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6日,位於北京的香山碧雲寺,莊嚴肅穆,寺內設靈堂,靈堂上“精神不死”四字橫匾赫然醒目。孫中山靈柩前另置香案,上方掛著放大到5尺的孫中山遺像,旁豎“天下為公”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聯句。
一身戎裝的蔣介石,緊鄰其後的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等國民黨軍政要員來到這裡,隆重舉行北伐勝利祭靈大典。
◆北伐戰爭時的蔣介石
祭典開始,哀樂響起,蔣介石突然放聲大哭,扶棺長慟,淚一直沒止住。眼見如此,馮玉祥、閻錫山也抹起了眼淚,只有李宗仁冷眼視之,覺得這種矯情,確實表演不來。
然而蔣介石並沒有停止大哭的樣子,馮玉祥趕緊來勸,哪知道越勸越厲害,更止不住了。後面有人覺得煩了,就說:“叫他哭吧,我們走了。”這下蔣介石立馬不哭了,把棺材蓋蓋下,才散了會。
祭奠孫中山,蔣介石為何要哭這麼傷心,哭這麼久呢?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背後給他出主意的楊永泰,因幫助蔣介石三年完成黨政軍形式上一統而被譽為民國第一謀臣的男人。
楊永泰1880年出生於廣東茂名,家境較為富裕,從小接受私塾教育,17歲時考中秀才。
他先是在袁世凱竊國期間當選國會議員,後面又因為目睹袁世凱的獨裁蠻橫,就轉而投靠孫中山,成為了革命派。
1917年8月,段祺瑞拒絕《臨時約法》弄得民怨沸騰,孫中山隨後舉起“護法”大旗,並在廣州成立軍政府。
軍政府成立時期,孫中山對楊永泰十分信賴,私下裡曾對楊說:“小楊啊,軍政府成立後,將由你來擔任軍政府財政廳廳長一職。”
沒想到的是,這個小楊鬼精明得很,知道這時候的軍政府不過是革命黨的一廂情願,真正的實權派遲早是掌握軍力的大軍閥,所以他並沒有答應孫中山,而是轉投了廣東督軍莫榮新。
事情也確實按照他的預想發展下去了。孫中山與實力派陸榮廷、唐繼堯貌合神離,很快不歡而散。這期間,作為“政學會”積極分子的他為排擠孫中山是沒少出力的,但這也為他自己找了很多年的罪受,甚至一定程度上和後面遭受的神秘暗殺也有微妙的關係。
為什麼呢,因為他得罪了一大批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我們可以預想,未來,無論是孫中山的哪個追隨者在政治鬥爭中勝出,楊永泰的仕途都將異常艱難。
北洋政府倒臺之後,楊曾經向桂系李宗仁表過忠心,不過,因為自己曾經的“背叛”,以及在北洋政府時期貪汙濫權的劣跡,李宗仁還是不放心這樣一個人進入自己的核心。
◆北伐戰爭時桂軍
這種情況下,蔣介石的盟兄黃郛向蔣介石推薦了楊永泰。當蔣介石看完楊永泰的簡歷後,立馬心裡涼了半截,這個人不僅事業無成,生活也窘迫若此,人格問題如此之大,是個完完全全的投機分子,不行,不行。
但是楊永泰沒有放棄,這個人雖然人品很差,但確實很聰明。他沒有消沉下去,而是仔細地分析局勢。
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背叛,後面的貪汙濫權,讓這些人都無法再信任自己。但是,自己也有很厲害的優勢,那就是對時局,對國民黨內部各方面的矛盾瞭然於胸。並且,他可以為蔣介石做出準確的判斷,也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多年的投機經歷,也讓他從各方面瞭解到國民黨現在掌握實權的人是有什麼樣的優缺點,這樣可以更好地為他輔助決策。
於是,他花很大的心思在家裡研究,終於在一個晚上,他為蔣介石量身定製的“削藩”大計應運而生。
但是現在黃郛因為推薦自己已經被蔣介石冷落了,他只能再找一個接近蔣介石,而且願意為自己美言的人幫忙了。
這個人就是熊式輝,因為自己追隨的賴世璜被桂系殺害而投靠了蔣介石。
果不其然,聽了熊式輝的轉述之後,蔣介石對這套“削藩”大計興奮不已,他立即向熊式輝追問這人是誰,在哪裡,能不能趕緊來上班?
