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0年前的南宋,有一艘長30米寬10米的木質船,滿載著瓷器,從中國泉州港駛入太平洋,當它行進至廣東陽江海岸線20海里時,卻突然神秘失蹤,原因不詳。
1987年,一次考古活動卻讓它意外現身,這艘船在海底27多米的淤泥中靜靜地躺了800年,依然儲存完好,它就是震驚中海內外的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南海一號。
1985年,一位英國人邁克·哈徹在中國南海的一艘中國商船上打撈上了大批的中國瓷器,哈徹將這些瓷器帶回了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進行拍賣,一時間引發全球轟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龐大的海域無力維持,哈徹在中國南海盜挖了很多沉船上的瓷器,數量多達百萬件,為了達到物以稀為貴,他曾親手毀掉了60多萬件瓷器,保留下23.9萬件用於拍賣,這深深地刺痛著所有人民的心。
面對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中國政府多次與哈徹進行交涉,可最終卻無法阻止這次拍賣會的舉辦,為了研究這些中國海底瓷器的價值,國家文物局決定派人參加此次拍賣。
兩位中國瓷器專家馮先銘和耿寶昌懷揣著3萬美金來到了荷蘭,當時他們得到的指示是購買幾件瓷器用於研究,購買金額不得超過瓷器本身價值的三倍。
當馮先銘和耿寶昌來到拍賣現場希爾頓酒店時,在酒店外排滿了手工製作的世界頂級豪車,這時他們才知道這次以“南京船貨”命名的拍賣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頂級富豪。
主辦方對於中國的來客相當重視,帶著馮先銘和耿寶昌進行了全方位的遊覽,同時將象徵著貴賓的1號拍賣牌給了兩位中國專家,可是在10天的拍賣活動中,兩位中國專家卻始終沒能舉起手中的拍賣牌,因為這批中國瓷器的最終成交價格都高於起拍價格的10倍以上,遠遠超過其本身價值3倍,最終兩位專家帶著3萬美金又回到了中國。
回國之後,耿寶昌向國家文物局遞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建議中國考古應該逐漸向水下考古領域拓展,在此基礎上,國家博物館決定成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同時,一艘中國沉船引起了文物局的廣泛關注。
1987年,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兩位年輕人在荷蘭圖書館和航海圖書館中不斷翻查東印度公司的一艘古沉船萊茵堡號的資料,這艘船搭載了6箱白銀、300多噸錫錠,消失海域正位於中國南海。
為了讓這些財富重見天日,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聯絡上廣州救撈局,想要讓其協助打撈工作,此時正值國家提倡對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之際,於是廣州救撈局在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後參加了此次打撈活動。
在沉船地點陽江海域,英國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儀器先進的儀器進行探測,可隨著時間一天天推移,預定海域都被搜了個遍卻一無所獲,打撈人員連萊茵堡號的影兒都沒見到。
眼看著颱風季馬上就要來臨,拖延下去想要再次探測可能就要再等半年之久。
這一天,海底收納再次投入使用,突然,儀表盤上顯示海床表面有一個小小的凸起,這個小凸起只有一米見方,顯然與排水量多達800噸的萊茵堡號相去甚遠,可中方代表尹乾紅卻對這個凸起產生了興趣。
他立即決定派潛水員下水探測,此時海水深度為27米,由於洋流造成泥沙飛揚,海底的能見度幾乎為零,靠著微弱的潛水燈光,潛水人員在凸起的河床上摸到了一塊小的物體,這時他們發現竟然是一條船的桅杆。
難道這就是他們苦苦尋找的萊茵堡號嗎?潛水員從凸起物上摳出了一塊樣本浮出了水面,潛水員剛出水就對手中的這個樣本端詳了起來,這是一塊木頭,外表包裹著泥沙,尹乾紅與英方代表進行商量後,決定用機械爪進行打撈,看看下面究竟是什麼。
