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產品線正在成為華為硬體突圍的一個新方向。
9月13日晚的新品釋出會上,從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到平板電腦和商用PC,華為來了個全覆蓋式更新,還發布了首款一體機——華為MateStation X,最高售價11999元。
圖源:華為手機官方微博影片截圖
自手機業務因晶片等關鍵元器件斷供,而被迫中止增長後,華為一方面四處擴張,包括啟動鴻蒙作業系統、加碼華為雲和車BU、發力5G工業應用、能源業務、影片內容生態等諸多新領域,另一方面也在深挖原有業務的潛力價值。
曾經一度佔據華為年度總營收逾1/2的消費者業務,成了等待挖掘的重點。據AI財經社訊息,華為消費者業務內部多條產品業務線呈賽馬狀態,均希望在手機缺位之下,藉機提升部門地位。
如今看來,電腦產品線從這場競爭中成功突圍,開始承擔起為華為創收的重任。
現實環境的變化,也需要華為尋找到更多新增長點。華為2021年上半年財報中,歸屬於消費者業務的收入為13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558億元,下跌近50%。
這使得小米不僅在手機出貨量上趕超了華為,其上半年收入也首次超過了華為消費者業務,比其多出290億元。
華為2019年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隨即簽發了一封主題為《不懂戰略退卻的人,就不會戰略進攻》的檔案,特意提到華為未來的產業組合。
任正非提醒所有管理層,“既要有短週期的智慧終端,更要有中週期高粘性的聯接和計算業務,同時我們也要有相對長週期的車聯網業務,但總體上要圍繞華為三十年來構築的ICT核心技術來佈局,要聚焦,要堅持做強產業,而不是做廣產業。”
硬體業務,仍是華為當前要大力投入的領域。
A
自2016年推出第一款筆記本電腦後,華為在國內市場份額髮展很快,到2020年下半年,華為已經擠進了國內前二,僅落後於老牌電腦巨頭聯想。
而華為第一款平板電腦的問世時間,則要回溯到2010年,當年蘋果首次推出iPad,時隔九個月後,華為、中興等在北京國際通訊展上紛紛展示了自家的平板產品。
不過,從試錯膝上型電腦開始,華為在PC業務線上的進攻策略,從跟隨轉變為尋找差異化。華為平板與PC產業線總裁王銀鋒總結為“圍繞智慧辦公場景來做創新”。
在華為入局PC市場當年,就配合推出了手機與電腦的“一碰傳”功能,強調跨裝置之間的協同辦公體驗。
2020年12月,華為進入商用PC領域,推出旗下首款商用桌上型電腦華為MateStation B515,智慧協同被視為其核心賣點;2021年5月,華為進入面向消費者的顯示器市場,釋出了兩款顯示器產品。
在9月13日晚釋出會上,華為再次進入一體機市場,推出首款一體機MateStation X,至此,華為構建起了完備的電腦產品業務線,從平板、筆記本、桌上型電腦、一體機等,一應俱全。
除了內部創收壓力之外,外部環境的改變,也在推動華為加碼電腦硬體。
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遠端辦公和宅家經濟致使電腦類產品需求猛增。市場調研機構IDC報告指出,2020年膝上型電腦市場實現了超過25%的強勁年增長,逆轉了過去十年的PC頹勢,並預測2021年膝上型電腦出貨量將突破2.2億臺。
聚焦到中國市場,2020年國內PC總營收196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PC市場,僅次於美國。其中,中國廠商的筆記本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了20%
華為過去一年多在電腦領域的密集佈局,正是對上述市場需求復甦的一種迎合。
B
迎合電腦爆發需求的廠商,不只華為一家。
從今年6月份開始,vivo被曝已確認進入平板電腦市場,首款產品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釋出;OPPO B站官方賬號也向外透露,內部已經開始組建平板事業部,相關新品會在年底上線。
8月10日,在2021雷軍年度演講中,小米時隔三年後也重回平板電腦市場,正式釋出了小米平板5。
促使各家都紛紛盯上平板電腦的一個直接誘因是,市場銷量爆發了:蘋果iPad機型生產訂單上半年增加了20%;三星、華為、亞馬遜和聯想等排在蘋果之後的四家,同比增幅均超過了40%。
手機廠商之間的這場電腦硬體爭奪,甚至開始從平板電腦蔓延至膝上型電腦領域。除了此前已經有產品佈局的小米和榮耀外,OV也即將入場。
4月份,知名數碼博主“數碼閒聊站”爆料稱,歐加集團(旗下有OPPO、一加、realme等品牌)將要入局膝上型電腦市場。當時,認證為OPPO智美生活的官博曾在評論區回應到,“未來互聯,就在眼前!”