熊式輝本來想讓楊永泰第二天來見蔣介石,沒想到蔣介石非常急切,當天便要見面。
那天,是楊永泰覺得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興奮,緊張,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他抬頭看時,蔣介石正用那獨特的“觀相”之眼審視著自己。蔣極其推崇曾國潘,深諳曾氏觀相之法。
但楊永泰是人精,他透過蔣介石的身邊人瞭解蔣介石,也在其對自己的觀察的時候,投其所好,讓對方徹底認可自己。所以他堅定了自己的判斷,任你各方來,我就一路去。寵辱不驚,絕不讒言諂媚,一定要讓蔣介石覺得簡歷裡面說的自己就是一場誤會。
◆蔣介石與楊永泰
考察結束,一陣寒暄之後,蔣介石要著實考考楊永泰對時局的看法了。楊永泰對時局作出瞭如下判斷:
一、北伐雖然打垮了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軍閥,但國內除了有總司令的合法政權外,還有五個權力中心。廣州李濟深,武漢李宗仁,開封馮玉祥,北平閻錫山和瀋陽張學良。
二、敵情不同,應對手段也不同。總司令可用經濟手段瓦解馮玉祥,政治手段解決閻錫山,外交手段對付張學良,只有對李宗仁的桂系,必須痛下殺手,利用軍事手段。
兩條建議,蔣介石就對楊永泰欽佩不已,雖然人格有差,但是這個人時局應對如此老練,謀劃如此精細,讓人慨嘆。
兩人相見恨晚,蔣介石立即想以高官厚祿相付,但是楊永泰拒絕了。楊明白,此時一躍而起,當年孫中山的追隨者必然群起攻之。此時只有半隱,才能既有了出路,又不至於慘死。
但是明面上楊永泰還是要說明一下。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求貢獻平生所學,不圖職位高低,一切聽從總司令安排。
如此這般,蔣介石更加信賴,也更願意聽從楊的建議。這一年,楊永泰48歲,從這一天開始,他便開始了在蔣身邊謀士的生涯。
回到開頭,祭奠孫中山,蔣介石為何哭得如此動容?
原來,此乃楊永泰一手為蔣介石謀劃。楊認為,北伐雖然成功,但是一同北伐的李宗仁,馮玉祥等人,誰都不認可對方。為此,楊永泰建議道:透過祭拜孫中山,來強化自己作為孫中山“合法繼承人”的形象。蔣介石在大典中像農村婦女哭喪一樣,極盡表演之能事,另一旁的李宗仁、馮玉祥等人感到蔣的表現太過矯情。但政治表演歷來能忽悠一大批人,人們看到總司令如此悲痛,就不由自主地感到,蔣介石對孫中山的感情太深了,從而慢慢接受“蔣介石是孫中山唯一繼承人”這個觀念。
這是初出茅廬第一計。
下一計,楊提出“削藩推恩”。分兩步走,第一步,調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這些大軍閥到國民政府中央做官,達到“離窩毀巢”的效果;第二步,以由“軍政”向“訓政”過渡為由,推行全軍整編,以消化地方武力。
按照楊永泰的這一思路,1928年8月8日,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在南京召開,馮玉祥被任命為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部長,閻錫山被任命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兼內政部長,李宗仁被任命為軍事參議院議長。
楊永泰這招可謂是釜底抽薪,但是那幾個軍閥也不是傻子,你給他們升官他們當然願意,但你要動他們手裡的軍隊,就真沒那麼容易了。
◆1929年初民國各軍閥勢力分佈
果然,雖然蔣介石極力提出“軍事整理案”,但根本就沒有被列入會議議程,更別談獲得通過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軍事整理案”遇挫之後,楊永泰建議蔣介石儘快召開“編遣會議”,以“杯酒釋兵權”,剝奪馮玉祥等人兵權。為此,蔣介石第一件要事就是委任軍事訓練總監何應欽,積極籌劃“全國編遣會議”的召開。
