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風險熱點追蹤
(一)全球地緣政治壓力顯著上升
美國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並派遣軍事顧問。海外網11月23日報道,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道,訊息人士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及派遣軍事顧問,以應對俄羅斯可能對烏克蘭“再次展開行動”。報道稱,訊息人士稱,武器援助計劃可能包括新型標槍反坦克、反裝甲導彈以及迫擊炮。毒刺導彈等防空系統也在考慮之中,美國國防部還計劃將一些原本應該運往阿富汗的裝置,比如米-17直升機,運往烏克蘭。報道指出,美國政府成員中也存在不同的立場,一些人認為,向烏方提供此類武器之舉會被俄羅斯視為升級局勢。退役中校塞德里克·萊頓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對烏克蘭的任何額外援助無疑都會冒著與莫斯科“進一步加劇緊張關係”的風險。22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發表宣告說,最近美國政府官員頻頻發聲,宣稱“俄羅斯準備侵略烏克蘭”,以此恐嚇國際社會。根據俄方收到的情報,美國國務院透過外交渠道向盟友和合作夥伴傳達了一份其一手炮製的“俄方集結軍力準備入侵烏克蘭”的訊息。
日韓外交局長會談,爭議島嶼問題互不退讓。中新網11月23日報道,當地時間22日下午,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船越健裕與韓國外交部亞洲太平洋局局長李相烈在首爾舉行會談。雙方對日韓懸而未決以及相互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其中,就日韓爭議島嶼問題,雙方各自表明立場,毫不退讓。據日媒報道,日本外務省稱,會議上,關於韓國警察廳廳長16日登上“竹島”,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船越健裕表示“絕對無法接受”,再次向韓方抗議。對此,韓媒指出,韓國外交部亞洲太平洋局局長李相烈明確表示,韓方絕不接受日方有關“獨島”(日本稱“竹島”)的任何主張。雙方在爭議島嶼問題上,互不退讓。據此前報道,近期,圍繞日韓爭議島嶼問題,雙方立場出現分歧,擾亂了一場原計劃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日韓副外長聯合新聞釋出會,日韓鬥氣雙雙缺席,留下美方獨自面對媒體。
美國防部證實美軍駐敘利亞基地遭火箭彈襲擊。海外網11月24日報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傑西卡·麥克納爾蒂23日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證實,位於敘利亞東北部的美軍基地遭到火箭彈襲擊。麥克納爾蒂說:“這些襲擊是針對一個有聯盟成員的基地的,但襲擊未擊中基地。”目前無人員傷亡,設施未受到影響。據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11月23日報道,美國位於敘利亞哈塞克省的軍事基地遭到了多枚火箭彈的攻擊。報道稱,據訊息人士透露,5枚火箭彈飛向了Harrab al-Jir軍用機場,該機場被美軍佔領並用作基地。目前沒有沒有個人或組織對這次襲擊負責。
美國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實施進一步制裁。據央視網11月23日報道,當地時間11月2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一份宣告中表示,美國進一步實施了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有關的制裁,制裁目標是與俄羅斯有關聯的Transadria有限公司及其船隻。布林肯在一份宣告中表示,美國政府已通過當天實施的制裁行動對8人實施了制裁。根據與“北溪-2”相關的《保護歐洲能源安全法案》,Transadria有限公司將受到制裁,該公司的17艘船隻確定為被封鎖的財產。布林肯表示,美國政府將繼續反對“北溪-2”管道專案。在以制裁的方式進行反對的同時,美國將繼續與德國和其他盟友及夥伴合作,減少該管道對烏克蘭以及北約和歐盟前線國家構成的風險,並回擊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危害性活動。
局勢不斷升級,北約用“蟒蛇”戰術圍困白俄羅斯。據環球時報11月25日報道,難民危機正導致白俄羅斯與鄰國接壤地區的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據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23日報道,該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古列維奇當天表示,與白接壤的北約國家正在增加它們在邊境地區的軍隊力量,在白俄羅斯周圍形成一條“不友好國家帶”。為應對北約的軍事威脅,白俄羅斯計劃加大作戰訓練強度,繼續執行“防止突然襲擊”的偵察任務。古列維奇稱,在各種訓練和演習過程中,白俄羅斯將研究在各個作戰方向上集結部隊的問題,演練擊退侵略的各種課目。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23日稱,俄白將繼續對西方的挑釁行為作出合理反應。
俄防長:為應對北約邊境威脅,俄需保持核力量戰備狀態。海外網11月25日報道,紹伊古將提高戰鬥力、保持核力量戰備和增強非核威懾力量的潛力列為優先事項俄媒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週三(24日)表示,北約在俄羅斯邊境附近活動不斷增加,這表明俄羅斯需要保持核力量的戰備狀態,增加非核威懾力量的潛力,包括配備精確武器和有效的破壞手段。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訊息,紹伊古表示,世界上艱難的軍事政治局勢,以及北約國家在靠近俄羅斯邊境附近活動的增加,決定了俄羅斯武裝部隊進一步加強發展質量的必要性。報道稱,在武裝力量發展的優先事項中,紹伊古將提高戰鬥力、保持核力量戰備和增強非核威懾力量的潛力列為優先事項。早前,紹伊古指出,俄羅斯記錄到美國轟炸機在俄東部邊界附近活動顯著增加,本月已監測到約30架次;而在2019年全年,這樣的記錄只出現3架次。
