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問診歌訣“一問寒熱二問汗, 三問飲食四問便。五問頭身六問胸, 七聾八渴及睡眠。九問舊病十問因, 再看服藥參機變……”,其中,汗液排在問診第二位,可見中醫對汗液的倚重。
為什麼中醫這麼重視汗液?
因為中醫學認為,汗是陽氣蒸化體內津液,從汗孔中排出面板之外的一種代謝產物。也就是說,汗是津液所化生,而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為氣之母,氣在體內的執行也需要藉助於津液和血液。
因此,從汗液的有無、多少、顏色、氣味,可以知道人體氣、血、津液的變化,瞭解患者病情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從而可以推斷出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和預後轉歸。
正常的出汗是身體排毒的一種方式,有利於健康,但是不正常的出汗或出汗過多,就會危害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止汗名方
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在這部醫典裡,記載著這麼一張專門止汗的名方,叫牡蠣散。牡蠣散由黃芪、麻黃根、煅牡蠣、浮小麥四味中藥組成。
麻黃根就是麻黃的根部,麻黃草雖有解表之效,吃了能讓人發汗,而麻黃根卻能固表止汗,專治自汗、盜汗,與麻黃草恰恰相反,明明是同一種生物,卻能相生相剋,很神奇。
牡蠣的殼是上下合在一起的,合,代表著收斂、收攝,所以牡蠣有收汗之效。另據《醫林纂要》記載:牡蠣有“清肺補心,滋陰補血”之效,所以牡蠣還可以補陰虛。
牡蠣解決了陰虛的問題,那麼氣虛的問題,就得靠補氣聖藥——黃芪,畢竟黃芪能補一身之氣。
最後加入浮小麥,浮小麥就是癟籽,《本草綱目》記載:浮小麥“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另外浮小麥還可以養心陰。入藥後先走到心,再把心火往下引到腎中去,讓腎水來滅心火。
結合來說,該方中煅牡蠣斂陰潛陽,固澀止汗,為君藥;生黃芪益氣固表止汗,為臣藥;麻黃根甘平,功專收澀止汗,為佐藥;小麥甘涼,專入心經,益心氣,養心陰,退虛熱而止汗,為使藥。合而成方,補斂並用,兼潛心陽,使氣陰得復,肌表得固,汗出可止。
本方與玉屏風散均治衛外虛弱、腠理不固之自汗證。玉屏風散以黃芪為君,偏於益氣固表止汗,且補散並用,以補為主,用於表虛自汗、及體虛易感之人;牡蠣散以牡蠣為君,偏於斂陰潛陽止汗,且補斂並用,以固澀為主,用於衛外不固、心陰耗傷、心陽不潛之自汗、盜汗。
臨床醫案
舉個例子,之前接診過一位男性患者,姓李,今年42歲,總是不明原因的出汗,不管春夏秋冬,天熱天冷,總是大汗不止,而且晚上出汗更多。身體還特別的虛,上個樓梯都能喘半天、心慌,而且睡眠不好,失眠多夢還容易驚醒,房事更是不行,總感覺疲憊無力,還經常感冒。結合他臉色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情況,我辨證他的情況屬於氣虛血虧所致。
開方以牡蠣散為基礎方,去麻黃根,加防風、川穹、山茱萸、當歸、白朮、甘草、五味子、西洋參、茯苓、熟地黃、肉蓯蓉。用藥15天,乏力、出汗症狀明顯改善。用藥1個月,汗止,但是房事依然不好。原方微調,去茯苓、浮小麥,加龍眼肉、遠志,用藥30天后,所有症狀全部消失,房事亦恢復正常。
氣虛衛表不固,陰液外洩,故常汗出,所以治療需補氣;汗為心之液,汗出太過,心陰不足而心陽不潛,又夜間屬陰,故汗出夜臥更甚,所以治療需斂陰;汗出過多,不但心陰受損,心氣亦耗,故心悸驚惕、眠差、氣短,所以治療需補心;氣血同源,來源於腎,滋生於脾胃,腎虛、脾虛才是導致氣血虧虛的根本原因,所以治療重點在補腎健脾。
小結
藥方是固定的,病症卻千奇百怪。因此臨床上用藥,不是依據方子而來,而是依據病症而來,透過病症來辨證加減用藥。所以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方卻不寫劑量,是因為擔心大家辨證不準,盲目用藥,反而傷害自己身體的緣故。
畢竟,臨床經驗才是中醫精粹,辨證準確才是治病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