一爪下去,連泥帶沙抓起了不少的東西,仔細沖刷之後,尹乾紅發現竟然是一些鐵屑和金屬,雖然成效不大,但尹乾紅決定再抓一把,算是徹底死了心。
可這一次卻有了重大發現,十幾分鍾後,隨著滿滿一斗騰空而起,在爪手中竟然發現了包裹著淤泥的瓷器碎片,同時,打撈人員還發現了一條金光閃閃的金鍊子。
雖然黃金比較罕見,但在打撈人員眼中卻並沒有太多的文物價值,這條金鍊子用葡萄裝飾,形成環狀塔扣,上面有人字形花紋,長度達到了1.7米,重達500克。
由於事關重大,尹乾紅立刻將打撈出的樣品送到廣東博物館進行鑑定,這次帶來的樣本包括了247件瓷器和銅器,經過鑑定,這些樣本全部來自於宋元時期。
發現此處沉船的海域被命名為廣東南海宋元沉船遺址,當時時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心情激動,拍板將沉船名稱定為“南海一號”,因為1號代表著起點和開始,象徵著蓬勃的朝氣與希望。
不過,這艘沉船究竟是哪艘船,科考人員翻遍了廣東地區古籍,僅鴉片戰爭前就有2000多艘沉船,整個中國海域的沉船數量更是無法統計,很難進行確定。
為了對南海一號有更深入的瞭解,1989年10月15日,恰逢日本水下考古隊主動尋求中國水下考古隊的合作,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打撈出南海一號。
這一次同樣使用了聲吶探測,在1987年發現沉船位置以西100米處,考古隊找到了這艘船,11月19日,廣州打撈潛水員周信下水後摸到了一塊凸起物,這個凸起大約40公分,上面有一層淤泥,裡面有一塊很硬的東西。
隨後兩名日本潛水員來到了他的身邊,透過微弱的觸覺感知,兩名潛水員完成了這塊凸起物的表面測繪,包括凸起物的平面和剖面圖,這是南海一號第1張考古意義上的圖紙。
之所以會形成凸起物,是因為船舶貨物跌落海底之後,隨著海水的侵蝕,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會慢慢地附著,形成成團的物體,這在考古中被稱為凝結物,凝結物是發現沉船的重要標誌。
不過,這次探測僅僅是圖紙上的測量,因為技術不足和資金缺乏,最終發掘計劃擱置,繼續積累經驗為南海一號的面世做好準備。
三年過去,2001年4月18日,中國水下考古隊又對南海一號實行了再次探測,這次南海一號的座標比原來的位置又偏離了整整15米。2002年3月至5月間,考古隊對沉船進行了細挖掘、細打撈,一共撈出周邊文物4000多件。
更為重要的是一名水下考古隊員從海底撈上了一塊船板,這塊船板儲存十分完好,沒有任何的腐蝕,大大出乎科考人員的預期,為何沉船儲存如此完好呢?
這是因為南海一號沉沒的水域本身環境氧濃度就低,在沉船後短時間內周圍很快附著了大量淤泥,從而使船體和外界產生了隔絕,避免了氧化破壞。其次,南海一號使用的材質是松木,在民間有種說法“水泡千年松,風吹萬年杉”,松木是抗浸泡比較好的造船材料,這兩方面原因使沉船如此完好地儲存了下來,沒有任何腐爛。
其實早在1973年8月18日,在泉州就發現過一艘不知年代的沉船,當時漁民們都對這艘船都不甚瞭解,他們只知道在上世紀50年代這艘船已經在海灘上。其後,這艘船被評定為文物,原船長24.2米,寬9.15米,經過復原,船長度達到了34米,寬11米,載重量達到了200噸,這艘船始建於南宋晚期,不過,遺憾的是船隻保留了下甲板部分,其他部分缺失。
在古代,遠洋海船一般都在福建、廣東沿海進行製造,又被稱為福船和廣船,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這兩種船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水密隔艙,在泉州古沉船上,我們可以看到船體上有很多單獨隔斷,隔斷之間的艙室就是水密隔艙。
水密隔艙的發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技術在唐朝出現之後,流傳到了西方,從此被大規模使用,如果在航行過程中船體受損,由於水密隔艙的存在,海水只會湧入受損的艙室,即使兩三個水密隔艙受損也不會危及船隻的安全,這極大提高了船隻航行的安全性。
南海一號同樣使用了水密隔艙,在每一個隔艙中都存放著大量外銷的瓷器,排列得整整齊齊,大瓷器還套著小瓷器,以最大程度節省運輸空間和成本,這不禁讓人產生思考:如此規模龐大的瓷器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它們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它們又將運往何處?
