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一本書,要提煉成應用的具體方法論(否則都在道理層面)
例如:
劉邦正因為掌握了“無”的本事,才能吸引“有用”的人才,項羽之所以慘敗,因為始終不能擺脫“有”的控制。
韓信提出的作戰方案不採納,陳平出的建議不願意用。
因為項羽自己覺得自己很“有”本事,別人不如他。
人才流失到劉邦那裡,劉邦貌似什麼都不懂,遇到大事兒,都要問“為之奈何”?
以“無”的本事,駕馭了群豪。以“有”的發揮,協作劉邦完成江山社稷。
方法:讓自己變得“傻一點”“糊塗一點”“謙虛一點”,就可以激發你身邊的人拼命表現。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2. 讀一本書,要參考作者的思維視角(借鑑對方的思維看問題)
例如:
同一本《資治通鑑》,司馬光一大堆的“臣光曰”,在那個時代,自然有封建立場的維護性。
臺灣的柏楊白話文翻譯了《資治通鑑》,並對司馬光先生一頓批評,並且加上自己的“柏楊曰”,表達自己認為牛的觀點。
很多人認同柏楊,同批司馬光,也有人站在司馬光角度,對柏楊一頓抬槓。
不管是司馬光還是柏楊,或者其他的《資治通鑑》愛好者,著作者都有自己的觀察視角。
我的視角就是:綜合大家的視角,全域性性的看看歷史到底給我們什麼?
方法:不要偏執一段讀書,某一個觀點在某個情境下是對的,換了情景就是錯的。
3. 讀一本書,要同時看其他作者,怎麼分析同一類問題(多元視角,立體看問題)
例如:
根據《資治通鑑》描述,晉朝完成中國統一,西蜀的劉阿斗窩囊保身,東吳的孫皓也是無奈投降。
有人認為劉阿斗做的對,快速投降,免去了老百姓的苦難。也有人認為劉阿斗確實活的窩囊。有人覺得孫皓性格剛烈,應該血戰到底或者自殺身亡。
不管是哪一類觀點,我都很好奇,一探究竟,掌握他人的觀察視角,獲取更全面認識認識問題的能力。
司馬炎除了好色之外,從性格上,智商上,決斷和用人上,也算比較牛的帝王老大,至少沒有像別的帝王,俘獲其他國家的老大,找個理由直接弄死。
司馬炎對於劉阿斗,孫皓都比較仁慈,給了他們善終的機會,很多人是看不起司馬炎的,一是司馬懿大家族得來的基業不打光明,二來司馬炎是導致晉朝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
司馬炎不僅選錯了太子,而且寵信小人賈充,最後因小失大,從八王之亂,而後五胡亂華,百年的戰爭風雲再次起航。
讀書時,司馬炎的優點是一個視角,缺點是一個視角,不同的視角兼顧起來,就獲取相對客觀的司馬炎的歷史形象。
方法:好書不怕百回讀,多視角去讀《資治通鑑》,會有形成對人物的瞬間判斷力。
4. 讀一本書,要看這本書的價值,是精讀還是泛讀?(精讀的書要慢,要悟,要體驗,要質疑,要總結,要模擬)
例如:
我自己在30歲以前,把西方的重要的200多部管理經典,商業書籍都閱讀了一遍,有的書不止閱讀一遍。
例如:德魯克的書籍,邁克爾波特的書籍,克里斯坦森的書籍等,那個時候獲取的印象比碎片化。
回過頭,我來認真消化中國的文化經典,比如中國的頂尖經典
《道德經》《莊子》《孫子兵法》《論語》《孟子》《韓非子》《荀子》《管子》等,還有喜歡的歷史書籍《資治通鑑》《史記》《漢書》《三國志》等。
我發現,中西方在對於“經營”“管理”“人性”“戰略”等認知上,異曲同工,西方人講的比較囉嗦,東方人講的比較精煉。
例如:
《孫子兵法》就是一本很厲害的戰略書籍,與邁克爾位元的《競爭優勢》《競爭策略》比較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認真的讀一讀中國經典,非常必要,暢銷書背後都是營銷操作,古代經典不需要營銷,也是長銷書。
從應用層面來看,我推薦閱讀《資治通鑑》《長短經》《孫子兵法》《道德經》和《論語》。
現代書籍內,要認真讀一讀毛選,最好讀毛選原文,那也是相當了不起的謀略寶典。
方法:精讀的書要慢,要悟,要體驗,要質疑,要總結,要模擬
5. 讀一本書,尤其古代書,要一字一意,經史同參,舉一反三(基於應用角度去讀書)
例如:
在《論語》這本經典裡,孔子告訴我們:“君子不器”。
看了不少註解,體會不少生活,對這句話感受力不深刻。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個開酒店的老闆朋友和我聊天,他的一段話給了我啟發。
他說:“他的大廚師認為自己的菜做的很牛,於是自己開了一個飯店,沒有多久,就開破產了”。
我知道我這位朋友之前根本沒有做過餐飲酒店行業,為什麼他的酒店行業做的比較難不錯。
就是因為他不懂“廚師技術”,避免了比較狹隘的思維經營企業,正因為他不懂,反而做的很好。這個初試就是“器”層面,用心很久的人,最後被“器”給綁架了,思維打不開了,這就是孔子告訴我們:“君子不器”的目的,不要在具體工具上用力過久,或者拘泥於一種技能,最後“成也技能,敗也技能”。
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一本好的經典,一個字背後就有很多含義,尤其中國古書,寫書就很不容易,一個字濃縮很多含義。
所以都中國書的方法是“頓悟”和“舉一反三”,這樣才會激發無限思考力。
6.讀一本書,要設身處地,情景模擬,情景再現,沙盤推演,案例分析(尤其歷史書,多問:這樣的問題,我會如何處理?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為什麼會如此之類的問題。)
例如:《資治通鑑》卷81- 看看一個明君,面對小人,是如何變成昏君的?
