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30年代,在新生的魏瑪共和國首都,每到夜裡,隨著一聲聲口哨響起,柏林市民在被窩裡瑟瑟發抖。午夜鐘聲過後,一群身穿黃色制服的人就會走上街頭,他們到處張貼傳單,塗刷標語,並投擲石塊砸碎一些民房的窗戶,順便罵出一些惡毒的詛咒。
雖然德國人甚至德國政府都知道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是非法的,但是從來沒人敢出來制止,因為他們的名字是“納粹衝鋒隊”。
就算不太瞭解二戰歷史的人,對“衝鋒隊”這三個字應該也有所耳聞。在德國納粹黨崛起的過程中,衝鋒隊可謂鞍前馬後,既是納粹的殺手又是保鏢。當時德國的很多在野黨們都不敢公開集會,怕的就是衝鋒隊前來砸場子,這些退役軍人和青少年組成的團體下手狠辣,甚至敢動刀玩命,連警察都退避三舍。
衝鋒隊人數最多時超過200萬人,是當時德國僅次於國防軍的第二大軍事組織,幾乎要左右了德國的政治和社會秩序,讓整個德意志顫抖。但奇怪的是,當時的納粹黨居然還沒有奪權,一個普通在野黨居然能擁有百萬人的準軍事組織,這在全世界聞所未聞。
納粹黨和衝鋒隊到底是怎麼誕生的?魏瑪共和國為什麼會出現“私人軍隊”這樣的怪事?後來的黨衛軍和衝鋒隊是什麼關係,兩者最後結局如何?
一、經濟危機下的德國,準軍事組織橫行
在冷戰結束後,西方一些史學家丟擲新理論,他們建議把“一戰”、“二戰”、“冷戰”都歸入世界大戰之中,將其統稱為“20世紀世界大戰”。
他們對此的解釋是:二戰和冷戰歸根結底都是一戰的延伸,是世界新崛起勢力對西歐傳統勢力的衝擊。一戰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國和沙皇俄國,釋放出了第三帝國和蘇聯,二戰又打垮第三帝國,讓蘇聯吞掉半個歐洲,引起了和美國的世界對抗。
這個理論還未被國際普遍接受,但是它包含的“二戰是一戰的延伸”這一思想確實被早被提出。在一戰戰敗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倒臺,德國進入魏瑪共和國時代,這個薄弱的政權一直被經濟危機困擾,而且中央也失去了對德國各個階層的控制。正是軟弱又貧困的魏瑪共和國,釋放出了納粹這個魔鬼。
1919年,當時的德國剛從皇帝時代解脫,誰都不知道“共和國”要怎麼執政,議會一團亂麻。正如俾斯麥所說:“德國議會是個爛椅子,誰坐上去誰摔跟頭。”
魏瑪共和國最大問題是誇張的失業率,在一戰後,德國被勒令裁軍,幾百萬陸軍士兵失去了身份回到了家鄉。而此時因為戰爭結束,軍事工業腰斬,工廠裡那些製造武器彈藥的工人也失業了。這些工人中很多是女性,她們經過緊急培訓後上崗,在失業後根本找不到工作。
幾百萬勞動力失業,上千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其中包含了幾百萬訓練有素的軍人,這種國家遲早會出問題。在1918-1919年的“德國蘇維埃革命”裡,德國水兵起義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德國社會民主黨派出準軍事組織“自由軍團”武力鎮壓革命,並最後成功奪權,這讓各大黨派看到私人武裝的作用。
各大黨派開始自建武力,德國退伍軍人們趁機組成民間團體,將自己租給各大政黨作為武力支援,負責保安、巡邏、甚至破壞和攻擊行動。這些團體都是在政府註冊的社團和政黨,這在當時的魏瑪共和國完全合法。
於是乎1921年納粹黨蓬勃發展後,組建一支準軍事化部隊成為重中之重。在德國軍人恩斯特.羅姆的組織下,1921年8月3日,衝鋒隊誕生了。
二、衝鋒隊從建立到被拋棄的過往
衝鋒隊就是納粹的打手,他們的口號是“擁護納粹黨,誓死追隨領袖”。納粹元首演講時,他們站崗放哨,當有其它政治團體或者群眾遊行抗議納粹時,衝鋒隊就衝撞會場,甚至大打出手,只要不出人命,警察想管也無從下手。
1923年,納粹黨組織啤酒館暴動,衝鋒隊是暴動的主力。在暴動失敗後,納粹元首被捕入獄,政府勒令衝鋒隊解散。
1924年底,納粹元首出獄,納粹黨舉行了盛大儀式歡迎他,他下令重組了衝鋒隊。此時因為衝鋒隊司令羅姆抱有私心,想把衝鋒隊變為自己的私人武裝,納粹元首將其驅逐,改命馮.扎羅蒙組織衝鋒隊。但納粹元首還是忌憚衝鋒隊的忠誠度不夠,他在衝鋒隊裡挑選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年輕人,組成自己的私人衛隊“黨衛隊”。
