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文學水平是極高的,尤其精通古典文學,對於寫詩、填詞極為擅長,至今仍有眾多詩詞入選中學課本。
正是有著這樣的文學造詣,使得毛主席對文學作品要求很高。他在參加革命時,就曾說過文學要與現實緊密結合,要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連,換句話說,你要寫出好的文學作品,就得對社會有著極深的理解。
而在近代的一些作家裡,能做到毛主席高要求的,僅有魯迅一人。
魯迅對於中國社會的瞭解,是有目共睹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便不難看出這一點。
所以毛主席曾在多個場合中,稱讚魯迅,說他是中國第一聖人,孔子不是,而自己是聖人的學生。然而在除了魯迅外,毛主席對女作家丁玲也是頗為青睞,更是為她專門寫了一首詞。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丁玲為何能得到毛主席的青睞。
丁玲開始在國內文壇嶄露頭角是在1928年,她發表短篇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名聲大噪。
此時的毛主席尚在井岡山,進行革命根據地建設。
由於資訊不通暢,以及革命工作的緊迫性,使得毛主席並沒有注意到這顆在中國文壇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兩年後,丁玲加入魯迅旗下的左翼作家聯盟,受魯迅以及其他作家的影響,丁玲對中共以及毛主席充滿好感。
1932年,丁玲在上海秘密加入中共。此後開始與其他地下工作者,展開革命活動。
就在革命工作蓬勃發展時,丁玲遇到了馮達,然而沒過多長時間,就遭到了馮達的出賣,丁玲被國民黨反動派綁架,拘禁在南京,整整3年。
1936年,丁玲趁看守人員不注意,逃了出來。重見天日的她,在與上海地下工作的同志聯絡後,決定到陝西,參加紅軍。
於是在黨的幫助下,丁玲輾轉來到西安,又到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陝西保安縣,即後來的志丹縣。
丁玲的到來引起了黨的重視,在她來保安縣之前,尚且沒有任何知名作家來到這裡。
當時黨正在組織發展蘇區的文化建設工作,十分缺少如丁玲這樣的文化人。所以在丁玲來到這裡後,便引起了黨的重視。
中共中央宣傳部特地在一個大窯洞裡為丁玲的到來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宴會。在宴會上,當時蘇區各方面的代表工作者齊聚一堂,甚至連工作繁忙的周恩來、張聞天等都出席了宴會。
就在宴會舉辦到一半時,毛主席姍姍來遲。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但都對彼此不陌生。對於毛主席的種種事蹟,她早已從其他同志口中得知。
毛主席的文采、軍事指揮能力等,讓丁玲十分敬仰。
同樣的毛主席對於眼前的這位女同志的堅定意志,也是佩服不已,深陷敵軍之中,堅持三年仍不屈服。
宴會後,毛主席邀請丁玲進行長談。
在談話中,毛主席才發現兩人竟是湖南老鄉。
丁玲告訴他,自己曾在周南中學上學,與楊開慧是好姐妹,在很早時就曾聽過毛澤東的大名。丁玲的話,引起毛主席對往事的回憶。
沉默了一會,毛主席風趣地對她說:"我們是真正的老鄉啊,老鄉見老鄉,不必淚汪汪了。你比我還小11歲,算個小妹吧!"未等丁玲答話,他又說:"你大老遠來到這裡,打算做點什麼事呢?"
