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際空間站,很多人對它的印象是行將就木,馬上就要退役了,最多撐到2024年,咱們的“天宮”就會成為唯一現役的空間站了。不過,既然快要壽終正寢了,俄羅斯今年為何還要接二連三地向國際空間站發射新艙段,比如在“科學”號之後,11月24日,它又送上去一個新的“碼頭”號節點艙。
沒錯,11月24日,俄羅斯用“聯盟-2.1b”運載火箭,將一艘“進步M-UM”貨運飛船送進太空。而飛船上除了700公斤的各種物資之外,最重要的貨物,是“碼頭”號節點艙,以替換2021年7月26日和進步MS-16貨運飛船一起被拋棄掉的老“碼頭”號對接艙。
新的“碼頭”號節點艙一改往日的形象,與咱們的“天和”核心艙的節點艙很相似,有6個對介面。這意味著俄羅斯將來還會發射更多的新艙段上去。但是,在俄羅斯的官方宣傳中,又說這是國際空間站最後一個艙段,這意味著“碼頭”號節點艙和“科學”號將來可能真要脫離出來,單獨組建俄羅斯自己的空間站。
有意思的是,由於新“碼頭”號節點艙的直徑比“進步M-UM”更大,貨運飛船里根本裝不下,所以俄羅斯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超口徑”運貨方式,即將“進步”號貨運飛船的推進系統,直接安裝在節點艙艙上,這樣就等於是半艘貨運飛船,頂著一個完全開放的貨倉,看起來像“大頭娃娃”一樣。
實際上,在我國“天舟”貨運飛船的發展中,也有類似的構型。目前的“天舟”貨倉除了全封閉、半封閉和全開放式設計之外,也能夠以推進系統“超口徑”運貨的方式,將一些小型實驗艙送入太空,在我國空間站未來的建設中,這些構型會一一呈現出來。
另外,往常俄羅斯的載人和貨運飛船,由於採用了快射發射技術,一般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對接國際空間站,而這一次,“進步M-UM”從發射到對接,花了兩天時間。而且在對接之後,2022年1月19日還需要宇航員進行一次出艙活動,才能完成將“碼頭”號艙連線到空間站的所有程式,看起來比以往復雜多了。
而這樣算起來,包括“科學”號實驗艙小柱段的對接艙在內,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有兩個“6孔”的新一代節點艙了,再加上原先的“黎明”號對接艙,可以同時對接9到10艘飛船或者艙段,同時還有1到2個出艙口,如此看來,俄羅斯如果真的要另立門戶的話,野心很大啊。
實際上,此前媒體已經曝光過俄羅斯ROSS極軌空間站的建設方案,它的第一階段就由2個動力艙、1個節點艙和1個擴充套件氣閘艙組成,大約在2026年建成。如今看到,現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號實驗艙和剛發射上去的新“碼頭”號節點艙已經是現成的了,那麼只要在2024年到2026年再發射一個動力艙,俄羅斯就可以完成第一階段的小目標了。
而對於國際空間站來說,未來有三條出路,一個是西方買下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和“曙光”號功能貨艙一起,修修補補,再用幾年。第二個方案則是徹底拋棄俄羅斯所有艙段,自己另行建設核心艙,目前美國已經在與泰雷茲集團接洽此事了。除此之外,還有第三個方案,那就是將整個國際空間站轉給私人,讓它變成純粹的商業空間站,而美國則帶隊去玩更高階的月球門戶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