在扎羅蒙領導期間,衝鋒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位領導者雖然是德國貴族,但是思想比較先進,以革命者自居。他改變了衝鋒隊的“普魯士軍隊習俗”,即下級對上級的無條件服從,軍官對士兵從經濟到人格的支配權等等。扎羅蒙領導的衝鋒隊是個團結的團體,上下一心,並且重視政治工作,革命熱情高昂。
衝鋒在1925年到1930年人數翻了幾番,失業軍人是其中的骨幹,大量青少年也加入了組織。當時的德國國內看不到希望,青少年的鬱悶無處宣洩,加入衝鋒隊,穿上制服去打架鬥毆成了一種時尚。正在這時出現了文章開頭描寫的情形,衝鋒隊統治著德國各大城市的夜晚,標語、畫報遍佈街頭,一些對納粹不利的人物甚至會遭到武力威脅。
到了1930年,衝鋒隊再次出現了和納粹黨以及納粹元首本人的衝突,很多左翼分子不想為納粹賣命,這幾乎導致衝鋒隊內部火併。無奈之下,納粹元首讓黨衛隊發起小規模的武力清洗,扎羅蒙被撤職,納粹元首召回羅姆繼續領導衝鋒隊。
1930年時,納粹黨已經在德國舉足輕重,衝鋒隊人數已經有10萬,並且還在飛速增長。1933年,衝鋒隊達到50萬人,基本每個德國城市都有衝鋒隊的人馬。1934年衝鋒隊人數超過200萬,這是它的巔峰,這個組織巨大的體量引起了德國政府的恐慌。
手握200萬人的準軍事組織,衝鋒隊的“參謀長”羅姆成為了納粹黨舉足輕重的人物,甚至影響到了德國軍隊“德國國防軍”的存在。納粹在1933年上臺執政,納粹元首積極推進自己的獨裁政策,但是羅姆有自己的意見。
羅姆認為要在國內進行激進的“二次革命”,要把國內的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打垮,建立真正的“工人國家”,這跟納粹元首的執政策略嚴重衝突。
納粹元首和羅姆的矛盾漸漸不可調和,與此同時,羅姆的野心也越來越大。1934年春天,軍人出身的羅姆要求衝鋒隊200萬人和德國國防軍“合併” ,這樣自己就能獲得不亞於元帥的地位,成為德國的軍隊領袖。
德國軍隊對此大為緊張,重視榮譽和責任的軍人怎麼能和街頭流氓合併呢?軍隊不同意合併,羅姆領導衝鋒隊在德國四處鬧事。1934年夏天,時任德國國防部長,德國元帥布倫堡向納粹黨發出通牒:如果衝鋒隊再這麼肆無忌憚,那總統興登堡將發出戒嚴令,越過納粹元首管理國家。無奈之下,納粹元首隻能選擇毀滅衝鋒隊。
6月30日晚間,納粹元首讓親信黨衛隊對羅姆及其手下進行“清洗”,處決了600多名衝鋒隊幹部及其家人,衝鋒隊的輝煌徹底結束了。
三、黨衛隊,納粹侵略的馬前卒
在衝鋒隊首腦被清洗後,其大部分人員被解散,少部分中堅力量加入了德國國防軍服役,成為普通的德國軍人。衝鋒隊消失後,黨衛隊頂替了它的位置,登上了歷史舞臺。
納粹黨衛隊從1924年建立開始,無論人數還是影響力都遠遠不如衝鋒隊。等到衝鋒隊在1934年被一網打盡後,黨衛隊替代了它的位置成為納粹黨執政的左膀右臂。黨衛隊組織龐大,一部分負責黨政,一部分負責治安和管理,在開戰後,黨衛隊大部分改組為“武裝黨衛隊”。
這支部隊可謂是納粹德國的“親兒子”“武裝黨衛隊”也被稱為黨衛軍,擁有最狂熱計程車兵,最完備的訓練,以及最先進的武器。他們成為了納粹侵略的排頭兵,德國黨衛軍一共有40多個番號,其中“元首師”、“帝國師”、“骷髏師”、“維京師”等部隊打遍二戰全場,多次以一當十,是二戰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之一。
在正面戰場外,納粹黨衛隊還在歐洲各地的集中營當中服役,組織了對600萬猶太人和上千萬戰俘的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軍事組織之一。黨衛軍是納粹德國最後的軍力,在1945年5月的柏林,納粹黨衛軍死守國會大廈和總理府,1500名黨衛軍戰鬥到了最後一人,給納粹德國陪葬。
在戰後的國際法庭上,“納粹黨衛隊”被判定為“反人類集團”,組織被勒令解散,骨幹成員和戰爭罪犯遭到審判,這一邪惡組織從此消失在了歷史上。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淺析希特勒清洗衝鋒隊的原因》,王霄飛
2、《納粹黨衛軍:它的名字叫恐怖》,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