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可能是大部分年輕朋友在裝修時都在考慮的重要專案了,雖然觀影效果肯定比不上電影院,但躺在家裡邊吃零食邊觀看自己喜歡的各類電影,那種舒適愜意真的是“誰用誰知道”。作為一名從業人士,之前我曾經給大家多次分享過搭建家庭影院的經驗,無論是裝修前的佈線知識還是裝修後的改造技巧,都有詳細的方案可以供大家參考。
在分享之後有些朋友對我目前用的裝置產生了好奇,經常在評論裡向我提問,剛好這次在雙十一期間我也對我家庭影院的裝置進行了一點更新,目前這套方案我認為是集畫質、音效、實用性和價效比於一體,不僅效果優秀,在選擇合適的裝置後甚至可以免於佈線,無論是新裝修還是想後期改造都非常實用,所以也特別想總結一下再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有影音需求的朋友能提供一些幫助。
廢話不多說,我們正式開篇:
一、家庭影院需要哪些裝置?
很多朋友一聽家庭影院就頭大,雖然也想裝一套,但總覺得自己搞不定。實際上相比於專業家庭影院中使用前級解碼器、後級功放、透聲幕布等裝置而言,我們常見的家庭影院無論是連線還是使用都要簡單的多,其實就是將訊號源(硬碟播放器、藍光播放器、PC等)接入主控裝置(多功能功放、媒體中心等),透過投影、電視等大螢幕進行顯示,再使用環繞音響系統實現不錯的擴聲效果,這裡我將之前的連線拓撲圖更新了一下,大家可以直觀的瞭解到裝置之間是如何連線的。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預先佈線,這部分內容我在之前的文章都已經詳細的介紹過了,線材選擇、佈線技巧等都有詳細說明,除了HDMI線現在建議布HDMI2.1版本的光纖線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能符合現在產品的要求,所以這裡就不再贅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開之前的兩個連結進行了解。
既然需要用到哪些裝置大家已經清楚了,那就要看具體的產品選型了,這裡我以我目前在用的裝置為例,分解開來逐個詳細的介紹一下:
二、顯示裝置——用電視機代替投影
本次我裝置最大的調整就是將電視作為了家庭影院的核心顯示裝置,這和很多朋友使用投影作為核心的方式可能有些不同。其實我個人在十年前就已經使用1080P的高階投影機觀影了(當時這種投影機的售價在1.3W左右),對於投影和電視的區別可以說是十分清楚。以前想要使用大螢幕觀影,投影可以稱得上是唯一的選擇,但現在隨著大尺寸電視的價格逐漸親民,已經有了和投影機競爭的實力。那麼相比投影而言,電視作為核心有哪些優勢呢?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佈線方式更簡單
▼阻礙大家安裝家庭影院的最大因素可能就是佈線了,如下圖所示,在常規使用吊裝正投投影機的方案中,由於投影機位於房間的一側,而播放器、功放等裝置位於另一側,即便是不考慮投影機的供電問題,也至少需要一條線將兩端的裝置連線起來才能保證效果(無線方案傳輸影片都不太靠譜)。
▼而使用電視就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了,電視和播放器、功放、音箱等位於同一側,如果不追求極致的美觀效果甚至都不需要提前布影片線,這就為裝修之後的家庭影院改造提供了最大的便利,需要的是隻是提前預埋兩根環繞音箱線,當然不埋也無所謂,可以透過裝置選型來解決,這部分我會在音響裝置的部分為大家介紹。
▼如果使用投影想要有好的效果,幕布也是必須的,一塊好的幕布價格不菲先不說,關鍵是即便是裝了抗光幕,燈光、日光一樣會極大的影響顯示效果,想要白天觀看一般還得單獨再配一臺電視,而且裝修時也需要在電視前方的吊頂處預留幕布槽和電源,安裝起來較為麻煩。
使用電視的話不僅不需要幕布,線上材上也更省錢,以綠聯這種HDMI2.1的光纖線舉例,一條10米線的價格就要799元,如果需要預留主備兩條線花的錢就更多了,這些都是額外增加的費用。
2、畫質更好
▼本次的方案是以我現有的裝置為例,所以談畫質前要先介紹一下我在雙十一入手的這臺電視——雷鳥75S545C,這臺電視為75寸,屏體寬1671mm,高962mm,比我家的電視櫃還寬了一點,在3.5米左右的距離內看還是比較震撼的。
▼一說雷鳥很多人都以為是什麼不知名品牌,實際上雷鳥是TCL以北美高分機型為原型打造的全新電視品牌,而TCL的實力就不用說了,2020年的銷售量分別佔據全球和中國的第三名。