不顧國內外反對,日本政府砸高價為排汙入海“控評”。海外網11月26日報道,據日本福島中央電視臺25日訊息,日本政府就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汙水排入海洋一事表示,為控制相關負面評價,將在本年度修正預算案中就此列出300億日元(約合16.6億元人民幣)基金。另據日媒《福島民友》訊息,這300億日元自己將用於臨時交易當地水產品、支援擴大銷售途徑等方面。日本政府8月也曾出臺政策,決定如果核汙染水入海後導致水產品需求下降、價格降低、銷路不暢的話,政府將出資購買,以減少漁民和水產業者損失。據此前訊息,日本政府今年4月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入大海。雖然政府聲稱放射性物質氚濃度已稀釋至國家標準值以下,“科學且安全”,但排放時長要拖30、40年,日本國內外都在擔憂長時間向海洋排放汙水,是否對環境造成危害。
(二)全球經濟金融系統壓力上升
美國宣佈釋放5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平抑油價。中國新聞網11月24日報道,隨著感恩節假期臨近,美國總統拜登23日宣佈,美國將釋放5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以降低油價,解決美國內能源供需不匹配的問題。據美國能源部資料顯示,22日,全美每加侖汽油的均價為3.395美元,較一年前上漲了1.293美元。白宮在當天的一份宣告中說,儘管隨著經濟復甦,美國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但消費者還是感受到了加油和供暖費用上漲的壓力,美國企業也同樣受到影響。拜登政府將採取一切可利用的政策工具,降低石油價格,解決能源供應不足的問題。白宮表示,美國能源部將以兩種方式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其中的3200萬桶石油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交易,並在幾年後返回戰略儲備庫存。而此前已獲國會批准的1800萬桶石油,將加速銷售。
岸田文雄正式宣佈釋放日本石油儲備。據環球網11月24日訊息,日本東京廣播公司訊息,鑑於美國總統拜登23日宣佈釋放石油儲備,岸田文雄24日正式宣佈釋放日本國家石油儲備。報道稱,這是日本首次為了抑制油價上漲而釋放國家石油儲備。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石油儲備法僅允許在戰爭引發的供給不足和發生自然災害等情況下釋放石油儲備,並不包含油價上漲的情況。此外,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曾在海灣戰爭和3·11日本大地震釋放民間機構石油儲備,迄今為止還沒有釋放國家石油儲備的先例。《每日新聞》稱,為了壓低油價而間接釋放國家石油儲備是極為異常的例子,可能將引發爭議。
加拿大新一屆國會啟動,2020年政府赤字與債務破紀錄。據中新網11月23日報道,加拿大聯邦國會11月22日復會。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所率的少數政府將面對能否順利推行施政計劃的挑戰。特魯多率領的聯邦自由黨雖然在今年9月下旬的大選中勝選,但未能贏得眾議院過半數席位,延續少數政府局面。新一屆內閣已於10月26日宣誓就職。據加拿大統計局22日釋出的資料,由於新冠疫情,包括聯邦、省、市各級政府在內,加政府在2020年出現了破歷史紀錄的3255億加元赤字,佔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8%。2018年政府綜合財政收支平衡,2019年的赤字為407億加元,佔名義GDP的1.8%。赤字總額中有逾84%來自聯邦政府。與2019年相較,聯邦政府赤字增加近12倍。同時,2020年加政府的債務總額達到GDP的129.2%,亦創歷史新高。負債額為人均近7.5萬加元,相當於在過去一年內每個加拿大人的債務增加逾萬加元。加拿大總督瑪麗·西蒙將於23日在參議院發表王座講話,宣讀新一屆政府的施政計劃。該施政計劃需獲得反對黨的支援。特魯多政府一個月前宣佈,隨著經濟逐步復甦,當局將對現行的抗疫紓困補助措施作出調整,面向企業和就業人群出臺新的扶持措施。
哥倫比亞比索今年累計貶值約14.3%,民眾或改變年底旅行計劃。央視網11月24日報道,哥倫比亞央行當地時間23日公佈的資料顯示,當天,該國貨幣比索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達3943比索。今年以來,比索對美元匯率累計已貶值14.3%。分析人士認為,年內比索貶值壓力不會繼續大幅上升,因此不會跌破2020年4125的歷史低位。但鑑於美國持續的強勢美元政策和2022年哥倫比亞將舉行新一輪總統大選的雙重因素,中長期看,比索仍將持續貶值。市場分析預測,短期看,比索貶值將使許多哥倫比亞民眾不得不取消或縮短新年假期的出國旅遊計劃。此外,該國進口貿易受到較大沖擊。預計2022年春季,該國零售市場將面臨部分進口貨品短缺以及物價高企的局面,進而大機率引發新一輪通脹。
中柬自貿協定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央視網11月22日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協定》)將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協定》於2020年10月12日正式簽署。根據《協定》安排,雙方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稅目比例均達到90%以上,服務貿易市場開放承諾也體現了各自給予自貿夥伴的最高水平。同時,雙方還同意加強投資合作,並深入開展“一帶一路”倡議、電子商務、經濟技術等領域合作。中柬自貿協定是雙邊經貿關係發展新的里程碑,將有助於增進兩國企業和人民福祉。
中國同幾內亞比索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案。央視網11月23日報道,11月22日,中國同幾內亞比索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中國駐幾內亞比索大使郭策與幾內亞比索外交、國際合作與僑務國務部長巴爾博薩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諒解備忘錄上簽字。巴爾博薩表示,幾內亞比索願同中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秉持互利共贏理念,在多個領域探索新的合作機遇,並堅信“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將極大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泰國第三季度失業率創新高,家庭負債持續增加。據央視網11月23日報道,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達努查22日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政府採取的多輪疫情防控措施對商業活動造成了很大影響。今年第三季度失業人數達87萬,失業率達到2.25%,創疫情暴發以來失業率新高。其中高校畢業生失業率為3.63%,15歲至19歲人群失業率為9.74%,20歲至24歲人群失業率為8.35%。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就業率下跌0.6%。此外,疫情導致泰國家庭負債增加。今年二季度達14.27萬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77萬億元),比一季度增加5%,三季度全國多地遭遇嚴重水災,導致家庭負債持續增加。
