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邊牆
文:草衣
明十三陵位於昌平區天壽山下方圓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
以大宮門為門,東面龍山和西面虎山雄踞兩側,做龍虎踞守。虎山,龍山,莽山及北面群山環擁,使陵區置於環山團抱之間,南面出大宮門則為平川。
十三陵各陵有自成一體的陵牆,除此之外,在陵區的外圍還築有一道屏障,如同一個院落的院牆。這圍牆被稱為“邊牆”或“邊城”,建於明朝,有二門、十口。
昌平龍山
陵牆在南部以大宮門分別將龍山和虎山連成一線。北面的陵牆依山而砌,南面平地與山丘修築圍牆,東,西,北三面封堵山口,設關城和水門,“邊牆”周長約120多里。
明顧炎武《昌平山水記》捲上:“環山凡十口,自大紅門東三里曰中山口……有小紅門,距州西門八里,又東二里曰榨子口,距大紅門三里,凡口皆有垣”。
歷經幾百年的歷史變遷,陵牆年久失修,漸次破敗,今天的邊牆十口除部分地名尚存之外,大段“邊牆”早已不見蹤跡,或者僅剩斷壁殘垣。
漢包山上的邊牆
參考資料:1、《明陵邊牆山口及軍備》作者:王秀玲
2、《明十三陵邊牆山口查勘記》作者:王巖
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