當然最終我選擇這臺電視,品牌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這臺電視的硬實力確實太過優秀,如果有對電視比較瞭解的朋友一看引數就明白了,雷鳥這臺75S545C有120個棋盤式背光分割槽,峰值亮度達到了750nit、滿血HDMI2.1介面,支援VRR和ALLM、4K 120Hz高刷屏、94%的P3色域+ΔE≈2的色準,顯色豐富、色彩精準,再加上MTK9652的CPU+4G執行記憶體、支援WiFi6等,可以說是在同價位中完全沒有敵手,價效比拉滿。
▼這臺電視最強的部分就是擁有著同級別中最多的背光分割槽以及峰值亮度,目前液晶電視使用的一般都是LED背光,不過如果沒有背光分割槽的話,整個背光系統只有開啟和關閉兩個選項,會導致畫面對比度低、色彩不夠鮮豔、在顯示黑色上不夠純粹等缺點。而背光分割槽則是將背光分成多個獨立單元,根據電視訊號中畫面中的明暗區域將對應背光區開啟/關閉,從而增強電視對比度和色彩的表現。
▼從定義上就能瞭解到,背光分割槽的數量越多,對於螢幕的控光效果也自然越好,而同價位的75寸電視要麼乾脆沒有背光分割槽,要麼就是背光分割槽數量較少在60個以下。在使用雷鳥75S545C播放測試影片時,可以看到圖中的小方塊在移動時會有輕微的明暗變化,每變化一次代表該位置有一個背光分割槽,經過我的實測橫向共有10個、縱向有12個背光,乘起來足足有120個背光分割槽,是同價位中最多的。
▼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這臺電視分割槽的光控做得也比較優秀,每個分割槽密封良好,幾乎沒有漏光,讓我在數分割槽數量時感覺十分困難。
▼在顯示黑色畫面時,可以根據演算法關閉當前分割槽的背光從而實現純粹的“黑”,增加畫面的對比度,也讓明暗對比較為強烈的區域更清晰不發糊,從下面這張實拍圖中也可以看到,黑色的天空幾乎與電視機外的背景融為一體,看不到有發亮的情況。
▼放大至100%時,可以看到建築與天空的分界線清晰銳利,沒有炫光發糊的現象。
另外大家都知道,相對於投影機而言亮度是電視最大的優勢,即便是隨便一臺電視也能輕鬆在光線較強的環境中使用。不過可能大家不太清楚的是,亮度對於HDR的效果影響非常大,亮度越高,顯示裝置亮度範圍越大,HDR 效果也才可能越好。所以一些投影機(尤其是LED投影機)經常會宣稱自己的產品支援HDR,但是開關之後畫面並沒有明顯的變化,主要就是亮度不夠的原因。
▼而根據官方資料,雷鳥這臺75S545C的峰值亮度達到了750nit,這個資料大家可能沒概念,不過很多同級別的75寸電視峰值亮度一般在400~500nit左右,對比一下就知道這個數值有多誇張了。這裡我使用紅蜘蛛校色儀進行了測試。
▼校色儀主要是用於顯示器的,在測試電視時由於畫面調校、尺寸等原因會有一些誤差,我之前測試400nit亮度的電視時,顯示的資料約在350nit左右,而這臺電視的實測最高亮度為682nit,考慮到誤差情況和宣傳基本相符。
▼同樣對HDR影響較大的因素還有色域,色域越廣,能顯示出的色彩就越多,顏色過渡更平滑,顯示的內容也更豐富。色域有多個標準,不過在影視行業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由美國電影行業推出的一種廣色域標準——DCI-P3,也是目前數字電影回放裝置的色彩標準之一。這臺電視覆蓋了94%的DCI-P3色域,能更真實地呈現電影中所要呈現的所有色彩。
▼在120個背光分割槽、峰值亮度750nit、94% P3色域的加持下,以電視為核心的家庭影院在播放電影時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我拍攝了靜態圖片以及播放多部藍光原盤HDR影片的照片,未對照片做任何調整,大家直觀的可以感受一下:
圖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阿凡達》:
《霍位元人3 五軍之戰》:
▼這裡我也把投影機搬出來做了個對比,考慮到亮度的問題,把投影機放的更近一點也投射大約75寸的畫面,當然我用的是LED投影(買的時候也花了近6000元),如果用燈泡效果會好一些,但是整體和電視的畫質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
在畫面尺寸方面如果覺得75寸的螢幕不夠大的話,可以考慮同系列98寸的98S545C PRO,也稱得上是該價位中價效比最高的電視,不過本次的預算要控制在萬元以內,就不展開詳細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
3、遊戲效果更清晰流暢