土耳其里拉成今年全球表現最差貨幣,一日跌15%如自由落體。據第一財經11月25日報道,11月23日,里拉當天暴跌15%,一度衝破了1美元兌13里拉的心理關口,打破歷史最高紀錄。土耳其里拉今年以來對美元匯率已下跌45%,特別是從上週以來,跌幅已經超過20%以上。在23日的暴跌前,土耳其里拉已經成為今年新興市場中表現最差的貨幣,如今進一步成為了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里拉大幅貶值,與埃爾多安的經濟理念有很大的關係,長期以來他反對因任何理由加息。22日晚,埃爾多安再次堅持表示,加息不會抑制通脹,只會抑制經濟增長,升息才是推高物價的兇手。他還進一步表示,土耳其要擯棄傳統貨幣政策,打一場“經濟獨立戰爭”。不過事與願違,正是他的這番講話,導致里拉匯率進一步下跌。在23日,在埃爾多安與土耳其央行總裁卡夫喬格魯會面後,央行發表宣告稱,里拉大幅貶值“不切實際,完全脫離了”經濟基本面,但央行沒有暗示會對里拉的崩盤進行干預。
現金兌換市場擁擠,阿富汗面臨貨幣短缺危機。據央視網11月26日報道,連日來,阿富汗貨幣阿富汗尼持續貶值,目前已達到該貨幣自發行以來的最低值。該國經濟學家和貨幣兌換商警告稱,阿富汗將面臨貨幣短缺的危機。據阿富汗貨幣兌換聯合會發言人齊拉克介紹,最近兩週,阿富汗尼一直在貶值,上週跌至1美元兌換95.5阿富汗尼。隨後,阿富汗央行發表宣告稱,將向市場注入1000萬美元。但目前阿富汗尼匯率仍在下跌。齊拉克表示,阿富汗資產被美國凍結,國內民眾對美元需求增加,銀行對民眾提取美元數額進行限制等,都進一步加劇了阿富汗國內貨幣短缺。齊拉克說,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阿富汗肯定會陷入經濟危機,這將對經濟產生消極影響。若經濟危機到來,民眾將面臨各種問題。
(三)新冠病毒疫情風險仍存
世衛對歐洲疫情發出警告:冬季恐再增70萬人死亡。中新網11月24日報道,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當地時間23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辦事處警告稱,到2022年春天,歐洲區域新冠累計死亡人數預計將超過220萬人,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將會有超70萬人因新冠死亡。該組織補充說,歐洲區域的累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50萬人,新冠病毒是目前歐洲和中亞地區的主要死亡原因。世衛組織還預測,從現在起到2022年3月,該地區25個國家的“醫院病床將面臨高度或極端壓力”,49個國家的“重症監護病房將面臨高度或極端壓力”。
法國累計確診逾741萬,新病例一週內增加82%。據中國新聞網11月22日報道,當地時間21日,法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741萬例。法國官方資料顯示新冠病毒持續傳播,新增確診病例一週內增加82%。根據法國官方資料,法國21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19749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741萬例,為7414971例。法國累計死亡病例現為118461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法國新冠住院患者人數突破8000人,現為8038人;重症患者1339人。資料還顯示,新增確診病例一週內增加82%,目前單日平均新增確診病例已達18189例。同時,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現已攀升至4.7%。法國政府發言人阿塔爾21日通報最新疫情形勢,指出全法新冠發病率仍在持續上升,現已升至每10萬居民中有164名感染者,而在本週初,這一數字為每10萬居民中有百名感染者。(四)全球行業企業風險熱點。
歐洲疫情未見好轉,奧地利再度“封城”。據央視網11月22日報道,歐洲近期再次成為全球新冠疫情“震中”。德國、英國等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居高不下;奧地利22日起“封城”,成為西歐首個再次全國範圍“封城”的國家;荷蘭和比利時一些針對防疫措施的抗議活動演變為騷亂,加大疫情防控難度。奧地利22日起在全國範圍“封城”,除上班、採購日常生活用品和運動外,不得外出。多數店鋪、劇院、理髮店和聖誕市場關門;餐館和咖啡廳禁止堂食;學校不停課,但政府建議學生居家上課。奧地利21日報告單日新增大約1.4萬例確診病例,7天感染率升至每10萬人1085例,528名新冠感染者在接受重症監護,接近上一波疫情期間重症患者峰值。奧地利衛生部長沃爾夫岡·米克施泰因21日晚說,相對嚴格的“封城”是目前遏制新增感染者增加的唯一選項。奧地利上週對未接種疫苗人群實施防疫限制措施,但未能有效遏制疫情擴散,政府從而決定“封城”。歐洲近期疫情來勢洶洶。世界衛生組織10日警告,歐洲是全球唯一確診和死亡病例雙增加的地區,已再度成為疫情“震中”。
南非發現新型新冠病毒變種,存在大量突變。據央視網11月26日報道,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當地時間11月25日發表宣告表示,目前已在南非檢測到一種新型新冠病毒變種B.1.1.529。經過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和私人檢測實驗室合作進行基因組測序後,目前已在22例陽性病例中檢測到該變異毒株。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代理執行董事阿德里安·普倫表示,儘管目前掌握的資料有限,但專家正在與所有監測系統合作,以瞭解新變種以及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警告稱,檢測到的感染新變種病例和檢測呈陽性的人數都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南非豪登省、西北省和林波波省。