時至今日,我國有很多出口美國、歐洲、中東的瓷器,這些瓷器不在國內銷售,只會作出口使用,因此被稱為外銷瓷。西方人喜歡在外銷瓷中擺放一些首飾和藥丸,這個盒子在宋朝時就已經開始生產,當時被稱為“粉盒”,作用與如今基本相同。
不過,南海一號中到底裝載了多少數量的粉盒目前雖然無法統計,但價值卻超過了三千億美金。那麼這些粉盒是如何製造的呢?
這些瓷器主要來自於福建泉州的龍窯,這種窯往往位於山坡之上,長几十米到上百米,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在山脊之上。瓷器在設計完成之後會根據形狀、規模、大小、瓷面等幾個方面由專門的工匠進行掌控,每當瓷器出窯,工匠們都會細心挑選,只留下精美工藝的上等品,殘次品直接敲碎砸爛。
在宋代,一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大約能產出200個左右的大盤,給300個瓷器進行紋飾刻畫,這種手藝如今已完全失傳,在鼎盛時期,宋代德化制瓷工匠達到了6萬人之多,呈現出龍窯遍佈、煙霧繚繞、一派繁忙的昌盛景象。
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曾經記載,宋元時期一個威尼斯銀幣可以買8個德化瓷器,法國人給其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中國白”。南海一號中存放的正是景德鎮龍泉窯等窯址的中國白,一般來說,像南海一號這種中型海船都會裝載10萬件左右的瓷器,一些大型海船甚至能裝滿20萬件瓷器,由此可見,當時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瓷器是多麼的渴望,也見證著中國的強盛。
在出水文物上,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每一件瓷器底部都保留著毛筆書寫的字跡,似乎是隨手寫下,簡單而粗糙,有些像姓氏,有些像地名,還有的像官職,有專家認為這個瓷器匠人留下的落款,不過匠人一般都會用竹篾直接刻在泥胚之上,很少用毛筆進行書寫,有的專家認為這是貨主對自己貨物進行區分留下的印記。
在泉州沉船上也曾發現過墨字痕跡的瓷器碎片,比如李保長、林花、六哥,在一條船上,等級分明,綱首相當於船長,之下有保長、里長等職位,他們可能會購買或直接贈送瓷器,這時為了區分就要在瓷器底部寫下名字。
在南海一號上,考古隊員還發現了兩具眼鏡蛇的頭骨,由此推斷出船上曾住過阿拉伯人或印度人,眼鏡蛇是阿拉伯人的專屬寵物,他們很喜歡養眼鏡蛇,有時心情好的時候還會給水手們表演鬥眼鏡蛇的遊戲,而他很可能就是這艘船的主人。
有趣的是考古人員在清理凝結物時還發現了一枚鎏金龍紋手鐲,這個手鐲口徑比普通家用飯碗要大,兩端雕成了龍頭形狀,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而雕刻龍紋只有皇室成員才有資格,有人由此推測南海一號是否會和南宋皇帝有關?