作為一名遊戲愛好者,我是十分喜歡用大螢幕玩遊戲的,之前其實也試過用投影玩,但是感受真的是一言難盡。暗部細節的表現較差,在玩一些像《血源詛咒》之類畫面比較昏暗的遊戲時,經常路都看不清,而且絕大多數投影重新整理率只有60Hz,即便部分機型有MEMC技術(動態補償技術),但畫面依然不是很流暢,這也是投影的一個短板。
▼而用這臺電視玩遊戲可以說是體驗極佳,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使用了4K 120Hz的屏體,高刷帶來的絲滑流暢的體驗能大幅度提升使用者的感受,所以現在高刷屏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了。這裡我在連線電腦後,用飛碟測試可以看到屏體的重新整理率確實達到了120Hz。
▼MEMC的效果也會隨螢幕重新整理率的提升而增強,讓普通60Hz的影片、遊戲等也能有更流暢的表現,從下面播放電影的效果中,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另一方面就是介面了,想要完美展現4K 120Hz的畫面,就一定要配備滿血的HDMI2.1介面,否則可能會出現畫面發糊的情況。這臺電視共有3個HDMI介面,其中介面1為HDMI2.1,介面2為HDMI2.0,介面3為HDMI2.0+ARC,HDMI2.1和ARC並沒有整合在一個介面中,這個也很重要,後面在音響部分我會進行介紹。此外USB、有線網口、RCA輸入介面、數字/同軸輸出介面等也一應俱全。
▼這臺電視還支援VRR和ALLM這兩項PS5、XSX等次時代遊戲主機必備的技術,其中VRR(可變重新整理率)可以有效減少因為主機效能不足產生的畫面撕裂,ALLM則可以降低畫面的輸入延時,在遊戲模式下最低的延遲可以低至12ms,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遊戲的體驗。
▼實際玩起來真的是無比暢快,在玩《泰坦隕落2》這類頂級的FPS大作遊戲時更能感受到遊戲的魅力所在,體驗比起投影機來說已經完全是兩個層次了。
有朋友可能要說了,難道投影機就沒有優勢了嗎?當然不是的,如果你不是特別看重畫質、也很少玩遊戲的話,投影機目前仍然是最廉價的大螢幕解決方案,兩三千元的LED投影在純黑的環境下就能投射出100寸以上的畫面,高階一點的投影機甚至在150寸以上的畫面依然能有不錯的表現,而且投影機採用的是漫反射的原理,進入人眼的光線要遠比電視直射光少得多,關燈之後觀看會給人帶來更好的沉浸感,這都是投影機相對於電視的優勢所在。
三、音響裝置——夠用就好
談音響裝置之前,仍然先說說佈線,現在主流的家庭影院佈線方案有兩種,一是最常見的5.1聲道,二是現在比較流行的5.1.2聲道,主要的音箱配置差別不大,都有左右主擴音箱、左右環繞音箱、中置音箱和低音音箱,區別主要在於5.1.2增加了兩隻天空音箱,可以讓聲音的層次更加立體。注意這裡的左右都是指面向螢幕的情況,如果你買來功放音箱自己安裝注意不要連錯線了。
▼佈線方式也比較簡單,如果你打算用5.1方案,可以在裝修時從功放處預埋兩根環繞音箱線到沙發的兩端的位置,不想露明線的可以使用連接面板,這些在之前的文章中都介紹過了。
▼如果想要5.1.2聲道,還要增加兩條音箱線到正面吊頂上方的位置。
一些產品號稱可以“模擬”環繞音箱的效果,這裡我要提一個概念,只要不是差價大得離譜,模擬的環繞聲的效果是一定比不上真實擺放的音箱的,而環繞聲能極大的提升觀影、遊戲時的臨場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精裝房)仍然從陽臺繞了一大圈將音箱布到了沙發後面,後來裝修改造又專程預埋了兩條線,為的就是以後更換其他裝置時會更方便(也更省錢)。
那又沒有佈線條件又想要環繞音箱該怎麼解決呢?其實也很簡單,環繞音箱的訊號要求低,是完全可以透過專用的無線網路連線傳輸的,這種情況下環繞音箱只需要供電就可以了,完全無需考慮佈線的問題,更加省事。在產品方面,貴的有JBL的CINEMA835 5.1.2家庭影院套裝(這套支援模擬的天空聲道),便宜的也有酷開這類國產品牌,具體就是看自己的預算了。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由於雷鳥S545C電視配備了HDMI2.1介面和4K 120Hz的屏體,在和PS5、XSX等主機直連時可以完美髮揮出主機的效能,但如果同時又想用音響裝置,常規的PS5----功放----電視的連線方式對功放的要求就會特別高,必須也要支援HDMI2.1才行,但這種功放貴的飛起,買一臺特別不划算,這種情況就要利用到帶ARC功能的HDMI3介面實現音影片分離的效果了。