美國再迎嚴峻里程碑,今年新冠死亡人數已超2020全年。據參考訊息網11月22日報道,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美國在新冠大流行中又跨過了一個令人警醒的里程碑。資料顯示,2021年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2020年的總死亡人數。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資料,在新冠大流行的整個過程中,美國至少有770691人死於新冠病毒。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2020年因新冠死亡的總人數為385343人。這意味著,到目前為止,2021年至少有385348人死於新冠,已經超過了2020年的死亡總數,這一數字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只會繼續上升。今年6月,美國《華爾街日報》的一項分析發現,2021年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020年的數字,2020年的全球死亡人數為188萬人。儘管美國已經批准了三種疫苗,並且開始為兒童接種疫苗,但這一嚴峻的里程碑還是到來了。
德國日增3萬餘新冠病例,衛生部長“狠話”勸接種。央視網11月23日報道,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22日資料顯示,德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0643例,日增病例居高不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同一天以“要麼接種或康復,要麼死亡”的措辭,敦促民眾儘快接種新冠疫苗。施潘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很可能到這個冬季結束時……德國幾乎每個人要麼接種了(新冠疫苗),要麼(感染新冠後)康復了,要麼已死亡。”施潘說,這樣的說法有些悲觀,“但情況確實如此。由於高傳染性的德爾塔變異株(蔓延),非常非常可能是那樣。正因此,我們這麼急迫地建議接種”。他呼籲已完成接種超過6個月的民眾接種疫苗加強針。官方資料顯示,德國大約68%的人口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專家認為,這一接種率還遠不足以控制住德國疫情。
德國疫情持續趨緊,梅前州重症床位超載。中新社11月22日報道,德國疾控機構22日公佈的新冠發病率指數升至386.5,已連續第15日重新整理該國暴發疫情以來峰值。當天,德國北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梅前州)4間醫院重症監護床位已全部住滿患者,另有14家醫院的床位亦所剩無幾。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當天公佈的新增確診人數和新增死亡人數分別為30643人、62人,截至當天累計確診5385585人、死亡99124人。其中,該國官方用於監測疫情嚴重程度的“平均每10萬人七日累計新增確診病例數”(發病率指數)當天升至386.5,已連續第15日重新整理該國疫情暴發以來峰值。需接受ICU重症監護治療的患者新增170人,總數達3845人。截至目前,德國累計接種1.176億劑次新冠疫苗,共有5650萬人已完全接種,約佔該國總人口數的68%。
美媒:德國成最新一個“新冠死亡人數超10萬人”國家。據環球網11月25日報道,據美聯社25日報道,當天釋出的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德國成為最新一個“新冠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的國家。報道稱,德國疾控機構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該國新增新冠死亡人數351人,這使得德國新冠死亡總人數達到100119人——在歐洲,德國成為繼俄羅斯、英國、義大利和法國後,第五個新冠死亡病例超10萬例的國家。此外據報道,根據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稱,德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也創下新紀錄——在過去24小時內新增75961例。自疫情爆發以來,德國已有超過557萬累計確診病例。報道還稱,德國醫院已經發出警告,稱重症監護病床即將用盡,該國南部和東部的一些醫療機構已經開始將患者轉移到其他地區。
應對新變異毒株,新加坡將暫停非洲7國航班旅客入境。據海外網11月26日報道,據《海峽時報》26日報道,新加坡衛生部當日宣佈,近日所有曾去往南非、波札那等7個非洲國家的旅客從27日晚11點59分起將不得入境或過境新加坡。這一邊境管控措施將施行4周,並可根據需要進行延長。新加坡衛生部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529可能正在波札那、南非、賴索托、莫三比克、奈米比亞和辛巴威等7個非洲國家傳播,14天內凡是曾去往這些地區的旅客將不得入境。據彭博社報道,英國已經暫停6個非洲國家的航班入境,澳大利亞和印度也將對相關國家的入境旅客進行航班限制和篩查。
美媒:紐約州長宣佈紐約州進入“災難緊急狀態”。環球網11月27日報道,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剛剛訊息,由於擔心德爾塔病毒及新發現的Omicron變異毒株的影響,美國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宣佈紐約州進入“災難緊急狀態”。 霍楚稱,“我們看到在即將到來的冬天出現(新冠病例)峰值的預警訊號,雖然紐約州尚未發現新的Omicron變異毒株病例,但它即將到來。”報道稱,美國紐約州25日新增629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28例死亡病例。
(四)全球行業企業風險熱點
因供應鏈趨緊,蘋果將延遲向亞洲消費者交付新iPad。據新浪網11月23日報道,近日,媒體報道,根據最新的配送資訊顯示,由於供應鏈吃緊,蘋果公司可能無法在聖誕節前向亞洲主要市場的消費者及時交付新iPad。官網資訊顯示,週一購買256GB WiFi版iPad的菲律賓消費者需要等到1月14日才能配送產品。不止在菲律賓,大陸、香港、臺灣、日本和泰國等市場,如果在同一時間訂購該產品的話,同樣要等到聖誕節後才能收到產品。通常,消費者下單後大約3-5天即可收到產品,如果在這時想買平板的朋友可能需要等較長的一段時間了。影響產品配送時間的主要原因與生產瓶頸有關,不過iPad配送時間長也與蘋果公司優先新款手機的決策有關,目前該公司為優先新款手機的生產,使得前兩個月的iPad實際產量比計劃產量低了一半。
