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太陽即將燃盡,一個是太陽即將爆發。相似的背景,相似的主題。你是否看過《流浪地球》的這部姐妹電影呢?
今天半隻貓來聊聊2007年的科幻災難大片——《太陽浩劫》
對於這部電影
高分愛好者,我不推薦
完美主義者,我不推薦
現實主義者,我不推薦
大片追逐者,我不推薦
《太陽浩劫》的打分並不高,口碑也一般,票房更是不盡如人意。但就是很奇怪地戳中了半隻貓的審美標準。
電影導演其實是有許多成功作品的丹尼·博伊爾,比如《猜火車》,《海灘》,《驚變28天》,《平民窟裡的百萬富翁》,《127小時》等,都是成片質量相當高的作品。相比之下《太陽浩劫》是失敗的。
這部電影的中後期會出現一個大部分人都不樂意看,或覺得看不下去了的關鍵劇情。說它是爛片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此。
對於這個關鍵劇情,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但當我瞭解了伊卡魯斯的神話故事,我才理解了這一段劇情的真正含義,才明白了導演想要表達什麼。
這一期半隻貓就為大家深度解析這部科幻災難電影到底在講什麼。
推薦指數:★★★★★
懸疑指數:★★★
視覺指數:★★★★★
劇情指數:★★★
《太陽浩劫》劇情覆盤
故事發生在遙遠的2057年,太陽的逐漸衰竭讓人類即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如果失去了日照,大地將會陷入黑暗和冰封之中,永無再見天日之時。
為了拯救地球,一支八人行動小組揹負著全人類的使命,駕駛著宇宙飛船“伊卡魯斯二號”飛向了太陽。隨著目的地的臨近,問題不斷的出現著,他們不僅和地球失去了聯絡,還收到了來自“伊卡魯斯一號”,也就是他們的前任所發來的求救訊號。危險和不安的氣息不斷的在八個行業精英之間瀰漫和擴散著,他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嗎?又是否能夠平安返回地球呢?
人類飛入太陽的驚天腦洞
《太陽浩劫》有著一個與《流浪地球》極其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時代背景——太陽之死。
太陽是一顆恆星,一顆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球型發光等離子體。
他火熱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因氫原子聚合為氦原子而產生爆炸,也就是一百多萬個地球大小的氫彈在同時爆炸。從遠在光也必須狂奔8分鐘才能到達的地方,帶給我們無盡的光和熱。
地球的軌道處在太陽系其他行星都羨慕無比的地理位置,他離太陽,不近也不遠,他不會像水星一樣由於離太陽過近而被炙烤,也不會像火星一樣因為過遠而被冰封。
太陽如同人類的神,悉心照料著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地球造成翻天覆地的影響。
可即便如此,在無垠的宇宙中,太陽也只不過是我們看到的璀璨星河裡平淡無奇的一員。而世間萬物,終有一死。
《太陽浩劫》中,人類即將被送往瀕臨死亡的太陽,用核爆重新點燃太陽。這個腦洞,一開篇就吸引住了我。
接著電影帶來了第二個超級腦洞
人類耗盡了地球上最後的資源,建造了跟曼哈頓島一樣大的炸彈,最後一顆炸彈。
但建造並不是最難的。
最難的,是如何將炸彈送往太陽之上。
如何在被高溫融化之前接近引爆的目標,《太陽浩劫》的主創團隊想了一個絕妙的點子——保護傘。
開啟一把巨大的由特殊材料製成的金色保護傘,在保護傘的庇護下,恆星炸彈如溫室裡的花朵般受到呵護。
電影中並沒有詳細描述隔熱的原理,但他們已經成功向太陽的方向行駛了16個月,並已到達了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軌道。至今,保護傘都在一絲不苟地堅守著它的職責,保全人類最後的希望。
是科幻片,還是神話片?