與此同時,南海一號中還有三個風格不同的戒指,分別是阿拉伯,歐洲和中國風格,究竟是誰擁有這些物品呢?當時曾有一位伊朗富商在泉州南部修建了一座清真寺,雖然後來由於戰亂這座清真寺被毀於一旦,但不少阿拉伯商人居住在福建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阿拉伯商人經常來往於海上絲綢之路,這些物品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他們。不過阿拉伯人不喜歡穿金戴銀,最早出水的那根1.7米金鍊子在臺灣博物館中有條一樣的,只是規格較小,而那條是一個腰帶,從金鍊子的長度來看,佩戴他的人應該膀大腰圓。金腰帶更可能屬於船上綱首,因為綱首經常要走南闖北,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因此會用大量黃金襯托自己的身份,用不同風格的飾品來炫耀自己的經歷。
南海一號上也發現了觀音和羅漢造型的掛飾,這是遠航船員們祈求神靈保佑平安的心靈呼喚,中國現存最早的天后宮(就是我們俗稱的媽祖)便是保佑船員平安的海神,從天后宮請一尊媽祖像保佑一方平安是船員們傳承千年不變的傳統,在大海上,人們祈求神靈的保護,可是海難卻往往不期而至。
南海一號究竟是怎麼沉沒的?原因眾說紛紜,由於南海海域颱風肆虐,首先不能排除颱風影響的原因,其次潛水員證實南海一號首尾均有斷裂,桅杆亦被折斷,很可能是由於超載造成船體爆裂沉沒,因為颱風一般會使船體傾覆,而南海一號是平平沉入海底,當時的水深可能不及十米,平穩沉沒證明災難來得十分迅速,船員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當然,等專家考證完南海一號後這個答案很快就將揭曉。
為了打撈出南海一號,廣州打撈局拼盡了全力。
對於古代木質沉船一般都會採用原地發掘的方式,大多在水下將沉船解體出水,之後再進行拼裝,這種方法相對成熟,不過卻會影響沉船上儲存的其他資訊。
面對如此珍貴的一條沉船,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各位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由於南海一號周圍包裹著泥沙,使它800年不腐,要讓南海一號出水後受到保護,必須把沉船和包裹它的淤泥一同打撈出水,這樣一來沉船和淤泥將會重達幾千噸,在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將這麼沉的船打撈出來。
於是我國專家進行了方方面面的論證,提出了整體打撈的設想。
在常見的橋樑施工現場,為了修建位於水中的橋墩,工程人員往往會在施工位置用鋼板進行包圍,形成一個密不透水的區域性空間,這樣的技術叫做圍堰,抽出圍堰中的水,橋段就可以進行修建澆築,於是在打撈南海一號方案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圍堰措施。
是否可以將圍堰深入海底,將沉船和包裹沉船的泥沙一同圍在其中,然後進行打撈呢?
2006年6月17日,經過近三年的討論和無數次修改,方案最終出爐,稱之為沉箱。這次史無前例的考古行動,對於人類水下文化遺產十分的重要。
當打撈工程進入到實際操作階段時,勘察卻發現沉船的長度不是預計的長20米,而是長30.4米,寬9.8米,長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箱尺寸也進行了調整,規格定為長35.7米,寬14.4米,高12米,確保要把南海一號完整的容納其中。
2007年4月8日,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工作正式啟動,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工作人員在南海一號上方進行凝結物清理,清理物多達25噸,在此期間,散落的390件文物悉數被打撈出水。
沉箱方案分為上下沉井兩個部分,下沉井高5米,底部設計為內斂式的斜角,便於沉箱更好地插入海底淤泥之中,上部的沉箱預留了36個孔,每個孔在沉箱完畢之後,由橫樑直接從中穿過,形成一個託底,將下沉井留在海底,上沉井則隨著南海一號浮出水面。
在沉箱之前,需要先在海底打好12個引導沉箱下沉的定位樁,可是由於當時的海況不符合要求,製作工序臨時被取消,在能見度為0的海底,廣州打撈局派出了80多名資深潛水員完成打撈。
