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歷史悠久,古蹟古墓眾多。在豐臺區園博園附近有座古墓,奇特之處是馱著墓主人功德碑的“贔屓”竟然回頭了!!!雖經多方詢證,也沒找到讓人信服的答案,也許這就是個謎吧......
園博園附近有個“大溝村”,街道整潔、環境優美,只是沒見多少村民,聽說這個村被整體拆遷了。
穿過鐵牌樓,徑直往裡走見一“溝西村”的綵牌樓,牌樓的右手邊就是古墓的位置。
爬上一人多高的土牆就是墓區了。由於是第一次探訪,不知墓區的東側是有臺階的。
墓區整體坐西朝東,由一座大墓和兩座小墓組成,北側小墓前立有墓碑,上寫:劉秉權墓地。從墓前擺放的祭品看,應該是有後人在祭奠。
劉秉權是誰?
劉秉權——清漢軍正紅旗人。清順治元年(1643)任兵部主事,順治十五年(1658)改任刑部主事,康熙六年(1667年)十二月出任廣東巡撫,後因平息劉進忠在潮州發動的叛亂有功,晉升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部御史。康熙十三年(1674)十一月死於軍中。
劉秉權死後,康熙皇帝親自為其撰寫了碑文,並賜諡曰“端勤”。
據說,劉秉權墓原來規模很大,四周有圍牆,松柏成林。墓區有旗杆、大門、華表、功德碑等建築。正中為劉秉權的墓穴,兩旁的墓穴是他的兩個兒子。目前除圍牆已拆除外,其餘建築依然儲存完整。
劉秉權墓北邊就是溝西村,劉秉權的後代後來搬到了這裡作為守墓人。當地人一直相傳劉秉權是戰死在沙場, 入葬時沒有頭顱,劉的後人就用金子做了一個金頭一同下葬,正因為如此,劉秉權的墓穴很早就被盜了,現在還能看到當年的盜洞。
以上兩圖為劉秉權兩個兒子的墓穴,尚有後人祭奠。
劉秉權的功德碑在三座墓的正東方向。是一通鰲馱石碑,俗稱“王八馱石碑”。該碑通高4. 42米,底座由兩塊石條東西向平砌。
碑額上刻有滿漢文“敕建”字樣,可以想象劉秉權當年的功績之大。
碑陽刻有康熙皇帝親自撰寫的碑文,並以滿漢雙文刻於碑上。碑陽四周以趕龍圖案圍飾,碑側為二龍戲珠,盤旋在雲霧之中,相當精美。
贔屓(音畢戲 拼音:bìxì),又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一般在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揹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
傳說這種動物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
那麼,問題來了!
我們常見的贔屓馱石碑中,頭全是伸著脖子朝前看的,從沒見過扭頭往後看的,而這劉秉權墓地上的鰲頭正是向後看的!!!
到底是啥原因,讓鰲頭呲著牙扭頭向後看?難道是在看康熙皇帝對自己主人的評價到底有多高?
這種情況當年有兩種傳說:
一是當年此碑的贔屓為整塊石頭雕刻,在接近完工的時候,才發現石料長度不夠,贔屓的頭無法雕刻完成。但工期將至,重新雕刻已經來不及了,工匠就靈機一動將其頭向後雕琢,當此墓驗收時,監工問為何鰲頭向後看,工匠稱其為“回頭望月”,監工聽著很吉利,也就不再追究。
二是此地位於永定河以西,原有一條大溝,如果人站在山頂上向遠處的大溝望去,到劉秉權墓所在地,大溝分岔了,劉秉權墓地勢酷似一隻大烏龜,劉墓就坐落在龜殼上。大烏龜(高地)馱著個小龜(墓碑)一直向東爬去。出了溝就可以進永定河,那它還不得興風作浪?於是康熙為根治永定河水患,特意將劉秉權的墓建在這裡鎮水,墓地上的兩座華表和一座墓碑以及兩座夾杆石,像五把利劍將大烏龜死死地釘在大溝內,欲動不能。而這小烏龜呢?因其貪水、愛玩,總是向著永定河的方向看,渴望著下水嬉戲,所以就成為今天的這個樣子。
總之,上面的僅僅是傳說而已,但到底為何把贔屓的頭雕成這個樣子,還是真是個謎!
兩座華表位於贔屓馱碑以東,分立南北兩側,華表底座為須彌石座,束腰,底座為八角形,頂部也為八角形,刻有云紋圖案,頂部有望天吼,雲板齊全。
據說2001年,兩塊華表上的望天吼被盜走,後在保定被當地公安機關截獲後又安裝復位的。
當年,這是墓區外側的兩個夾杆石,裡面豎著兩根高高的旗杆。現在夾杆石尚存,裡面卻長出了兩棵樹。
今天,我們看到贔屓的神像,它們往往遺存在顯赫石碑之下,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爬,卻總是移不開步,它已成為祥瑞、和諧、長壽、吉祥、高貴的象徵。
昔日的君主權貴們常以隱惡揚善之法,將自己的功德刻於石碑之上,期盼著讓贔屓拖給後人,從而實現永垂不朽。同時,贔屓也是中華民族忍辱負重傳統美德的一種體現,據說觸控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溫馨提示:這個地方是有公交車的,很方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轉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