對標臺積電!三星美國晶片工廠敲定:2024年投產。據新浪網11月24日訊息,據鳳凰網科技訊息,三星電子週二正式宣佈,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泰勒市建造一座新的晶片工廠,該工廠耗資大約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6億元),將創造1800個就業崗位。根據三星提交給泰勒管理人員的檔案,工廠建成之後採用5nm工藝為相關的客戶代工晶片,計劃於2024年投入運營。據瞭解,新工廠將生產基於先進工藝技術的產品,應用於移動裝置、5G、高效能計算(HPC)和人工智慧(AI)等領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李在鎔假釋出獄後,外界推斷三星將加快追趕臺積電佈局,目前臺積電為全球第一晶片代工廠,三星則是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廠晶片代工工廠,雙方在晶片代工領域競爭激烈。分析師表示:“三星的新工廠將透過在客戶所在地製造晶片,幫助縮小與臺積電在產能方面的差距。”
谷歌、蘋果、TikTok等13家外企被要求在俄設代表處:否則或面臨全面禁令。據觀察者網11月22日訊息,俄羅斯國家通訊監管機構點名13家外國科技公司,要求這些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在俄境內設立正式代表(如分支機構、代表處等),否則將面臨可能的限制或全面禁令。根據名單,被點名公司大部分為美企,如谷歌、蘋果、推特,另外還涉及中國企業TikTok。點名外企的俄羅斯國家通訊監管機構為Roskomnadzor,全稱俄羅斯聯邦通訊、資訊科技和傳媒監督局。當地時間11月23日,該局局長阿列克謝·普什科夫向塔斯社重申了俄羅斯政府的立場。“原則上,我看不出這些公司拒絕在俄羅斯設立代表處的客觀原因。因為規定非常具體,沒有留餘地。”普什科夫表示,俄方的要求很簡單,即這些公司需要在俄羅斯註冊、設立分支機構、代表處或者子公司。他強調,如果不遵守相關規定,那這些公司除了終止在俄羅斯的活動外,沒有其他方案。但普什科夫補充道,截止日期並非一成不變,被點名公司可在2022年的前2至3個月內完成相關程式。塔斯社稱,這意味著俄羅斯政府的最後期限是2022年4月。
訊息稱極兔速遞香港IPO前再融資25億美元,騰訊參投。據新浪科11月24日報道,北京時間11月24日晚間訊息,據報道,三位知情人士今日稱,印尼快遞公司極兔速遞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獲得了25億美元的投資,為公司估值約200億美元。本輪融資正值極兔速遞計劃赴香港IPO(首次公開招股)之前,該公司計劃最快於明年第一季度在香港上市。最初,極兔速遞計劃在美國上市,融資約10億美元。但今年8月底有報道稱,極兔速遞調整了上市計劃,擬明年赴香港IPO。其中兩位知情人士稱,在最新一輪融資中,極兔速遞的主要支持者博裕投資、高瓴資本和紅杉資本中國,以及騰訊控股參與了投資。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本輪融資還吸引了包括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在內的新投資者。
土耳其里拉暴跌,蘋果捂著不賣了。觀察者網11月25日訊息,近日,隨著土耳其貨幣大幅貶值,有外媒在23日、24日陸續報道稱,蘋果公司暫停了在土耳其的線上產品銷售。隨後,又有訊息稱,土耳其的蘋果線下零售店也把顧客拒之門外。11月23日、24日,macReports、路透社、美國《財富》雜誌網站等外媒接連關注。報道稱,在土耳其貨幣里拉兌美元於23日暴跌15%後,土耳其人發現他們無法在網上購買蘋果公司的電子產品。經路透社查詢,蘋果公司的土耳其官網停止了大部分產品的銷售,並顯示了一條“目前不可售”的資訊。報道稱,在里拉突然貶值後,土耳其當地的蘋果手機和電腦的價格要美國低10%左右。而據macReports稱,蘋果公司目前已暫停其土耳其官網的銷售。雖然官網仍在運營,但人們無法加購任何產品。
美的宣佈“私有化”庫卡,加速推進本土化運營。據新浪網11月25日訊息,11月23日晚,美的集團釋出公告稱,擬透過全資子公司全面收購公司控股的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公司KUKA Aktiengesellschaft的股權並私有化。收購完成後,KUKA將成為美的集團全資控制的境外子公司,並從法蘭克福交易所退市。美的集團認為,此次收購有利於KUKA專注業務經營,並提升公司在機器人與自動化相關業務領域的內部資源協同和共享。
日本開發出新型鋰離子電池 可消除火災隱患。參考訊息網11月28日報道,據日本《朝日新聞》11月23日報道,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和住友電氣工業公司等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水代替可燃性有機溶劑,開發出安全性更高的新型鋰離子電池。雖然新型電池在儲電效能上略遜於傳統電池,但可以消除火災隱患,還能實現快速充電。新型電池或在3年後投入實際使用。報道稱,手機和電動汽車等產品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都以可燃性有機溶劑作為內部電解液,容易引起火災事故。基於這一現狀,研究人員嘗試以水作為電解液,並尋找新的電極材料以確保電池效能不會明顯下降。實驗結果顯示,以鉬的氧化物作為負極的電池具有實用性。除了安全性大增以外,新型電池還可實現快速充電,充放電2000次電池容量下降比例不到30%。報道稱,由於水在高電壓下會發生電解,所以與使用有機溶液作為電解液的傳統電池不同,新型電池僅能在低電壓下使用。以體現電池效能的“質量能量密度”來看,新型電池約為傳統電池的一半。如果要保持電池容量不變,新型電池就需要加大尺寸。
二、全球系統性風險:二級預警
(一)全球系統性風險趨勢
2018年-2019年,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多次擊穿50線。受2019年底新冠疫情影響和人們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變化呈現大幅波動,總體呈下降趨勢,2020年3月9日-2020年5月5日,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均小於50,2020年3月18日為最低值26.1點,全球系統性風險已經爆發,2020年5月6日後,指數雖有反彈,但仍然未改變繼續下探趨勢(詳見全球風險管理平臺www.sunrisk.cn)。進入2021年,世界經濟發展變得更加複雜和微妙,受各國貨幣、財政政策的刺激和對疫苗的樂觀預期,經濟朝樂觀方向發展。整體看,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多數時間處於50水平下方執行,2021年11月26日上升至50.48,處於五級警報範圍。其中,10月5日降至45.94的四級警報範圍(參見圖1)。當前,全球資本市場波詭雲譎,風險資產前期迎來報復性上漲,近期出現的國際國內的股市與大宗商品上行趨勢普遍遇到了阻力。未來通脹壓力仍然巨大,發達國家央行正逐步退出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大。美國政府面臨著債務上限的壓力,正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重大系統性風險,我們對全球系統性風險釋出二級預警。
