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蟲災指的是蝗蟲。
面對蝗蟲大戰,人們要怎麼辦?
面對蝗災,人們要怎麼辦?
在平靜期,也就是蝗災未爆發的時候,蝗蟲們大多在西非和印度之間的沙漠地區生存,它們的生活範圍大約覆蓋了近30個國家。
它們若是聚集在一起,破壞力有多大?
答案是:大約能迅速影響到地球上20%的土地和65%的欠發達國家。
蝗蟲的破壞力有多大?
這些暴躁的蝗蟲學名叫做沙漠蝗,在所有蝗蟲種類中,沙漠蝗的破壞性讓人咋舌,這種蝗蟲的主要分佈地包括非洲,非洲其實也是歷史上蝗災最頻發的地區之一。
非洲是歷史上蝗災最頻發的地區之一
蝗災爆發時,場景大致是這樣的:
蝗災爆發
在城市上空,蝗蟲群如黑雲般,街上行人無幾,人們大多選擇緊閉窗戶,老老實實待在室內…
在古代,人們深受其(蝗蟲)害
蝗蟲固然可怕,畢竟蝗蟲在一平方米的範圍裡,能達到上千只,甚至上萬只,一旦它們集結,密集的蝗蟲群所到之處,盡是荒涼,例如莊稼盡毀。在古代,人們深受其害,因為一旦剩餘的糧食不足,農作物被蝗蟲毀後,接下來勢必會出現饑荒。
蝗蟲群所到之處,盡是荒涼
農作物被蝗蟲毀
問題是蝗災因何而來?
有研究指出,蝗災的發生往往和氣候變化有關,其實我國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已將蝗災和旱災聯絡在一起,當時介於蝗蟲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從而民間漸漸有了“久旱必蝗”的說法。
蝗災因何而來?
能得出這一結論,意味著我國古代人民深知蝗蟲的可怕之處,從我國古代記錄的蝗災來看,蝗災的次數也很頻繁,一些人更願意將規模較小的記作“蝗”,將嚴重的蝗災記作“大蝗”。這種飛蟲能將樹木吃得光禿禿的。
我國古代蝗災也很頻繁
蝗蟲過境之處,真的只能用“慘烈”來形容。
蝗蟲過境
會吃牲畜毛的蝗蟲
有些蝗蟲甚至會吃牲畜的毛,這些被強行“剃毛”的牛馬當時一定感到氣憤。
戰爭造成了蝗災的發生?
一些人相信,是戰爭造成了蝗災的發生。也有人說,解決蝗災的辦法就是祭神,在明清時期,人們甚至鑽研出了一整套系統的祭祀制度。
解決蝗災的辦法是祭神?
總之,因很多條件限制,古人在治理蝗災上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旱災
不過,文史學者陳忠海曾指出,宋朝人在治蝗上顯得最為聰明,比方說,火焚蝗蟲,由於一位宋人經過觀察後發現,蝗蟲的幼蟲需要靠咬食植物葉莖活命,用火焚燒這些區域應該能達到很多的效果。
蝗蟲的幼蟲需要靠咬食植物葉莖活命
第二種方式則是想辦法培養和保護蝗蟲的天敵。很顯然,宋人已經意識到,鳥類、蛙、蟋蟀、等都能“食蝗”,或者說它們能讓蝗蟲的繁殖速度明顯減慢。於是,明事理的宋朝曾頒佈過“禁捕蛙令”來保護蝗蟲們的剋星。
宋朝曾頒佈過“禁捕蛙令”來保護蝗蟲們的剋星
那如今,人們究竟要如何滅蝗?蝗災來勢洶洶,人類該如何智對?
吃了它,行嗎??
為了應對蝗災這個難題,全世界人民集思廣益,最終得到了很多解決方案。我國也是如此,新中國成立後,國內一些有志之士開始為此出謀劃策,一些人認為,既然噴灑藥物會汙染環境,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很難嗎?
生物防治要怎麼做?