按照當時的形勢,北伐只是形式上統一中國而已,此時各地軍隊都應該編遣,這是無人可以質疑的。但是究竟如何編遣,這裡面的學問就大了。戰亂年代,大家都懂得“儲存實力”,所以每個軍閥都不願意手中的軍隊遭到編遣。
為了儘可能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馮玉祥提出了“儲存精良”的建議,而閻錫山則提出了“平均分配”的建議;此外其他人也提出了一些編遣建議。
毫無例外,這些建議統統被妄想一朝獨大的蔣介石統統“槍斃”。他決定把馮玉祥等人的軍權剝奪了,自己一家通吃。但玩政治都是明面上還要看得過去,這麼強辦的話,吃相著實難看。
1929年初春,國民黨編遣會議召開,會上各方爭得面紅耳赤,國民政府中央和地方互不相讓,好不熱鬧。但是楊永泰搬出了國民黨元老胡漢民做後盾,有這位大佬的支援,會議還是勉強通過了《國軍編遣委員會進行程式大綱》。
但是《大綱》無法根本解決事實上的問題,蔣介石和楊永泰明白,對付那些軍大佬,紙上的東西是沒有什麼約束力的,只有切實的利益才是各方看重的。
但讓蔣介石沒想到的是,本意為大權一統的《大綱》,卻讓戰爭來得更快了。先是馮玉祥聯合李宗仁在編遣大會上反對實質性的程序,讓整個計劃徹底流產。接著,馮李二人更是達成了軍事協定,互相支援,絕不屈服。戰爭陰雲立馬開始密佈,各方圖窮匕見。
李宗仁行動最快,他匆匆離開南京返回武漢,部署軍事,並急電駐在唐山的白崇禧,把駐在北平的李品仙部和唐山附近的葉琪部,迅速開回武漢。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在皖鄂邊境集結海陸軍大部軍力。蔣桂戰爭,即將在湖北、安徽等地上演。
楊永泰此時的才華得到展現,他先是讓蔣介石設計挑撥湖南省主席魯滌平和駐紮湖南的桂系將領的關係,從而削弱桂系在湖南的勢力。然後把軍隊猛插鄂東,又在武漢小勝桂軍。接著他又給蔣介石謀劃出了釜底抽薪之計,成功策反了白崇禧手下大將李品仙,使得桂系在平津徹底失勢。
於是,蔣介石乘勝追擊,政治上楊永泰對桂系拔根除草,軍事上持續進行一系列攻勢。最終蔣桂戰爭全面爆發,因為楊永泰運作下的桂系將領李明瑞、楊輝騰的倒戈,桂系一敗塗地。
◆蔣桂戰爭時期的蔣介石德械師
短短兩個月,龐大的桂系部隊被蔣介石一口吃掉,舉國震驚。這是楊永泰初出茅廬的第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蔣介石自此對其愈加寵信非常。
但是,曾經和李宗仁歃血為盟的馮玉祥呢?不是說好了有事一起扛的嗎?
原來,蔣桂戰爭爆發的時候,馮早早表示“不便偏袒”,和蔣介石早就私下達成了交易。
沒錯,這筆交易也是楊永泰積極運作的結果。雙方約定,戰爭結束,許馮玉祥兩湖地盤及行政院長之職。
但是精明一世的馮玉祥,此時卻讓楊永泰耍了個團團轉。不僅蔣介石沒兌現當初承諾,還派軍隊準備搶奪馮玉祥打下的山東。
馮玉祥怒火中燒,自任“護黨救國軍西北路總司令”,以潼關為防線,意圖反蔣。蔣介石看馮玉祥已經撩起袖子了,也不相讓,便透過中常會將其永遠開除出黨,革除一切職務。戰爭再次一觸即發。
楊永泰的經濟手段此時又發揮了作用,這個經濟手段非經濟制裁之類,而是透過賄賂西北軍裡的將領,讓其自然瓦解。
在當時的中國,若以軍隊的素質與訓練而言,蔣軍真不見得是馮軍的對手。但是楊永泰沒有跟馮玉祥硬碰硬,而是將其手下核心大將石友三和韓復榘成功收買。馮軍不攻自破,馮玉祥被迫主動下野。
成功瓦解兩大軍頭,楊永泰自然功不可沒,儘管這些謀略見不得檯面,但確實幫蔣介石解決了大問題。不過,山西的閻錫山還在,東北的張學良也有著幾十萬雄兵。楊永泰的縱橫捭闔之術,還遠未達到最終的目的。
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軍閥混戰,也因為這場“削藩”運動開始走上倒計時。決定當時中國局勢的一戰,將在蔣馮李閻四人之間展開,其中各方角力,暗流洶湧。
馮玉祥下野後不甘寂寞,悄悄聯絡了閻錫山。此時閻錫山也是惶惶,倍感壓力。馮李在中國政壇消失,蔣介石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自己。為了保住自己,爭取更多的朋友,那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無疑了。