可是在沉箱入水之後,最怕沉箱中心偏移壓壞南海一號,於是在沉箱的4個角上佈置了4個堅實的姿態儀觀察水位的變化。
誰知當天晚上報警裝置發生了響動,總指揮以為沉箱發生了坍塌,立刻讓潛水員下水進行檢視,結果發現是虛驚一場,沉箱穩穩地框住了南海一號。
新的困難再次出現,按照原來的預定,沉箱應該切入海床10多米,可是當沉箱進入海床4米之後,它就突然不動了。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沉船附近的淤泥不像普通泥土那般容易散開,再加上沉船本身的積壓,導致淤泥的密度遠遠超過打撈專家的預想,導致沉箱無法繼續下沉。
為了讓沉箱下沉,只能不斷增加沉箱的重量,打撈人員把所有的水泥進行了澆築,全部壓到了沉箱上,可即使這樣沉箱也只下潛了8米,沉箱上此時的重量已經達到了4000多噸,遠遠超過原定計劃的4倍,如果再壓下去很可能沉箱就是垮掉,由於無法增加重量,於是專家們進行合議,決定臨時進行沉箱到位後才會進行的挖泥出泥程式,以此來減少泥土的阻力。
可是這一措施卻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因為開發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穩定性不足導致沉箱發生傾斜,一旦傾斜,南海一號就將遭到徹底的破壞,由於這些未知的風險,在沉箱的4周都安排了數名潛水人員,他們用手來感知沉箱發生偏移的位置,同時利用對講實施進行彙報。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最終沉箱下潛到了指定的位置,可是當沉箱橫穿底梁時,卻遇到了更加困難的情況,重達5.3噸,長15.5米的36根鋼樑從一處孔內穿入,要從另一處孔中穿出中卻發現鋼樑發生了變形。問題依然出在海底淤泥上,它可以阻止沉箱的下沉,同樣堅硬的可以阻止鋼樑的穿過。
為了在漆黑的海底讓鋼樑穿過,原本預留的孔洞比鋼樑的直徑大了很多,這導致鋼樑穿過時容易上下襬動,無法保持平衡姿態,最終導致無法進入另一側的空位。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傷透了所有人的腦袋,最終專家決定在鋼樑內部安裝小型水泵,利用高壓水流衝開淤泥,同時把沉箱孔洞進行改小,方便兩邊對孔,隨著鋼樑緩緩移動,第1根鋼樑足足用了兩個月時間才穿過沉箱。
在第1根鋼樑穿過沉箱之後,後面的速度就明顯得到了提升,36根鋼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相繼穿好。
2007年11月17日,一艘排水量8萬噸的華天龍號巨輪緩緩入水,它是亞洲最大的海上起吊船,它的第1個任務就是要將總重量超過4000噸的南海一號完全吊起。最終,華天龍號不負眾望,緩緩地將南海一號從水中打撈了起來,由於陸地上沒有能夠推動4000噸的重型吊車,最終沉箱被放到幾個巨大的氣囊上,緩緩推入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中,南海一號的所有科考工作都將在此處全面展開。
整個打撈過程將近一年,花費3億元,潛水人員水下作業3012人次,潛水時間超過3167小時,每位潛水員水下工作65小時,最終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從1987年發現南海一號到2007年沉船出水,歷時20年,打撈的過程是中國水下考古的一個重大創新,也開創了世界先例,標誌著中國水下客戶技術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很值得國人驕傲!
2015年1月28日,南海一號經過清理,船廠內超過6萬件南宋瓷器全部面世,可謂滿船盡帶黃金甲,除了瓷器外,船上還出土了17000枚銅錢,151件套金手鐲、金腰帶、黃金戒指,124件套銀器,貨值超過3000億美金。
宋朝是瓷器最為鼎盛的時代,歷史上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皆有涉獵,南海一號不僅是中國國家富強的標誌,也濃縮了整個時代的背景,包含的歷史資訊超乎所有人的想象,2022年,南海一號文物整理工作將接近尾聲,屆時更多珍貴的歷史資訊將會公開,我們必將見證古代中國更強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