生物防治要怎麼做?
上世紀80年代,在新疆,人們開始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
他們是要招引鳥類嗎?
正確,他們很希望粉紅椋鳥會遷徙至此。
粉紅椋鳥是什麼?
粉紅椋鳥形似八哥,它們的背部和腹部呈粉紅色,故而被稱為粉紅椋鳥。
這就是粉紅椋鳥,它餘羽棕黑,十分可愛。
可愛的粉紅椋鳥
那麼,粉紅椋鳥在蝗災中能做到什麼呢?
或許你該問那些蝗蟲還夠吃嗎?
從2019年夏天的戰果來看,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向新疆哈密東天山草原遷徙,它們此行的目的很明顯,是為了捕食蝗蟲、棲息繁殖。它們可看做是新疆草原生態防治的主力軍,能有效遏制蝗蟲對草原的侵擾。
那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粉紅椋鳥的一次次“空襲”讓人們喜出望外,畢竟一隻粉紅椋鳥一天就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蟲。
一隻粉紅椋鳥一天就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蟲
據說,在2000年5月的時候,新疆北部地區也出現了嚴重的蝗災。
這次出現的主角不是粉紅椋鳥,那時,為了應對災情,約有3萬隻鴨子從浙江長興被完全的空運到災區。
蝗災來襲
人們為什麼要派鴨子去前線?
其實很簡單,是讓它們去吃蝗蟲。
衝鴨
鴨子有多愛吃昆蟲?
有實驗結果指證,一隻成年鴨一天下來,能吃掉200多隻蝗蟲,它們連蝗蟲的蛹也不會放過,這麼看來,讓鴨子吃蝗蟲可謂是地毯式的“全面掃蕩”,另外吃蝗蟲長大的鴨子在滅蝗這件事上“退役”後,還能成為一道美味佳餚。
一隻成年鴨一天下來,能吃掉200多隻蝗蟲
滅蝗能手
新疆之所以要從浙江空運“鴨兵”滅蝗,主要是因為以前新疆很少養鴨,養鴨在華東、華南地區更為盛行。
養鴨在華東、華南地區更為盛行
一些專家告訴我們,得益於蝗蟲喜歡群居,這樣一來,我們反而很容易集中消滅蝗蟲。
蝗蟲喜歡群居
有牧民回憶道:
那些鴨兵十分敬業,我們幾乎不用費心…早上四五點鐘,天剛露明,這些鴨子們就成群結隊地出去吃蝗蟲,直到9點多太陽落山時才回來。
鴨兵們最後的戰況如何?
2000年8月,此時大約是鴨子參戰後的第3個月,其實這個時候,新疆的蝗災就已經被消除了,它們將至少覆蓋了100萬畝優質草原的蝗蟲吃得一乾二淨。遠遠望去,基本上只能看看已經死亡的蝗蟲。
那場蝗災已經被解決了
總的算下來,共有10萬多隻鴨子參與了這場滅蝗行動。
和紅粉椋鳥相比,這兩種動物吃蝗蟲都很兇猛,戰鬥力相似。當紅粉椋鳥和鴨子軍團一同出擊,基本上都能將蝗蟲吃得片甲不留。
那大家知道我國有多重視粉紅椋鳥嗎?
2018年的時候,國內傳來一則訊息,即,新疆在修218國道的時候,因趕上了粉紅椋鳥產卵孵化,所以決定停工一個月,姑且不修了,等這群寶貝繁殖結束再繼續修路。
如今,再走進新疆伊寧縣託乎拉蘇草原,人們也許能注意到,一片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這裡有堆積著很多用於修葺邊坡的石頭。
工地現場圖片
很多粉紅椋鳥會在這裡時而上飛舞,時而盤旋嬉戲,就連附近路過的車輛,也會選擇減速行駛,以免驚嚇到這些鳥兒。因為它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國多年來,沒有出現了特別嚴重的蝗災形成。
盤旋嬉戲的粉紅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