《太陽浩劫》看似是一部科幻片,可事實上,它是一部神話片。我們能夠舒舒服服地看完前半部分,正是因為它和我們準備好看一部科幻片的預期是相匹配的。
而後半部分,我們則認為迴歸了丹尼·博伊爾拍《驚變28天》的恐怖片套路。
科幻加恐怖的組合,這不經讓人想起經典的《異形》系列。然而異形講述的是與我們沒有任何共同語言的外星生命,你可以用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去描繪他們。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虛構的。
但《太陽浩劫》最後的恐怖元素,則是一個看似因太空幽閉而精神分裂的變態狂,是一個人。
這顯然就不再那麼科幻了。而這個變態狂的所有行為,都似乎超越了我們的理解。不理解他破壞任務的動機,不理解他說話內容的意思,不理解他為什麼把自己弄成那個鬼樣子,眾多的不理解讓電影的後半段整體變得語焉不詳。
我在第一遍看《太陽浩劫》的時候,也抱有完全一樣的看法。甚至痛恨前半段如此有質感的一部硬科幻電影竟然有一個如此自毀前程的垃圾結尾。
那時,我還不瞭解故事背後的故事。那時,我還不瞭解伊卡魯斯。
要看懂這個披著科幻外衣的西方神話故事,我們必須回到數千年前的那個克里特小島上…
代達羅斯是希臘的魯班,是當時的巧手巨匠。
邁諾斯國王將怪牛米諾陶馴服後,請代達羅斯建造了一座迷宮將它困住。
為了不讓迷宮的機密洩漏出去,代達羅斯與他的兒子伊卡魯斯也就因此關在島上的高塔裡不得離去,於是代達羅斯父子用食物將海鳥誘入高塔裡,收集羽毛並用蠟粘制了兩對羽翼。
在飛離克里特島之前,代達羅斯告誡了伊卡魯斯關於飛行安全和翅膀的使用說明...其實只有兩條,那就是:
一、不能飛太高,離太陽太近蠟會被高溫融化﹔
二、不能飛太低,離海面太近羽毛會被海水濺溼。
伊卡魯斯肯定是記性不好,連兩條規則都記漏了一條,又或許是因為在獲得了這個人類自古以來就嚮往的制空權之下,飛翔的喜悅取代了只是單純逃離生天的事實。
於是伊卡魯斯不顧一切向上展翅,終致羽翼散碎,亡身大海。
飛行是諸神的特權,代達羅斯以智慧和技藝挑戰了神的領域,而伊卡魯斯用勇氣和冒險粉碎了父親的心。
在許多形象的解讀中,伊卡魯斯被視為是一個以不相稱的知識去冒犯神明和不接受父親規勸的愚昧象徵。
然而這個形象太貼近於不斷以科技來扮演上帝的人類,於是伊卡魯斯的形象慢慢有了比較美麗的色彩。
伊卡魯斯的故事是一個關於“神,父,子”的故事。
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何其相似地都講究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儘管我們早就官方宣稱破除了封建迷信,但請看看我們現在的世界吧,其實一點都沒有改變。
《太陽浩劫》的故事裡,太陽象徵著神權,不允許任何的挑戰。平貝克究竟看到了什麼,他看到的就是太陽絕對的權威。金田,瑟爾以及伊卡魯斯1號上的船員,最後時刻見到的,我想都是至高無上的神權。在太陽的面前,人類實在太過於渺小了。
而平貝克則代表了父權,他如同神話故事裡的代達羅斯,他先於其他所有人比鄰太陽,自認為是最接近神的男人,要求所有後來者以及地球上的人不得冒犯神權,就像代達羅斯給伊卡魯斯的規勸。
伊卡魯斯號以及所有企圖依靠科技改寫命運的人,則是神話裡的伊卡魯斯。科技愈加發達,就離太陽越近,那麼翅膀上的蠟也就更加容易融化。
《太陽浩劫》用一個未來的故事,隱喻了一個古代的神話。核心依舊還是“神、父、子”。
發生在伊卡魯斯身上的,是一個悲劇的故事。凡人的一次對神單槍匹馬的挑戰,最後以失敗告終。
人類是否甘願布伊卡魯斯的後塵,成為下一個被神權挑落的自不量力者?
有人也許願意向權威低頭和妥協,當然也有人不願意就此罷休。就像飛向太陽的兩艘伊卡魯斯號。神不需要親自動手,平貝克這樣信徒就會以信仰之名,制止任何對權威的挑戰。
不接受信仰被挑戰,其實是人之常情。只不過當雙方都是為信仰而戰時,就只能看誰的意志更為堅定了。
有人,將神權當作信仰,願意為之而戰為之而亡,有人,將希望當作信仰,同樣願意為之而戰為之而亡。這也是《太陽浩劫》和《流浪地球》最大的相似之處。
當一個故事是以絕望開頭,你就知道,這個故事必然將以希望結尾。
太陽將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類的文明即將毀於一旦,這是何其讓人絕望的一個開始,無論是《太陽浩劫》中的點燃太陽,還是《流浪地球》中的逃離太陽,人們都在做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情。而且希望,也並不是任何人都喜聞樂見的,有人秉持著自己的信仰,企圖將希望撲滅。《太陽浩劫》中因為有平貝克,希望淪為了對神權的冒犯。《流浪地球》中因為有反叛軍,希望淪為了對地球的背叛。
我們相信希望,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一個高貴的人。曾幾何時高貴的象徵是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世界的盡頭他們早已是過眼雲煙,唯有希望,是區分一個高貴的人還是一具行屍走肉的標準。
——節選自《流浪地球》小說
其實《太陽浩劫》中是有過點題的,是可以被看懂的,但我想可能還是導演的手法太過於晦澀了。楊紫瓊的死也許輕於鴻毛,沒有做出任何的抵抗。但她極力保護廢墟里新生的幼苗就是在保護內心最後的一絲希望。
卡帕引爆核彈的那一刻,本應瞬間化為烏有的一切,卻化作全片最為唯美的一幀畫面,卡帕最後看到的,不是萬全萬能的神,而是被點燃的生生不息的希望。
#流浪地球##災難片##科幻電影#
投票後看結果
你更喜歡哪部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