”。此後,日本不僅拒絕撤兵,還“攻擊京畿道豐島外海的清朝軍艦,挑起了清日戰爭”。
平壤大戰,揚“倭魂”海外.....所以你看,“倭人”就是“倭人”....
值得注意的是,該版教材還對甲午戰爭對中日韓三國的影響,做了簡單的總結:
- (日本透過馬關條約)不僅獲得超出日本政府4年財政預算的賠款,還獲得在清與列強同等的地位和發言權;
- 清承認與朝鮮的冊封、朝貢關係的終結,喪失了對朝鮮的影響力;
- 日本的大陸擴張也以此為契機加快了步伐,同時日本社會中對清和朝鮮的優越意識和蔑視清與朝鮮的意識進一步擴散。
非常教育社版的《東亞史》,主要圍繞著朝貢關係的變遷,來論述甲午戰爭前後東亞國際秩序變化的。
16世紀中期以前向中國朝貢的日本,在進入19世紀70年代後與清簽訂清日修好條規和通商章程,與中國形成了平等的關係。此後,日本完全吞併了曾向清與日本朝貢的琉球,清朝喪失了對琉球的宗主權。接著以與周邊國家的冊封、朝貢關係為基礎維持的中國中心的東亞秩序開始動搖。
江華島條約簽訂後,日本一直窺伺擴大在朝鮮影響力的機會。東學農民運動爆發後,便以保護公使館和居留民為藉口派出大規模的兵力,挑起了清日戰爭。
甲午戰爭後,日本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從清獲得鉅額賠款,以此為基礎發展了軍需工業和重工業,進一步推進了產業化,成為東亞的新強國。而清不僅幾乎喪失了對朝鮮的影響力,連本國的領土臺灣也被日本奪去,淪為西方列強的侵略物件。這樣,曾是朝貢國的日本,不僅摧毀了東亞原有的國際秩序,而且還成為東亞地區的新強者。
最後看看《世界史》教科書。
與《韓國史》和《東亞史》不同,《世界史》把韓國史納入到世界史的範疇,即中國史、韓國史和日本史同時出現在了同一本教科書中。關於甲午戰爭的相關內容,其詳略和敘事角度有所不同。
在中國史部分,均是基於戊戌變法的背景來討論甲午戰爭的。
金星社版教材在“中國近代的探索”一節中寫到:“清在清日戰爭中敗給被認為是小島國的日本,被迫割讓臺灣和支付鉅額賠款,因而受到巨大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康有為、梁啟超等具有改革傾向的知識人主張應該模仿日本的明治維新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政治制度的改革(變法自強)。”
天才教育社版教材的敘事內容,也與金星版大同小異:“清日戰爭的失敗使清的知識人受到巨大沖擊。於是康有為、梁啟超等年輕知識人指出洋務運動的侷限,展開了模仿日本明治維新改革中國傳統和制度以實現富國強兵的變法自強運動。”
教學社版教材的敘述則較為簡單,只有一句話:“在清日戰爭中敗給日本之後,(中國)出現了必須克服洋務運動侷限的主張。”
日軍進犯鴨綠江,要攻入中國地面了,至於清軍....一如既往的潰敗.....
由於甲午戰爭的直接導火索是韓國的東學農民運動,因此在講述韓國近代史時,是無法繞過甲午戰爭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版本的世界史教科書韓國史部分中,基本上都是將甲午戰爭作為一個“插曲”來進行描述的,有的甚至只用一句話一筆帶過。如天才教育社版教材中,僅以“在清日戰爭中獲勝的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的步伐”一句“收尾”。
在日本史部分中,也講述了甲午戰爭的相關內容。透過甲午戰爭,日本不僅割佔了中國土地,獲得了鉅額戰爭賠款,“還得以進一步強化對朝鮮內政的干涉”,從而走上帝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
總而言之,在《世界史》中關於甲午戰爭的相關描述,在中國史模組更為詳細。
3)小結
韓國曆史教科書在甲午戰爭的性質、結果和影響等方面的認知,與中國歷史教科書還是比較接近的,即都將甲午戰爭視為日本對外侵略擴張化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說,中韓兩國的近代歷史記憶,還是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的。
而我想說的是,儘管韓國曆史教科書對古代中國的記述存在著一些錯誤,對當代中國的認識也有失偏頗,但還不至於不像網路上傳言的那樣離譜(拓展閱讀:讀書筆記:韓國曆史中的“狂妄”和“自卑”)。
韓國是中國重要的周邊國家,加強兩國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讓兩國人民能夠以更廣闊、更客觀的視角來了解對方,或許能進一步減少雙方的誤解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