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筆者很早的時候就“認識”他,不僅因為他矗立在《史記》《漢書》等史籍裡,還被供奉在淮陽名勝古蹟中的“四賢祠”和“臥閣清風”裡。過去雖然對他十分崇敬,因為忙於工作,又相距年代久遠,故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只能“敬而遠之”。
(《汲黯傳》,2020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書店和各大售書網站有售)
陰差陽錯,因為全國開始建國後第二輪修志,2007年初,筆者由博物館館長改任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擔綱編修第二輪《淮陽縣誌》。按說,這是續志,接著上輪志書續寫就可以了,而且省力得多。可是,因為認真慣了,卻來了個自討苦吃的“改革”:政治、經濟等按續志的寫法,歷史、文化、名人則按通志的寫法,並進行完善、補充。於是,不得不坐下來研究淮陽曆史上的大事和名人,尤其是細細品讀了任七年淮陽郡太守的西漢名臣——汲黯,並深深地被他的清廉和愛民之心感動著。很想立即為他寫傳,但是,深感才力不濟,遲遲沒有動筆。2016年初,淮陽縣委、縣政府為打造城市優美環境,改善龍都路與絃歌路交叉口交通不暢狀況,將形成的一個三角地帶建成公園,讓筆者進行創意設計,於是,想到了汲黯,便命此園為“清風園”,塑汲黯像,並撰寫《清風園記》和《汲黯傳》,刻石以記。也就在這時,汲黯的形象便常常縈繞在腦海中,常常夜不能寐:
汲黯,西漢第一清正廉潔、敢言直諫之臣,敢與漢武帝比氣場,並屢屢犯上,卻又被漢武帝稱為“社稷之臣”。自古直臣多命舛,歷史上的剛直忠正之臣,因為諍諫皇帝、指斥弊政、斥責權貴而惹禍纏身,遭遇罷官、流放、坐牢、殺身,甚或慘遭滅族者,史不絕書: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被賜死,屈原被流放,司馬遷遭宮刑,等等。漢武帝雄才大略,氣貫長虹,群臣莫不畏服。然而,他勵精圖治的思想傾向佔上風時,心胸豁達,大肚能容;縱逸酣嬉的思想傾向佔上風時,又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沾沾自喜於頌歌盈耳,容不得任何不同聲音。他執政的五十四年裡,十三個丞相中除一人在他死後留任外,其他十二位有五人下獄治罪和自殺,有七人被免,其中竇嬰被免職後又被斬於市,田蚡被驚嚇患精神分裂症死亡。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說。汲黯歷任太子洗馬、謁者、中大夫、東海郡太守、主爵都尉、右內史、淮陽郡太守,從不屈從權貴,逢迎主上,雖然因為數度廷爭面折忤怒漢武帝,或被逐出京師去任地方官,或者遭權臣算計陷害,險遭滅族,一生宦海沉浮,曲曲折折,但漢武帝卻對他處處相讓,是唯一能容的犯上臣子。汲黯死後,漢武帝讓他的弟弟汲仁官至九卿,兒子汲偃官至諸侯國相,表弟司馬安四次官至九卿,其他弟兄也因汲黯的緣故官至二千石職位者達十餘人。這是一個奇蹟,也是千古佳話。
兩千多年來,人們無不對汲黯懷有敬畏之心。可是,他的形象多在史籍裡。作為生長在淮陽這塊土地上的作家,擁有較多他人不知的汲黯的資料,感到有責任和義務為他立傳,讓為國赤誠、為民赤心、為政清廉、敢講真話的汲黯走出歷史的深宮,成為當代人爭相效仿的遠隔時空的朋友,這不僅是歷史的囑託,民族的期待,也是時代的呼喚。於是,不顧因為寫作造成的肩周炎之苦痛,先後到河南省濮陽、滑縣、山東郯城縣等地考察和收集資料,歷時半年,完成了這部小說。雖然這是筆者寫得最累的一部長篇小說,寫作中多次被汲黯的事蹟感動得流淚,完稿後禁不住生出一種無法言表的激動和喜悅。
由於時代久遠,史料考證難度較大,加上筆者水平所限,錯誤和不足一定不少,期望讀者不吝賜教。
小說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中共淮陽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大力支援,王之夢書記、沈偉副書記多次過問和鼓勵:要透過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認識”汲黯,讓每個領導幹部都像汲黯那樣一身正氣。紀委常委張丹、宣傳部長崔華親自協助查詢資料。他們的支援,為此作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深表感謝。
李乃慶
2017年10月
《汲黯傳》出版後,河南省紀委監委網站以《<汲黯傳>一部描寫清官的書》為題,給予了報道和高度評價:
最近,作家、文博研究員李乃慶創作的廉政系列人物傳記之一《汲黯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讓為國赤誠、為民赤心、為政清廉、敢講真話的汲黯走出歷史的深宮,讓其風采躍然紙上。讀之,眼前彷彿呈現出他一場又一場廷爭面折和怒斥佞臣的生動畫面,耳邊彷彿響起他一次又一次發自肺腑的鏗鏘直言,成為當代人爭相效仿的遠隔時空的朋友。李乃慶的歷史小說皆以考古為依據,“研究歷史者可為史,喜歡文學者可為文”,被作家出版社讚譽為“不一樣的歷史小說”。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歷任太子洗馬、謁者、中大夫、東海郡太守、主爵都尉、右內史、淮陽郡太守,是西漢第一清正廉潔、敢言直諫之臣,敢與漢武帝比氣場,卻又被漢武帝贊之為“社稷之臣”。“門可羅雀”、“後來者居上”的成語典故皆出於他。兩千多年來,人們無不對他懷有敬畏之心。可是,他的形象過去都僅僅耀眼於史籍裡。讓汲黯廉潔的形象再現於當下,不僅是歷史的囑託,人民的期待,也是時代的呼喚。
自古直臣多命舛,歷史上的剛直忠正之臣,因為諍諫皇帝、指斥弊政、斥責權貴而惹禍纏身,遭遇罷官、流放、坐牢、殺身,甚或慘遭滅族者,史不絕書:比干被剖心,伍子胥被賜死,屈原被流放,司馬遷遭宮刑,等等。漢武帝雄才大略,氣貫長虹,群臣莫不畏服。然而,他勵精圖治的思想傾向佔上風時,心胸豁達,大肚能容;縱逸酣嬉的思想傾向佔上風時,又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沾沾自喜於頌歌盈耳,容不得任何不同聲音。他執政的五十四年裡,十三個丞相中除一人在他死後留任外,其他十二位有五人下獄治罪和自殺,有七人被免,其中竇嬰被免職後又被斬於市,田蚡被驚嚇患精神分裂症死亡。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說。汲黯從不屈從權貴,逢迎主上,雖然因為數度廷爭面折忤怒漢武帝,或被逐出京師去任地方官,或者遭權臣算計陷害,險遭滅族,一生宦海沉浮,曲曲折折,但漢武帝卻對他處處相讓,是唯一能容的犯上臣子。汲黯任淮陽郡太守七年,勤政為民,淮陽風清氣正,道不拾遺,因抗擊蝗災,卒於任。漢武帝因為對汲黯的厚愛,讓他的弟弟汲仁官至九卿,兒子汲偃官至諸侯國相,表弟司馬安四次官至九卿,其他弟兄也因汲黯的緣故官至二千石職位者達十餘人。這是一個奇蹟,也是千古佳話。
《汲黯傳》以詳實的史料,豐富的知識,宏大的氣勢,生動的敘述,惟妙惟肖地描寫,再現了汲黯赤誠為民的感人形象和西漢盛世來之不易的真實面貌。(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