▼具體的方法就是依然使用HDMI2.1介面直接與PS5相連(我的空氣PS5就不給大家展示了),再將HDMI3介面與功放的輸入端相連。
▼接著在電視中將音訊輸出設定為ARC,再把功放調節到剛才你連線的輸入介面,這樣影片用電視直接顯示,音訊經過回傳通道再傳輸到功放中,音影片分離開來,都能保證最佳的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提到的獨立ARC通道的優勢了。
▼如果功放連ARC功能都沒有,還可以利用最下方的數字/模擬音訊輸出介面,以同軸的方式輸出音訊,效果當然比ARC差一些,但卻可以和很多老舊的音響裝置連線。
雷鳥75S545C想使用這個介面還需要購買一條能用於TCL電視的音訊線,普通的3.5mm轉同軸不一定能用,搜了個連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購買一下。
再說一下產品選型,我一直認為音樂和音效是電影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到現在我依然記得在IMAX影院中觀看《星際穿越》時最後配樂給我帶來的感動。但在家庭影院中,通常最限制音響效果的並不是產品本身,更多是取決你家中的隔音情況和鄰居的耐受力。
考慮到本次的方案要控制萬元以內,而且透過eARC輸出也降低了對音響裝置的要求,這裡我推薦JBL CINEMA 510+哈曼卡頓151S功放的套裝,品牌、品質都有不錯的保障,日常好價一般都在3000元以內,價效比較高。或者內建功放的CINEMA 535,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確實不需要這麼複雜的音響裝置,或者擔心會吵到鄰居,那麼利用這臺電視本身的兩隻15W音箱其實也能滿足普通使用者的需求,本身電視也通過了杜比全景聲的認證,再加上系統中音效增強的功能,我試聽了一下,個人覺得比起不帶獨立低音的迴音壁要更好,這裡我也用專業的錄音筆在1.5米左右的位置錄製了播放的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下來,帶上耳機試聽一下。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3CxAWoP4Vg6psaQtGnP8Aw 提取碼: jbkc
四、播放裝置——可以不花錢
有了硬體裝置,如何播放高畫質影片也是一個問題,通常來說都要透過各類播放器來實現,目前播放器的各檔次產品基本很穩定,低端的有萬能盒子N1、亞馬遜火棒、tivo等,中端的有Apple TV、芝杜Z9X/Z10 Pro,高階的還有芝杜Z1000pro、OPPO 203/205這些,總體來說是豐儉由人。不過如果你不是影音發燒友這種級別的使用者,而且電視的配置也足夠高的話,我個人建議是完全不需要再單獨購買播放器的。
▼以我這臺雷鳥75S545C為例,這臺電視使用的是MTK9652的CPU,4*Cortex-A73處理器,以及2*Mali-G52的圖形處理器,頻率最高可達 2.8GHz,是目前智慧電視、智慧投影儀產品裡較為高階的CPU,而且執行記憶體達到了4G,無論是解碼能力還是反應速度都有足夠的保障。
▼使用機身預設的播放器就可以直接播放隨身碟或者行動硬碟中的影片,支援杜比視界、杜比全景聲、HDR10等,播放開始時在螢幕的左上角還會自動顯示當前播放影片支援的格式。
▼播放效果也都十分的流暢,音訊方面根據自己連線的裝置按我前面的方法切換輸出就可以了。
如果有播放藍光原盤需求的話,可以安裝KODI來實現,KODI的使用方法我有一篇文章詳細的進行了介紹。
▼使用KODI還能連線NAS等裝置,這臺電視是支援WiFi6無線連線的,超高的傳輸速度也不用擔心播放大體積電影時會有卡頓的情況。
五、總結
有了畫質優秀的大螢幕顯示裝置,加上效果不錯環繞音響系統,再使用電視內建的安卓系統解決影片的播放問題,一套簡單卻完整的家庭影院方案就搞定了,這次主要分享的是以大尺寸電視為顯示核心的方案,該方案佈線簡單、無需改造,不受光線限制、任何時段都能觀影,雷鳥75S545C超高的亮度和畫質完勝投影裝置,配備了HDMI2.1介面也滿足了次時代遊戲主機的需求,我個人覺得十分適合大眾使用者,無論新房裝修還是後期改造,都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大家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在評論區向我提出,我會盡量進行解答。
以上,我是普通奶爸,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