丁玲堅定的答道,我要當兵,當紅軍。
丁玲的革命積極性讓毛主席很高興,他對丁玲說,剛好最近前線有一仗,你就跟楊尚昆他們領導的前方總政治部到前線去吧。
於是剛到保安的丁玲,就隨著部隊到前線去了。
丁玲在前線,一邊參與戰事,一邊進行寫作。她在前線的工作表現讓毛主席等人很滿意。於是在1936年的12月,毛主席揮筆寫下《臨江仙》一詞,專門透過電報贈給遠在前線的丁玲。
由於工作變動,丁玲並沒有在前線收到這首詞。等她知道主席專門為她寫了一首詞的時候,她已經回到了中共新駐地延安。
1937年初,從前線回來的丁玲,去拜訪毛主席。
毛主席問她有沒有收到贈詞,她說沒有。
於是毛主席當即又將原詞寫了下來了,贈送給她。
她在讀到詞的最後兩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時無比激動地說:"謝謝主席栽培!"此後,她便將這幅毛主席手跡視為最珍貴的紀念品,一直儲存到新中國成立後,於20世紀80年代才將這首詞公開發表。
在丁玲來到陝西蘇區後,很多左翼作家也紛紛來到延安。此時的延安文化界需要一個人來擔起領導責任,丁玲成為最合適的人選。
毛主席為了鍛鍊她,就寫信到政治部,推薦丁玲擔任中央警衛團政治部副主任。丁玲在知道後,非常感激毛主席的器重,但同時又膽怯起來,害怕自己當不好主任。
於是她找到毛主席說,自己只想寫寫文章,當一個新聞記者,不會當主任。毛主席耐心開導她,"你能行,不會就學嘛!你總願意學習吧?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想當紅軍,說明你願意學習紅軍,只要肯學,一切都可以學會的。我們鬧革命,搞武裝鬥爭,開始也不會嘛!還不是學中幹、幹中學,慢慢就學會了。"在毛主席的教導下,丁玲逐漸適應了主任的職務,工作做的非常出色。
抗戰爆發後,中央成立了一個西北戰地服務團,讓丁玲擔任團長。
她的職責是,組織延安的文化界,親自到前線慰問戰士,並撰寫大量宣傳八路軍抗日戰績的作品,來增強民眾抗日的信心。丁玲有了此前的工作經驗,這一次沒有推脫,積極接受黨的安排。
此後,她帶領文化界人士,在前線四處奔走,收集了大量的八路軍戰士和百姓與日軍戰鬥的資料。在回到延安後,她率領這些文化人士,寫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抗日作品。
她寫出的這些作品,有的受到了人民的喜愛,有的卻被質疑為"充滿小資情調"。這些質疑聲甚至出現在延安的諸多公共場合。
聽到訊息的丁玲,氣憤的找到毛主席,要他主持公道,毛主席對她講,"我相信你是一個忠實的共產黨員,可是要作書面結論,你得找中央組織部長陳雲同志。"最後經過陳雲及有關人員的調查,證實了"丁玲仍然是一個對革命忠實的共產黨員"。
質疑聲的消失,使得丁玲再次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1941年,延安創辦《解放日報》,丁玲負責主編文藝副刊。不過很快,她便在新工作中有了很大的疑問。她帶著疑問找到毛主席說"主席,您在文章中批評了人家,人家服氣,而我寫的文章,人家為何總有反感呢?"
對於丁玲的疑問,毛主席教導的說道"批評人家要實事求是,講點辯證法。先把人家的長處說一說,並且要說透,然後再對人家的錯誤或缺點進行批評,他就服氣了。"
丁玲聽了毛主席的話,不禁點頭表示感激。
然而在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丁玲再一次因為批評人,被其他同志指責,最後甚至在前線的一些將軍們也加入進來,批評丁玲。
在這場風波中,毛主席雖然也知道丁玲的做法是錯誤,但還是決定保護她,在一次大會上,毛主席對於此次事件作了一個總結,使得風波漸漸平息。
事後,毛主席又專門找丁玲談話,對她語重心長的說"內部批評,一定要估計人家長處,肯定優點,再談缺點,人家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丁玲在毛主席講完後,趕緊表示認同。
在經過兩次事件後,丁玲終於在毛主席的教誨下,茁壯成長起來。1944年,丁玲根據真人真事而創作的散文《田保霖》,得到了毛主席的認同。
他高興的對丁玲說,"我一口氣看完了《田保霖》,很高興。這是你寫工農兵的開始,希望你繼續走下去,為你走上新的文學道路而慶祝。"此後,在多次會議上,毛主席都公開表揚丁玲。
受到鼓舞后的丁玲,在革命文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48年,以自己在陝甘寧新邊區的生活為基礎,丁玲創作出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作品一出,便獲得了文學界的一致認可。該作品也成為丁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在這一年,丁玲和丈夫在河北西柏坡與毛主席再度重逢,這一次毛主席對她的稱讚又高了一點,將她與魯迅、矛盾、郭沫若相提並論。
新中國成立後,丁玲一直牢記毛主席的話語,在往後的工作中,努力結合人民群眾,創作出大量的人民文學作品。1986年,丁玲在北京逝世。
毛主席對於丁玲來說,更像是一個老師,在教她如何將文學與人民結合在一起,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丁玲對於毛主席來說,更像是一個剛參加革命的後輩,他很願意在革命道路上,培養這樣積極充滿熱情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熊坤靜.丁玲與毛澤東的文友情[J].紅廣角,2011,(第9期).
黃禹康.延安時期的毛澤東與丁玲[J].檔案天地,2011,(第12期).
彭茜.毛澤東贈詞丁玲[J].湘潮(上半月),2017,(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