圖1:全球動態系統性風險指數趨勢
(二)主要國家系統性風險趨勢
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由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五個發達國家與中國構成,中國成為防範全球系統性危機的重要支撐力量。11月26日,美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49.2,四級警報範圍;日本系統性風險指數也為48.0,四級警報範圍;法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51.5,五級警報範圍;德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51.1,五級警報範圍;英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42.4,三級警報(參見圖2)。
圖2:部分發達國家的系統性風險指數趨勢
從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看,自2020年4月8日脫離警報範圍以來,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長期均未在警報範圍,但2020年8月28日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54.3,重新進入五級警報範圍,2020年10月12日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54.8,五級警報範圍,2020年11月24日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49.5,四級警報範圍。今年以來,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多數日期未處於警報範圍內,2021年5月26日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54.7,進入五級警報範圍,11月26日,中國系統性風險指數為67.8,遠離警報範圍,後續走勢需要嚴密關注本土疫情和輸入疫情的情況,也需要嚴密關注外部金融市場動盪帶來的影響(參見圖3)。
圖3:中國的系統性風險指數趨勢
(三)全球疫情趨勢:特級警報
全球疫情隨季節變化開始反彈。11月28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近2.62億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388.8萬例,較上週多上升8.1萬例,週上升病例有所下降;全球累計死亡病例達520.9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4.8萬例,較上週少上升了4531例(參見圖4)。11月28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4000例的國家為61國,減少3國;全球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00例的國家為51國,減少2國。不過,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快速傳播,南非、以色列、波札那、比利時和中國香港均已出現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感染者。這一變異株較德爾塔病毒具有更多突變,可能引發更大傳播風險及更強的疫苗抗藥性。全球疫情有再度惡化之勢,須高度警惕。
圖4:全球新增確診病例與死亡病例趨勢
其中,美國疫情形勢明顯反彈。11月28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近4910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50.7萬例,較上週少上升了17萬例,出現了大幅下降;死亡病例達79.9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5763例,較上週少上升了4323例。
巴西疫情略有放緩。11月28日,巴西確診病例升至2281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6.4萬例,較上週多上升4321例;累計死亡病例近61.4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1592例,較上週多上升了188例。
印度疫情有反彈跡象。11月28日,印度確診病例升至3457.3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6.2萬例,較上週少上升了1.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46.9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2892例,較上週多上升了760例。
俄羅斯疫情仍然較為嚴重。11月28日,俄羅斯確診病例升至957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23.9萬例,較上週少上升了2.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27.3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8660例,較上週少上升了49例。
德國疫情明顯反彈。11月28日,德國確診病例升至579.8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40.5萬例,較上週多上升了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10.1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1831例,較上週多上升了373例。
