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新劇《女心理師》開播以來,就備受觀眾期待,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成績也十分亮眼。
上線僅9天就拿了4次單日播放量冠軍,並一直和《斛珠夫人》在熱榜第一和第二的位置來回切換,熱度不相上下。
越看越過癮,劇情逐漸讓人沉迷,這個劇還很奇特的一點是,每個主角都在走自己的風格,女主心理劇,男主愛情輕喜劇,男二獨自迷霧劇場搞懸疑。
製作上面也很精良,鏡頭感非常好,主演演技線上,尤其是臺詞,很多都寫得很好,語言十分華麗又切中要點,看完之後那些句子還在腦海裡徘徊。
這部劇除了楊紫自帶的熱度和流量以及話題外,劇本身也會火主要有2點原因。
一、《女心理師》為什麼那麼多人觀看後發言討論
2010年畢淑敏出版了小說《女心理師》,而前不久這部小說被翻拍成電視劇後搬上熒幕。女心理師賀頓每天都會聽到一些真實的故事,遇見形形色色的案主。
《女心理師》打動人之處在於它的每一個單元所表述的故事,都能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和共鳴。
學生、父母、職場員工抑或是夫妻,都會在一個個“小案例”中摸索到自己的影子,它所反饋的正是當下普遍的社會心理問題。
生活裡我們是很難分辨哪些人正處於心理問題的煎熬和折磨。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渴望走出心理困境。
但是他們卻無處傾訴,那些不被理解的人,被心理問題操控的他們,內心該是多麼的無助、絕望。
心理師的出現無疑是給了他們解脫上岸的機會。《女心理師》中賀頓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她在劇中為每一位案例患者解困的時候,像極了一個無聲的戰士,幫助他們脫離泥潭沼澤的侵害。
二、家庭缺失下被母親無底線操控的蔣靜有多慘
其中蔣靜篇,作為主角蔣靜的童年因為父母離異,母親一下子成為單親媽媽,於是把家中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寄託到了女兒蔣靜身上。
蔣靜媽媽是一個“愛女成鳳”的典型,這樣的愛無疑是病態的。
在媽媽長達數年喪偶式教育下,蔣靜被媽媽逼著學鋼琴,一天彈十幾個小時更是常態。別的孩子都在玩的時候,蔣靜在彈琴,手指破了還得繼續練,直到滿手的老繭。
蔣靜日復一日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中長大,童年根本毫無快樂可言,她的努力和所取得的優秀成了媽媽證明自己成功的工具。
也許我們的父母並不是每一個都很標準正確的教育模式,但是和蔣靜相比,真是我們的普通把我們顯得更幸運一些。蔣靜媽媽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看來,無法理解,但對於她來說是件頗為得意的事情。
不僅如此,蔣靜媽媽還有更讓人窒息的就是她不尊重女兒的隱私,隨意翻看蔣靜的日記。
懂事的蔣靜理解母親的與自己相依為命的不易,但是對於母親的越界,精神受到長期的壓抑,最終走向暴飲暴食的極端。
然而過度的暴飲暴食使得蔣靜又落入身材焦慮的漩渦。為了保持身材,每次暴食之後的蔣靜都要透過催吐來緩解自己的身材焦慮。
“吐乾淨”之後的蔣靜才認為自己一身輕鬆了,而心理焦慮和身材焦慮無限交替著,反覆無常的暴食和催吐漸漸地損害她的身體,最終她患上了神經性厭食症。
直到母親發現蔣靜的不正常後,帶著女兒找打賀頓尋求治療。期間逐漸找回自我的蔣靜,絕頂嘗試和媽媽好好溝通相處,卻因為葉家輝的從中作梗,使得蔣靜母親受到錯誤引導,讓本就無比崩潰的女兒選擇割腕自殺。
好在緊要關頭時,賀頓發現了蔣靜的情況不對,隨即帶著錢開逸趕到蔣靜家,阻止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其實,在蔣靜這起案例中,患有心理問題的不止蔣靜,還有她的母親,如果在給蔣靜治療的同時一起治療蔣靜媽媽,也許很多問題也就能獲得避免和解決了。
一個完整且健康的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如今的社會群體,心理疾病早已普遍化,就猶如感冒一般;但是真正瞭解、能應對這些心理問題的人卻依然只是少數。
心理出現問題並不是就是患病者的錯誤,多數的患病者都是因為情緒的壓抑和長久的扭曲,最好的辦法不是用自己固有的辦法的解決,而是應該學會敞開自己的心扉,找專業人士治療。
《女心理師》中的案例都像極了現實生活中人們遇到的問題,從而引發了大量的討論,而從演員方面來講,楊紫井柏然也讓大家發現了新的cp感,整體上這部劇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