原文:初,帝愛攸甚篤,為荀勖、馮紞等所構,欲為身後之慮,故出之。及薨,帝哀慟不已。馮紞侍側,曰:“齊王名過其實,天下歸之,今自薨殞,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過!”帝收淚而止。
我的分析
司馬攸是司馬炎的同母親兄弟,也是在能力,才華,謀略,仁德上比肩司馬炎的人,司馬炎早期很喜歡自己的這個兄弟,但是涉及權利鬥爭時,兄弟親情變得比較薄。
司馬攸36歲嘔血而死,司馬炎為兄弟哭泣,小人荀勖,馮紞(dan)藉機打擊司馬攸,告訴司馬炎:“司馬攸死的早,這是江山社稷的福氣,而且司馬攸名過其實,何必為之哭泣呢”?結果是司馬炎收了眼淚,不哭了。
好了,問題來了,司馬炎這樣英明,他不知道這兩個人是奸猾小人嗎?如果知道,為什麼沒有對小人下手,反而寵信呢?這裡就是一個人性問題。
這個問題需要大家好好發揮一下人性想象力,如果你是司馬炎,你真的可以做到被小人包圍了,還可以保持明智嗎?可以試一試。
7. 讀一本書,要從厚到薄,從薄到厚,消化成自己的思維(不要人云亦云)
例如:
書籍不過是深化思考的工具,我非常贊同讀書先厚而薄的讀書方法。
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增加知識,不見得增加智慧,為道者,則需要減少內心的慾望,淡化情慾,於天道和其德。
莊子曰:“嗜慾深者,天機淺”,也是講這個道理。
高人不要讀一大堆書那的確是高人,一般選手還得要依靠讀書,進入佳境,然後一點點拋棄外圍知識碎片,進入到“道”德層面。這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諸葛亮的讀書方法就是:“觀其大略”。也就是抓重點,重視應用。
曹操的讀書方法亦復如是,晉朝大將軍杜預先生,讀一本《春秋左傳》而功成名就,註解的《春秋左傳》流傳到今天,還是一部牛犇的經典,同樣讀《春秋左傳》的關羽,似乎沒有真的讀懂《春秋左傳》,一個“傲”字,誤了一個大戰略。
孔明,杜預,曹操就是能把書讀厚,也能讀薄的高人,我們可以借鑑。
8.讀一本書,尤其對經典的,時間檢驗的書,要熟悉,背誦,或者每天溫習,甚至寫札記,做批註(結合當下遇到的問題,在讀過程中,尋找解決方案,是最好的方法)
例如:
我自己除了工作之外,有一些碎片時間,都會用在讀書上,獨來讀去,很多書的情節重複,思想重複性很多。
可以選擇幾部很好的傳世經典,每天誦讀一下,例如:《莊子》《論語》《孫子兵法》《老子》《資治通鑑》,一方面體會一下文言文的朗讀神韻,一方面又能強化理解。
蘇東坡,曾國藩一輩子,也用這個方法,大家可以選擇一兩本有緣的中國經典,每天讀一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9.讀一本書,主要圍繞東方經典,西方經典同步進行,不可以偏頗(經史同參,東西共融)
例如:
我會讀一讀西方的心理學書籍,哲學書籍,科學物理系書籍,不見得一定要弄懂,而是要避免讀書產生的偏見,要看一下西方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
有時候,西方的書,可以激發東方的書。
例如:我閱讀德魯克的書籍,就可以在《資治通鑑》裡找到案例原型,甚至解析的更深刻,如此案例比比皆是,這就是東西方書籍互相同參的方法。
10.讀一本書,只和高人共語,評斷可讀性,限定主要的百本,甚至三五十本之內,深度挖掘(歷史,經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科學之類)
例如:
如果不是碎片化讀書,我一定在自己書房點上香,放一首自己喜歡的古典音樂,將自己的心沉下來,做幾個深呼吸,關一下手機,開始進入閱讀世界。
體會一下閱讀進入的“禪定”感覺,你會忘乎所以,你會收穫萬千。
我是假定我讀《資治通鑑》就是和1300多年以來,頂尖的人物對話,他們想的,說的,做的,我都歷歷在目。
我也可以對每個人做出評價,不管是千秋帝王秦始皇,還是偉大的君主李世民,在我這裡都是對話的高人,偶爾我還要和他們辯論一番,總之這樣的閱讀才會深刻,才會有所得。
最後奉勸諸君,少抽菸,少喝酒,少生氣,多運動,多讀書,多與人為善,最後不過是夢幻空幻而已。
洪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