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藥補不如食補”,“能吃什麼”是每一個血壓高的人最關心的問題。而在我院內科專家看來,有高血壓病的患者除了按規律服用醫生的降壓藥,還可以透過藥膳來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根據高血壓病的症狀,可見於中醫學的“眩暈”、“頭痛”、“胸痺”等病證範疇。臨床上,高血壓病大致可分為肝陽上亢、痰溼中阻、瘀血阻滯、陰陽兩虛等4種類型。由此,給大家推薦適合高血壓患者的五道藥膳。
肝陽上亢證
頭暈脹痛,顏面潮紅,耳鳴,急躁易怒,口苦口乾,不眠或惡夢紛紜,脅肋灼痛。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
天麻魚頭湯
食材:天麻15克、魚頭1個、生薑2片。
烹調方法:將大魚頭洗淨去鰓,切大塊。鐵鍋燒熱後加入橄欖油,油熱後放入生薑和魚頭,轉小火將魚頭兩面煎至微黃,之後加入熱水約1.5升,放入洗乾淨的天麻。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繼續煲半小時。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加入少許鹽、蔥花、香菜等即可飲用。
解讀:中藥天麻味甘,性平,歸肝經,具平抑肝陽,祛風通絡功效,常用於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病。魚頭富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對健腦、降低血脂、延緩衰老都有好處。
鮮芹菜汁
食材:鮮芹菜半斤。
製作方法:將洗淨的鮮芹菜,用沸水燙3分鐘,然後切碎榨汁。每天飲1杯,連服5-7天。
專家解讀:芹菜味甘、辛、微苦,性涼;歸肺、胃、肝經,具清熱,平肝,祛風,利溼,解毒等功效。芹菜富含蛋白質、鉀、磷、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含酸性的降壓成分,可使血管擴張,對原發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壓均有很好的降壓作用。
痰溼中阻證
頭暈頭痛,昏蒙沉重,耳鳴,胸脘痞悶,噁心欲嘔,食慾不振,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
茯苓淮山薏米排骨湯
食材:排骨半斤,茯苓20克,淮山15克,薏米20克,蜜棗2個,陳皮1小塊,生薑2片。
製作方法:將排骨洗淨焯燙去掉浮沫,然後放入砂鍋中,加入2升水。再將洗淨的茯苓、淮山、薏米、蜜棗、陳皮、生薑一起放入砂鍋中。大火煮開,改小火煲燉2小時,最後十分鐘加鹽改大火讓湯翻滾起來。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加入少許鹽、蔥花、香菜等即可飲用。
專家解讀:排骨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物質,具健脾益精、補中益氣功效;茯苓、淮山、薏米三者合用有健脾化溼之效,蜜棗益脾潤肺,陳皮既可理氣健脾又可燥溼化痰,生薑溫中。故茯苓淮山薏米排骨湯具有補氣健脾、祛溼化痰的功效。
瘀血阻滯證
眩暈頭痛,痛有定處,健忘,心悸、失眠,精神不振,耳鳴耳聾,面唇紫暗。舌質暗有瘀斑,舌下脈絡迂曲增粗,脈澀。
川芎當歸蠶蛹粥
食材:蠶蛹15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桃仁10克,粳米50克。
製作方法:將川芎、當歸、桃仁加入2升水,水煎20分鐘,去渣取汁。再加蠶蛹、粳米熬粥服用。
專家解讀:蠶蛹性溫,味甘、辛、鹹,入脾、胃、腎經,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有降血脂和降血壓,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川芎、當歸、桃仁三者合具行氣活血化瘀之效;粳米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健脾胃、養陰生津、補肺氣的作用。川芎當歸蠶蛹粥鮮味可口,且有行氣化瘀、健運脾胃的功效。
陰陽兩虛證
患高血壓日久,眩暈頭痛經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痠軟,少寐多夢,健忘,小便不利,下肢水腫。舌質淡,舌白,脈沉細無力。
首烏巴戟兔肉湯
食材:兔肉1斤,制首烏30克,巴戟天30克,枸杞子10克,元肉5粒,生薑2片。
製作方法:將兔肉洗淨,切塊,用開水焯燙去掉血水。把制首烏、巴戟天、枸杞子、元肉、生薑全部放入砂鍋內,加清水2升,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3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
專家解讀:兔肉性涼味甘,屬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故被稱之為“保健肉”、“葷中之素”, 具有補益脾腎、滋陰止渴的功效。何首烏益精血、補肝腎,巴戟天益補腎陽,枸杞子滋補腎陰,何首烏、巴戟天、元肉三者合用可陰陽並補。元肉又稱桂圓、龍眼肉,具補血健腦、溫補心脾之功效。故首烏巴戟兔肉湯既可補益肝腎,又可益精養血。
指導專家
孫志佳
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
擅長
中西醫結合診治內科常見病,尤其是慢性咳嗽、肺炎、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指導專家
唐詠
內一科副主任中醫師、博士
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內科疾病,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血脂異常,糖尿病等內科疾病。
內科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綜合內科技術力量雄厚,具有高素質的醫護人員配置,人才梯隊合理,中西醫技術全面,擁有呼吸、神經內科、心血管、消化等不同專業技術人員。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課題共30餘項。開展了從基礎到臨床系列的研究,在中醫學內科研究領域處於先進水平,取得卓越的成果。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同時,發揮中醫藥特長,堅持中西醫結合的特色,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各系統疾病並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針對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呼吸衰竭、間質性肺病、肺炎等;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失眠、眩暈、偏癱、癲癇、神經痛、焦慮症、抑鬱症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肺心病、風心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等開展了極具中西醫特色的臨床診療實踐和研究。
插畫版權歸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新媒體中心所有。
責任編輯:葉美琪
校對編輯:李鎵洧
初審:孫志佳
稽核:王劍
審定釋出:範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