英國疫情大幅反彈。11月28日,英國確診病例升至1020.2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30.5萬例,較上週多上升了1.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14.5萬例,較11月21日上升了852例,較上週少上升了181例(參見圖5)。
圖5:本週全球疫情主要國家當周新增確診與死亡病例分佈情況
中國新一輪疫情再度反彈。11月28日,中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4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例(上海6例,雲南5例,廣東4例,山東3例,山西1例,廣西1例),含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均在廣東);本土病例21例(內蒙古20例,均在呼倫貝爾市;雲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含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均在內蒙古)。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39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744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405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015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9746例,無死亡病例。現有確診病例787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9324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8672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32708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4317人。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2例,其中境外輸入18例,本土4例(雲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內蒙古1例,在呼倫貝爾市;黑龍江1例,在齊齊哈爾市);當日轉為確診病例4例(境外輸入2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1例(境外輸入9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456例(境外輸入385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29092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2427例(出院12133例,死亡21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7例(出院77例),臺灣地區16588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8例)。
截至2021年11月28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49204.1萬劑次,較11月21日大幅增加6129.8萬次,有大幅上升趨勢。
(四)全球貨幣政策警報:特級警報
11月26日,美聯邦基金利率為0.07%,其無上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給自己和全球帶來了較大風險,特級警報;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基準利率為負,仍在定量寬鬆貨幣政策中,特級警報;英國央行利率為0.10%,一級警報。2021年11月26日,中國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0%,利率保持穩定,屬於相對正常範圍(參見圖6)。
圖6: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利率走勢(%)
三、全球金融市場警報
(一)貨幣市場:四級預警
11月26日,主要國家LIBOR-OIS利差,美國逐漸下降至8基點,法國、英國和德國為-8、-4和-8基點,日本為-6個基點,流動性風險暫時不大;中國3個月貨幣市場利率與國債收益率利差為76基點,五級警報範圍(參見圖7)。考慮到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貨幣市場存在著流動性和信用性風險的可能,故提前釋出四級預警。
圖7:主要國家LIBOR-OIS利差或貨幣市場與國債利差(%)
(二)全球股市:二級預警
本週以來,全球多數國家股指以下跌為主。由於美國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負面影響開始隱現,經濟出現了一些滯脹的跡象,投資者預期美國經濟復甦潛力還未完全釋放,押注美聯儲暫時“不拐彎”,股票資產被動吸收部分通脹壓力,積累了大量風險,11月26日,道指為34899.34點,較上週大幅下降2.0%,標普500指數較上週下跌2.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5%,道指和標普周波動率((周最大值-周最小值)/周初值*100)為2.6%和2.3%,處於高位盤整,有下跌趨勢!我們對美國股市釋出二級預警;受英國脫歐、新冠疫情影響,英國股指下降2.5%,釋出三級警報;繼上週大幅下降3.4%後,本週俄羅斯股指再次大幅下降7.8%,三級警報。巴西下降0.8%,釋出三級警報,其他新興經濟體股指保持四級警報。深圳成指上漲0.2%,上證綜指上漲0.1%,釋出三級預警(參見圖8)。受全球股市過度泡沫化、以及近期過度上漲的影響,全球股市可能面臨著新一輪的下行,故繼續釋出二級預警。
圖8:全球主要股指本週的波動率和變化率(%)
(三)全球匯市:四級警報
今年至2021年11月26日,美元指數上升6.84%,本週上漲0.06%,進入一級警報範圍,未來美元可能在波動中有升值之勢;盧布、印尼盾等兌美元變化率為1-2%,五級警報;英鎊、印度盧比等兌美元變化率為2-3%,四級警報;新加坡元兌美元變化率為3-4%,三級警報;瑞士法郎兌美元變化率為4-5%,二級警報;韓元、巴基斯坦盧比等兌美元變化率為5-10%,一級警報;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變化率大於10%,特級警報;伊朗調整幣制,特級警報;美元兌人民幣下降2.05%,進入四警報範圍(參見圖9)。