2019年年初,OPPO成立了“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發力IoT領域,亮相“智美心品”子品牌。OPPO官方表示,未來計劃透過自研、合作研發、選品三種模式來提供智慧硬體產品。
8月18日,子品牌之一的realme正式推出了realme Book,成為OPPO家族在膝上型電腦領域的嚐鮮者。
vivo也沒閒著。根據今年6月份曝光的商標註冊申請來看,vivo可能已經做好了推出“iQOO Pad”平板電腦和“iQOO Book”膝上型電腦的計劃。
圖源:機智永珍
對這些手機廠商而言,除了疫情導致的電腦市場需求新爆發以外,核心業務手機的銷量滯緩,也是逼迫它們進入電腦領域尋找新增長點的推力之一。
IDC資料顯示,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已連續4年下滑。2020年全年,中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1%至3.3億臺。
對華為來說,電腦領域的競爭遠不止這些曾經的競爭對手。
放大到全球範圍,入場只有五年的華為膝上型電腦,還遠遠無法跟傳統PC巨頭們抗衡。
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膝上型電腦銷量排名中,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宏碁分列前五,華為、小米、榮耀等廠商,只能被歸入“other”之列。
C
萬物互聯的IoT時代,被外界視為華為電腦突圍的一個機遇。
華為在電腦領域提出的裝置協同和生態融合,實質上就是為了迎合IoT時代的智慧終端裝置特點。
在2016年推出第一代輕薄本時,華為同步上線了分享功能,透過一碰傳的互動方式,實現手機、平板、PC等多裝置的跨屏操作和檔案分享,並在2018年推出多屏協同,允許手機直接投屏到PC上。
近日華為進一步升級,在膝上型電腦上正式推出了華為移動應用引擎,從底層實現了Windows系統與移動App的良好相容,將海量移動App 融入PC,實現了在電腦上刷手機的操作可能性。
不過,蘋果早已提前華為一年,在2020年度開發者大會上打通了iOS和MacOS,以便讓旗下的Mac產品可以執行自家的iPhone應用,來實現多裝置底層的融合互聯,加碼IoT時代。
如果僅止於此,相比蘋果全家桶,華為電腦仍難言優勢。從當前來看,鴻蒙系統成了華為在全球市場爭奪電腦份額的殺手鐧。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業務總裁王成錄談到蘋果的上述選擇時,曾表示“非常高興鴻蒙的目標和實現方案,與蘋果定義的方向幾乎一樣,都是多裝置在底層的融合互聯。”不過,他後來又補充道,華為和蘋果最大的不一樣是,“蘋果是封閉的,鴻蒙則會開放地做,與所有可能的夥伴一起,把鴻蒙生態做成功。相當於說我們又有蘋果的優勢,又有華為的優勢。”
國泰君安在一份報告中也認為,鴻蒙生態的培育,需要先切入其他IoT硬體裝置市場,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幫助鴻蒙系統實現全場景覆蓋。當足夠多裝置在鴻蒙系統上融合協作時,也將成為華為自有終端產品的競爭護城河。
屆時,憑藉更豐富多元的跨裝置融合體驗,華為電腦將擁有顯著區別於蘋果等產品的差異化優勢。
但實現這一遠景的前提是,華為鴻蒙系統的使用者數要足夠大。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透露,截至9月12日,HarmonyOS 2公測版上線3個月後,升級使用者數突破1億,成為全球最快使用者破億的移動作業系統。
在繼續推進自有7億部華為手機的鴻蒙升級計劃外,華為還在嘗試將鴻蒙系統帶入新的領域,如近日釋出的鐳射印表機,就適配了鴻蒙作業系統。
同時,華為也在加大跟海爾、美的等智慧家居廠商的合作,擴大外部第三方生態合作伙伴的數量。
與開源基金會的合作也在持續進行。餘承東表示,華為將繼續對OpenHarmony開源專案捐獻程式碼。
所有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華為此前定下的16%市佔率生死線,即2021年底搭載鴻蒙系統的裝置達到3億臺(其中,華為自有品牌終端如手機、平板等佔2億臺;第三方loT裝置佔1億臺)。
還有2億缺口,如何在剩下三個月內補上,就看餘承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