閻錫山邀請馮玉祥來山西,共同商議聯合反蔣。馮玉祥興奮不已,快馬加鞭趕來和閻錫山商議。不過,閻錫山不是李宗仁,他是知道“倒戈將軍”的名聲的。閻老西在山西縱橫這麼多年,那可是人精中的人精,輕易不會相信任何人,也是以利益為重。
閻錫山沒有立即舉旗反蔣,而是突然宣佈要和馮玉祥出國考察。這時舉國譁然,人們都紛紛猜測這閻老西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但是他這一招瞞不過同樣是人精的楊永泰。楊永泰立即跟蔣介石商量,閻錫山這樣做,無非是想撈取更大的好處。他現在誰都不接近,實際上是在試探哪一方給的價碼高罷了。
於是,蔣介石派出張群等人攜帶鉅款到山西活動。在張群等人的斡旋下,閻錫山來到北平和蔣介石單獨會面,蔣介石給了閻錫山一個“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頭銜,希望他不要容納馮玉祥。
對老蔣的禮物,閻錫山照單全收。但是,閻老西也不想徹底得罪馮玉祥,也要留著後手。於是,他將馮玉祥好吃好喝軟禁於建安,希望在蔣、馮之間保留迴旋的餘地。
眼看馮閻一招又被拿下,蔣介石一手拍著楊永泰的肩膀,一手鋪開萬里河山的畫卷,興奮不已。似乎就差最後一步,這個國家的最高意志將只會是自己,他將俯視身下的眾人。
當年8月,蔣介石興沖沖地召開第二次編遣會議,意圖壓縮地方軍,擴大自己的中央軍。可這次閻老西沒有含糊,立馬和馮聯手,中原大戰的序幕,正式拉開了。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合影
這場戰爭,桂系也來幫了閻老西的場子,馮、閻、桂三家57名將領,通電全國,聯合反蔣。
面對如此眾多的敵人,蔣介石一時失了魂,不知所措起來。這時候,還是那個楊永泰,狠狠地勸蔣介石冷靜,為蔣介石又出了奇招。
一是採取陸戰為主,空軍協同戰術,威懾敵軍聯軍;二是“銀彈”外交,瓦解馮玉祥的西北軍;三是拉攏張學良的東北軍。
其中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就是“銀彈”外交,他們在隴海線辦起戰地俱樂部,用車廂佈置成流動酒店。裡面中西大餐、煙具、賭具一應俱全。僱傭上海舞女,妓女當招待。這些俱樂部不是提供給蔣介石的中央軍的,而是提供給馮、閻部隊的,目的就是瓦解他們的鬥志。這是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葩一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幕。由此足可見國民政府的軍隊戰鬥力和戰鬥意志是如何低下了。
另一方面,“銀彈”也砸向了美、德的軍火,還有敵方前線的將領。
效果是有的,但是馮、閻、桂三家聯手,實力依然很大,蔣介石只能說保持一定的戰略平衡,要想取勝還是很有難度。
就在這時,蔣介石派往東北的吳鐵城帶來好訊息,張學良決定擁蔣。隨後,東北軍大舉入關,戰爭天平瞬間發生傾斜,閻、馮、桂聯盟瞬間作了鳥獸散。中原大戰最終以蔣介石的勝利而告終。
就這樣,蔣介石採用楊永泰的“削藩”大計,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
◆獲得張學良支援的蔣介石
楊永泰縱橫捭闔的計謀取得不錯的效果,而蔣介石也更加信任他。此時的他性格變得更加專斷與跋扈,因此也得罪不少國民黨高官,再加上他與國民黨各派系積怨甚深,更有人以楊永泰曾背叛先總理為名,欲除之而後快。為緩解衝突,蔣介石只好將其外調。
1935年,楊永泰就任湖北省主席,但遭到武漢學生的強烈反對。翌年10月,楊永泰遭暗殺 ,全國震驚。
關於楊永泰的死,言人人殊,極不一致,有說是愛國青年所為,有說是替孫先生表達不滿,也有說是各軍閥為“削藩”之策復仇。但真相到底怎麼樣,背後的主使者是誰,至今仍有疑問。
或許,真相對我們已不再重要,我們只知道,做人勿忘初心,經常算計別人的人,最終終會被別人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