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絞痛是泌尿繫結石最為常見的併發症,腎絞痛主要是因為結石在腎盂或輸尿管內發生移動或嵌頓導致腎、輸尿管平滑肌發生痙攣,管腔壓力升高,管壁張力增大而引起的。典型的腎絞痛表現為腰腹部突然發作的間斷性劇烈疼痛,可伴有噁心、嘔吐、冷汗等,發作後可見肉眼血尿,若出現泌尿系感染,則可見發熱、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急性腎絞痛是急診常見病種,患者就診時疼痛難忍,因此臨床上需要對患者進行迅速以及準確的診斷和及時緩解患者疼痛,控制症狀。
西醫治療對於急性腎絞痛的鎮痛處理一般使用M型膽鹼受體阻滯劑(硫酸阿托品、山莨菪鹼等)、阿片類鎮痛藥(哌替啶)等藥物治療。西藥治療起效快,效果明確,但臨床上應用這些藥物在治療腎絞痛的同時也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如M型膽鹼受體阻滯劑使用時會出現:口乾、面部潮紅、心悸、畏光、視物模糊、腹脹、排尿不暢、體溫升高等不良反應;而阿片類鎮痛藥則存在成癮性的情況。
而中醫在治療急性腎絞痛也有“法寶”,不但起效快,療效確切,還具有副作用少的優勢。
法寶一:腕踝針療法
腕踝針療法作為一種特殊的針刺療法,以針灸學中的皮部理論為基礎不斷髮展而成,與經絡學、現代神經系統理論有緊密聯絡。腕踝針療法利用針刺腕及踝關節上方的特定區域能迅速振奮皮部、筋脈的經氣,促進氣血執行,起到止痛效果。經過不斷地臨床驗證,證實對於婦科痛症、神經痛症、關節痛症具有良好的療效,且具有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的優勢,得到了臨床的廣泛應用。
法寶二:穴位按壓止痛療法
穴位按壓止痛療法主要是透過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執行達到“通則不痛”的效果,穴位按壓治療具有操作簡易、止痛起效快、止痛效果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法寶三:浮針療法
浮針療法是在《黃帝內經》的針刺理論、阿是穴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對治療痛證效果尤為突出,具有鎮痛迅速、療效持久、操作方便、安全無副作用等特點。浮針療法透過針體進入皮下疏鬆結締組織並以掃散的方式連線結締組織中的神經末梢與各種感受器,從而引發生物電化學效應,解除經脈不通的情況,再輔以患者再灌注運動,使血管舒張,區域性肌肉鬆弛,達到止痛目的。
中醫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上有著獨特的優勢,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正等待著我們去發掘。相信經過我們不斷地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一定能迸發出新的活力!
供稿:馮楚輝
責任編輯:李鎵洧
校對編輯:葉美琪
初審:劉石勇
稽核:王劍
審定釋出:範琳燕