本週紐西蘭元兌美元、澳元兌美元和英鎊兌美元等下跌幅度較大,其中紐西蘭元兌美元,本週以來下跌2.60%。
本週美元兌南非蘭特、美元兌墨西哥披索和美元兌土耳其里拉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美元兌土耳其里拉上漲幅度最大,為9.29%(參見圖9)。
圖9:全球主要匯市今年以來和本週的變化率(%)
(四)全球國債市場:二級警報
2021年11月26日,從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來看,美國下降至98基點,五級警報範圍;日本下降至20基點,二級警報;德國下降至42基點,三級警報;英國下降35基點,處於三級警報;法國下降83基點,處於五級警報。2021年11月26日,中國國債10年期和2年期利差均下降至52基點,處於四級警報範圍。本週美國國債收益率繼續處於高位,市場壓力繼續凸顯(參見圖10)。
圖10:主要國家10年期及2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
本週五(11月26日),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10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1.47%、0.07%、2.91%、-0.34%、0.04%和0.83%,上週五,美國、日本、中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的10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1.55%、0.08%、2.97%、-0.34%、0.01%和0.88%。其變動基點數(本週五的收益率減去上週五的收益率再乘以100),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6個基點,為2.91%,在全球追逐收益率浪潮下,中國債市尤為受到熱捧,成為海外投資者眼中“香餑餑”。國際金融市場對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有一個市場的心理臨界點,這個臨界點,不同機構的閾值不太一樣,目前美國國債10年期收益率,市場仍然認為偏高,本週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了8基點,繼續加劇金融市場波動跡象,但其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47%,仍然保持高位,需高度關注(參見圖11)。
圖11:全球主要市場10年期國債變動基點
2021年11月26日,全球186個經濟體體中,羅馬尼亞、捷克等,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為負25個基點以上,特級警報;日本下降至20基點,二級警報;中國臺灣省和英國分別下降至34基點和35基點,三級警報。10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大小變化前10名和後10名(參見圖12),如需瞭解其它國家或經濟體國債收益率變化,請閱讀我們網站(www.sunrisk.cn)。
圖12:全球國家國債收益率利差前10名和後10名(%)
(五)大宗商品:二級警報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本週以來,大宗商價格漲跌互現,其中,跌幅較大的為現貨鈀金,跌幅為14.4%,漲幅較大的為鐵礦石,漲幅為11.6%。
今年至2021年11月26日,CRB核心商品指數上漲35.1%,維持特級警報;大豆、倫敦銀現等變化率為10-15%,四級警報;鉛、稻穀等變化率為15-20%,三級警報;鋅、鎳等變化率為20-25%,二級警報;鋁合金、現貨鈀金等變化率為25-30%,一級警報;豆油、天然氣、錫等變化率超過30%,特級警報。
本週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有漲有跌,其中,現貨鈀金、紐交所原油和現貨鉑金下跌14.4、10.4和7.9;LME鉛、紐交所天然氣和DCE鐵礦石分別上漲3.9%、6.5%和11.6%(參見圖13)。
圖13:今年及本週以來大宗商品價格變化率(%)
(六)比特幣大幅波動:特級警報
四月份以來,比特幣和其他虛擬貨幣就開始出現了劇烈下跌,其中的因素很多,以商業巨頭馬斯克、Salinas(墨西哥富豪)等投機分子的言論牽引,形成場內大資本拋售,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比特幣由2021年4月14日的62384美元,連續下跌到5月23日的33700美元。10 月15 日,美國首支比特幣期貨ETF 獲批。美國證監會批准ETF 巨頭ProShares申請的比特幣期貨ETF 上市,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焦點,10月20日,比特幣創歷史65996.35新高。11月26日,比特幣價格為54019.74美元,雖較上週末有大幅下降,但仍然處於高位(參見圖14)。對比特幣極度的投機和波動,仍然釋出特級警報。
圖14: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走勢(美元)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創下了當時的歷史紀錄新高19041.63美元,我在當日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說,比特幣有點像鬱金香,存在著較大的泡沫,之後比特幣快速回落,在2018年12月16日達到了3203.6美元,此後在震盪中逐步上升,在2020年11月30日達到了19378.61美元,超過了前期高點,然後在2020年12月下旬開始直線飆升。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其實,如此短時間內翻倍式的上漲,正是鬱金香泡沫類資產的典型特點,高位賣出去的都賺,等著更高位置賣的可能都會迎來泡沫破裂。何為鬱金香泡沫類資產?就是沒有基本的真實供求關係,市場規模不大好操縱,只有不斷上漲的價格,上漲的價格讓人發狂,讓人有一夜暴富的感覺,於是有人加槓桿融資做,或透過槓桿做期貨。在2017年末比特幣槓桿期貨出來後,比特幣迎來了大跌。
我們不排除比特幣還可能出現上漲,但泡沫過多過大,大幅下跌已經開始,故釋出比特幣的特級警報,並對其他數字貨幣也發出特級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